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公顷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19篇)

时间:2023-12-25 18:11:36 作者:XY字客

教学计划是教师在一学期内组织教学活动的蓝图,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下面是一些研究性教学计划的范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哪你们能给这几个物体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楼前花圃的面积约是72()。

再出示:宜兴市森林公园的面积为550()。

这里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并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再出示森林公园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入公顷这一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公顷概念。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图。

这里都用了同一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公顷)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还可以用符号ha表示。

请你们猜测一下,1公顷大概有多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猜测的1公顷的大小都不同,哪你们想不想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课件出示)象这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那你知道1公顷=()平方米呢?(板书)。

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1公顷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米?(10米)面积呢?(100平方米)。

5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个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按每班35人计算的话,几个班的学生能围成这样的一个正方形?

3、深化对公顷的认识。

学生目测后交流。

强调:目测的就讲是大约几米。

那多少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面积约1公顷呢?(用计算器计算)(并板书:

()个多媒体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

学生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77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请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找一找,有没有哪块地的面积约为1公顷?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求出各块地的面积,请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出示视频)板书:学校运动场的面积约为1公顷。

那根据这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的面积约为几公顷吗?学生交流。

说明:我们学校占地面积为29865平方米,约为3公顷。

(设计意图:“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较少,又无法让学生具体的去触摸1公顷。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通过从熟悉的教室、操场等场地来推想1公顷的大小,学生通过想象、交流、推想、比较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单位换算,自主探究。

再请你们计算一下,天安门广场有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那么大呢?

接下来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出示故宫)。

老师还要再出几道这样的单位换算题,你们能完成吗?

6公顷=()平方米。

0.8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

9000平方米=()公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了平方米与公顷的互换)。

4、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从题目中,我们已知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学生计算后交流。

问:比较一下,这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呢?

说明:平时我们一般用长度单位“米”来测量土地的长和宽,以前我们只要把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算出来就可以了,而这里我们还需要根据要求化成“公顷”。

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并深刻的体会到我们不仅要掌握好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小结: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板书:

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分米77个教室的面积约是1公顷。

平方米1个运动场的面积约是1公顷。

教材分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材中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中国台湾日月潭的面积、我国2004年森林的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接下来告诉学生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这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既发现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又进一步明确公顷的实际的大小。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为素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才是1公顷。“试一试”让学生先算出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常识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多少公顷。“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分别让学生算一算足球场、教室的面积,进一步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设计思路:

数学教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创新,并作以下处理:

1、整合教材,给教材穿上“兴趣”的外衣。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变教材为学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于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才能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编排按部就班,而是尝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改造教材”。如:复习导入时,用了一个森林公园面积单位的选择,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时再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公顷学生便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2、生活结缘,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例如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我让大家猜测、想象身边哪些熟悉场所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另外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一道“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习题。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广告牌:“本小区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我县绿化示范小区。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儿童游乐园等公共设施占地面积1.5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然后让学生解决:“我在小区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我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约长80米,宽约10米。请你帮忙算算这小区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a.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25米,面积大约2370平方米。

大约()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

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需()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4、拓展题。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

师: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这里就填什么单位?

师:当土地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用公顷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这个单位。教师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并叫学生打开课本81页。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的旅游胜地地和文明古迹,现在老师先带同学去看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的四幅图。

师:看了外面的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家乡灵山的风景也不错,请同学们看。出示灵山六峰山、双鹤公园,灵东水库的风景。

师:你们发现刚才这些图片上的各个地方的面积都用了什么单位?(公顷)。

师:是的,当要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字母符号是:hm,教师板书。

(一)检查预习情况,认识1公顷。

师:对于公顷大家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公顷的知识?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跟同学说说你在预习中学到了什么,也把你没有弄懂的问题跟同学说一说,看能不能在小组里解决,如果还不能的我们就大家一起探索。

出示预习题纲。

1、算一算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自学课本81页,你能说说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吗?

3、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4、调查一下你的家有多少平方米?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100100=10000平方米。

生1:可能会说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生2: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你们都能算出来吗?能算出来的同学说明你们很认真预习了,都能获得一颗预习之星。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也初步体会到1公顷挺大的,那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

(1)从实践活动中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还记得昨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我们7个同学排成一排是10米,4排共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推想一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

生: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

(2)用计算器算一算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或教室,或家才是1公顷。

师: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6米,算一算要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才是1公顷。

任选一题来算。

请大家算一算我们学校的面积约是平方米,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才是1公顷?

