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08:18:53 作者:XY字客 2023年两位数乘两位数连乘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在万以内的加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以往计算教学总是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为避免这一点,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课就从学生熟悉的关于中国特有动物的统计表中获得数学信息,产生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使学生感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方法来学习新知。

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学生已学过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本课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激起了学生对加法计算法则的记忆,再引导学生采用尝试、讨论的方法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针对计算的枯燥,在巩固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做计算的兴趣。

一节下来,我发现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学生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容易发生忘记加进位1的情况,造成错误率较高。所以除了提高练习的强度外,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提示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8+6=20+15=30+(5+5)=31+5=

7+9=16+50=20+(7+5)=27+2=

7+4=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7+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7+2”改成“27+5”应该怎样想?(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7+5(左边放两捆小棒和7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棒)

27+5

(2)想一想。

把它和另外两捆小棒和在一起。

先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两捆加起来。

现在一共有3捆小棒和2根小棒。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可用小棒代替木块)。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2)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7+5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7+5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3)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3.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1)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2)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用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63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巩固发展

1.对比并口算。(学生在书上完成)

7+6=9+5=6+4=

27+6=39+5=6+54=

2.口算。(教科书64页第2题,完成后师生订正)

15+5=9+62=75+7=

23+8=3+47=4+89=

3.看谁做得快(投影出示,逐一露出数字)

四、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收获并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二字。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64页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在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以往计算教学总是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为避免这一点,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课就从学生熟悉的关于中国特有动物的统计表中获得数学信息,产生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使学生感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学生已学过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本课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激起了学生对加法计算法则的"记忆,再引导学生采用尝试、讨论的方法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针对计算的枯燥,在巩固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做计算的兴趣。

一节下来,我发现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学生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容易发生忘记加进位1的情况,造成错误率较高。所以除了提高练习的强度外,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提示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的目标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双基”那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应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让学生在紧张或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首先,让学生通过数字与数字、数也数的搭配活动,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其次,在解决例题时,我没有像教材那样规定学生用惟一的竖式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进行多种算法的.研究,并有意充分展现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自我欣赏”时加强对比与反思,从而在这些算法的求同比较中获得对算理本质的认识――那就是把两个两位数进行分拆,再按相同计数单位相加,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道理。这些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此外,练习设计追求开放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充分发散思维;第三,通过多层次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作出积极的选择,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潜能,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学习,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教学过程的开放,带给学生宽松、安全和自由的探索氛围,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就显得非常有个性化。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

在练习的环节,我觉得我设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先让学生计算四道竖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对笔算进位加法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的竖式计算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点。由于练习的环节在后半节课,这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于是我还设计老师的亲戚家新开了一家玩具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并都标有价格,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两种玩具,让其他同学帮忙算一算如果要买这两件玩具要带好多少钱?再自己选两件玩具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这道题比较开放,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