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初中生物探究小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13:39:41 作者:紫薇儿 初中生物探究小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

合作是一种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当今的竞争,其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的意识、集体的力量。个人力量是有限,如果不善于与他人的合作,不能把知识加以交流、分享,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在过去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施动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的受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发出信息,学生接收信息,知识的传递呈现单一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只是得到了传递,而没有得到延展。合作学习提倡互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在互动的.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更自由更个性化的教学空间。

1.合作学习是从对教学主要矛盾的分析来建立其师生观的。

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其间矛盾复杂。合作学习认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的主要矛盾。教学中的其他矛盾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即为了解决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才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等矛盾,因而它们是从属性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是,这些从属矛盾的解决,对有效地解决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是主要活动,而教师应该起着引导作用。

因此,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学生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既“导”又“演”,结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也是事倍功半;同时,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

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实现,每天奔波于各种课后练习之中,身心没有得到愉悦,厌烦情绪则越来越重。

2.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构造互动平台,将“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学习的空间让给学生,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而教师此时则转变角色,从教学主体变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师生关系就不再是对立的。教师也可以从既“导”又“演”的尴尬境地中得到解放,将一些学习任务交由学习小组完成。而学生得到了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被放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来,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主人翁”意识,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和鼓励下,更会把学习当作乐趣,在其中获取成就感,在成就感促使下又会产生更高的学习要求。由此,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地放手。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两三分钟讨论,问题提出后,下面是一阵嗡嗡声,迅速地,教师喊“停”,“某某小组你们说说你们的观点”,说完之后,这一堂课的小组合作到此结束。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而只是东施效颦。因此,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结论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从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3.合作学习还强调教师的参与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当引导者,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还要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充当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主导者,也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交流思想甚至分工合作。作为参与者,教师有两个作用:一是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更融洽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感受美;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巧妙地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地学习方向;三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而不至于采用机械的考察方法。总之,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尊重、默契、交流,互动非常重要。

在合作学习的研究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创设了一个非常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把握正确的师生观,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又使其学生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使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地开阔,从而为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对现代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

论文关健词:知识社会终身学习生活方式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知识、人才将逐渐取代劳力和资本而成为社会的主要驱动力,社会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应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是指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临终,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依其社会角色和生活需要,而终生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的历程;社会的进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终身学习观的建立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人类将步人知识经济新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社会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不断涌人,人类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成为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资源。根据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当社会向未来一个变动的状态发展时,一切教育设计及学习活动均应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及需要而进行,以帮助人类适应未来的社会。知识社会的来临使学习和教育的地位更为凸显,它对教育模式、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终身学习提出了迫切需要。终身学习不仅成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概念,而且将成为21世纪人们的典型生活方式。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

终身学习是指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临终,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依其社会角色和生活需要,而终生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的历程。它要求人们将学习作为一种贯穿终身的主要社会活动,让其成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让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逐渐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终身学习不仅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更多的是指提倡个人应培养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一种文明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思潮。在古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要受到持续的教育”,即公民不仅要在青少年时期接受教育,而且在其中、老年阶段也要接受教育。古伊斯兰教提出“一个人应终身受训”和“从生到死都应自己教育自己”的思想,中国的孔子在其著作中也提到了“学而不厌”的思想,这些孕育了终身学习的思想的萌芽。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终身学习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人教育教授协会以及文化合作会议的推动下扩终身学习观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有关的专著和研究报告,对终身学习的起源、意义、目的、策略及体系作了清楚的界定与深人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将终身学习与生活概念并列起来。根据他的理论,“终身学习”应是由“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概念组成的,即“终身学习”的概念应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从时间上应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即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场所和方式,这是终身学习与人的生活时间与空间的整合。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开始关注终身学习的立法问题,美国于80年代初通过了《成人教育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国会于夏讨论了有关《终身教育法》的立法问题。至此,终身学习的思想深人人心。