如果操场的面积是约是420平方米,要几个这样的操场合并在一起才是1公顷?(大约24个)。

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7米。

算一算人你的家的面积,再算一算要多少个你这样的家才是1公顷?

学生汇报。

(3)从身边的环境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老师播放老师从学校去实验小学上面那个路口开始算,从那个路口出发一直往三小方向走到三小路口,再向平南路口方向走,再从平南路口往燕山路走回到燕山旅社再回到学校的视频让学生想像这里就是大约1公顷。

4、尝试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师:算对的同学获得一颗探索之星。

三、巩固练习。

1、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2、练习十四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谁知道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约是多少吗?(板书:960000000公顷)。

你觉得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合适吗?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84页第2、3题。

hm。

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公顷的认识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三第7题学生计算。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课前体验10米、100米、100平方米的大小、学生每人准备边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纸各一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生讲,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拿出你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纸并描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

3、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将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早晨7:30,夏润玉离开了面积是90()的家来到头小,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的课桌上,手捧起语文书和同学们一起早读。

师:大家想想,如果在90后面填平方厘米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在2后面填入平方米有什么感觉?所以我们在填写面积单位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很好,继续往下看。

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夏润玉欢快的迈着大步离开了占地面积约2()的学校向家里走去。这里该填什么单位呢?你会选择这三个面积单位吗?为什么?谁来说说应该填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公顷),你是怎么知道公顷这个单位的?(生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比平方米还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二、认识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

1、课件出示例1的4幅图片。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公顷是很大的面积单位)那1公顷到底有多大,你想不想知道?就请大家打开书到81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2、交流自学体会: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1公顷是多大的正方形?你能形象地比划一下吗?(不能)。

【师:昨天我们在操场上体验了四个小朋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课件出示:用线画出正方形,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2个小朋友围成的正方形,每条边长是10米,面积是100平方米。】。

3、现在请你想象一下: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有多大?如果请小朋友来手拉手围每条边大约需要多少个?师:想看看这10000平方米有多大吗?有什么方法来看?(生猜、说)师演示课件并概括: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100*100),也可以说是100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总和,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

4、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公顷的大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生先同桌互讲,指名回答)。

四、解决问题。

5、再来看几条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十四第2题,打开书在书上写。

五、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把已学过的知识和今天新知识一起判断一下,填一填。学校阅览室的地面面积约是80()。

一个电脑屏幕的面积约是800()。

扬州瘦西湖的占地面积约103.7()我们江苏省的总面积达10000000()。

看了最后这一条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还嫌小,还可能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吗?}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吧!

3、回家后了解你家的住房面积是多少?多少个你家的面积是1公顷?(用计算器计算)。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四。

2、3、4题。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测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把这些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导入:测量土地的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它的名字叫“公顷”。

关于公顷,你有什么疑问?

1、算一算“公顷”。

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

2、找一找“公顷”。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

3、用一用“公顷”。

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区简介。

江苏省的面积约是10000000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公顷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81至8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课。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同桌讨论)。

1、校牌的面积大约是90(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2、班牌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分米)。

板书:平方分米。

3、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大约48(平方米)。

4、整个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板书:公顷。

是啊,校园占地面积比较大,这时就需要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公顷(揭题)。

对于公顷,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回答)。

二、新授。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问题形成自学要求:

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做单位?

2、1公顷有多大?

带着问题自学书中例1到蓝猫以上部分。

(一)交流问题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作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板书)。

(二)交流问题2: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板书)。

边长是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呢?

那我们这块黑板上能画出边长是100的正方形吗?在这个教室的地面上地面上呢?为什么?(都太小了),既然这样,我们就随着老师这里的屏幕到教室外去感受1公顷的大小。

(出示田径场图),这里是我们学校的哪块场地?什么形状?

