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河北省高考政策改革方案(精选8篇)

时间:2023-10-13 23:08:11 作者:飞雪 河北省高考政策改革方案(精选8篇)

营销策划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并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果你正在进行项目策划,那么这些范文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对于大学来讲,新高考是对改革内生动力的一个促进。”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宇光说,“大学的教育模式也要发生变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基础教育的学生,制定进阶式的培养方案。”

“新高考改革不同以往的高考,我认为它是一次系统性的改革。”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孙龙宇说,“它对专业的培养和学生的选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包括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学生交流的方式、交叉学科的设置等都具有挑战。同时,新高考也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人才培养的最大机遇。”

“新高考改革最主要的一个优点就是科学选才。对于考生报志愿来讲,不管可以报多少个志愿,实际上真正管用的还是前面报的几个志愿。”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荐志强提醒,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首先是想去哪个地域或是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之后再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

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蔡骘认为,对基础教育来说新高考改革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促进了高中新课程的建设。按照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三个层次。中学阶段基础教育要主动进行优化。在谈到学生从高一是否就要偏科时,蔡骘指出,学生在高一时就要认识自我,认识课程,做好生涯规划。

学而思培优总校校长杨付光表示,高考不仅是选拔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是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梦想,有担当、有责任,能够为自己做选择,新高考模式正在为学生个性化选择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尊重。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成都市树德中学中学校长助理李丹说:“从宏观方面来说,我认为学生在填志愿之前,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探索自我,第二是认识了解高校,第三要认识社会。通过这些过程,唤醒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性格、兴趣、个人能力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邢朝霞谈到,高中、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努力,让考生在高中阶段能够了解更多的职业选择,接触到更多的职业体验,便于志愿定位于专业报考。”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訾艳阳认为,在新高考后,高中课程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把“3+1+2”后面的学科科目的组合应开尽开,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二是开好学科的导论课,每个学科开出一个通识课,高一进校讲解学科之美,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去驱动和吸引学生;三是走班试读一段时间后再确定自己擅长的科目。”

对于不同选科是否会对考生的未来发展有影响,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林鹏表示,有影响是肯定的。“考生前期的选考科目,决定了能填报哪些专业。这实际上对家长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从高一开始,就关注我们很多高校的学科、专业,需要有详细深入的了解。”

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力建议,家长一定要帮助考生进行职业规划,在孩子三年的高中生涯当中,灌输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门课。此外,家长还要提前根据考生兴趣,通过高校官网等渠道帮考生分析、整理相关材料。“如果考生没有特别明确的专业方向,还是要选择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这样可以通过一年的通识教育的培养让他产生对某些专业的兴趣爱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张力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1年新高考政策解读高考政策解读的相关讯息,习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教育讯息请关注可圈可点教育资讯网。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上海、浙江。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3+3”方案,2017年上海、浙江进行首次新高考。新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考改革对高校招生工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批新高考实施省份

上海、浙江。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3+3”方案,2017年上海、浙江进行首次新高考。新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考改革对高校招生工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市29日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八省市新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记者发现,新高考将为考生带来更多选择。以本科批次为例,广东省普通类本科院校(含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班、各类预科班)设45个平行志愿;江苏省本科批次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河北省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据了解,为确保2021年新高考平稳落地,部分省市将于2021年1月至4月举行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具体考试时间安排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练将从考试组织、评卷到招生计划编制、志愿填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模拟,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试题风格,熟悉录取规则。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关于2021年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和2021年高考改革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你有更多想了解的高考改革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2021年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1年高考改革新规定是什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河北、辽宁八个省份将首次采用新高考“3+1+2”模式。所谓的“3+1+2”的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各科满分150分,均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新高考“3+1+2”模式,总分750分,采用3+1+2新考试改革,所谓的“3+1+2”的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各科满分150分,均以原始分计入总分。“1”:首选科目,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其中一门,各科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2”:再选科目,在另外4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以等级赋分计入总分。从2021年高考开始,有8个省份将会采用“3+1+2”新高考模式模式,它们是: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河北、辽宁等,其中江苏作为教育强省将重返全国卷,引人关注。

