51范文网

2023年端午节散文诗 写端午节散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06:38:12 作者:琴心月 2023年端午节散文诗 写端午节散文(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写端午节散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江浙一带,农历五月初正逢初夏,气温逐渐升高,蚊毒虫活跃,容易形成疫情,对人体构成危害,因此,民间将这一天作为驱毒避邪的日子,喝雄黄酒、艾叶洗澡、门前悬挂菖蒲等习俗由此而来。

端午节这一习俗到了战国晚期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著名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因主张抗秦遭奸臣迫害,被楚国君王两次流放,最终楚国被秦国所灭,不愿做亡国奴的屈原,带着最后的尊严投入滔滔汨罗江!

据说,屈原在自尽之前,立于汨罗江边面朝故乡吟咏楚歌,被一渔夫认出,问道:你不是屈原大夫吗?怎么落得如此下场呢?屈原答道:这个世界已经浑浊不堪,只有我清白,当今的人都喝的沉醉不醒,唯独我清醒,所以才成这样。渔夫又说:“圣人”是不会受外界因素的束缚,且能够适从世俗的变化而变化的,既然这个世界是混沌的,为什么不跟随大流而顺势而行呢?既然众人都喝的醉醺醺的,你为什么不吃点儿酒糟,喝点儿小酒呢?还将自己弄到这种地步呢?屈原说:刚洗过头的人,都会将帽子的灰沙弹干净,刚洗过澡的人都会把衣服的尘土抖去,既然不能让自己清白的身子被污物所污染,又怎能让崇高的品格被世俗的污垢所玷污呢?我宁愿投入大江葬身鱼腹也不会苟且偷生的!

此后不久,也就是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入汨罗江,得知消息的渔民们纷纷划着小船在汨罗江搜救,然而,多日努力却仍无踪迹,大家担心日子久了,江中的鱼虾会蚕食屈原的尸体,于是,便划着船往江里投放食物,想以此喂饱鱼虾,保全屈原躯体。后来逐渐演变成用粽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就此,便有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而每个节日都有着特殊寓意,春节,是让我们享受一年到头难得的喜悦,总结这一年得与失,计划好新的一年,清明节是让我们不要忘记祖宗,这一天绝大多数人都会去自己的先辈坟前祭奠,中秋节也是团圆节,无论你在哪里身处何地,你的心都会想起家人,想到家乡的月亮!而端午节,更应该是我们中国人不该或缺的文明瑰宝,这个节日所传递的文明内涵是普天下中儿女受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如今,端午节用艾叶洗澡、门前挂菖蒲、佩戴彩线等驱邪毒的`习俗,在少数地方还在延续,但只是形式上的,因为,现在的科技早已超越这种以旧法驱邪气、杀病毒的的效果了。而吃粽子虽然一直是端午节普遍接受的习俗,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挑剔,粽子渐渐地成为端午节的次客,更多的也只是一种形式!现在人们过端午,无非是吃顿丰盛的团圆饭,给长辈送点儿节礼!看似其乐融融的端午,其内涵却越来越淡。难道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节日,会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逐渐褪色吗?当我们静下心,仔细品味一下,我们会惊奇地感叹,时间可以改变事物出现的形式,但是一切都无法改变事物的本质!

而任何事物生存的原因都蕴含着一种不能撼动的精神。毒与邪也是一样,它们也会随着环境与时光而改变,出现的形式也就变化无常了。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弘扬宁死不屈、洁身自好、赤诚忠义的崇高品质,而喝雄黄酒、佩戴彩线、洗艾叶澡等,是警示我们后人,只有刚正不屈、洁身自好才能远离邪与毒。这原本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端午民俗,如今,却在奔流不息的岁月长河中汇集到一起,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告诉我们的价值!

曾经,有人将端午节与联系在一起,原因是看了“白蛇传”中的一些描述,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其实,有关端午节的传说远不止这些,不过,无论什么样的传说,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传承,无需探究哪一种说法最准确。我们需要的是从这些古人留下的民俗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有些人已经不关心这些了,在物欲的怪圈中放任自己,高尚与自私、付出与索取、善良与邪恶……已变得愈来愈含糊不清了!

走过了四十二个端午,看明白一个道理,看似卑微的收获,却给予人生无穷的动力!没有什么比明白活着的意义更有意义,没有什么比理解人生的价值更有价值!