这块田径场的面积已经不小了,可以有很多同学在那里同时活动,但老师测量了一下,这块田径场的面积还没有1公顷大,大约是1公顷的一半,那几块这样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下面大家闭起眼来感受一下,先想象一下一块田径场,再来一块田径场,合起来,感觉怎么样?面积大吗?可见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现在你觉得我们现在上课的这栋教学楼占地面积有1公顷吗?你来估一估我们整个校园大约有几公顷?(4公顷)。

世业是个美丽的地方,前段时间王老师还来看了“草莓”音乐节,你能为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这里的景点吗?这个景点的面积有1公顷吗?(同学介绍的这些地方老师很想去,面积到底有多大,老师课后去了解一下。

鸟巢,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大约能容纳6万人;

读完这句话,你感觉鸟巢的占地面积怎么样?从哪里可以感觉到?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二)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想一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呢?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呢?看来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不都是100,平方米和公顷之间是10000.学习了进率,我们就要会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填一填”),打开书到84页,完成第1题。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

由此可见,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以用字母(hm的平方)表示(板书)比一比:

(3)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基地(4)长15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基地。

你们来判断一下,这些蔬菜基地的面积都有1公顷吗?

无法直接比较时,可以通过计算,让学生算出(4)的面积,与1公顷比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250×160=40000平方米=4公顷估一估。

同学们都会计算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估算能力;

看来同学们的估算能力也很棒。

三、课堂小结,拓展。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再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张我们世业洲岛的全景图,航空拍摄的,漂亮吗?那你们知道美丽世业洲岛的面积是多少吗?(生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示世业洲岛的面积大约是44(),让学生填单位,如果学生填公顷,质疑:我们的校园大约是6公顷,整个世业洲只有大约7个校园这么大吗?你觉得可能吗?开来我们还学要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hm的平方)。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正方形,土地面积为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练习十四第l,2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内容分析:“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相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要正确把握它的大小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的平面面积来进行大量的感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二、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 (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三、互动交流,感悟公顷。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

四、公顷与平方米的互换。

练习十四第l,2题。

五、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六、全课总结。

七、知识拓展。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哪你们能给这几个物体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楼前花圃的面积约是72()。

再出示:宜兴市森林公园的面积为550()。

这里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并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再出示森林公园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入公顷这一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公顷概念。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图。

这里都用了同一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公顷)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还可以用符号ha表示。

请你们猜测一下,1公顷大概有多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猜测的1公顷的大小都不同,哪你们想不想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课件出示)象这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那你知道1公顷=()平方米呢?(板书)。

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1公顷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米?(10米)面积呢?(100平方米)。

5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个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按每班35人计算的话,几个班的学生能围成这样的一个正方形?

3、深化对公顷的认识。

学生目测后交流。

强调:目测的就讲是大约几米。

那多少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面积约1公顷呢?(用计算器计算)(并板书:

()个多媒体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

学生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77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请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找一找,有没有哪块地的面积约为1公顷?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求出各块地的面积,请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公顷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实际需要,引入公顷。

出示题目:成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1(),大拇指的指甲面积大约是1(),一张八仙桌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我们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

师:你能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吗?

师:我们在计算和测量像教室、操场这样大小的土地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比较合适,但如果要计量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如龙川广场、扬泰机场等地方,平方米这个单位在这里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迫切地需要一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二、创设情境,认识公顷。

1.多媒体显示明孝陵、中华世纪坛、森林等图片资料。

师: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觉?公顷到底有什么用处?

多媒体出示: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也可以用符号“hm2”表示。

2.师:那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师(多媒体出示卫星给地球拍的一张照片):这是我们的学校,学校对面是五星电器,从五星电器北面一条路向西走100米,到哪?(菜场)还是从五星电器这个地方出发,向南走100米,到哪?(宝庆银楼)穿过宝庆银楼到(住宅区),再从住宅区到(菜场),这样老师描绘出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这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公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4.你会换算吗?

6公顷=()平方米0.8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9000平方米=()公顷。

三、结合实际,感知公顷。

1.100平方米和1公顷。

多媒体出示:我们张开双臂,从左指尖到右指尖的距离与我们的身高大致相同。五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在1.4米左右,那么,7个五年级的同学手拉手站在一起大约有多长?(10米)这是28个同学围成的一个正方形,每边有7个同学,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00平方米)。

师: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说说你对1公顷的感觉。

2.操场面积和1公顷。

多媒体出示:学校操场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

师:多少个这样的操场是1公顷?

