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灵魂读后感 星光下的灵魂读后感(优秀9篇)

时间:2023-10-07 06:14:55 作者:琉璃 2023年灵魂读后感 星光下的灵魂读后感(优秀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星光下的灵魂读后感

我很喜欢《星光下的灵魂》这个书名,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淡然闲适和超脱的感觉。毕淑敏老师说过,可以提高人智慧的两种方法,一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二是仰望星空,以明人类的渺小,那么在星空下仰视自己的灵魂,应该会更具有一种清澈空洞。

星光是我儿时就很喜欢的风景,夏夜躺在自家的院子里,透过爬满葡萄藤的架子仰望天空,总可以看到那一颗颗如钻的星星布满蓝丝绒般的夜空,那时候总会在想,天空到底有多大,能藏下那么多星星,而星星又总是那么多,数也数不清的感觉。有时候发现几颗特别亮的星星,就会急着喊爸爸妈妈来看,分享发现的愉悦。

看了毕淑敏老师的书以后,我审视自己,身处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我们的步履越来越匆匆,做事情的节奏越来越急,心态越来越急,越来越不平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在这急匆匆的节奏中根本得不到正视。而同时在急切的节奏中,我们也渐渐忘记了如何如身边的人沟通,宁愿自己玩手机玩ipad也不和身边的人交流,宁愿看电子书去消费那些网络快餐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宁愿看电视也不陪孩子去玩去做游戏。

为了让家人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物质上有更好的享受,我们平时总是忙着工作,忙着奔波,却忘记了家人和孩子需要的不是纯物质,作为人,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和交流,让家人住在一幢空空如也的20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人陪着吃饭,没有人陪着说话,吃着山珍海味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即使没有200平米的房子,一家人能围着桌子吃晚饭,聊聊工作和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那种温暖和快乐又岂是前者可以比拟的?所以在这个物欲化的着急的社会里,要找到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先慢下来,而毕淑敏老师说,慢这个字,造字者多么聪明,是竖心旁,说明“慢”这件事,并不只是来自动作,首先源自内心。

所以当我们从内心发出要把节奏慢下来的.需求,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得到慢慢的改变,希望我能在慢下来的节奏里找回当时那个仰望星空的孩子,让自己的生活成为成活,而不仅是生存。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谢谢晓明的推荐。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在拉斐尔的著名画作《雅典学院》中,用现在的话说,两位先哲的位置绝对是c位。柏拉图一只手拿着他著名的《蒂迈欧篇》、一只手指向天空,他推崇超越人类社会的理念世界,认为心灵可以升华,是一种精神体验;而他的旁边,就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一手拿着《伦理学》,另一只手则掌心朝下,他要告诉世人,现世的秩序和规则,是包括法律、道德、伦理的。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构成了西方哲思的两大源头,也是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开始。

今天这篇读后感,就是对亚氏《论灵魂》的复习与思考。

《论灵魂》的汉文译者绪言中,先是把亚氏理论的衍变及本书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不要忽视,这个很重要。一般认为,作为弟子学生,一脉承袭老师的观点,是常理所在。然,我们从拉斐尔画中表现的俩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手势,就看出亚氏与老师柏拉图观点的背道而驰。万事皆有因。亚氏的父亲是宫廷御医,加之较为宽裕的家庭环境,使得亚氏从小就受到科学行为的熏陶。即便后来从学医转去柏拉图学院,即便所有学生都听不下去柏拉图讲课、唯一留下来听课的就是亚氏,即便柏拉图称亚氏为“学园之灵”,亚氏还是在接受过生物学和实证科学的影响下,开创了自己的哲学领域。我觉得,如果说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很多论证不需要通过肉身,只靠大脑去思考就行的话,那亚氏对灵魂的论证,则运用到了所有的感官,当灵魂触碰到末梢神经的那一刹那,就是灵感乍现、哲思泉涌的时刻。

和上一篇阅读的《裴多篇》不同,《裴》采取的是对话方式,而《论灵魂》则分3卷论述:第1卷,亚氏梳理和辨析了前辈哲学家关于灵魂问题论述,探讨了灵魂学说的地位和研究方法,以及前人关于灵魂的几种说法,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第2卷前3章中,亚氏论述了灵魂的定义,探究“质料-形式”“潜能-现实”问题,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灵魂是肉体的动因、是实体,灵魂包括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3个部分,最终确定了“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在最后9章中,他集中研究了感觉的问题,也是《论灵魂》的精华所在。