二、确立终身学习观的现实意义

终生学习的观念的确立打破了以往将学习活动局限在学校教育的阶段,使学习活动能够贯穿人生全程的各个阶段,帮助个人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它对人类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人类生存需要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开发的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这是源构变化的特点表现为:一是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于物质生产部门;二是脑力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多于体力劳动者。也就是说,社会中多数人将从事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以及其他服务业。因此,在知识社会时代,劳动者的知识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从人的主体需要出发,人们必须终生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效地从事知识劳动。此外,知识社会还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更加频繁的时代。研究表明,在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了,与此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这一情况使得以往那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业终身化的倾向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对于劳动者来说,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知识极为重要。它需要更新就业观念、教育观念、学习观念,自觉接受终身教育,时刻准备为适应新的就业岗位而努力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从人类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终身学习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社会将利用教育来促进其成员的全面发展,人们也将把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作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率加快,科学发现、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由于知识老化周期加速,职业更替频繁,一个人无论他所学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若干年后就会遇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的过时问题。据研究,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只能获得需要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在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大量的竞争者,一个人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追求自我实现,提高自我价值,就要不断自我开发,自我提高。学习使人民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也提供职业发展和改善生活的机会。人需要生存的智慧,学习为生存之道。学习的能力就是将来生存的能力,对所有人来说,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回报无限的投资。同时,知识社会的时代特征也在客观上要求人们进行终身学习。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变迁,科学技术正以一种“加速度”产生变革。特别是在以电脑及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出现之后,不仅信息的传播与积累将更迅速,而且对各种学习形态也造成显著的影响,国际网络已成为终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终身学习在社会的学习活动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其次,由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达、休闲活动增加,以及营养健康观念改变,使人类寿命得以持续延长。其结果将使许多国家步人“高龄化社会”,人们退休后的生命周期第三阶段的时间延长,不仅带来老人健康、福利安养及休闲等方面的问题,也形成对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即对老人教育的要求。人口高龄化的结果,促使社会必须重视老人终生学习问题。最后,现代社会形态的一个明显变化是逐渐从一个“生产导向”的社会转变成一个“消费导向”的社会,休闲经济、娱乐经济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不仅要为掌握生产的本领即“谋生”而学,也要为“乐生”而学,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善于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化。为“乐生”而学,为个性的完善而学,必然使学习成为终身的活动。

三、终身学习观的确立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偷快地应用它们。而终身学习观是终身学习的思想在人类生活方式中集中体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意味着,学习是有意识的活动,是个人有意安排的,教育和学习并非具有工具价值含义;对学习机会普遍享有的共同期望,无须考虑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承认在各种不同情况中非正规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习者自我独立地进行学习;主张学习是终身的历程,是一种连续过程。建立终身学习观要求我们做到:

第一,学会认知。从手段性意义上讲,是要使每个人学会了解周围的世界,能够保持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交往能力;从目的性意义上讲,是养成人们乐于理解、善于认识和发现的品格。由于学习有用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十分重要,学制越来越长,空闲时间越来越长,这将使越来越多的成人能够去感受知识和个人自学带来的乐趣。扩大知识面可以使每个人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他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批判精神并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别是非。

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学会认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关研究认为,人脑尚有90%的潜力可挖;人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而整个大脑的功能则相当于140多亿个微型计算机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在认知过程中,最重要是学会思维。因为认知主要是智力活动,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同一事物,同一种知识,有的人能很快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获得认知,有的人则不能,这常常是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所致。所以看一个人是否会认知,主要是看其是否学会了思维,是否能把观察、联想和思维结合起来,特别是看其能否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理论的或辩证的思维。

第二,学会做事。即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工作的知识含量越来越大,因此,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会做事简单地理解为人们为了从事某一特定的工作,而去学习基本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要使人们学会做事,就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资格。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素质,它是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获得的资格、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的结合。在现代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中,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是人应该具有的重要素质。

