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小学自然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4篇)

时间:2024-03-20 18:49:05 作者:紫薇儿

在教学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提炼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教学工作总结感到困惑,那么不妨参考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变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自然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了几十年,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课堂是由教师支配的,教师让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讨论……等等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转,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条目和知识灌输等教学目标上,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要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变革长期来旧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因此,我国把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人认为,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就应当从基础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要把课堂当作实现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场所,要重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以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不仅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证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培养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就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和发问,多一点引导、点拨和激励,彻底改变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条做法。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

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自然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和配合。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期的育人观,要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索、求取新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培育好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2019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自然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自然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

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自然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行为中的几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几多欢乐,不知不觉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为此,我针对本学科特点完成了以下尝试: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常常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我总是从多角度鼓励全体学生猜想,而不是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都要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转变角色,引导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会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在实验教学中却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4、共同探讨,积极反馈。教师在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完成后要有反馈。我们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上告诉学生,老师要将你们的活动、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这不是给学生压力,仍是一种鼓励。但在结果上很难完整的评价:因为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他人替代完成的情况。如制作材料的完成。因此公正性不够。所以我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先说说具体过程,然后进行评价。

5、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自然、科学教学工作。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

3、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栽培、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通过讲述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秘密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愿为科学献身的科学态度;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一些自然事物的规律、自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环境教育: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保护的方法,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

在体育方面,向学生进行了营养卫生教育,以及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保健教育;此外还有安全用电的教育。

1、观察能力:

(1)通过《星座》的教学,指导学生辨认星座、观察星座的方法;。

(3)通过〈怎样测量太阳高度〉的教学,使学生学到了用量影作图的方法。

2、实验能力:

(2)继续学习设计对比实验,运用对比实验探究自然规律和自然变化的原因。

3、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与综合能力,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认识空气的成分、燃烧的条件、声音传播的途径、空气污染的原因等。

4、想象能力:想象雷电的形成过程。

5、动手能力:

(1)制作: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

(2)栽培:用扦插方法繁殖植物。

3、我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学工作,在期末统考中,学生的自然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小学自然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分组实验以学生个别操作,研究主特点,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自然学科的分组实验中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实验的准备上要注意一个“细”字。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考虑周详,它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等。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实验的特点和自然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自然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例如,自然教材第七册的《简单电路》一课,教师在课前除了将电流实验盒按组配置齐之外,还要逐盒检查仪器是否齐全、电池是否有电、仪器是否有故障等,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是圆满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有了这些准备后,才能动手做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比如,我在上《动物与环境》一课时,分组实验前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已准备蚯蚓并观察其喜欢的土壤,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蚯蚓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就在实验课快结束时,李艺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他家房后的一块地土壤阴暗、潮湿却一条蚯蚓也没有?其他几位同学也提出类似问题。课后,我和李艺等同学一起去观察那块地里的土壤,并带回样品。第二节课上,我将土壤样品和另一份有蚯蚓生活的土壤同时展示出来,并把两份检测结果让学生比较,很快学生便得出结论———蚯蚓喜欢在ph4.5—8.5的土壤中生活,李艺同学家屋后的土壤碱性太重而不适于蚯蚓生活。

二、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放”字。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老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愈新就愈要鼓励。我在上《电磁铁》一课时,实验时学生一人一组,自已准备,挑选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脑思考、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二节课上孩子们把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既丰富又有趣,还远超出我设计的内容,他们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自然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我们教师的工作在紧张忙碌中接近了尾声,是时候去写工作总结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自然教师。

欢迎阅读。

“又是一年春来到”。20xx年,在时间老人的带动下,悄悄的走近了我们。而我们的工作也在紧张忙碌中接近了尾声。回顾工作,不禁思绪万千,看到了自己少许的进步,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在这里我作一下简单的总结: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严要求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一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

规章制度。

本学期中,我服从学校的安排,除了一直担任六年级的教学之外,我第二轮接手了三年级的三班和四班的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于3年级的教学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起来就不是那么费劲了。但我也没有因此而放松。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科学课主要是以科学实验为主,但最基础的是要学会观察。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三年级的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的方法,就是不但要用眼看、耳听、鼻闻,嘴尝(不用)、还要用手摸。这个方法在教学动物一单元中得到了印证。蜗牛,蚂蚁,金鱼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小动物,但它们的身体特征、运动、食物、呼吸、排泄等,学生都不能面面俱到的说清楚。他们学会了方法之后就容易多了。