还有一件事,就是虽然我们是看的翻译过来的中文版,但是文章的基础架构还是西方的,得学会能“设身处地”,去习惯这些“繁琐的”论证方法,才能阅读的进去,或许还能啃出滋味儿。

412b10―我们已撰成了“何谓灵魂?”的一个通用(普通)定义:这是凭形式为之表现的本体(实是)。412b25―我们必须理解,所说那个潜在地具有生活功能的物身,只应是现正寓有灵魂(生命)保持着灵魂的,不可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生命)的物身;种籽与果实就是这样的潜在地活着的物身。413a―躯体相应的具有生活的潜能,但恰如瞳子与视功能之合而成眼,灵魂与身体合成一个活动物。于是,这可就明白了,“灵魂与躯体是不可分离的”。

对上面这段论述,我肯定的说深信不疑。前一篇读后感,我提到晚年的莫奈几近失明,却仍创作了睡莲等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看似好像眼睛已经失去了作用,仿佛是灵魂在指引。但,瞳子有如照相机,拍照留存在记忆的档案库里,视功能则是可以加工、区分、提取的打印机。我们睁开眼睛好像可以看见很多景象,但若让你现在马上闭上眼睛细想一下,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我想,你说不出来太多,除非你经过刻意的训练。莫奈正是如此,倘若没有几十年的绘画积淀,没有他在花园里那么多年仔细观察睡莲的每时每刻,他所有当时的视觉、感知都已经牢牢的深锁在大脑中,所以才能在想要作画的时候,不需要眼睛也可以绘画创作。我想这就是灵与肉的联系。

有了前一段文字的铺垫,现在,再去理解“质料-形式”“潜能-现实”可能要容易些许了。还是围绕灵魂的定义,其中提到“实是”,亚氏认识,412a5――实是有三分义:

(1)物质(材料)(简称质料)由己而言,物质不是一“这个”;

(2)形式或形状,事物恰正由以得其怎是(个性)而成为“这个”(某物);

(3)前两者的合成。质料是潜能,而形式为实现或现实。可是,现实须在两个涵义义上来应用,譬如,说“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为义两异的。

比如,斧。斧的质料,可能木头或铁,但是我们不能把木头或铁叫做斧,它并非“这个”;斧有斧的形式,我们之所以把斧叫做斧,是因为这件事物拥有“斧的形式”,形式附带着它的功用与价值,由于它事物才被称为“这个”;斧作为存在的事物,必然是质料和形式的合成。质料作为潜能的存在,如木头,它可以形成斧,可以形成椅子,也可以形成房屋等等,形式是实现或现实。

“可是”后面,说“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为义两异,字面意思我们很好理解。但是我们在这里还需要了解一点的是,西方有神的存在,所以,在谁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理解层面,不同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考。亚氏,就不认为知识来源于神,在他的《论灵魂》中就取消了神的维度,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对宇宙和整个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因为人是有灵魂的主体性存在,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灵魂不能脱离人的躯体而单独存在。nice,我也是无神论者,这里只是从科学维度去考量,与信仰无关。

关于“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实体。他将灵魂所属的范围由人推广到全部生命,认为灵魂是生命的“形式”,灵魂也就是生命的实现。415b10――灵魂是有生命物体(生物)之因与原(第一原理)。灵魂通有一切生物诸原因中的`三因。灵魂作为生命的实现(功能),首先,是不可以脱离“质料”的,起码是必须通过“质料”(肉身)才能实现的方面是不可以脱离“质料”;其次,是具有主动性的,甚至是绝对主动性。木斧头在被制作之前,在没拥有斧头的“形式”之前,只是木头和铁罢了;第三层含义,我们可以通过把握生命的功能来把握灵魂。

而有生命的躯体,具有各个部分,又是怎么实现其功能的呢?基于亚氏长年的科学实证性,也就有了长期的对各类事物的观察,因此,他把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怎么实现生命的躯体的,一一做了详尽的论述,这些构成了躯体形成的灵魂。另一部分,我们的思考思辨,则是形成、或知识实现的灵魂。灵魂还使生命体具有四种能力:营养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及运动能力。这四种能力分别作用于有生命的躯体,才是有生命的躯体存在的真正原因。

我也在想,无论是五官对身体产生的作用,还是思辨能力,我觉得,都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不知道敏感度与思辨的强弱关联度到底是多少,也不能确定四种能力共同的合作作用之比例,但是它们相互之间肯定是有影响的。

