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家风家训的手抄报内容有哪些(大全5篇)

时间:2023-10-05 21:51:12 作者:书香墨 2023年家风家训的手抄报内容有哪些(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家风的手抄报内容

1、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2、好家风是国宝,应该代代传承。

3、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4、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6、抓良好家风教育,促孩子健康成长。

7、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家风。

8、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9、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10、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1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13、自我修养,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

14、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15、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16、事要好,问三老;家要兴,看后丁。

17、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18、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19、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0、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2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2、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23、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4、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27、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

28、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文化。

29、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0、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31、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32、树立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3、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34、树清正家风,养浩然国风。

35、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36、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3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8、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39、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40、建家规整家风,固守国风本色。

41、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42、算算用用,吃穿不穷;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43、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44、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45、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46、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47、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8、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49、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50、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

51、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52、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53、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54、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优良家风建设。

55、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56、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57、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58、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59、严谨的家风,会为孩子的成长垫定良好的基石。

60、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61、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6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63、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64、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5、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66、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由各个家庭成员的言行来体现。

67、良好的家风,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68、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而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

69、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70、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

71、家庭中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家风,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72、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73、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74、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75、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76、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77、家风是在自己家的好家风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

78、家风对子女的价值观会有重要影响,家风也在影响着社风的走向。

79、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80、正树立良好的家风是纯洁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的迫切需要。

81、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82、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83、重视家风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

84、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85、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86、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87、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

88、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89、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90、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91、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92、良好的家风让人终身受益,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才能畅享美好生活。

93、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94、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95、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我的好家风手抄报内容

1、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家庭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6、家庭有千口,主事一人。

7、教子不趁早,大来多颠倒。

8、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9、国清才子贵,家庭富小儿娇。

10、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1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庭财不旺。

17、勤俭不是一时节约,而是一世的坚持与努力。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19、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2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1、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2、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3、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24、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25、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2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27、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28、没有和平的家庭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2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0、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1、勤劳的`家庭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32、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35、家庭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庭丑。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7、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38、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9、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40、家庭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1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2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3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4

晒家风扬家训手抄报5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之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的家风家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家的每个人。

“诚信”的外公,就是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待人,外公常常和我讲:小孩子要诚实,不可以骗人,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

“节约”的外婆,就是处处把家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什么事儿都要节约再节约。外婆常常把洗手的水装起来,用来冲厕所;提醒大家随手关灯;饭桌上要求我们“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

“尊老”的父亲,就是以身体力行传统美德:孝道。外公外婆长年和我们一赶居住,我们一家一直其乐融融。有时家里会因小事起争执时,父亲从不顶撞他们,跟他们讲道理,开导他们。外公外婆家里需要帮忙时,他总是冲在第一位。

“严格”的母亲,就是对我要求苛刻、严格。母亲给我订了规定:回家必须先写作业,八点前必须写完作业;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没有做到就要面壁思过。她还要求我必须守时,有一次,我去邻居家玩,约定的时间到了,我玩得不亦乐乎把时间给忘了,回来时母亲就将我关在门外,告诉我晚回多久就站门外多久,要我做一个守时的孩子。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对我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好的督导作用。让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严谨的家。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兴兴地和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一起吃晚饭。光头强的电视快要开始了,我把还剩半碗的饭放一边,说剩下的饭我不吃了。爷爷很不高兴,说不能浪费粮食,这些饭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为要看电视就剩饭。

父亲这时候和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父亲小时候在队伍长大,爷爷上班要按时出门。父亲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饭倒到水沟。后来被爷爷发现了,父亲被爷爷狠狠地惩罚。

原来,爷爷小时候,国家比较穷,粮食经常不够吃,常常吃不饱饭,却要做很多事情。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所以爷爷特别珍惜粮食。爷爷说,米饭来之不易,那天看到父亲浪费粮食就特别生气。父亲挨罚后,就记住了不能浪费粮食。

父亲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家里不再担心吃饱饭的问题,但是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传统不能丢。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对我会很有帮助。

这时候,奶奶说起以前的事,买东西要凭票,买米用粮票,买肉用肉票……逢年过节,更要起个大早,天不亮就要赶到镇上去排队,起码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定量的菜。特别时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很不爱惜粮食,结果粮食被浪费完后,没有吃的,大家只能饿肚子,去山上挖树叶吃。现在想来,真是艰苦啊!

