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狐狸大班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4-04-11 21:29:02 作者:JQ文豪

大班教案是指教师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案。大班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教案《狐狸》

1、感受音乐由慢到快,由神秘到热烈的音乐情绪。

2、借助图谱、故事展开想象,并用动作、语言表达音乐的变化。

动漫、图谱、头饰。

1、欣赏音乐,随音乐进行猜想。

听音乐。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2、讲故事,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1)讲故事,帮助理解音乐。(播放动漫)。

听故事《母鸡和狐狸》。启发语:到底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故事:今天,母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地跟在了母鸡的后面,只听“啪”的一声,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狐狸好疼啊,可是它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噗咚”一声,狐狸掉进了池塘里。母鸡走上了山坡,狐狸也跟着走上了山坡,一不小心,这只倒霉的狐狸被钉子扎了脚。这时母鸡发现了狐狸,赶紧钻过小篱笆,淌过小水塘回到了家。狐狸在母鸡的家门口,敲呀,敲呀,门怎么也敲不开,气得狐狸直跺脚,最后瘫倒在了地上。

(2)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师:我们再听一次音乐,请你仔细听,并想一想在这首乐曲当中什么地方表现的是母鸡前面走,狐狸悄悄的跟在后面?什么地方表现得是母鸡跑,狐狸追呢?听音乐,教师画图谱。

(3)听听音乐里面母鸡与狐狸发生的事情。

边听音乐,教师边放母鸡与狐狸的卡片,边语言提示。

3、创编动作。

(1)导语:母鸡在前面走,狐狸偷偷的跟在了后面,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被钉耙打了头)。

狐狸被钉耙打了头是什么样子?学一学。

第二次,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掉进了池塘里)。

狐狸掉到池塘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表演。

最后,这只倒霉的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钉子扎了脚)。

钉子扎了脚以后,狐狸是什么样子啊?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2)听音乐表演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

4、完整地表演。

(1)老师当鸡妈妈,幼儿当狐狸,完整地表演一次。

(2)请几名幼儿当鸡妈妈,其他幼儿当狐狸,完整表演。

小狐狸大班教案

1、理解故事内容,能围绕故事情节,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木偶:小狐狸、小鹿医生。

2、被污染的、空气清新而又美丽的城市背景图各一幅。

(一)创设情境,通过分段听故事观看木偶,开展讨论,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看木偶表演第一段,知道小狐狸生病的原因。了解医生用什么办法治疗小狐狸空气污染过敏症的。

讨论: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听故事、看木偶表演第二段,让幼儿讨论人们买空气到不买空气的原因。

(二)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讨论:怎样使空气变得新鲜。

(三)延伸活动:

1.幼儿与家长商量出更好的方法来让城市空气更新鲜。

2、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欣赏城市美景。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幼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懂得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提问、讨论和操作,让幼儿明白知道空气污染的几种途径、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及空气污染给予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与老师的呼应到位。活动结束后,我们制作了展板,希望大家都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小狐狸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让幼儿感受和理解小狐狸学会变身法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及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猜猜、讲讲、做做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鼓励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教师用的图书一本。

过程:

一、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狐狸的变身法》。

1、什么叫变身法?(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介绍第一幅图片。

(1)第一幅图片讲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结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一天,小狐狸得意地对爸爸说:“我学会了变身法,会变蘑菇,会变石头,还会变其他许多东西呢!”爸爸翘起大拇指说:“你可真了不起!”正说着,小兔走过来了。

二、自主阅读

1、看见小免来了,小狐狸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究竟小狐狸干什么了?小狐狸接着又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小图书找一找好吗?

3、幼儿自主阅读,师巡回指导。

三、理解故事内容:

1、看见小免来了,小狐狸干什么了?小狐狸心里觉得怎么样?

教师小结:它用变身法捉弄了小兔,小兔很生气,小狐狸却很得意。

2、它用变身法还捉弄了谁?它是怎样捉弄小狗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哪幅图片上

找到答案?(第三幅。)

3、第三幅图片讲了什么?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请两名幼儿表演一下)

教师小结图片内容,感受小狐狸的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学学小狐狸得意、自以为是的样子。)

4、小兔和小狗被小狐狸捉弄后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没有朋友了,小狐狸在失去朋友以后又是怎么想的?这时小狐狸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后悔)

5、后小狐狸有没有找回朋友?他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懂得有了本领,只有去帮助别人才会快乐,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四、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故事。

2、你看完了这个故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3、假如不下雨,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和小兔、小狗重做好朋友呢?