思维跳转回东方,我们都敬佩苏轼,现在仔细想想,自古都说东坡先生儒释道三通,如果说灵魂是独立存在的,那他的思想岂不就纷乱烦扰了吗!我觉得就是灵与肉的结合。所有他经历的贬职、降级、外调、入狱,他都用四肢和五官在体验,他很敏感,他的寒食帖,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他书法上淋漓尽致的体现,那是他在黄州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对自己人性思考后才产生的笔触。而这种体验与思想的结合,非热爱生活人士之不能掌握,越是如此,越能充分的发挥生命之功能,去展现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即灵魂。

我感动于“406b10――凡凭其自性而成善的,就必不于任何它物为善。凡为自己所求取的善,验之于任何它物,不必就是善”。细细品来,平日里,我们经常要求的许多事物,很多是为了其它的目的而去求取,为了需要在世界上活着,做好工作,更有甚者为了体现自己的高贵去求权敛财。却很少有真正为了自己而求取的一个善物。这一由己之善,既不由于任何从属的目的,大概就是世界之“至善”吧!我想,亚里士多德,也是如苏轼一般的人,他们毕生勤求的,就是这个“至善”。

愿我们都能积极的生、热情的活,用生命去体验精神上能带给自己的力量,那时,内心的强大才可能“至善”到更多,由心而生的喜悦,才会更长久!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文:李慧敏

读了《灵魂与肉体》一书,我深深知道自己灵魂的价值!灵魂这个词并不陌生,世人们也常常去说,但是他们却不真正认识灵魂,他们只是观念性的知道、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思想、感情等,但却并不认为灵魂是实际存在的。

认识真理之前,我不认识灵魂,虽然也在过信仰生活,但却像宗教人士一样,只是单单为了满足自己的良心,认为也许我去教会了,上帝就会祝福我,就会得到上帝的福分。

记得我高考那一年,每天都是在紧张忙碌的去学习,每天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做着无数的各种考试卷子,那时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家人还有自己为此付出很多,每一个考生都想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考试临近了,妈妈还有家里人也是在为我祷告。但是高考之后,我没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时我埋怨上帝了,上帝啊,你不是全能的吗?祷告了不就成就吗?为什么我还是没能成功呢?我认为上帝根本不存在,或者他根本就不爱我,全世界那么多的人,我又这么渺小,他怎么可能会注意我呢?对于信仰我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认识真理之后,信仰还是在跌跌撞撞的时候,我读了《灵魂和肉体》一书,这使我在初入信仰的道路上更加清楚的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认识了自己的信仰。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灵魂,人不仅仅要为肉体活,更应该为灵魂活,肉体是宝贵的,但是比这更值得珍惜的是自己的灵魂,这是我前所未闻的。肉体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特征,然而灵魂需要上帝的话语来维持灵魂的生命。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对于信仰的迷雾我终于打开了,原来不是上帝不爱我,是我不理解上帝的爱,就像在襁褓中的婴孩一样永远无法理解父母的爱,上帝不但爱我,更把他的挚爱独生儿子耶稣赐给了我,也为我预备了天国更美好的家园,就像金牧师在书中说的,“上帝一样在爱着我们,并且已经显明了对我们灵魂的爱!耶稣甘愿为我的灵魂舍命,这爱又是何其伟大。”即使在地上我们受尽苦楚、挫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能胜过这一切的是我灵魂得到了这爱!

我的灵魂终于苏醒了,我的灵魂是多么的渴慕上帝的爱,多么渴慕永恒的生命。

人也是和上帝有同样的属性——渴慕永恒的生命,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会不怕死亡,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不是想方设法的去追求长生不老吗?即使现在,养生、保养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上帝命定肉体的年岁也就120个春夏秋冬,谁都无法超越上帝的法则。肉体是非常软弱的存在,肉体来自与尘土,也要归于尘土。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创2:7

肉体的属性很强大,这个世界非常适合肉体去居住,可以满足肉体的一切欲望,世上不信者不是每天都在为自己的肉体去考虑吗,竭尽的满足自己的肉体的需要吗?但是我们作为属灵人要知道,灵魂最安逸的`地方是天国。我们要克服肉体的私欲,要让自己的肉体成为灵魂的工具,要让自己的灵魂当家作主。

世界有很多的东西迷惑我们,信仰稍不留神,就会被世界的风俗文化影响,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属魔鬼的,魔鬼想尽一切方法不让我们认识上帝,让我们误解上帝,让我们按照自己固有的观念去生活,他也会利用世界暂存的荣耀来诱惑我们,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和上帝国度永恒的荣光是无法比拟的。

作为属灵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视野应该更开阔全面,要站在上帝的立场来看待世界,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而抛弃了上帝给予我们的永恒的福分,要知道万有的主人是上帝。在上帝哪里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属灵的生命、福分。