3.教室面积和1公顷。

4.校园面积和1公顷。

师(多媒体出示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15亩):课始我们提到学校的面积是1公顷,从中你知道什么?(1公顷=15亩)这里提到的亩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去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我们的校园近似一个长方形,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沿着我们校园的外围走一走,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

5.生活场所和1公顷。

四、尝试练习,运用公顷。

1.“试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先列式计算,再说说怎样想的)。

2.“练一练”: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先猜一猜,说说怎样想的,再列式验证)。

五、回归生活,深化公顷。

1.龙川广场是全省一流的“城市客厅”,总面积100000平方米,合()公顷。

2.扬泰机场是由扬州、泰州联合共建的一座中小型机场,占地约131公顷,合()平方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用公顷作单位计量较大面积的好处)。

4.江都区人民医院的面积是个近似的梯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六、总结拓展,延伸公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约是960万。

()。平方千米是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这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内容。

师:钓鱼岛面积约是4.3838()。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

师: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这里就填什么单位?

师:当土地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用公顷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这个单位。教师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并叫学生打开课本81页。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的旅游胜地地和文明古迹,现在老师先带同学去看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的四幅图。

师:看了外面的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家乡灵山的风景也不错,请同学们看。出示灵山六峰山、双鹤公园,灵东水库的风景。

师:你们发现刚才这些图片上的各个地方的面积都用了什么单位?(公顷)。

师:是的,当要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字母符号是:hm,教师板书。

(一)检查预习情况,认识1公顷。

师:对于公顷大家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公顷的知识?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跟同学说说你在预习中学到了什么,也把你没有弄懂的问题跟同学说一说,看能不能在小组里解决,如果还不能的我们就大家一起探索。

出示预习题纲。

1、算一算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自学课本81页,你能说说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吗?

3、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4、调查一下你的家有多少平方米?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100100=10000平方米。

生1:可能会说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生2: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你们都能算出来吗?能算出来的同学说明你们很认真预习了,都能获得一颗预习之星。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也初步体会到1公顷挺大的,那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

(1)从实践活动中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还记得昨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我们7个同学排成一排是10米,4排共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推想一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

生: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

(2)用计算器算一算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或教室,或家才是1公顷。

师: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6米,算一算要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才是1公顷。

任选一题来算。

请大家算一算我们学校的面积约是平方米,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才是1公顷?

如果操场的面积是约是420平方米,要几个这样的操场合并在一起才是1公顷?(大约24个)。

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7米。

算一算人你的家的面积,再算一算要多少个你这样的家才是1公顷?

学生汇报。

(3)从身边的环境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老师播放老师从学校去实验小学上面那个路口开始算,从那个路口出发一直往三小方向走到三小路口,再向平南路口方向走,再从平南路口往燕山路走回到燕山旅社再回到学校的视频让学生想像这里就是大约1公顷。

4、尝试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师:算对的同学获得一颗探索之星。

三、巩固练习。

1、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2、练习十四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谁知道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约是多少吗?(板书:960000000公顷)。

你觉得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合适吗?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84页第2、3题。

hm。

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认识公顷教案

1、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明白其实它的逆命题是否命题,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而1公顷=10000平方米的得出只是在口头上,如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会印象更深刻。

2、提问要分层。基本的、巩固性的问题可以让中、下等学生回答,而拔高性的问题可以让优等生回答,注意全班性的反馈。

3、教学节奏要张弛得当。尤其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教学节奏要放慢,重点的地方要慢慢讲,讲清讲透,不能走过场,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去感受、体会,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纵观本课教学,“公顷”这个概念在被学生感受、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思维之弦被拨动,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

认识公顷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教学的重点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显然是不正确的,而应是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这节课我没有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开始就进入复习回忆阶段。让同学们想: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然后屏幕出示边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大小。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顺口就能说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些耳熟能详的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自信。

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所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较难。所以在上课前,我带领学生去了隔壁的小区走了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周长。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回忆当天走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要求学生讨论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但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学习中意识到1公顷有多大。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学校、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一比大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4个我们学校的操场合起来才有1公顷,学校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占地面积还不到1公顷。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计算与比较中体会到1公顷确实是很大的,公顷是用来计量大面积的面积单位。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在帮助学生基本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之后,我又出示了例题中的一组照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他们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旅游景点、著名建筑,有效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了学习氛围,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所以在练习中我安排两个层次的内容:(1)基本练习:本节课教学中的第一次反馈。(82页试一试)做这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米比较麻烦,并体会4公顷有多大;(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十四4题)在学生算出苗圃的高以后,想一想底250米、高160米的平行四边形,又经历了一次对1公顷的感受。

综观公顷概念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认识公顷,建立这样一个面积单位,学生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累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认识公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用具: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还记得有哪些单位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用符号    cm dm m。

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笔划一下吗?