写端午节散文

说来很巧,我家乡所在的那个行政村的名字就叫“黄石”,这个名字很好很大,因为很远的地方有个城市也叫“黄石”,而天下叫“黄石”的地方或许很多。

我没在黄石文焕堂那个地方过端午节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端午节是乡亲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去乡亲们的端午节我很熟悉,现在他们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我也比较了解。

我十岁前的时候,农村的劳动生产还是吃“大锅饭”的集体出工形式,这样,农村的节日也便有了特殊的方式和氛围。那时候,乡亲们除了一年中的几个传统节日,几乎天天都在地里劳作,他们忙整地,忙播种,忙收割······他们那双劳动的手确实难得停下来,于是庆祝节日就成了他们“休闲”的最好方式。

眼看农历四月就要过去了,夏种夏耘的活儿也忙得差不多了。地里的豌豆蚕豆不见了,当地品种的油菜早就收了,田间地头坡上的麦子这时也熟了,一年中第一个丰收季节就这样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在人们的喜悦中也就来了。

刚刚进入农历五月,谈论端午节这个话题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快端午节了,我家女儿满姑这几天可能就会回来看我。”这是有女嫁出去的大娘大婶口头上常挂着的话。“端午节那天学校应该会放假,我家的春儿那天应该会回来得很早。”这是隔壁邻家老何常常说的话。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老乡们兴奋起来。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个日子乡亲们都不会记错。五月五日这一天天还没大亮,乡亲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尤其是当家的大婶大娘们。我们家乡端午节这天有个习俗,清晨谁能第一个从井里挑回水做饭吃,谁家今年就更吉祥安康。没错,乡亲们的清泰平安意识是非常强的,于是,他们就都想第一个到井边去挑水。为了这第一担水,家中的妇女或男子可能都没能睡好安稳觉。

清晨,窗外还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听到外面的喧哗声了。端午这个时节正是芒种刚刚到来不久,清晨时候天气还比较凉爽,空气中带着一丝丝的花香——屋后山坡上的栀子花开了,它幽淡的香味四处流溢,让人心醉。屋场边不远的地方有口四方边沿的老井,井水不溢不降,水位常年保持在一定高度。井水总是那么清澈,因为水中生长着一种幽青的水藻。井边有人在对话,有放下扁担的声音,有桶子相撞的声音。五月端午第一桶水谁也不想错过啊。尽管大家都这样想,但这第一担水常被那个叫“许娥”的大婶挑走,因为她特别勤快。

为了庆祝节日,端午节这天,队长早就安排好了清晨要宰杀谁家的肥猪。我所在的村庄不是很大,人口七十个左右,但这个村庄是由三个小村庄组成的。我住的这个村子就叫文焕堂,另外两个分别叫廖家冲和豹子岩。

端午节这天的杀猪活动往往被主人安排得很早很早。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爱看村里节日这天的杀猪打鱼场面。天未大亮,外面正大厅门前人声喧哗。这时外面声音稍微小了一点,但一下子那待宰的肥猪就发出了尖叫的声音,接着猪的脖子部位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猪的声息渐渐小了,最后,那头大肥猪就被摆放在地上,一点动荡都没有了。在我的记忆里,乡村里的被宰杀的猪的嚎叫声往往都在几个传统节日响起,这种声音往往能起到使节日气氛更浓的渲染作用。说句实话,我并不是没有生命悲悯意识,但这动物既然改变不了“家猪”这一身份,那么它迟早挨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端午节的当天或是前一两天,有女婿的人家一定会得到女儿家的节日礼物。在路上或在村口,我们常常会在这样的日子里碰到给父母送礼的女儿女婿。在我们乡下,不管是谁家的亲戚,你的亲戚就是我的亲戚,大家见面了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我这个离开家乡多年的人至今都对那种温暖的乡情亲情感受很深。那时客人盛放礼品的东西都很传统,要么是一个挎包,要么是一个精致的竹制篮子。

送礼的女儿女婿们来到家门口,做父母的自然会喜出望外迎接他们。乡亲们都认为,嫁到外面的'女儿能在节日这天给父母送来丰厚礼物,这是他们莫大的荣耀面子。端午节的礼物基本上都是新鲜猪肉、黄糖和面条这几样东西,差别只是质量高低不同而已。其实,送端午礼的人除了女儿女婿,还有那些处了对象但还未结婚的青年男女们,他们更乐意在这时来送礼,因为这样的送礼行为更是一种对外宣示自己人生婚恋大事的最好时机。

端午节这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买上黄糖、面条这两样节日食品,加上村集体分发的猪肉和草鱼鲢鱼,乡亲们的节日生活就显得格外有喜感了。那个年代,不管哪个家庭都不可能天天吃鸡鸭鱼肉什么的,但节日的生活安排自然跟平时不一样。

