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等差数列讲课教案(精选13篇)

时间:2023-11-20 09:53:31 作者:薇儿 等差数列讲课教案(精选13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教学工作计划写作指导,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讲课的教案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教材中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图像合成工具。教材中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抠图工具,而蒙版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次,蒙版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在photoshop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节课旨在对教材内容延伸扩展,深化学生对蒙版概念、功能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图层蒙版的功能及简单应用。图层蒙版的功能:理解蒙版的作用,能够设计包含图层蒙版的作品。包括蒙版的颜色,各种颜色对应的效果,图层与蒙版的关系,图层与图层的关系等等。蒙版的简单应用:在此基础上,学习使用图层蒙版和画笔工具,渐变工具及形状工具等制作作品。进一步理解图层蒙版的作用,掌握几种工具的特点。通过几种工具的运用,形成理想的效果。

在认知方面,通过初中和高一时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软件,与ps软件的使用界面有相似之处,利于迁移知识。ps图像处理的效果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在能力方面,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智力发育已趋于成熟,具备了较强的分析、概括与归纳能力,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各自独特的审美观。

鉴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学习兴趣;培养互助协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合成图像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应用蒙版合成图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黑、白和灰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新课标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问题为重心,并以完成任务为主。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辅以适当的讲解演示,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本节课教学设计,我将教学地点选择在计算机教室,同时在课前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导学案,photoshopcs5软件,精美的图像素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诱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构建高效课堂。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三)任务驱动,巩固新知。

(四)多维评价,知能提升。

(五)归纳总结,应用拓展。

具体来说: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几幅有趣的合成图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疑问,进而提出本节课任务。利用学生对家乡,对学校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面对任务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接受,个个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情绪,想自己动手制作表现校园风光和美好世界的图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概念解析: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两个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结合学生的回答,由教师讲授图层蒙版的概念,并分析实例。初步认识图层蒙版及其功能。

本环节设计意图:首先由学生思考图像合成的方法,将学生的答案与图层蒙版相比较,通过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图层蒙版。然后分析一个具体的实例,把理解落到实处,为之后的学习任务及创作活动产生一些有益启示,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2.图层蒙版的应用“任务一”—自由绘制蒙版。

“自由绘制蒙版”是图层蒙版的基础用法,在理解图层蒙版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这个任务更易于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提出任务要求:使用老师给定的“白玫瑰”和“相框”两幅图像,利用图层蒙版合成。任务完成后,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由同学们评价其优点及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强调蒙版上几种颜色的作用:一:黑色遮盖图层;二:白色显示图层;三:灰色半透明的显示图层。

此环节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整个课堂的重点部分,知识细节多。我采用演示操作步骤,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给定代表性的学习材料,设定适当的任务,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3.图层蒙版的应用“任务二”—渐变蒙版。

提问:有些同学发现自由绘制蒙版的作品中两个图层的衔接部位比较突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其更柔和呢?结合图层蒙版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基本的思路:使图层蒙版黑白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

ps中的渐变工具能够帮我们实现这个效果。提出任务要求:使用老师给定的“沙漠”和“水”两幅图像,利用图层蒙版及渐变工具合成。任务完成后,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检验操作能力。

此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演示操作步骤,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目的在于熟悉巩固图层蒙版的操作过程,同时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作品的方法。

4.图层蒙版的应用—形状蒙版。

ps中还有没有工具能够与图层蒙版结合应用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课开始时我们欣赏的图像。我们可以利用形状工具来完成这些作品。展示样例,请同学们想一想对应的蒙版应该是什么样的(哪些部分分别是黑,白,灰色)?具体操作步骤请同学们查看导学案。

等差数列教案

3、通过参与编题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通项公式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研探式。

一。复习提问。

等差数列的概念是从相邻两项的关系加以定义的,这个关系用递推公式来表示比较简单,但我们要围绕通项公式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

二。主体设计。

通项公式反映了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确定后,数列的每一项便确定了,可以求指定的项(即已知求)。找学生试举一例如:“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求。”这是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由学生解答后,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些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包括正用、反用与变用,简单、复杂,定量、定性的均可,教师巡视将好题搜集起来,分类投影在屏幕上。

1、方程思想的运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则-397是该数列的第项。

(2)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则公差。

(3)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首项。

这一类问题先由学生解决,之后教师点评,四个量,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若学生的题目只有这两种类型,教师可以小结(最好请出题者、解题者概括):因为已知条件可以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所以这些等差数列是确定的,由和写出通项公式,便可归结为前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只需把两个条件(等式)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以求得和,和称作基本量。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一个条件(等式),能否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启发,由这一个条件可得到关于和的二元方程,这是一个和的制约关系,从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举例说明(例题可由学生或教师给出,视具体情况而定)。

(3)已知等差数列中,求;;;;…。

类似的还有。

以上属于对数列的项进行定量的研究,有无定性的判断?引出。

4、研究项的符号。

这是为研究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所做的准备工作。可配备的题目如。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问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小于0?