4、下次我们把刚才讲的故事编成《小狐狸的变身法》第二集,好吗?

狐狸和兔子大班教案

1、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2、知道遇事要动脑筋,要机智勇敢。

3、初步学会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学习词:溜、暖、炕等。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啊?今天我们来看看狐狸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教师分段述故事。

1、师:故事叫什么名字?

2、讲述狐狸和兔子部分。

师:狐狸和兔子发生了什么事?

3、讲述狗帮助兔子。

师: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4、讲述熊帮助兔子。

师:这时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5、讲述公牛帮助兔子。

师:又有谁来了,结果怎么样?

6、讲述公鸡帮助兔子。

师:这时谁来了,最后怎么样?

三、播放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2、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遇到事情要勇敢,多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四、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幼儿画册》,边看边讲述故事。

讲述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词:溜、暖、炕等,能发准音,理解词意。并指导幼儿学习狐狸和兔子、公鸡的三段对话,狐狸:“我一跳出来……”,兔子:“我怎么能不哭呢……”,公鸡:“喔喔喔,我用脚跟走路……”

五、延伸:故事表演。

师:我们学会了这个故事下次一起来表演吧!

狐狸和兔子大班教案

一、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发展幼儿的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并主动处理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三、有爱护游戏材料的意识,在游戏结束时会正确整理游戏材料和场地。

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狐狸和兔子》等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物质准备:《狐狸和兔子》、《小兔乖乖》、《小蝌蚪找妈妈》、《金色的房子》故事角色头饰、场景道具等。

一、回忆上次游戏时出现的情况。

二、教师介绍游戏主题,幼儿和小伙伴说说今天想表演的故事和角色。

三、提出游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1、大胆的运用肢体动作、表情、语气来扮演角色特征。

2、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3、游戏过程中要团结协作,爱护道具。

四、幼儿分组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况,合作意识。

2、观察表演中幼儿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五、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游戏场地,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今天你扮演了谁?你是怎么扮演的?

在表演区提供各种角色头饰和道具,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对喜欢的故事进行创编、改编。

《狐狸和乌鸦》大班教案

(1) 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 丰富词汇:得意。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 、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2、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 讲评幼儿教案情况。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教案《狐狸》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变化与表情的关系。

1、高兴、愤怒、伤心时的狐狸的表情图。

2、供幼儿做表情图的空白脸形纸,油画棒。

3、多媒体课件,故事磁带,录音机。

一、产生悬念。

1.出示表情图。狐狸看上去脸上表情怎么样?

2.他怎么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愤怒,一会儿伤心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

1.听故事第一段。

(1)狐狸在家里干什么?心情是怎么样的?表情看上去怎么样?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3)听到鸟妈妈的歌声,狐狸的心情是怎样的?

(4)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并模仿一下愤怒的表情。

(5)放小鸟的哭声启发幼儿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2.听故事第二段。

(1)鸟妈妈被赶走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3.听故事最后部分。

(2)请幼儿想象狐狸开心的表情并模仿表现。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2.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3.狐狸的脸上有那么多表情变化,你们什么时候脸上也会有这些表情呢?

4.请幼儿说说还知道什么表情。

5.启发幼儿理解人的表情是随心情而定的。

四、做表情图。

1.出示狐狸的表情图,看看、讲讲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征,如笑、哭、愤怒时眼睛、眉毛、嘴巴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按自己意愿制作1--2种表情图。

3.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好的表情图。

《狐狸和乌鸦》大班教案

1.在听听想想中,明白狐狸是用说好话(奉承话)的方法骗走了乌鸦的肉。

2.能根据故事的内容,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的想象发展。

3.通过故事,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背景图一幅,活动操作教具:乌鸦、狐狸的角色及一块肉;

2.表演道具:一棵树;乌鸦、狐狸头饰;一块肉。

1.出示背景图、角色,引出故事的开头。

师:狐狸有没有吃到肉(得到肉)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乌鸦和狐狸》。

2.完整听赏故事,了角故事内容。

师:狐狸有没有得到这块肉?是乌鸦给它吃的吗?狐狸是用什么办法得到这块肉的?可以请幼儿学说狐狸的话,注意语气语调。

3.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4.想想说说,发展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再次完整讲一遍故事,然后问:乌鸦看见“狐狸叼着肉,飞快地跑了”,想一想这时候,乌鸦可能会怎么办?幼儿结伴讨论后,教师可请个别幼儿讲述。

