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10-08 23:06:41 作者:笔舞 最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教材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出示的数据有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都是一些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不便于比较。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数据进行改写,将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这时我先让学生在没有改写的情况先试着按身高进行排队并谈谈感受。学生发现这些数据计量单位不同,很难一下就排好队。如果单位相同的话,就能很快排好队。于是我采取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展开交流如何把80厘米化为米,学生发现这题也就是将单名数改写成小数,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还发现了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另一种是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这时应鼓励学生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的,这里我应该强调一下。将1米45厘米化为()米,这是属于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这比单名数改写为小数稍微难一些。我没有给他们任何提示,做之前让学生自主探索改写的方法,这对班上中下面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帮助,指导学生认真掌握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改写的方法。

通过学习80厘米和1米45米的改写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改写方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名数的改写》包括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是教学的重点,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相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的性质等知识。

课上,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由易到难,先尝试由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归纳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是除以进率。然后通过尝试由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例子.归纳总结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是乘进率。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了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后,尝试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引导学生在做这类题时,要看清楚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如果是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应写在单名数的整数部分,只需要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进行改写;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要把原小数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写在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前,小数部分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改写。这样给学生一个清淅的解题思路,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自然会提高。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我用一句话简单概括:“高改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低改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这堂课,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如下:

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名数改写的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探究、学习新知,从而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2、对于名数的概念,教材中没有明确的介绍,也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我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就是一个名数”,再在比较中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学生对名数的理解就比较清晰。这样学生很快的就知道了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而单名数的改写我则采用学生先思考尝试后交流,在反馈中进行个别指导的方法,规范语言,归纳方法。这样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获,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考,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给每个孩子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虽然对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理解掌握得比较好(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进率不熟悉,特别是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的不好,致使一些学生在改写时出错。在课前让学生整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悉这些进率,以便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个别学生移动小数点不够熟练,解题速度比较慢,尤其是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成复名数或把复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学生出错较多。应在新课前复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整数练习题,以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这一单元有三个较难的知识点:小数点的移动;名数的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一再的强化练习。现在正学习“小数的名数改写”。发现很多学生做题慢,出现问题多。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结合学生的出错情况,总结出解决的方法。

一:学会改写的方法

教材上把这部分内容分为四部分。1、单名数的低级单位改为单名数的高级单位。2、单名数的高级单位改写成单名数的低级单位。3、含高级和低级两个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只含高级单位的单名数。4、只含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复名数。

这四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30平方米=()平方分米

这道题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

30×100=300030平方米=(3000)平方分米

5千克=()吨

这道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5÷1000=0.0055千克=(0.005)吨

15.4吨=()吨()千克

这道题是把只含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复名数。这个数的整数部分15作为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小数部分0.4乘进率1000作为低级单位前面的数。

15.4吨=(15)吨(400)千克

与这道题最易混淆出错的是15.04吨=()吨()千克

15.004吨=()吨()千克

4米50厘米=()米

这道题是把含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只含高级单位的单名数。高级单位的数作为改后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4米50厘米=(4.5)米。

在三年级已经学过,把这类的复名数化成只含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所以可以掌握方法后进行对比。

二、熟悉各类型单位的进率

对于常见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学生经常用到。但是面积单位中的不常见的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容易出错。如: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只能死记住这些易出错的单位进率。

三、先分类训练

小学生理解能力没有记忆能力强。一个知识点只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专项训练、强化记忆。对于这四类名数的改写在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先分类练习,掌握住各个类别的方法后,再混合练习。

四、混合练习。

名数的改写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所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四种方法。

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名数的改写》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单名数与单名数、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相互改写,这里面牵涉到单位之间的进率、分数化成小数等知识,本节课我所讲授内容是单名数的改写。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先整理常用单位及进率,让学生在学习前有一个知识回顾的过程,并且是由易到难,如:先复习米、分米、厘米、毫米;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然后以1分米=()米为例,在黑板上画出1米、1分米,边画图边讲解,数形结合,学生很快明白1分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取其中的一份,写成分数就是1/10米,化成小数是0。1米。趁热打铁,我又出示了1厘米=()米,1千克=()吨,学生很快掌握。最后小结引导学生在做单名数改写时,心里先想清楚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进率是10的改写成分母是10的分数,化成一位小数;进率是100的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化成两位小数;进率是1000的改写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化成三位小数。这样给学生一个清淅的解题思路,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自然得到保证。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对名数之间的互化方法理解掌握得比较好,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很熟悉,或者说有些遗忘,而致使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出错,而今天在讲授完新课后,只做了四个练习题,练习量不够充分,今后将设计强化练习。

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进行改写。

成功之处:

1.运用迁移类推,让学生推导出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

2.多角度思考,利于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相同的内容,让学生喜欢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例2的教学主要有三种思路:

a:0.95米是9分米5厘米,也就是95厘米。

b:1米=100厘米0.95米=0.95×100厘米=95厘米。

c:0.95×100,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右移两位,是95厘米。

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教材中的主要方法,忽视了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再教设计:

注重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做好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