听着听着,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时吃饭还总是挑三拣四。现在想想,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这儿,我看着桌上的饭菜,惭愧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吃了起来,恍然间发现原本不爱吃的食物原来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别的日子里忆苦思甜,虽然那个时代的灰暗早已远去,但我们的光明生活确是要需要我们的“成长”才能一直到永远!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和家训。而我家一直有一套家训指导着我前行。

尊敬长辈,以孝为先。每天父亲母亲都告诉我,要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每天吃饭的时候,爷爷都是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爷爷先动筷子,我们才可以吃饭。每天,全家人都生活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也处处体现着我们对爷爷的孝顺与尊敬。在中华民族,孝敬父母是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父母的父母,也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还有所有的老人长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和谐。

以礼待人,修身养德。母亲常常教导我,女孩子,要淑女一点,别整天疯玩。母亲还很严格地要求我,教我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以礼待人。我们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向来重视家教。母亲曾跟我说:“现在对你严加管教,对你未来的很多习惯都有很大的帮助。”她还说这是家风,如果不重视家风,很难想象未来的我会怎样。她希望可以给我创造一个温馨、节俭、又认真的学习氛围。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好家风的手抄报内容分享

在写之前我搜索了家风的定义给出的有很多,我截取了其中的一些话“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也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是呀!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好的家风对后辈有深远的影响,古代文人对家风更是重视。大家耳熟能详的朱子家训、朱熹家训、曾国藩家训等等都是他们的一种家风。一个好的家风对孩子具有启蒙的意义,一个好的家风对孩子具有教育意义。好家风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价值。例:

好的家风具有榜样性

有一朋友给我的印象始终都是很有礼貌的待人做事热情大方,前些天她带着孩子出来玩,小朋友很有礼貌做事嫣然一副妈妈的样子。这真让我感慨家风的力量。可以说你这个家是什么风气那么你的家人也将是具有怎样的精神。很多违法少年他们最先做出的违法事情大多是家庭所教给他们的。家庭一定要建设一个好的家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榜样。

好的家风具有教育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家风则更是孩子的无形中的老师,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民族的精神、做人的道德、知书礼仪……都是需要从家风中去汲取。例:我们在“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家训中学习到国家大义;我们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家训中学习到做人的真谛;我们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训中学习到勤俭节约;我们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的家训中得知诗书礼仪的重要性。

好家风使家庭更幸福

好的家风建设会影响世代。会逐渐的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家族特有的精神,也会使孩子感觉生活的更为幸福。父母亲友的和谐相处、邻里之间的宽容以待、对待他人的友善这些都会使孩子像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之中,沐浴在柔和的春风之里,从而使得孩子健康、愉快、无忧无虑的成长。

所以建设一个好的家风是多么的重要不说是惠及子孙,但也是对他们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我们要重视家风的建设、重视家庭建设,那么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的问题。“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给一个家庭留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钱权利更为重要。重视家庭、家风建设应该是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树立怎样的家风、制定怎样的家训,与配偶、子女、亲朋好友、甚至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沟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国学家风的手抄报内容

近年来,谈国学的人渐多,似乎不谈国学不能称为国人。可是,近些年谈国学的人,一谈国学就说儒家之学(简称儒学),以为除了儒学,就没有国学;或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学。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徐灏注笺:“人之柔者曰儒,因以为学人之称。"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因此古代通常以“儒”称学者,如《字汇·人部》:“儒,学者之称。”以“儒”称谓儒家,只是古代的一种用法,如《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宗师仲尼,以重其言。”