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邓怡说:“今年我们还是实行了大类招生,我们是航空航天特色学校,因此航空航天大类是我们最强势的一个大类,此外还有信息大类、理科大类与文科大类。这几个大类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之前避免选专业焦虑。”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邢朝霞讲到,“我们在招生的过程中也是用‘大类集群’的方式,因为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较少,我们在设定的时候都是给学生一个平台。如果觉得在集群里面找得不够好,还可以申请调转专业。”

2020年,“强基计划”正式启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清华大学致理书院院长李艳梅介绍,清华大学应“强基计划”要求,成立了五个书院:致理书院、日新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以及行健书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国家亟需的关键学科上有所发展。对于书院模式,李艳梅认为,“书院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使院长与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针对学生选考科目组合比较多的状况,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红军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转出门槛、转入要求的原则,学生入学后,按照自己的兴趣、潜质特长等各方面提出转专业的申请;二是对每个专业设置选考科目,以尊重学科需要哪些特长的学生为原则,包括选考科目的要求,按照学科今后的发展、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等方面来进行选考科目的设定。”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秋旺指出,新高考改革以后,调剂的方式进行了优化,是在一个院校专业组中进行调剂,院校专业组的调剂方式是看在这个专业组内哪个专业没有招满就调剂到哪个专业。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不会出现考生对所学的专业压根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对于考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教育部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宜尽快公布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魏)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此前,山东省已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

对此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酝酿中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从去年1月起,教育部就在各省市展开方案调研、对接和征求意见的工作,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出台。

袁贵仁说,我们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确实存在难度的,教育部将具体协调。同时,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开放,而是存在“条件准入”: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

谈及方案公布时间表时,袁贵仁爽快地表示:用不了十个月。

当天接受采访时,袁贵仁也正面回应了现在越来越多学生放弃高考、高中毕业就到国外求学的现象。袁贵仁说,这种情况确实在增多,原因之一是现在开放力度越来越大,更多中国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到国外学习。他补充说,“我相信大家最终会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完)

教育部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宜尽快公布

科目设置

不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

上海现行统一高考是“3+1”文理分科模式,统一高考期间必考语、数、外,另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科中自选1科,总成绩600分。自20xx年起,模式将变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取消统一自选科目考试,总分增至660分。

浙江现行高考共分3类考试科目设置模式,均文理分科,总分分别为750分、810分和550分。自20xx年起,浙江统一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模式也改为“3+3”,不分文理。

考试安排

“多次考试科目”浙沪安排不同

上海、浙江均明确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其中一次均安排在6月。另一次,上海定在1月春季高考中进行;浙江定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第一次尝试将是20xx年10月。

浙江选考和外语成绩两年有效,据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这是以考生参加6月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推两年时间来计算的。

高招录取

浙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国务院此前要求,自20xx年起,要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对此,上海20xx年开始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无“本三”批次),浙江也要求从20xx年起不分录取批次。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上,国务院此前要求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考前填志愿的地区之一,此次方案并未涉及是否更改此事。上海市教委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上海高考本科志愿(含军事、公安类专科)仍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浙江则规定,考生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浙江

统一高考总成绩

3+3

750分,不分文理

必考科目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6月10月

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选择3门,每年都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

志愿录取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20xx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xx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

上海

3+3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1月6月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生命科学物理化学

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参加相应等级性考试

20xx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机会。

浙江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

在录取改革的其他环节上,浙沪的试点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浙江规定将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上海则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改革后,浙江考生的高考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而上海允许高校对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再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

如何理解改革后的浙江“专业(类)”志愿?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考生志愿既可以是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从而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更充分的尊重。

上海春季高考录取考生可“二选一”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让考生可以一档多投,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一个高校入读,但实质进展不多。20xx年,福建开始在该省艺术类单独提前批实行一档多投改革,后在20xx年和今年,又分别首次实行高职单招录取和在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行一档多投改革。

而此次综合改革中,上海、浙江都将探索一名考生可被多于一所高校录取的方式。

浙江将焦点放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规定考生可报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确认一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上海则先通过春季高考实现。上海市教委官微图表显示,自20xx年起的上海春季高考将面向高中应届生开放,推行一个学生可被两所学校录取的办法,考生最终选择一个学校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