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风险审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区别(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12:00:53 作者:琴心月 风险审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区别(实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审计报告中暴露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支,因为企业的各项活动均会导致相应的会计核算,而会计核算的方法直接导致企业税务核算,因此,税务风险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税务一方面的管理。

税务风险表现形式为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审计报告中暴露的税务风险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日前所作的审计报告,密切关注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领域情况,揭示了当前存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宏观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等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

地方债增长较快部分行业风险凸显

,审计署曾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截至底的“底数”。近期,审计署又跟踪审计了18个省本级及省会城市本级20以来政府性债务增长变化情况。

对比两次审计结果,今年审计报告指出,部分地区债务增长较快,有4个省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增长率超过20%;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务风险凸显,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达189%。

此外,审计报告还从新型融资手段、偿债资金来源、融资平台公司清理等层面深入揭示了当前地方债务管理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新型融资方式蕴含风险隐患,部分地区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出让,公路等行业债务大量依靠借新还旧等。

政策执行不严格措施落实不到位

政令不通,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不能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就难以防范风险而易于滋生隐患。为此,今年的审计报告十分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

在金融审计方面,审计报告突出反映了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如有的金融机构在小企业贷款及出口卖方信贷中额外收费等,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国企审计方面,审计报告深刻揭示出一些中央骨干企业投资管理不规范,盲目跟风投资多晶硅、风电、煤化工等项目,有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一些重大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

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审计方面,审计报告重点指出一些地区节能减排措施执行不到位,没有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内控机制不健全违规经营突出

建立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是及时堵塞漏洞、化解隐患,抑制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防止局部性风险演变为全局性风险的重要保障,这方面也成今年审计报告关注的重点。

报告指出,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违规经营比较突出,有的分支机构通过借新还旧、第三方置换等方式掩盖资产质量,大量信贷资金被转入民间金融市场用于高利转贷,干扰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

一些中央骨干企业特别是其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盲目决策、违规决策以及决策不到位和不严格时有发生,由此形成的损失及潜在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一些企业虚构销售或成本费用,影响到会计核算准确,埋下财务风险隐患。

审计报告中暴露的税务风险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税收政策正在日趋完善,与此同时,企业也在试图通过税务筹划、合理避税等措施减轻税收,从而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新时代,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管理者们也越来越重视税收管理工作。

与税收规定不相符的企业纳税行为就是企业税务风险,不符合规定的纳税行为有少纳税和应纳税却没有纳税,这样就会面临声誉损害、刑罚处罚、加收滞纳金、罚款以及补税等风险。

由于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收政策都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因此在大企业中税收风险的管理十分重要。

怎样帮助大企业控制以及防范税收风险,不仅是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大企业的税收服务得以优化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企业的税收管理是企业在税法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合法形式使企业的税收得以减轻,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且根据对企业理财、投资、经营以及生产等活动的事前安排、协调与预测来实现节约税源,从而使企业的税后利益达到最大化。

一、加强大企业中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国家税收利益的安全

加强大企业中税收风险的管理,能够使国家税收利益的安全得到保证。

许多大企业都是跨国企业,如果发生了税务风险,会使国内内资企业受到冲击,导致我国税收的收入流失情况严重。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加快,我国的外资企业数量日渐增加,大量的国内企业出现了境外投资、并购以及重组的行为,基于此,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障投资者利益

大部分的大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企业的稳定运行不仅对证券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也是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

大企业如果出现税务风险,既会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也会造成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三)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想要使税收征管的效率得以提升,就要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

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要想得到加强,就要在税前预防税务风险,促使税务管理的重点得以前移,这样就提升了税务风险自控能力,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

(四)保证国家税源

国家税收来源多数来自于大企业,加强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可以保障国家税款收入,由于大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以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大企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了较大的力量。

而且大企业的社会影响较大,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可以给中小企业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1]

二、大企业中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税务管理力度

在大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处理复杂的税务问题的能力较弱、工作人员较少而且素质不高、层次较低。

许多大企业的业务量十分庞大,业务范围也十分广泛,分支机构较为繁多,这就导致相关的税务人员对于大企业的财务核算状况比较生疏,缺乏对大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及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模式较为单一

现如今很多大企业尽管建立了相关的税务部门,但是对于解决税务争议、处理与相关部门的关系、缴纳税款以及执行纳税的申报等并没有设立详细的岗位。

大企业内部的税收机构既不管理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也不参与大企业中重要的经营活动,对于税务风险不监控也不跟踪。

税务管理控制税务风险体系缺乏制度化以及系统化,就导致大企业临时、被动的应对因税务出现的漏洞,使税务风险增加。

(三)税务风险的意识较弱

一直以来,大企业决策层的主要精力是在企业的研发、销售以及生产上,没有重视风险的管理控制。

企业决策层认为税务的相关问题是关于财务申报以及核算的问题,只要不做虚假的申报以及假账就不需要税务方面的管理,无需考虑企业战略。

在大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中,很少建立税务控制的制度,对于税务风险的因素也很少考虑,相对于财务管理基础而言,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现阶段,我国大力加强检查企业的税收情况,企业税务风险出现以后,很多大企业才开始注重税收风险管理,主动的关注税务风险。