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善于与他人相处,是面对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学习的使命,是使自己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又具有相似性、相互依存性。由此出发去认识他人,发现他人,调整自己,从而养成乐于参加与人合作的项目、活动的习惯。

第四,学会生存。任何人要生存于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就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来获得人类特有的生活技能,否则就谈不上人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生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知识社会的知识,跟先前社会的知识的涵义不同,它已经从教养性的因素转变为生产性的因素。仅仅只掌握某些经验、技能,而不掌握足够的知识,人类的生存就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从“类”的角度而言,人类必须学会“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谋生存,否则便会遭到生态环境恶化的报复。从“群”的角度而言,知识社会的差距表现为“知识的差距”,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学习竞争、教育竞争。谁在知识上落后了,谁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我们身边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是一个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社会。这不仅为人类的终身学习提供了社会背景,而且为其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终身学习观的确立,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把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因素是学生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注重把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学之中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找到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同时增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探究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抽取了102名七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收回102份有效问卷。同时在20xx年11月至20xx年6月底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情感教学试验,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级为控制班。试验前后的两次考试成绩分别在20xx年11月10号和20xx年7月2号收集并汇总起来。所有问卷及试验数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受试学生具有明显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方面。外在动机则表现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或今后的就业。态度方面,多数受试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能够接受英语这门语言,并意识到英语和母语的差异。然而,调查同时发现,在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焦虑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交际焦虑及课堂焦虑。个性方面,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着适度的自尊和自信,他们具备了学好语言的'基本条件。但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课堂上则是采取了抑制的方式来回避或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作者进行了为期7个多月的情感教学试验,采取的措施如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学习焦虑以及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情感教学下取得了巨大进步,学习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班。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降低他们的语言焦虑以及引导他们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景,诱发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利用初中生喜欢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于地疑初升疑”,构成认识的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物体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吗?又如在教学“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时,我提问“你看过早晨第一轮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的美妙景色吗?这景观中涉及哪些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是什么?这些几何图形有哪些位置关系?你能在纸上画出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吗?”通过这些情景教学,提高问题的趣味性。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

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中,为学生示范怎样提问题,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方面着手提出问题。例如在新授有理数加减法则时,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正负数,许多学生对和的确定有困难,这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妨让学生记下四条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3)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4)一个数同0相加。然后各举几个例子,凭自学的想像编出符合条件的例题,并作出解答。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己是主人的感觉,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使之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学习中,使之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见解,新的设想,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一种乐趣。

三、创设交流平台,给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和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教师应敢于破除师道的尊严,与学生建立人格上平等关系,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的身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与学生一起讨论与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的思考、提问、选择。诱导而不要把学生被动地牵着走,这样师生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压抑,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启发开导而不要代替学生做出结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建交流平台,调动学生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和探索,使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能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给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和时间,让大部分学生有发言交流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实施分层教学,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中,教师在传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提高,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能太大,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关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础或较浅的问题。不论回答对或错,都应鼓励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逆反的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智商高、思维敏捷、并且容易发现问题的学生,我们应提一些思维逻辑比较周密的问题或提一些能引出新知识的问题或提一些可以从不同角度、思维均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总结,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思路出现偏离或“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时教师应及时作指导讲解,引导或点拔思路,帮他们树立自信。也有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五、训练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灌输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话,学生默默聆听。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卒抵于不待教师的讲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逐渐不需要老师,离开老师也能学习的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数学思维方法上的指导与训练,推敲题目要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探求解题的规律,探讨解题的技巧和办法,根据题目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一切可行的办法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解答。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解题思维。

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获得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师生观论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主体将其原有知识经验与新获得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改造,以构建起自己新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又可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自己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至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者学习

一、具代表性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1、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的典型代表是vonglasersfeld和steffe,其中,vonglasersfeld提出,激进建构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被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第二,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vonglasersfeld认为世界的本真与主体的经验难以达成一致,人们无法去探索世界而获取真知,只能仰仗主体的感觉经验来认识和解释世界,而知识经验的累积是靠主体建构的结果。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而所有这些均要以个体的认识过程为基础。激进建构主义以这些思想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概念的形成、组织和转变,其研究之深入是各家建构主义中独一无二的,但这种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的一面则重视不够。

