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积累(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19:06:31 作者:纸韵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积累(模板8篇)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总结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和学习效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大家的知识点总结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积累

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诗歌,体会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适当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学习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诗,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初唐重要诗人有: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重要诗人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杜甫。

中唐重要诗人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重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

三、唐代不少有诗人雅称:

杜甫-诗圣、诗王、诗宰相;

李白-诗仙;

王维-诗佛;

李白、王维、王昌龄-诗天子;

孟郊-诗星;

孟郊、贾岛-诗囚;

陈子昂-诗祖;

刘禹锡-诗豪;

齐己、贯休-诗僧。

【教学安排】

21.《杜甫诗三首》三课时。

22.《白居易诗两首》二课时。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课时。

24.《题坡山寺后禅院》一课时。

25.《无题》一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因无计避征徭。

背诵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天地最穷人”。

3.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2.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的农民起义是 黄巾军起义

3.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实行的制度是 屯田制

4.导致东汉末年,土地大多集中在豪强地主手里的原因是 土地兼并严重

5.在军阀混战中,使曹操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政策是 挟天子以令诸侯

6.曹操生活的年代是 东汉末年

7.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的国号是 汉

8.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 北方

9.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北方战乱

10.西晋后期,北方移民南下到达的地点是 长江中下游及岭南一带

11.统一了三国的朝代是 西晋

12.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诞生于 淝水之战

13.东汉的建立者是 汉光武帝刘秀

14.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官渡之战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北方的政权是 曹魏、前秦、北魏

16.南朝的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是 宋、齐、梁、陈

17.北方人口南迁开始的时间是 东汉末年

18.为了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主动迁都的历史事件是 北魏孝文帝迁都

1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是 促进了民族交融

2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巩固自己的统治

21.北朝包括的五个朝代是 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22.“五胡”内迁后,对我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鲜卑族

23.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曹操和袁绍

2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指的是 诸葛亮

25.三国鼎立中的三国的国号分别是 魏、汉、吴

26.东汉以前,全国的大多数人口分布的区域是 黄河流域

27.东晋南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瓷器用具是 青瓷

28.台湾在三国时期被称作是 夷洲

2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30.北魏孝文帝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 河南洛阳

31.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33.北魏孝文帝迁都前的'都城平城,就是今天的 山西大同

34.对三国鼎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赤壁之战

3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以少胜多

36.东晋南朝时期,在冶铁铸钢业中取得的最大技术进步是 灌钢法的发明

37.东晋南朝时期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建康城

38. 三国时期,纺织技术最发达的是 蜀汉

39.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 水稻

40.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战役是 淝水之战

41.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前秦不得人心

4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前秦和东晋

43.西晋后期,王室之间因争夺权力而发生的斗争被称作是 八王之乱

44.塞北的几个少数民族趁西晋国力衰落之际进攻中原,被称作是 五胡乱华

45.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是 洛阳

46.经过刘秀的苦心经营,东汉前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作是 光武中兴

47. 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的政权是 东晋

48.五胡乱华中的“五胡”指的是 匈奴、鲜卑、羯、氐、羌

49.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 民族交融的潮流

50.建立前秦,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氐族

51.赤壁之战的地点,大概在今天的 湖北

52.东晋南朝时,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是 五岭以南

5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中“天子”指的是 汉献帝

54.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民族是 鲜卑族

55.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后的名字是 元宏

56.东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具体体现是 城市的繁荣

57.淝水之战的地点,大概在今天的 安徽

58.官渡之战的地点,大概在今天的 河南

59.“南京”在东晋时叫做“建康”,在三国时叫做是 建业

60.三国时期,建立魏国的皇帝是 曹丕

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1、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2、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1、准备检阅。2、检阅时的情景

二、回答问题。

1、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第3自然段)

(非常为难。因为队员们怕拄拐的博莱克会影响到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如果不让他参加,又担心会伤害他,因为感到为难。)

2、“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这件棘手的事是什么?

(这件棘手的事是检阅时博来克怎么办?“确实”、“非常”看出事情的棘手。)

3、“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是对队员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队员们(心存顾虑,不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来克。)

4、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第12自然段)

兴奋、自豪

5、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真棒”:因为博莱克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而是很自信,对充满了热爱之情。

“这些小伙子真棒”:因为这些儿童队员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没有歧视拄拐的博莱克,而是大胆的让博莱克站在队伍的第一排。所以人们赞扬了他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三、我想对博来克说几句话:

1、博来克,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自信。我也会象你一样,做一个坚强的人,而且我也会热情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2、博莱克,我真佩服你,你并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你是一个自信,自尊,自强,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你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七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内容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5.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1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住在茅庐的人是诸葛亮。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军阀割据混战的表现。不同点:官渡之战赢的曹操;赤壁之战是曹操败。

4三国时期的夷洲就是今天台湾。

5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原因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当时的志向是率军南下,统一天下,表现了他的抱负远大、勇于进取的精神。

6与曹操相关的两大战役: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7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知识点

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

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2.输尿管

3.膀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4.尿道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

四、人粪尿的处理

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