认识了灵魂和肉体,就应该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是灵魂的衣服,是灵魂在地上得到生命、奖赏的机会,如果不好好利用肉体在地上短暂的时间,那么等到自己灵魂和肉体分开的时候,灵魂就只有死亡、黑暗、刑罚。

但是相反如果在地上积极的认识耶稣,认识真理,努力的真实的为灵魂过信仰生活,那么将来也会得到极大的冠冕、荣光和奖赏。

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是如何的存在,自己是离开上帝就无法存在的,今天我们在主耶稣里面得到了上帝永恒的生命,就不要轻易抛弃,因为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我们灵魂不要和天国擦肩而过,要紧紧抓住耶稣基督的救恩。

要在信仰里面做一个真正的属灵人,不要欺骗自己,要为自己的灵魂预备,将来让自己的灵魂披着美丽的嫁衣等待耶稣的再来!

感谢上帝使用金牧师写出这么属灵的书籍,感谢圣乐教会汉语翻译中心,感谢教会的属灵前辈和我分享这宝贵的话语,感谢为真理的话语默默奉献的灵魂!感谢!感恩!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今天下午开家长会。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家长会终于开完了,妈妈的脸色乌云密布,没有跟我说话。我紧跟在妈妈的后面,大气都不敢出,走路都把脚步放得轻得跟猫似的。走到半路,我们看见一家蛋糕店,妈妈对我说:“你爸出差不在家,我们今晚在蛋糕店吃怎样?”我点头表示同意。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蛋糕店的招牌灯却烘托出一片醒目的温馨。我进了店门,眼前顿时一亮,货架上造型各异的蛋糕映入我的眼帘:乖巧可爱的兔子、憨态可掬的刺猬;晶莹剔透的紫葡萄和令人垂涎三尺的大芒果……看着这些做工精美、形态逼真的蛋糕,我的唾液腺开始活动。妈妈买了几份肉肠面包,然后找了两个挨着蛋糕制作间的位子坐下。这两个座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透过一块明亮的大玻璃,我们可以观赏到蛋糕制作的全过程。我一边吃东西一边隔着窗口看蛋糕师制作蛋糕。只见他把一个蛋糕坯子放在特制的盘上,然后左手右手削削。不一会,粗糙的蛋糕坯子便像是被施了魔法,变成了干净规整的蛋糕底座。新一道工序开始了。面包师把一大块雪白的奶油涂在蛋糕上,然后动盘,手里的刀子飞快地舞动,就像传说中的“小李飞刀”。多余的蛋糕很快就被削掉,眼间黄色的蛋糕底座就穿上了一层均匀的奶油外衣。再接下来是制作图案和镶嵌花边。这会儿,蛋糕师更是精雕细凿、一丝不苟,一笔一笔描刻着图案,好像手中的不是一个蛋糕,而是一件珍贵艺术品。最后蛋糕师用纸包住奶油潇洒地在蛋糕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生日快乐。蛋糕制作完毕,几朵“出水芙蓉”呈现在我们眼前。蛋糕师的脸上有了自豪的神情,我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集是他的心灵守望卷,在周国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灵魂。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的。拥有灵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识分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总是处于极端寂寞之中总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疯子。他们总是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以是被废黜的国王,可以是有灵魂的疯子,可以是懂得满足的猪,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圣,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话,慢慢品味:

1.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他就会因清醒感到痛苦。

3.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惯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导师,可是对智者来说,这样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7.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9.一个行为有两个动机,一个光明,浮在表面;一个晦涩,沉在底里。当它们各居其位时,灵魂风平浪静。有谁想把它们翻一个个儿,灵魂就会涌起惊涛骇浪。

10.即使两个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1.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生与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4.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这对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之时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离智慧,也离虔诚最远。

15.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6.日记的作用是帮助既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于自己谈谈心。

17.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一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18.我们每个人都最终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发明。

19.我受人世的不幸胜过受天堂的幸福。我受过我的不幸胜过受他人的幸福。

20.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换了溢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21.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22.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力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23.当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24.诗借瞬间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像诗求援。

25.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26.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永恒中,他们都不会变老。

27.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东西。

28.哲学和事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29.诗宣泄激情,哲学则把激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30.哲学是男性化的,诗是女性化的,哲学充满理性之光,诗充满感性之美。

31.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巨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相同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

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种体现。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表面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

一个高贵的灵魂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他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他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相互的感应和鼓励。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思考,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思考。”小小年纪便开始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主义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论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留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尝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挤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

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刻,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