[2]

三、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实现企业与税务部门的有效沟通

税务工作人员要随时掌握与了解税收政策发生的变化,这样双方对于税收政策有偏差的理解才可以及时消除,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新生事物或者界定较为模糊的事物时,要主动的征求税务部门的专业性意见,杜绝出现税务风险。

(二)使税收风险意识得到强化

强化税收风险的意识主要为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在企业平时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要对交易对象以及合作伙伴的纳税信用以及纳税的主体资格情况有一定的关注,避免对方将税务风险转嫁过来,使经营成本得到增加,还可以通过对方纳税的情况对其诚信情况以及经济实力有所了解。

(三)使涉税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要想使涉税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一方面,大企业的管理者要意识到税务职能的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提升税务人员在学习以及工作上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税务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超强的业务能力管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

另外,税务人员不仅要对税收政策的规定以及变化有详细的了解,还要不断强化税收人员的税务责任意识,避免由于工作上的失误而造成的税务风险。

另一方面,大企业要制定专门岗位的专业技术培训的计划,使涉税人员能够学习到丰富的与税收相关的知识,对于他们掌握与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十分有帮助,还会使涉税人员运用税务知识的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使大企业税务的风险得以防范。

(四)使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在企业内部,完善以及健全建立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可以使大企业有序正常的经营得以保障,防止由于制度的缺陷而造成的税务风险。

要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前期考查的相关工作,与大企业的业务特点、管理结构以及经营模式有机的结合,制度的主要内容包含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核算、对外投资、资产管理以及经营模式等,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要体现出税务风险管理,在业务流程的控制以及经营管理中,将防范税务风险制度化。

[3]

四、结束语

尽管很多大企业的主观想法是遵守税法的.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纳税,但是由于税务管理的涉税事项较为复杂,而且税务事项较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税务风险。

在互动、互信以及透明的前提下,大企业要与相关的税务机关共同建立可以防控税务风险的机制,使税务风险管理以及大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的弥补,有利于大企业控制税收风险以及减少纳税的成本,这也是使征纳矛盾得以解决的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构建税收风险的管理机制十分有帮助。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还使税收的征管质效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大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远比中小企业更加复杂,如果发生了涉税问题,不但会使大企业经济负担加大,还会让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大企业的声誉也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吴超.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16:48.

[2]杨丽静.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3]郭孟波.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科技与企业,,03:46.

审计报告中暴露的税务风险

文章对常见税务的风险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规避风险的措施。

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每个合法企业都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款,因此,税务风险也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以及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税务风险,如何通过会计规避风险也成为很多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定正常缴纳税收,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缴纳税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经营不善、融资困难以及资金周转困难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的影响

税务风险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为企业无法按时或者无法缴纳足够的税款,这就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税务部门等会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一般是强制企业缴纳比原来更多的税款。

另外。

税务风险也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留给外界一种企业经营不善或者频临破产的印象,降低外界对企业的信任度,这为企业的融资,交易等造成很大困难。

因此,规避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非常重要。

三、常见的税务风险

(一)税收政策变动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针对企业税收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动。

有时候国家在税收政策变化较快,有些企业未能及时得到对此作出应对措施,或者正赶上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时期,这就会造成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二)办税人员引起的税务风险

一般企业的税务办理都是要经过税务人员来办理,因此,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纳税活动。

企业对税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很多企业的税务办理人员并没有达到要求,例如企业办税人员缺乏对基本税务知识的了解,税务办理技能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税务风险规避意识较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正常的税务办理活动。

如果纳税人员办理纳税时,操作出现差错,或者纳税人员逃税漏税,这就会是企业带来了税务风险,而且违反了国家法律。

(三)纳税金额核算出现差错

我国的税法体系结构复杂、层次多,税收类型也比较繁杂,很多税收范围存在交集,有时候会出现多重税收或者漏收的现象。

我国的税收法也不太完善,因此在企业在进行纳税金额核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差,如果金额核算过多就会对企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如果核算过少,就会导致缴纳金额不足,也会导致税收风险。

(四)税务筹划方面的问题

企业在为减少税收支出经常会进行税务筹划,但税务筹划也经常会带来风险,主要表现为税务筹划失败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税务筹划失败的原因通常是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筹划失败。

四、企业税务风险会计规避方法

(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企业要想规避税务风险首先要做到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这也是避免企业税务风险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合法经营是企业取得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依靠法律,在法律的支持下扩大生产规模,达到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利润。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要致力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纳税方面,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来进行税款的缴纳。

企业的相关部门要时刻注意国家关于税收政策的变动,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来改变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充分适应国家的政策。

准确计算和核对应缴税的金额,不可漏缴,这也对提高自身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有很大帮助,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有利于企业取得较大的优势。