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狐狸》大班教案

1.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体验师幼、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2.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风格。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比力气、比跳舞、比嗓门的情节。

3.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能跟着音乐的变化玩游戏。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故事图片、音乐。

(1)教师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小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悄悄的跟在后面。当小鸡走出农场后狐狸跳了出来:"呵呵,看你往哪儿逃。"为了不让狐狸吃掉,于是小鸡想办法。首先小鸡想到比力气吓倒狐狸,小鸡说:"我的力气比你大。"狐狸说:"我的力气比你更大。"然后小鸡想到比跳舞将狐狸逗乐。小鸡说:"我的舞蹈跳得好。"狐狸也跳了起来:"我的舞蹈跳得更好。"接着他们比嗓门。小鸡伸长着脖子:"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也伸长脖子用尽力气:"我的嗓门比你更大。"最后,他俩都扯着嗓门大声叫,由于叫声太大了,结果把猎人给引来了,猎人看到狐狸,一枪把它打死了。于是小鸡得救了。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理顺小鸡和狐狸比试的内容与顺序。

(1)师幼扮演小鸡随乐做初步的律动,解决小鸡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鸡去散步吧。

(2)幼儿扮演小鸡,教师扮演狐狸做律动,进一步熟悉小鸡的音乐与动作。

(3)师幼扮演狐狸,解决狐狸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幼儿扮演狐狸,教师扮演小鸡,进一步熟悉狐狸的音乐与动作。

(1)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比力气。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老师分别从面部表情、手的动作等方面进行引导。

师:假如你们是小鸡,你们怎么向狐狸展示自己的力气大?

(2)幼儿创编搞笑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嗓门大。

师:用动作怎样显示出你们的嗓门大?

(4)师扮演狐狸,幼扮演小鸡,尝试进行比斗的游戏。

师:我们把刚才练习的本领连起来跟狐狸比试一次,看看我们的小鸡是不是真的能战胜狐狸。

(1)第一遍:教师请一名幼儿,并由幼儿自选角色,与教师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3)幼儿第二次进行完整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

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体长加尾长2到3英尺(60到90厘米)。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头部和身体的一半或2/3,尖嘴。

《狐狸》大班教案

1、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捉弄别人,就会伤害别人,失去朋友。

2、教会幼儿做错了事要勇敢承认,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

3、通过讨论逐渐养成幼儿积极、大胆,清楚地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1、重点:培养幼儿知错能改,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好习惯。

2、难点:积极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课件。

一、出示小狐狸图片,引出课题。

二、欣赏故事前半段,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师:小狐狸是怎样捉弄小动物们的?

幼1:小狐狸骗小鸭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结果小鸭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狸骗小刺猬扎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猬就四脚朝天下不来了。

师:小动物被捉弄之后,还喜欢和小狐狸做朋友吗?

幼: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狸做朋友了。

师: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好孤单啊!

三、欣赏故事后半段。

师:小狐狸在做什么呀?

幼1:小狐狸在用锯子、用榔头钉东西。

幼2:小狐狸做了枪和炮。

师:原来小狐狸做了一把亮闪闪的枪,它要拿枪去干什么呀?

幼:去捉弄森林里的其它的小动物。

师:小狐狸拿着枪,对准了小动物们。这时候是谁冲在了前面保护大家呢?(小黄狗)。

现在老师演小狐狸,你们做勇敢的小黄狗,嘴巴张大,我要开枪了。这些小黄狗有什么反应?(老师做打枪姿势)。

师:那小黄狗接住子弹后是什么样的?

师:咦!原来子弹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黄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它小动物。这时,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吃巧克力。

师:这一次,小狐狸还捉弄别人吗?那它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用回答。

师:小朋友你愿意做小狐狸的朋友吗?为什么?那我们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因为小狐狸知道了搞恶作剧会伤害朋友,所以它知错就改,带来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动物们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做错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会更喜欢你。

师:不一会儿子弹就被打光了,小狐狸又跑回家拿了什么?