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灵魂读后感精彩

贝多芬是大家熟知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写出了无数的音乐巨作,但他内心所承受的寂寞和悲伤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从小父亲给他的压力,爱情的一次又一次失败,然而这些令人意想不了的痛苦远远比不上耳聋带给他的烦燥、抑郁,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耳聋,使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昏暗以及内心对外界声音的强烈渴望,让他写成了更多令人震撼的鸿篇巨著。

米开朗其罗,这是一个极矛盾的悲剧人物,他有英雄化了的天才,在艺术领域无与伦比,他以无穷的精力永远追求艺术的尽善尽美。但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他精神软弱无力,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温暖,只能用没日没夜的工作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以至于在他死前一周他依旧坚持站着工作。

至于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把他看作老师和世界的“精神权威”。尽管托尔斯泰有种种矛盾和弱点,罗曼·罗兰仍把他列为“英雄”,主要就是推崇托尔斯泰的博爱精神,他认为托尔斯泰不是那种生在艺术与智慧的宝座上的大师和天才,相反—如他在信中自称的那个在一切名称中最美的一个—“我们的兄弟”。

他们的生命是痛苦的,他们想要改变现状,但事与愿违,他们想要创出灵魂的艺术,却又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有所不融。

当合上这书的时候,或许才会体会到什么是灵魂的艺术,什么是心灵的煎熬,什么才是最具有真正意义的英雄。

灵魂的事读后感

爱是什么?假如它是清凉的甘霖,便要不畏艰辛地滋润久逢干旱的田地。若它幻化成歌谣,就温柔地抚慰人们受伤的凄楚的心灵。或许它会变作五彩缤纷的颜料,把黯淡的世间装点得多姿多彩。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它教我们读懂亲情,学会感恩。

在一个夏日午后,日影斑驳,懒洋洋的微风徐徐拂过,吹来远处清新的稻香,熏得我沉醉其中。

“阿姨,行行好。”一个细嫩的声音吸引]我的注意力,却见是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他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正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双脏兮兮的小黑手向一位富婆乞讨着,“我已经两天吃饭了,可怜可怜我吧。"汗水已浸透他的衣襟,捧在手心的碗却依然空空如也。

“去去去,哪儿来的脏小孩,滚一边儿去。”那位穿着时髦的.富婆厉声呵斥,话语里满是不屑。

“阿姨,给一元钱也行啊。帮帮我吧。”小男孩尾随其后。谁料富婆抛来一个狠厉的目光,便扬长而去,徒留满脸失望的男孩还在原地。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独自哀叹。

须臾,天渐渐阴了下来,白云蒙上了一层灰色,风也夹杂着丝丝凉意。路人一个个都对小男孩视而不见。

又一对情侣经过,小男孩颤巍巍地站起身,:“大哥哥……”话没说完,就被那个男人一把推到,重重地摔在地上,小男孩眼里噙满了委屈的泪水。男人一脸鄙夷,刚想破口大骂,又想起了一旁的女友,为了保持形象,犹豫再三,极其不愿地从钱包里翻来覆去地找着什么,最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扔给小男孩,和女友说说笑笑地走开了。

小男孩拭去眼角残留的泪水,擦伤的手紧紧攥住那来之不易的5角钱,微微苍白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我在一边思忖着:这个世界还有爱吗?不复存在了罢;人们的灵魂还活着吗?怕是早就沉睡不醒了罢。

正想着,小男孩已来到跟前:“可怜可怜我吧,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我低头看着他那鹰爪般的小手,那双澄澈的眼睛在太阳微弱光芒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好像点亮夜空的星辰。他还这么小,就要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确实不容易。

雨声淅淅沥沥,街上开出了一朵朵伞花。

我进了一家卖花店躲雨。置身在花的清香中欣赏雨景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花香与雨水的气味交融在了一起,令我心旷神怡。

“欢迎光临。”我循声望去,咦?进来的不就是刚才的小男孩吗?“想要看点什么?”店员显然没想到乞丐也会买花,却依然礼貌有分寸。“一束康乃馨,谢谢。”小男孩沉思了一会儿:“请再写上‘亲爱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店员手脚麻利,很快就包好了花儿。“一共是十元。”小男孩从口袋里抠出钱来,放在收银台上,一把纸币被他叠得整整齐齐。他捧着花出去了。

“他买花做什么?”我纳罕着。却见他毅然向公墓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那样坚定。我能想象,此时此刻,他脸上挂着的一定是世界上最纯真、最幸福的笑容。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康乃馨在风雨的吹打下更为美丽动人。

我的眼前一片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