本学期中,在校领导的指示下,要求我们教师授课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但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各个学科上,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不是就为了单纯的学而学,还要学以致用。可我就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说明了自己不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是不好的,会阻碍自己的教学水平。下学期中,要积极进步,提高业务能力。

本学期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我校举办了体育2+1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再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除了强身健体,另外是让他们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够掌握几个技能。而我担任的是体育方面篮球活动小组的指导教师。可我对此却一窍不通。为了上好课,我一方面请教体育老师给予指点,一方面上网查找资料,争取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学好篮球,掌握基本技能。

本学期,为了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学校领导继续让每个人写黑板字,画简笔画。每一项任务我都能认真对待,这也是为了自己好。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有得意之处也有失意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各个方面都有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学校,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注意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长、同行面前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样工作。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相对而言,这个学期也是外出较多的,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只是经常外出难免影响教学,也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代课的烦恼。

本学期担任科学组组长,我除精心设计。

教案。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积极带领组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开展正常。本人还在这一学期中代表科学组面向全校上了一节科学课《认识消化器官》。除了教学上还带领科学组教师参加了一些科学竞赛活动如市级的车模、船模、科学小论文等并且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然而,这一学期的科学统考成绩却遭遇了滑铁卢,在片里面,整体成绩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当然,也可以提出很多的原因来推卸责任,但我一直相信一条,如果一个两个学生出了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责任,如果是大部分的学生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责任。虽然一向反感这种应试的教育,特别是在科学学科上,但既然制度订出来了。作为教师就应该只有遵从的责任,并为之而努力,好在我们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只要能够做到提升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提高期末复习的质量、容量;适当增加科学课的时间……相信在我们全体科学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科学课的考试成绩一定能打个翻身仗的。

自然教学的学年工作总结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

办法。

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自然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自然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

告别了难忘的旧岁,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春。伴随着新春的来临,新的一学期有开始了,为了确保自然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特拟订计划如下。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精神,以教材为依据,以实验教学为重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目的。

我班有学生46人,女19人,学生来源于居峪、标湖、前湾四个村。通过上学期的教育、要求,次班学生对自然这一学科比较感兴趣,参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比较高,认识事物、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对头,对一些自然现象弄不明白,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张冠李戴,造成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少数学生因接受能力差,学习任务总是拖拉,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以下任务。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人体的骨骼以及骨骼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人体的6大关节,并知道关节的作用。

3、指导学生知道人体的正面和背面7块大的肌肉,知道肌肉的作用。

4、使学生知道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

5、知道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

6、使学生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

7、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三个条件。

8、观察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干制法制作昆虫标本。

10、使学生知道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作用。

1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水域的污染”,了解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以及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

1、课前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深钻教材,认真备课。

2、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学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愉快中获知。

3、课后加强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4、注重实验教学,课前做好实验准备,让学生积极投入实验过程的探究,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的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动手操作习惯,完成任务习惯。

自然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行为中的几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几多欢乐,不知不觉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如下: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为此,我针对本学科特点完成了以下尝试: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常常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2、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我总是从多角度鼓励全体学生猜想,而不是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结论。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都要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转变角色,引导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会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在实验教学中却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4、共同探讨,积极反馈。教师在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完成后要有反馈。我们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上告诉学生,老师要将你们的活动、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这不是给学生压力,仍是一种鼓励。但在结果上很难完整的评价:因为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他人替代完成的情况。如制作材料的完成。因此公正性不够。所以我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先说说具体过程,然后进行评价。

5、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自然、科学教学工作。

不知不觉20**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自然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自然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自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自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改变自然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自然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自然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自然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然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自然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自然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自然填充图册》作业、自然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自然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自然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1、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自然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2、课堂教学活应不乱,教师收放应有度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自然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严要求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一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中,我服从学校的安排,除了一直担任六年级的教学之外,我第二轮接手了三年级的三班和四班的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于3年级的教学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起来就不是那么费劲了。但我也没有因此而放松。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科学课主要是以科学实验为主,但最基础的是要学会观察。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三年级的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的方法,就是不但要用眼看、耳听、鼻闻,嘴尝(不用)、还要用手摸。这个方法在教学动物一单元中得到了印证。蜗牛,蚂蚁,金鱼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小动物,但它们的身体特征、运动、食物、呼吸、排泄等,学生都不能面面俱到的说清楚。他们学会了方法之后就容易多了。