幼:推出一门大炮。

师:炮里哄出了什么?(巧克力)。

师:于是,小动物都快快乐乐地分享着美味的巧克力。

四、分享快乐。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1、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自己做错了事及时改正的例子。

2、幼儿记录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并说给其他人听。

本次活动中运用图片、声音和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问答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养成勇于担当,知错能改的好习惯,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充分发挥了主动性,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在活动细节方面和环节过渡上还不够完善。

小百科:狐狸(fox)是一种通常生成在针叶林和积雪的针叶林生物群系的被动型夜间生物。

《狐狸》大班教案

1、在《狐狸与小猪》的游戏情境中感知音乐abc的曲式结构,体验音乐轻快、悠长的曲风以及快乐、诙谐的情绪。

2、用身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狐狸按摩的动作和小猪享受的样子,合乐的同时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在狐狸睡觉和小猪逃离的游戏情境中,大胆自主设计结局和游戏方式、学会自我控制,智慧淡定的面对狐狸。

经验准备:前期故事经验和语词经验。

物质准备:呼啦圈。

重点:能在故事和音乐的支持下,跟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1)回顾语词经验。

提问:小猪是怎样央求狐狸的呢?(求求你、求求你、给我洗个澡等等)。

教师扮演狐狸,幼儿扮演小猪。

(2)引导幼儿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倾听教师的演唱,幼儿模仿)。

提问:那狐狸先生听到后会怎么唱呢?(“真好呀,真好呀,干净更好吃。”教师旋律跟唱)。

播放音乐,s扮演小猪,t扮演狐狸(加入表情与动作进行跟唱)。

3、

(1)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按摩的动作(随乐段)。

提问:现在我这里有段音乐,你们边听边思考狐狸先生会怎样给小猪按摩呢?请你用动作表达出来。

(2)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并表现小猪享受的表情或动作。

提问:狐狸给小猪按摩的时候小猪是什么样的表情?

t对s众。

tss对s众。

(3)随乐合作表演。

s1对s1。

s1对s1。

提问:我这里有段音乐,你们边听边猜猜狐狸和小猪最后会发生什么?(倾听音乐,幼儿们自主设计故事的结局,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游戏。)。

:可教师扮演狐狸vs幼儿众扮演小猪;也可教师+s众扮演狐狸vs幼儿众扮演小猪。教师是否退位得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来。

小结:遇到危险时,我们不要害怕,像故事里的小猪一样,用智慧战胜困难。

大班教案《狐狸》

1、阅读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有关情节,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爸爸内心的变化。

2、初步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自制大图书一本,森林背景。

1、观察背景,引出故事。

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还有一样东西,你看比到也摸不到,但小动物们却为此而高兴快乐的东西是什么呢?(爱)。

“你觉得爱是什么?”

2、认识狐狸笨笨,了解故事起因。

最近森林里来了一个动物,它是谁?(狐狸笨笨)。

3、猜测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引发阅读的兴趣。

它也来到了这片充满爱的森林,它会遇到什么呢?

1、阅读图书,了解狐狸找到鸭蛋后的心情。

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找到蛋后心里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猜猜狐狸找到鸭蛋后会怎么想?来,让我来采访一下狐狸!“狐狸,你看到鸭蛋后想干什么?”

(狐狸的声音)“是吃鸭蛋呢,还是鸭肉呢?

“小朋友,你觉得吃鸭蛋还是吃鸭肉呢?为什么?”

狐狸的决定和你一样。

2、了解狐狸孵化鸭蛋的经历。

*狐狸在干什么?(把蛋捆在身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狐狸遇到了什么事情?(追兔子时,把蛋掉了)。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蛋宝宝安安全全地孵出来呢?

*狐狸是怎么做的?我们继续望下看。(幼儿模仿动作)。

狐狸孵蛋(配乐故事)“发生什么事情了?”

“鸭宝宝孵出来你们高兴吗?”(不高兴,会被狐狸吃掉)。

出示图片“发生什么事情了?”

3、感受鸭宝宝出壳后狐狸心情的变化。

为什么狐狸没有一口吞下鸭宝宝?

故事表演,“狐狸爸爸,你有什么感觉?”狐狸爸爸好好地爱了一回鸭宝宝(拥抱)。

“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4、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我拍了4张照片,里面记录了狐狸爸爸的爱。

“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这些照片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喜欢笨笨的狐狸爸爸吗?”