象我们的大拇指的指甲面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厘米大小)。

师:1平方分米又有多大呢?

象我们的手掌心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分米大小)。

师:1平方米又该有多大呢?

预设生:象我们的教室的一块地砖的大小(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米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早晨7:30,小明离开了面积是90()的家来到实小,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的课桌上,手捧起语文书和同学们一起早读。

师:大家想想,如果在90后面填平方厘米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在2后面填入平方米有什么感觉?所以我们在填写面积单位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预设生:一定要心中根据具体的大小而定,不能乱填)很好,继续往下看。

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小明欢快的迈着大步离开了占地面积约3()的学校向家里走去。

这里该填什么单位呢?你会选择这三个面积单位吗?为什么?

(因为黑板上的这三个单位太小了,最好要选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单位)。

师:谁来说说应该填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公顷),你是怎么知道公顷这个单位的?(生发言)。真不错。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比平方米还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教师板书:公顷)。

(当没有学生说出公顷,那老师说:同学们,这里倒底填什么单位合适呢?通过这节课的学心,你就会知道了!)。

生:想。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

师:谁来读一读这文字。

2南京是一座六朝古都,古迹众多,请看:这是哪儿?

生:南京明孝陵的石像路图片。

师:南京明孝陵占地有多大呢?(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师:请学生来读这文字。

3、师:在我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景色非常著名的风景区-----生:中国台湾日月潭。

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呢?(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也让一学生读一读------美丽的中国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4、师:近年来,人们植树造林的意识越来越强,(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请学生齐读图片上的文字----。

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5、师:同学们,看看(多媒体显示四张组图)这些图片。

师:计量这些地方的面积都用到了什么面积单位。

师:小结: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教师板书)======“公顷”

5、师:看到公顷你想了解和知道什么?

预设生1:我想知道公顷有多大?   生2、公顷用字母如何表示。

(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自然向学生介绍公顷可以用字母“ha”表示)。

生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6、师:1公顷倒底有多大呢?请把书打开,自己找找看-----。

多媒体显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师:请学生算一算,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请学生说一说理由----是100乘100得到10000平方米)。

师:板书    1公顷=10000平方米。

师:从这个公式上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三、感知1公顷的大小。

1、师:1公顷究竟的多大呢?让我们下面来实际的感受一下,科学研究证明的人二手臂长和人的身高是相同的,老师现在想请身高是1.4米的同学当小助手,先请7位1.4米的同学站成一排,请学生估计一下,这排小朋友的长大约是多少?(学生:9.8米,教师把他引正成接近10米,这样为了便于我们这堂课的研究)。

生: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请学生环顾这个由学生亲手拉成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实际的大小.

多媒体显示:我们知道有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学生齐读)。

想一想: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师:想看看这10000平方米有多大吗?有什么方法来看?(生猜、说)师演示课件并概括:也可以说是100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总和,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

先演示100平方米.

再演示有10个100。

最后整屏演示有100个100平方米组成的图形。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公顷的大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四、解决问题。

师:继续提问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操场就是1公顷?(生:3个)。

2、我们已经认识了公顷,你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吗?(生:能)那就来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用计算器计算)。

3、照这样想的话:此时教师抓住时间进行平方米和公顷间的单位换算。

6公顷=平方米100000平方米=()公顷。

0.5公顷=平方米3000平方米=()公顷。

4、我们关埲小学的孩子真聪明,想了解一下我们周行学校的占地面积吗?