本学期中,在校领导的指示下,要求我们教师授课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但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各个学科上,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不是就为了单纯的学而学,还要学以致用。可我就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说明了自己不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是不好的,会阻碍自己的教学水平。下学期中,要积极进步,提高业务能力。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我校举办了体育2+1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再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除了强身健体,另外是让他们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够掌握几个技能。而我担任的是体育方面篮球活动小组的指导教师。可我对此却一窍不通。为了上好课,我一方面请教体育老师给予指点,一方面上网查找资料,争取程度的让学生学好篮球,掌握基本技能。

本学期,为了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学校领导继续让每个人写黑板字,画简笔画。每一项任务我都能认真对待,这也是为了自己好。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有得意之处也有失意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各个方面都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自然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从事小学数学教育一年了。回想自己这一年的成长历程,感觉犹如一条细丝,是那么的微妙而又那么的绵长。在这里总结一些经验和感想,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学生是人,活着的、不断成长着的人,不是简单的容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好处于快速成长期,为了实现快速成长则需要更多的养分,谁来供给这些养料?我想作为教师是义不容辞的,由此我真正意识到其实教书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出学生的发展应该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为人师者需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思索我这样的教学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开展教学;在教学成为历史事件时,不断反思自己哪些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哪些是无益的?以为下次实践提供经验的参照。我不断地劝诫自己,数学教学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转变了自己的理念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常与自己一样体验着如丝般地成长,尽管这种成长看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他却是不可缺少的。

二.行动决定一切。

行动起来则有百分之五十成功的希望。所谓成功的母亲是失败,正是说明了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尽管会让人灰心丧气,但是我想它带给我的是更多的反思与寻觅。本学期以来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并做好阅读笔记,结合理论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促进自己的成长。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细细品味着成长如丝的那一份幸福与愉悦。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中,我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主要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感觉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使数学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处于压抑状态,产生厌学心理,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追求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尝试,变苦学为乐学。如何变苦学为乐学?我主要采取了三个途径:一是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满足并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求知欲望。二是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密度、难度和速度,做到有张有弛、难易交替,使学生始终如一地保持饱满的求知热情。三是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创造并交替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设置出引人入胜、乐而忘倦的教学氛围和情景。在这三个途径中,我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创造了“布设环境,引人入胜”、“实物演示,加深理解”、“制作教具,形象直观”、“故事激趣,吸引注意”、“幻灯录音,动静结合”等五种激发兴趣的基本方法,使那些看来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和概念变得亲切感人,充满纯净的童趣。

(二)引导学生尝试,变学会为会学。

我认为小学儿童尤其是中年级以上的儿童,不随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随意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是完全可能的,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一惯主张,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两者之间架设桥梁,帮助学生把不随意注意转化成随意注意,使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运脑的方式,达到自我感知,自我发现,自我尝试新知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上,我对自己约法三章,制订了严格的“清规戒律”,切实做到“教师少说学生多说,老师少讲学生多思,”达到变教师教学生学会,为学生自己会学的较高境界。

在复习乘法的简便计算时,我在黑板上出20道99与两位数相乘的试题,然后师生进行比赛。结果,尽管学生也运用了简便算法,却远远落在教师后头。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教师告诉他们速算的秘密,我却不失时机地卖了个关子,并不讲解,只是揭示他们去尝试积与乘数的关系,经过一番认真的观察、比较、计算,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汇报自己发现的真理。有的说:积的最高两位数比这两位数少1,积的最低两位数与这个两位数的和刚好是100,用100减去这两位数就得到积的最低两位数。有的则说:用100减去这两位数就是退位减法,影响速算速度,可以用99减去积的最高两位数,也可以得积的最低两位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几乎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帮助,就找到了99自算,找出99与一位数相乘的、999与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借以巩固知识,发展知识,迁移能力,大家一齐拍手叫好,整个课堂充满了喜悦和胜利的欢乐。

小学自然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是比较忙碌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由我们工作室按照计划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盘点这些活动,既有收获,也需要反思。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专题培训,锻炼教师的操作能力。

1、xx年3月28日,我们常州市一行10位老师在袁英杰老师的带队下,来到了苏州市吴县中学,参加由江苏省航空运动协会主办的“xxxx年航空模型、航天模型全国科技体育模型辅导员培训班”。本次培训以比赛项目“飞鸽橡筋动力扑翼飞机”、“云海橡筋动力直升飞机”、“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东风一号火箭”、“小力士火箭”“模拟航空飞行”为主要培训项目。通过这次培训,我们首先认识到了要做好航模,要先了解其原理。在有了理论的基础上,再按步完成模型的拼装。如果要提高飞行成绩,则可以通过减轻重量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达到。