2、社会性建构主义

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所有认识均存有问题,没有绝对正确与高明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讲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致共通的,人类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建构起来的.,知识会随着人们经验的不断拓展而不断被加工、改造,从而使感性的、经验的知识渐近世界之本真,但由于人类思维与认识的局限.都永远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认识与世界之本真完全吻合。这也正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努力探索与追求的动力之所在,这是人类对自我与自我以外的世界所苦苦追问的魅力,这就是生命本身的真正意义。另外,社会性建构主义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的一面。该研究者们主张,知识不仅可以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的建构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更加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后内化的结果,而在内化过程中,语言等符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事各种社会文践活动等,从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社会经验,我们姑且称这种经验知识为“自下而上的知识”,人们的这种经验知识不断由具体的感性的水平上升到高级的理性水平,并最终靠语言加以概括,并具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性和随意性。而另一方面,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大量社会文化知识.通过个体的学习,该文化知识会以语言符号的形式由概括向具体经验发展,这被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知识”。比如,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他们尚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理解教师的“自上而下的知识”.并以小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使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自己大脑中获得意义。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之发展。这就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过程。虽然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互动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建构主义也在重视感知――动作发展的作用,深入解释概念的发展过程,强调个体发展中自然的与社会的两条线索的相互作用。

3、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

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知识的来源,所以,它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境之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的差别。这种观点强调人们的知识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历史和社会情境之中。因此人们的学习也因文化、时代与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个体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历史时期、生活情境均存在着多多少少的差异,知识的获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由于文化之差异而迥异。个体的实际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为背景的,个体因此会以自己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其活动的目标。学习也同样,在为学习要达到的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实际活动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学生疑问与解决疑问过程中均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

4、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社会性建构论虽然看上去似乎与社会性建构主义非常相似。它们均强调社会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但社会性建构论比社会性建构主义更强调社会性。它把社会凌驾于个体之上。舍去心理活动水平层面,而从大社会这一层面来谈社会交往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它认为,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知识是社会性的,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人们均是以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文本意义的。社会性建构论对教育本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对此也不再作更深入细致地研讨。

6、控制论的观点

控制论的观点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它不仅关注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我反省。它认为。认识主体决非是一个局外的静观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观察与参与者。而且观察者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不同的观察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该观点非常重视交互式教学和协作性学习,但目前为止。对学习的更多的解释资料并未被发现。

二、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的共同点

1、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一般都认为.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理论者对现实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非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恰恰相反,知识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而产生出新的假设来代之:而且,知识不是世界的精确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并不可拿来就用,一用则灵,而是应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况进行必要的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虽然我们川语言符号来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甚至这些知识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知识是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也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同样的命题有同一理解,因为个体的理解取决于其经验和特定的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由此看来,书本知识并非是解释世界的最终的、正确的、绝对真理的东西,而只能被看作是一种用来解释世界的目前为止比较有合理性的假设。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应避免以书本知识的权威性米制服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而应是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机械接受.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分析、检验与批判。所以,学习知识并不能仅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区分并把握知识的复杂变化,使学习由接受走向思维。

2、建构主义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简单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也并非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信息意义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只能由学习者自己米完成。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应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接受过程。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问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非简单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蘑组,学习过程也并非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经验之问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建构主义对学习者的认识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世界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即使学习者遇到他们从来未曾见过的问题,他们也可以基于自己相关的知识经验,依靠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会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并非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是从他们的知识经验背景中产生的合乎逻辑的假设。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以往知识经验,而将外部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不过,由于学习者知识经验不尽相同.故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常有差异,其实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学习者共同体的一种宝贵学习资源。

学习者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这正是其主体性的内在根据。学习者――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天然具有的,只有认识了学习的建构性.才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