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生略)。

1、课本练习十四(第3题)。

2、课本练习十四(第4题)。

认识公顷教案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少。课前,问了几个孩子:你们知道“公顷”吗?对它了解有多少?几乎都摇头了。这说明了对于“公顷”,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不丰富。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帮助他们建立1公顷的表象。

1、回顾旧知,产生认知需求

回顾学过的面积单位是必须的。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认知,学生掌握得不错,表象也建立得很深刻。比如:1平方厘米和我们的大拇指指甲一般大,1平分米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1平方米,学生们的记忆还是犹新,都记得教室的前门一角,能站十多人的一块地。然后通过四道填空题,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最后一题“常熟亮山工程大约占地12.5()”学生的已有知识已经不能解决了,这时引出新的单位“公顷”,孩子们必定会产生认知的需要。

2、数字体验,丰富对1公顷的认知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毕竟,1公顷比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要抽象得多。

之前的一次教学我把学生带到了楼下,让他们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里。组织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正方形,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加强学生对1公顷的实际体验。这一次有点欠缺,因为时间没有安排过来,只能把这个亲自围圈的过程删了,给他们看了之前的那班孩子围的情况,因为场地是学校的,就在楼下,学生倒也很感兴趣。

和学生经历了一连串数字和生活情景紧密联系的体验,来增加对1公顷的认知。1公顷的正方形大约要280个学生手拉手才能围成;200个实小教室的面积大约1公顷;2个实小操场的面积大约1公顷;1000个小汽车的停车位面积大约1公顷;1公顷大约是我们实小面积的1/4等。走出校园,大约1公顷的场地有石梅广场,常熟图书馆,老体育馆等。一个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对一公顷的表象。

孩子们对“公顷”有了初步的体会,再去算一算1公顷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米,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就更顺理成章了!

3、前后联系,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认识公顷教案

我执教的《认识公顷》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过见过“公顷”这一词语,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公顷的实际意义仍然是很陌生的。由于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怎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领悟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借助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课堂效率是比较好的。

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引领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比划,结合简易多媒体复习回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做到了以旧促新,构建好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后追问: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自然揭题示标。

2、我觉得认识公顷,建立这样一个面积单位,学生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累积表象认识,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所以课前我先带着学生到操场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让他们8人一组伸开手(约10米),分4组围成正方形。

其它同学分别进去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再组织孩子们手拉手去丈量校园的长和宽,估算校园的大小,分别丈量学校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约多少米。最后让学生推算本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有多少。(大约1公顷)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再者结合简易多媒体,通过计算熟悉的几个教室,几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几个足球场是1公顷等活动等,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

3、结合多媒体,图文并茂让学生感受到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交流展示环节,我先结合简易多媒体,播放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紧接着我又播放孩子们熟悉的。

4、引领学生利用画简图实记1公顷的大小,班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数学模型书中只是抽象的文字表示,所以我安排的课前测量目的就是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做具体的描述,帮学生建立起1公顷的正确表象(具体的1公顷)。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才展开1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我引领学生利用用画简图来表示1公顷概念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用简图抽象的1公顷)。

认识公顷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认识公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

3、【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

这是我们宜兴的龙背山森林公园,它的面积大不大?计量它的面积你用什么面积单位?

【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是5500000平方米】。

让学生读,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因此,数学家发明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公顷)。

4、关于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补充课题:认识)。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不作评价。

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请把书本翻到第81页看一看。

(2)学生个别回答,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探究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请你们动笔算一算。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4)【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

你看,龙背山森林公园的占地面积如果用公顷作单位就是550公顷,与用平方米作单位相比,你有什么想法?看来,测量和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来作单位?(学生齐答:公顷)。

(5)【课件出示四组图片】。

学生轻声读。

刚才我们读到的这些土地面积都是用公顷作单位,因为这些土地的面积——(学生齐答:比较大)。

2、具体感知1公顷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室长8米,宽7.5米】。

提问:再算一算,大约多少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3)【课件出示:操场长100米、宽50米】。

提问:算一算,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估一估:你认为我们的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师告诉答案。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填一填练习十四第1题。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练习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用公顷作单位计量较大的面积的好处。

2、填一填练习十四第2题。

6公顷  =(            )平方米。

0.8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9000平方米 =(              )公顷。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宜兴著名景点善卷洞的洞内占地面积是5000(            )。

宜兴著名景点善卷洞的洞内占地面积是0.5(            )。

教室黑板的面积大约是500(        )。

4、试一试:

5.动脑筋。

出示: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且听下节课分解。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