端午节的早餐,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自己做的美味面条。面条是自家的土麦做的,条件好的家庭也会到街上买来好的精制面条。那时我们吃面不像现在这么简单方便普遍,什么原因呢?物质匮乏啊。

端午节的中午,我们村子同一姓氏的一大族人都会把自家的精美菜肴等东西端到大厅的长条桌上来,准备共同祭祀祖先。香烛的烟光和爆竹声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贤们正在享用后人供奉的佳肴,这个时候,在场的人都不默不作声,心里一定想了很多很多。祭祀完祖先后,各家各户才把菜肴端回去,然后一起共进节日午餐。

端午节的前几天,乡亲们就会到田头地角山边挖些艾草,并把艾草洗净晒干。端午的前一天下午或端午这天的早上,各家各户还会到塘岸水边挖些菖蒲回来。到了端午这天,人们一大早就会扎一把新鲜的艾草挂在门楣上,据说这是为了避邪。其实,艾草里面含有某种杀菌物质,它发出某种特殊的清香,确实有驱蚊去秽的功效。

家庭妇女把艾草和菖蒲放在水中,然后把水煮沸。用这种配制好了的冷却下来的汤水洗澡,它的功效确实胜过现在广泛使用的沐浴露。不管乡亲们怎样使用艾草和菖蒲,这都反映了他们祈求生活平平安安的美好愿望。

节日这天哪家宰杀了庆祝节日的大肥猪,主人就会特意做好米豆腐,并在每碗米豆腐里配上几大块炒得焦黄而香味扑鼻的肥肉,再加上煮好的大块猪血。这样一大碗由米豆腐、猪肉和猪血组成的食品就成了送给别人的最好东西。每家每户都能得到主人送来的特别“礼物”,于是喜悦的气氛就这样在整个村庄里弥漫开了。

端午节时的太阳光已很强烈。洗过端午水,一年身子轻!小孩子这时的心已是痒痒的——他们都想从这一天开始就到大水塘里去自由自在地洗冷水澡。小孩子们吃过午饭约半小时后,就三五几个人约定到大池塘里去洗澡。小孩子到水塘里去洗澡,大人可不用担心,因为我老家门前那口大池塘历史以来都没发生过溺水身亡一类的安全事故,这也许是家族祖先们冥冥之中在护佑着整个村庄的原因吧。

农历五月,乡村里早晨的太阳光特别柔和特别灿烂,照得整个村子都亮堂堂的。乡亲们为端午节忙了一天,但他们都感到格外轻松,格外自由,格外舒心,因为他们平时内心里十分压抑的某种情绪在节日这天已经得到彻底释放。

过去乡下简朴的节日生活方式不知是从哪个年代哪个祖先开始的,反正,他们祖祖辈辈就这样爱上了它。据我了解,现在乡下的节日生活方式和气氛已经大变,就连过去一直沿用下来的节日祭祖活动已经不复存在,因为许多乡亲为了生活都已云散四方,端午时节他们根本就走不到一起来。

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在一朋友家,我闻到了栀子的花香。

她的香味,是那么的浓郁,沁入人心脾。

我见过很多种花,但是,没有哪一种花有栀子花这样的浓烈 和芳香。

她洁白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是那么的清雅、娇嫩。

轻轻地靠近她,只是用鼻子嗅她,不舍得用满是老茧的手去碰触,害怕会碰伤了她。

我认为,花是有灵性的。眼前的这些栀子花,就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带着精致的妩媚和羞涩,正以她别样的方式向我倾情地挥洒着她的绝世芳华。

轻轻地闻她的芬芳,热烈而痴迷。我的热烈里,满是爱的情感。但我的热情并没有丝毫的猥亵。我相信,她的美丽正是为欣赏她的人开的。如我,正是那个欣赏她的人。也许,朋友也是吧。

她是朋友的女人。好东西,应该好朋友共同分享。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剪下一根枝条,打算拿回家,扦插。即使看上去朋友还有些恋恋不舍。

朋友说:“够呛,大概插不活。”