“猜猜狐狸爸爸还会为鸭儿子做些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的爸爸是怎样爱你们的呢?把爸爸和你的爱的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听。

《狐狸》大班教案

《纲要》中指出:音乐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活动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本节课我选用的音乐是《瑞典狂想曲》中的节选段落,此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再配以故事情节,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运用游戏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音乐,体验与同伴玩游戏的乐趣。

1、在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跟随不同乐段做出相应动作。(重点)。

2、初步学会根据音乐进行双圈集体游戏活动。(难点)。

3、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进行音乐游戏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1、从1到10的数字贴。

2、剪辑《瑞典狂想曲》a、b两个片段。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感知a、b段音乐的旋律。

1、欣赏音乐,提问:“请你听听母鸡是怎么样把狐狸找到的?”

2、再次欣赏,教师结合幼儿创编的动作完整地表现音乐。

3、分段欣赏,感知ab段音乐的旋律,并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

提问:

(1)公鸡和母鸡怎么去找狐狸的,做了哪些动作?

(2)“狡猾的狐狸在哪里?”这一组动作做了几次?

(3)“仔细看一看,仔细瞧一瞧”这组动作做了几次?

4、幼儿大胆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2遍。

三、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1、学习a段游戏音乐动作和游戏规则。

(1)教师不配音乐,示范内圈母鸡的巡逻(往有标记右手的方向交换四次舞伴)提问:往哪个方向巡逻?念到哪个字的时候换鸡窝。

(2)内圈的母鸡巡逻(学习随四个乐句变换四个舞伴),外圈的男孩原地做相应动作。(不配音乐)。

(3)配a段音乐来一次。

2、学习b段游戏音乐动作和游戏规则。

(1)老师示范一次。

(2)幼儿学习随两个乐句内外圈交换位置(配b段音乐)。

3、学习听口令,做出逃离或追逐(可以重复2次,巩固追和逃的方法)。

四、幼儿进行集体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1、幼儿跟随ab音乐,完整地表演“母鸡找狐狸、公鸡母鸡交换位置找狐狸”的游戏情节。

2、幼儿听教师发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快速反应游戏。

五、活动结束,律动出室。

指导语:“母鸡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狐狸找出来了,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去庆祝一下吧!”

渐进中,孩子们在自然而然中掌握了游戏的玩法。

在活动中,教师加了一个“耶、耶!谁胜利了?耶、耶!谁胜利了?耶、耶!我胜利了。”这样一个动作和语令,这是对音乐最高核心部分的诠释,这个《山大王宫殿里》的音乐非常工整,16个重复的乐句,渐强。教师运用了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一步步情绪情感激发,让幼儿从动作,一种不自觉方式感受,完整对音乐的种种美感的追求,这个美感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而是让幼儿用行动体验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游戏的快乐,也体会到音乐游戏的结束。

整个活动陈老师运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以故事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在完整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狐狸和老虎的角色扮演,让幼儿更进一步感知音乐。在基本动作熟练掌握的情况下,随音乐玩“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的“领头人”游戏,幼儿与教师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玩得不亦乐乎。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自主表现的能力,感受到音乐游戏的快乐。

大班教案《狐狸》

1.在观察狐狸的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创造性地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小毛驴的简单动态。

2.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狐狸的ppt、毛笔、墨汁、颜料、抹布、罩衣、小水盆、狐狸头与身体的图片、音乐等。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狐狸的各种动态和外形特征。

你最喜欢的是哪幅图的狐狸,猜猜看它在干什么?

小结:狐狸长着椭圆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脑袋上有两只三角形的耳朵,有个突出的嘴巴,还有鼻子和眼睛,全身都是毛绒绒的,圆圆的身体下面有四条腿,身后还有一条蓬松的长尾巴。

三、游戏活动“造型变变变”:

出示狐狸的头饰和身体图片,请幼儿摆出不同动作的狐狸,并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五、幼儿作画让幼儿画一画狐狸的不同动态。

1.大家商量合作,最好能变出和别人不一样动作的狐狸,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看谁的狐狸发生的故事最有趣。

2.提出毛笔画画时的注意事项:洗笔时动作要轻,不要甩笔,可以在小毛巾上轻轻地吸水,用颜料时一定要先洗笔再蘸颜料画。毛笔不要画到自己的身上和同伴的身上。

六、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画出和别人不同的狐狸的动态,并添上一些简单的背景和提醒幼儿水墨画绘画时注意事项。

七、请小朋友将自己画好的作品贴到展板上,向同伴们介绍你的狐狸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