2、xx年12月23日,工作室还组织了一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水仙花的雕刻。虹景小学的技术指导员黄老师负责采购好水仙花球、花盆、刻刀以及装盆用的白石子,同时也对我们这些“门外汉”进行雕刻指导。大家一边认真聆听黄老师的雕刻注意点,一边仔细观看老师雕刻的每个步骤,那种认真的样子,好像我们又回到了曾经的`学生时代。

在整个雕刻过程中,不时传来“啊”、“哎”、“哇”……的惊叹声,原来我们成员初次雕刻,手上不知道轻重,要么不敢下刀,要么由于用力过猛,碰伤了花蕊。一个个雕刻过的水仙花雏形在我们手下形成,大家兴致勃勃,希望类似这样的培训多举办几次,以加强我们老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我们科学老师的专业素养。

二、进行参观研讨,拓展教师的研究视野。

1、为进一步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个性特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经过前期论证,我区将在红梅新村小学建立“青少年科技体验中心”。为了使该项目更快更好地实施,在区文教局尤局长的带领下,强校长、xxx和数位工作室成员驱车前往无锡市滨湖区少年宫参观取经。大家对滨湖区少年宫科技馆的巧妙设计、学科齐全、生动形象赞不绝口,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确立了我区“科技体验中心”建设的初步思路框架。

滨湖区少年宫科技馆设计巧妙,通过精巧设计,空间的合理布局,使两间将近200平方左右的教室组成的场地得到了无形中的放大,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科技馆内学科齐全,从一进门的生物标本(蝴蝶标本、海洋生物标本、动物标本等),精心设计的各种地质地貌,从地球结构到广阔的宇宙空间,到最后的倾斜木屋,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感受。科技馆内的设施生动形象,给初次见到的人们以新奇感,通过声光电模拟火山喷发,通过在地下安装弹簧模拟地震的摇晃感,通过逼真的标本模型以及逼真的场景,给人以深入其境的感觉。此外,科技馆除了能让学亲身体验之外,还配备了两个活动室,提供学生动手创作的场地,让动手动脑相互结合,更好的推动了学生科学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另外,我们工作室两位成员还参与考察了张家港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启迪和收获同样令人兴奋。

参观考察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借他山之石,筑自我发展之路。对于建立有特色的“青少年科技体验中心”,我们充满了信心!

2、另外,xxx工作室的成员在xxx老师的组织下先后2次在红梅新村小学就如何有效的开展科技活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长达数小时的交流中最终定了环境保护、人与地球、创造发明、信息时代、动物眼里的世界等十余个活动项目。

三、初步研究成果。

1、7月10日上午8点半,工作室的成员们已经齐聚xxx小学的会议室,开始了暑假的第一次工作。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把前期每个成员整理好的——科技模型学校电子教案,进行集中整理,并能够初步定稿,内容是编辑整个三年级的校本课程,包括热空气的知识应用,风筝的制作,纸飞机和模型飞机等等相关内容。大家不辞辛劳,一个个背着沉重的手提电脑,围坐在一起,时而提问,时而讨论,不断修改完善着自己的电子教案,确保做到最好。校本课程初稿形成后,作为试点,从9月1日开始,博爱教育集团三年级九个班全部开设航模课程,xxx四-六年级也同步开设模型课程,由工作室的徐震勤和俞颉老师负责实施。

2、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初步构建小学阶段科普影视观看序列。并且汇编第一个与科学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源包。

3、常州市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年会于xx年年1月7日(星期四)在常州市天宁区中山路小学召开,并由我工作室成员李波和陈秋艳上科学研究课。

4、工作室成员还带动所在学校教师积极开展科技节,选拔孩子参加车模、航模比赛以及常州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5、xxx老师所在的xxx小学本年度被评为常州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常州市教育系统唯一的科普教育基地,带动了全市四十余所学校模型活动的开展。

6、陈文佳老师参加市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工作室成员有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xxx老师通过了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评选,陈文佳老师通过了教坛新秀评选。

7、工作室带动的教师队伍还在进一步扩大,活动期间又带入了两位新师范生,同时申报了第五期省教研课题。

值得反思的问题是五类教师的晋升工作要加大力度,论文写作和工作室成员的视野还需要提升和拓展。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有痛苦也有喜悦,“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前途虽然是困难的,也是光明的。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一起努力,一起迎接梦想来临的那一天吧!