“试试吧,”我说。

一路急匆匆,回到家,找来花盆,把她载上。浇好水,放在阴凉下,等着她生根,安家,开花。

写端午节散文

有些不一样,有点趣味

本是红红火火的天气

今年却是细雨绵绵

原会在家乡沐着龙舟水

今年却在异乡叹息人生

刚出炉的粽子

裹着美味的稻香

溢出的则是

辛勤劳动的气息

江河上的龙舟赛

是一幅美丽又扣人心弦的画

即便人们分不出流下的是汗水,还是雨水

但永远是一年中最激奋、最具有意义的时刻

屈原一定想不到

在二千多年以后

人们竟会如何隆重的祭祀他

如果他还活着

一定不会让人们这样做

因为他是反对祭祀的代表

况且他也不想百姓如此的伤财

如果海子还活着

他一定会为端午节的美而感染

给美味的粽子,宏伟的龙舟赛

谱写更多的诗句

也许他并没有想到

人活着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才能超越一切事物的心灵

每个人都想在佳节时

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宿

情感就是一张拼图

是慢慢拼积起来的

不会因岁月的变换而褪色

不会因距离而散落

如艺术

之所以能成为人们欣赏的窗口

就是因为它永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端午节的散文

今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家家户户都准备好艾青、菖蒿及时插在大门的两边。还将煮熟的粽子、饽饽子、蒜子,蒸熟的包子,油烫的油果子等用五个盘子装着放置饭桌上,按时放炮点香、端盘鞠躬祭拜,祝福本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端午节的习俗曾经是为了更好的纪念蒙冤受屈投江而亡的大诗人屈原,现在还引申为祈祷新年吉祥、事业兴旺、前程光明之意。并以雄黄浸白酒全家喝,或涂抹在太阳穴上,醒脑除菌、提气消炎。晚饭后以艾叶烧水洗澡,防蚊驱虫、祛痱润肤、清热解毒。

小时候家住农村,端午节前一、二天,我用禾刀到村中江、塘边割好艾青、菖蒿放进竹篮里,及时带回家,五月初五的上午把它们各一枝分别插在大门口的两端。母亲(或妹妹长大后)在前一天将粽叶、粽绳洗净凉干,以浸湿的糯米用粽叶、粽绳包成一个个生粽子放入锅里用水煮熟,然后又将生鸡蛋、蒜子放入锅中煮熟,还以糯米粉湿水搓成圆圆的油果子放进油锅中烫熟。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做好蒸熟或到街上包子店买几个就可以了。端午节那天,母亲用五个盘子分别装好放到饭桌上,待燃香放炮、举盘祭拜等敬神完毕,及时吩咐我们全家人同桌吃中饭,享用“五子”登桌和雄黄浸酒的美味。

现在家住县城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子”上桌的种类也五花八门起来了。以前的粽子都是糯米做的,如今还有肉糯米粽、蛋糯米粽等。油果子也有圆形的,还有扁状的。蒜子一般是多子的,不能用独蒜子,象征着多子多福、后继有人。饽饽子,即鸡蛋,以前多是用水煮蛋,现在的人文化高,素质好,不信迷信,也可用茶蛋、咸蛋代替了。包子以前是纯面粉或米粉做的,现在也可用肉包子、糖包子了。

以前过端午节,都是母亲或妻子亲手包粽子,煮饽饽子、蒜子,烫油果子等。如今超市、小饭店都有买,不需要家人如此辛苦劳累了,出点钱就可以买到。艾青、菖蒿街上也有买,再不必自己亲自去割。因现在家人少,房子小,端午节中需要的用品数量也很少,但“五子”登桌,门口插艾青、菖蒿的习俗不能灭。尚发扬光大,愈演愈烈。

儿子今年回家过节了,我已经预备了“五子”中的四子,打算在端午节清早买点新鲜的包子,还购买了苹果、香蕉、葡萄、西瓜等。如果还像以前过节时只吃些粽子、鸡蛋、油果子等,也许显得太寒碜、太落伍了吧。当然也不宜提倡攀比和浪费现象,适当的改善生活还是必要的。有钱的人家购买的过节用品五花八门,样样齐全,但数量不多,因天热容易坏,且离街近,吃掉了可以再去买,方便得很。“五子”的种类现在有所改变,但大门口插艾青、菖蒿的习惯还是不能少,有的人家大门口水泥墙两者插不进去,就该罪放在地面上。也不可能用其他的东西替代吧。

现代医学证明:雄黄有毒,不可多食用,取少量浸酒喝,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用白酒浸雄黄的村俗,已经消失了。但艾叶烧水洗澡的办法,现在有人仍会采用,确实能起到防蚊驱虫、祛痱润肤的作用。

每年的端午节皆是在夏天度过的,现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裕。炎热的端午节中适当购些降温散热的饮料、啤酒、水果等放在冰箱里人人享用,比“五子”更有益身体。但“五子”登桌是旧规,不可取消,只能是少买点做个样子应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