(二)创新企业会计内控机制

企业会计控制的含义就是对企业财务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约束,并进行全面评价。

会计内控在控制企业在税务风险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改善企业内部环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由于国家税法经常会发生变动,因此,为适应国家的税收政策,企业必须要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创新,缩小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法规定之间的差距。

除了在会计内控制度上做出改变,企业还要对内咳嗽苯?性际??娣痘峒迫嗽钡男形?咛謇此担?笠狄?岣叻缦找馐叮???度胱式鸷腿嗽钡狡笠祷峒颇诳刂贫鹊耐晟坪痛葱律希??魅坊峒颇诓靠刂频闹魈逡约澳勘;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也要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操作,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或者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三)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税务风险的出现与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为避免税务风险或者应对风险带来的影响,企业必须要创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要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和税务风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税务管理体系包含风险预测、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应对规避等。

为配合风险管理的完善,企业的领导层要合理决策,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财务人员也要尽到应有的责任,企业要定期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配合企业制度的完善工作,减小企业成本,避免其它风险发生。

(四)选用低税率

为扶持小型企业的发展,我国存在多种税率,针对小型企业国家实行了优惠政策。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所有的税率,以最低的税率来缴税。

我国在不同的地区的税率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可以在低税率地区建立分公司,在缴税时就可以用低税率来缴税。

另外,适应较低税率的方式还有费用摊销、存货计价等。

(五)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在进行纳税时,企业不仅要了解自身作为纳税者所具有的责任,还要明确自身的权利。

在实际的纳税工作中,企业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的纳税义务,而忽略所拥有的权利,企业在合法纳税的前提下要积极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税额进行核实,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避免被乱收费。

企业要正确评估控税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对降低税务风险很有帮助,企业要积极识别和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会计规避措施去规避风险。

由于风险预测工作的难度较大,复杂性高,因此需要企业创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率。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中常见的税务风险主要有税收政策变动引起的风险、办税人员引起的风险,纳税金额核算出现问题引起的风险以及税务筹划方面出现的风险。

而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有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创新企业内控机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选用低税率,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等。

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采取规避税务风险的措施,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2]陈宁.企业的税务风险和会计规避探讨[j].财经界.,(14).

[3]赵娟,赵越.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完善性研究[j].管理学家.,(7).

审计报告中暴露的税务风险

1.检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调阅了该单位的审计报告,其中一份由某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决定书》第二项“关于应缴未缴税款的处理”清晰的说明,被查单位先后出资10亿元从某银行购买期限不等的理财产品,取得利息收入500万元,未申报缴纳营业税。检查人员就此问题询问被查单位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证实,审计情况属实,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未按审计部门提出的要求进行纠正。同时,审计部门未将这些信息提交被查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检查人员在进一步核对有关情况后,按规定处理。

2.检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调阅了该单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在该报告附件《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审核事项说明》之“纳税调整项目审核说明”中提到,20被查单位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为员工代缴的个人所得税30万元,属于与企业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根据这一线索,检查人员询问了被查单位财务人员,原来,被查单位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在底自查补缴了20奖金个税30万元,考虑到从员工工资中补扣会使员工有不满情绪,所以经请示后,决定由单位负担,并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根据被查单位的账务处理和财务人员的叙述,检查人员认为,单位负担税款,其补缴税款的计算要还原为含税所得,因此,应补缴的个税应不止30万元,检查人员重新计算了单位负担税款应补扣补缴的'个人所得税款,并按规定处理。

案例二:审计报告披露重大涉税线索

检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调阅了该单位20审计报告,检查人员注意到,该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第十一项“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应披露的其他内容”中提到:年度该单位确认收到政府奖励1000万元,主要用于奖励管理人员,结合该笔奖励的实际情况,通过“其他应付款--应付奖励”核算,检查人员想起,在核对工资、薪金个税时,该单位工资、薪金所得并未包括这笔奖励,于是询问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解释:这笔奖金是政府奖励,按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属于免税项目,所以,未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顺着这一线索,检查人员详细调查了解了这笔奖金的来龙去脉,最后认定,该笔奖励并不符合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规定,应合并工资、薪金所得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检查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审计报告的来源有三种:一种是受政府机关或企业委托的各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种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实施的审计,如审计署、财政部专员办、审计厅、各级审计局、财政厅、各级财政局等实施的审计;还有一种是纳税人内设的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如集团公司审计部对下属子公司组织进行专项审计等。以前两者居多,且信息“含金量”高。

由于审计报告可以直接或间接披露很丰富的涉税信息,所以,税务检查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拿来主义”,即在检查时,要借鉴《审计报告》的成果,从被查单位调取所有涉及被查年度的《审计报告》进行审阅,审阅时要落实两个问题:一是审计报告涉及的税务问题是否纠正;二是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否提供了查找其他涉税问题的线索,如有,应根据审计报告提供的线索一查到底。这种“拿来主义”效率高、目标准,是税务检查人非常实用的一个检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