也就是说,儒学是古代服务于帝王统治的教化学说,并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而为老百姓服务的学说。因此,如果以儒家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看作古代专制主义或为古代专制主义服务的思想的代名词。当然,并非全盘否定儒家文化,而是说,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不仅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也将儒家文化中积极的因素给否定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更不是当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所在。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或华夏。也就是说,国学应当是中国或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从历史来说,国学不能局限于儒家之学,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只是与道、墨、法等诸家相并列之一家学说。

在学理上,国学何谓却是可以讨论的。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增加几分自觉性,使得我们对国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会天真的以为穿着长袍马褂逛街就是在讲国学了。曹聚仁先生当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没有明白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想到要去研究国学的原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国学,做冒牌的圣人之徒”,那“是很危险的”。而前人比如被誉为最后一位古文经学大师的章太炎对国学的看法无疑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从章太炎本人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学”作为内容当然是贯穿其一辈子的思想主题。从他入俞樾的诂经学社做学生起,直至临终那一刻,他坚持的就是“饭可以不吃,学不可以不讲”。不过,“国学”作为一个概念却不是从来就在他的话语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早先,作为国粹派主将的章太炎是用“国粹”来指称后来“国学”所代表的内容的。然而,不久他便将概念改换成了“国故”,并作有《国故论衡》。在第三个阶段,才有“国学”的概念的提出。晚年,章太炎还会使用“国性”来称呼国学。显然,就这四个概念的使用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章太炎对“国学”的看法:“国粹”无疑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崇敬之情。但是,它难以回答“凡是历史上的就一定是好的吗?”这样的疑问。“国故”则似乎略微走向反面,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似乎给人某种灰尘仆仆的感觉,比不上“国粹”的古色古香。“国性”所指当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章太炎认为,中国当时面对强敌外逼,即便亡国了,只要国性存在,依然有复国的那一天。显然,国性的含义是比较抽象的`,不易把握。比较而言,“国学”的提法不仅中立,而且具体。以此为背景,我们似乎也能从“国学”立科而不是“国粹”立科的做法中体会出国家中正的态度。

那么,国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章太炎的话来说,就是“国学的派别”究竟有哪些?他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经学的派别、哲学的派别、文学的派别,这些派别绝非儒学一家能够涵盖的。

章太炎指出,经学包含着“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家,每一家又有各个支系。他本人是古文经学家,认为今文经学所讲的,虽然不完全是宗教,但总体上倾向于此。对此,他是有些不满的。他认为,就“六经”本义而言,“无一非史”。《尚书》、《春秋》都是记事的典籍,是确定无疑的史;《诗经》大部分是为国事而作,只有少量的歌谣,所以也是史;《礼经》记载古代典章制度,是史的一部分;《春秋》胪列事实,中寓褒贬之意,是显明的史;《易经》蕴含着史的精华;《乐经》已经失去,但章太炎揣测它是家在乐谱和制度的,所以也包含着史的特性的。可见,章太炎坚持“六经皆史”说,所以正如汤志钧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国学的派别中章氏并不专列史的派别。由于“六经皆史”,章氏反对对六经“推崇过甚”。这个态度当然和他古文经学的立场密切相关,然而,今日我们再来看“经”,它们究竟是不可移易的“常道”,还是需要与时变化的文本,那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否则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抬举出若干高高在上的教主来,对他们我们只有跪拜的分。

关于哲学,章太炎认为中国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可谓哲学的主要派别。章太炎认为,《论语》一半讲伦理道德学,一半是哲理。儒家之中,《孟子》、《荀子》也谈过哲理;老庄的主张,和哲学密切联系;名家大量的涉及“论理学”也即逻辑学;墨子的《经上》《经下》是极好的名学;法家之中韩非的《解老》《喻老》两篇,将章太炎与哲理联系了起来。当然,这是章氏对先秦时期的哲学的刻画。事实上,章太炎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论述言简意赅,揭示了国学哲学之部的丰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