自然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还有很多的遗憾,三年级科学教学总结。我知道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提笔写下点什么以促进今后的教学更加完善是及其重要的。以下算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总结吧。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自然教学个人期末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学期我所任教的《人、自然、社会》课的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1.多学习,多请教。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上我不敢有一丝马虎,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力求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常去请教和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活动并学以致用。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尽量做到每次作业都以三个等级对学生表扬鼓励。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有所得。

3.多看书,多上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使自己的这一桶水不会陈旧、不会用竭,我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一年来学习,使我收获不少,无论是在和学生相处的技巧,还是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上,我都很大的进步。

4.及时写教学反思。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尽量坚持每天记录教学及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从中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为了更好适应教师的角色,使自己更快成长,我为自己设立了以下几个目标,以激励自己:

1.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2.在业务技能上,继续夯实基本功,使个人的教育教学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加强学习,除了向书中学习外,还要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课题探究。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培养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自然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一转眼又到了年末。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本人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简短的小结。

本人遵纪守法,遵守学校。

规章制度。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为人师表悉心关心学生努力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区进修学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各种业务培训,以及校本片级教研专题研究,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活学活用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本年度,本人仍担任自然学科教学,兼任科技辅导员。在自然教学中,本人认真钻研教材,悉心备课,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厌其烦自制教具。充分利用兄弟学校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由于本人的执着,在20xx年嘉定区小学自然学科自制教具评比中荣获获一等奖。此外,本人积极承担学校教研课及区级的研讨课。

本年度是我校争创嘉定区科技创新项目(汽车模型创意制作)、科技品牌阵地(汽车创意博览苑)的一年。一年来,为达到设定的目标。我积极组织策划实施,从硬件到软件,做了大量的工作。本人乐意承担了《汽车模型创意制作》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积极主动承担了嘉定区头脑奥林匹克中心组研讨课《纸桥搭建》。暑假期间,本人精心组织策划了20xx安亭小学头脑奥林匹克亲子擂台赛。本人还放弃休息时间,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免费引进二手车作为汽车创意博览苑标志,收集各种汽车配件,充实科技品牌阵地。其次,本人依托科普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开展汽车科技知识。9月份,我组织学生参加了由上海汽车博物馆承办的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坚持科学、走进低碳生活“主题推介会。我校学生所展示的科普环保创意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学生,并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年来,由于本人的勤恳工作,在学科、科技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人制作的“通电线圈内部有磁性教具”在20xx年嘉定区小学自然学科自制教具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本人荣获20xx年上海市第七届头脑奥林匹克万人大挑战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获嘉定区第八届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优秀指导奖。本人所辅导的学生,市级比赛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区级比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团体一等奖1个。李嘉哲同学等5名同学荣获嘉定区第八届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明日科技之星。迟绗珏同学的小发明《两用黑板槽》发表在《动手做报》上。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行为中的几个“多”与“少”,为我的教育带来了几多欢乐,不知不觉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和谐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现将20xx年。

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内探究。

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观察、实践、讨论部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年幼的儿童需要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教师要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包括活动的设计、执行、交流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地由说明者、讲述者、指导者转向服务人员、咨询人员和提供帮助的人。为此,我针对本学科特点完成了以下尝试: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问题和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点,常常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汇报一下。”课堂教学结束前,会再次让学生提出学习后的感想或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他们亲身去探究,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方式。

2、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我总是从多角度鼓励全体学生猜想,而不是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动,激发兴趣。有时,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结论。

自己得出的结论比什么都重要。在评价时,我不看重学生拿出的“结果”,而是表扬那些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有创新方法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老师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采取哪些办法,结果并不是重要的。”心理学表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或走一段弯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是只有成功就,也不能只要成功。让学生经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错误和弯路,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学生是很喜欢上实验课的,除了氛围的新颖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仪器而产生兴奋,急切一试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1、开学初制订好实验计划。课文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但并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有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分组实验组织实施。在开学初即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诺。

2、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每次实验前,都要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分组实验记录》(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的需要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保障。

3、转变角色,引导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会影响教学进度等等,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在实验教学中却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三、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落实。

课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如果仅当作“任务”布置一下,下节课一问,则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让文中的探究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活动不是由教师提出怎样进行,而是让学生说如何做到,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让探究活动的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

3、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4、共同探讨,积极反馈。教师在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上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完成后要有反馈。我们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上告诉学生,老师要将你们的活动、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这不是给学生压力,仍是一种鼓励。但在结果上很难完整的评价:因为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他人替代完成的情况。如制作材料的完成。因此公正性不够。所以我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先说说具体过程,然后进行评价。

5、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自然、科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