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一等奖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汇总5篇)

时间:2023-09-28 08:10:10 作者:书香墨 2023年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一等奖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1、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话题“如果有人落水了,怎么样去救人?”展开讨论,积极发言,表达个人的想法。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自己阐述的救人方法和方式是否有效。

3、能愉快的围绕话题讨论,尊重他人意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倾听故事了解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是怎么沉着、勇敢的解决问题。

难点: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跑题。

视频资源、白纸、笔、故事图片、情景图片

一、再次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导入:分页解读故事

2、讨论一:这些孩子在干什么?

(幼:在玩游戏)

4、讨论二: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5、(有个小朋友掉水里了)

小结:孩子们在玩儿捉迷藏,一个孩子爬到树上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

二、关于“司马光砸缸救人方法”展开讨论

1、一边讲述一边提问,切入话题司马光救人的方法、。

2、讨论一:其他孩子看见同伴落水了,是怎么样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如:在跑,找大人帮忙。司马光在那儿站着想办法)

小结:其他孩子看见有人落水了,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去找大人帮忙。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观察周围,怎么去救那个落水的孩子。

3、讨论二:司马光除了用石头砸缸救人,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

(幼:用绳子、可以用棍子)

(幼:积极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质疑和反问。)

小结:观察周围,冷静下来的司马光,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三、关于“遇见有人落水,怎么样去救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1、讨论一:你会怎么去救他?(小组讨论,并记录在纸上,选一人来说说你们的办法)

幼: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我们会去找救生员、找棍子、找游泳圈等。

幼:自由发表意见。

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司马光遇事冷静、勇敢,不慌不乱积极向案发解决问题,从而知道自己遇事时也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哭。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如遇别人落水了,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时”说出来各式各样的方法,思维非常的活跃。对于孩子们所提出的方法我们进行讨论是否可行,最后孩子们得到了即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别人的方法。整个活动幼儿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气氛很活跃。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3课时。

小黑板、生字卡片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识记生字。

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急中生智”等四个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1、结合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生字卡片、ppt

2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司马光画像,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看来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填空)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哪?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5)学习生字:候、园、缸、座、玩

(6)分享识字方法

教师介绍缸的部首及由来,随机出示各种缸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3)相机学习轻声的读法。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流”。

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学习“流”播放动态瀑布视频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用 “终于”说话

(7)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8)用一个词夸夸司马光

五、拓展:

介绍《资治通鉴》 及故事“警枕”

六、

1、指导书写“司、光”

2、巩固本课生字,学生完成“词语对对碰”

3、播放歌曲《司马光砸缸》结束本课 板书 司马光砸缸

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机智 勇敢 沉着冷静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1、识记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识记生字。

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

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