(2)等差数列从第项起以后每项均为负数。

三。小结。

1、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2、用函数思想解决等差数列问题。

讲课的教案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

:操作背景图,教师演示材料,幼儿操作材料。

一、设计小熊新房子。

2、小熊要出门了,它想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小朋友看看,小熊是怎么铺的?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路铺完。

二、去小熊家做客。

1、小熊家这么漂亮,我们去小熊家做客,老师请小朋友排队去,老师的要求是按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的规律,请小朋友排好队。

2、小熊家真漂亮,我们在小熊家合个影,请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律摆个造型。如:一个举手,一个叉腰;一个站着,一个蹲着等。

三、幼儿操作。

讲课的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教学工作,说实在的,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确实成长不少,收获不小,或多或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离不开各位领导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更离不开学生们的信任和好学。

我之前一直认为不就是个一年级数学吗,非常容易,可是事实证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当我一天到晚面对那群可爱又调皮的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做老师是非常非常辛苦。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好动、注意力不集中,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非常不习惯。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起:

课堂上除了设计游戏,我从不吝啬带些漂亮教具或和教学相关的玩具,让孩子亲身接触,在玩中快乐学习,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买了很多假币,上课用,下课做为奖品,很喜欢,还有学习立体图形时,让学生把家里的积木带学校,课堂上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非常有意义,提高他们的兴趣。

人人喜欢表扬,大人如此,更别提小学生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外界的表扬和肯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数学成绩,一定要他们愿学、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快乐教学”的原则,而且应该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对于学困生的闪亮点,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我常用的方式是:课堂上对学生答对的问题,给予口头表扬(哇!宝贝、你太棒了)(真不愧是我的好崽崽!)(我发现你比老师还棒,下次你来做老师!)等比较夸张一点,个性一点。也会经常鼓励全班同学给予掌声(掌声送给她!棒棒棒、你真棒!)。当然我们的表扬要及时具体,也不能总表扬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不管是哪个孩子只要发现他的闪光点,那么就要及时表扬,面对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方式。

去年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史海钰,是个非常听话懂事,上课声音洪亮,学习积极向上,自尊心特别强,非常喜欢表现自己,也非常喜欢老师表扬自己,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挨过我的批评,几乎每次检测考试都是100分,每次家长来接他我总会说你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但是其实人无完人,孩子更是如此,有一次期中考试,很多同学都是100分或者99分,而他只有89分,我当时看到他的试卷,分析了一下,粗心了,一个图形数错导致后面的题全部算错,扣了11分,于是我找到他,你觉得你能打多少分?他毫不犹豫说:100分,但当时我告诉他,只有89分,顿时他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我跟他说,没关系的,咱们下次还有机会,老师不会怪你。

我当时跟家长分析了一下,说,我能理解宝贝,因为宝贝上次的期中考试没考好他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爸妈,所以这次肯定太过重视,太紧张的,我们先不要影响宝贝,等过段时间,找个合适的机会我再找他聊聊。过来几天放学时我找到他聊天,我跟他讲,孩子,我们的学习要努力,但是老师不要求你每次拿100分,题目有难有易,但是不管你考多少分,只要你上课的态度积极,老师还是最爱你的。

建立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一个好的学校校风影响很重要;同样,良好的班风也能为班级的荣誉加分。而课堂上优秀常规及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是良好班风的一部分。所以,作为科任老师在课堂上抓好学生的听课常规、课堂投入度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比如:铃声响、快坐好、课本文具摆放好;1、2——安静,1、2、3——我坐端;请将桌子对齐,我就对齐。并将这些规矩纳入小组及个人评价中,让学生形成习惯。

小学生活泼好动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单一小组评价方式学生容易厌烦,所以经常设立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男生女生pk、对子pk、评价之后一般是加操行分,有时候可以再加几样如:赢小红旗、赢小奖章、赢奖励品、每节课后一小总结,每周做一次大总节,每周结束总结并评出8—10个每周之星名单,每到周五学生就知道是发每周之星的时候,所以最后一节课上的还更有味。

养成孩子认真做题、独立思考和检查的习惯,每次的'作业我都会认真批改并且记录,记录做的好的同学第二天课前进行表扬并加数学积分一分,记录作业有错的同学及错误的原因,真正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没有掌握。有针对性进行辅导,有错题要求立即订正。并会进行第二次批改,有时间也会另外出类似的题再巩固。其实我觉得做错了不要紧,关键是认真对待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错题。错误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错题都是暴露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是该知识点掌握的不好,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去分析原因,还可结合该题型出一些类似的题目给孩子再做一做,让一题多变,在变化中孩子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得到加深和升华。纠正一个错题,孩子离优秀又进了一步。

有个这样的家长,平时他儿子考的好、或得了奖励表扬回去从来不会打电话给老师说声感谢的话,但凡,他儿子考的不考或作业不会做,就怪老师没教好,有天晚上我接到这个家长的电话,也不叫老师,直接就说:我们儿子这个20以内数的组成不会做啊,是不是没有听懂,当时我听的出这个家长在责怪我,我就说,哦,今天讲的这节新课可能他还没有完成掌握,这个很正常,下节课我们会专门通过复习和练习加以巩固提高,你先不要着急,其实当时我很想说他儿子上课状态不很好,但是我知道当时这样说,家长肯定会认为老师是推卸责任,在周五下午,我主动找到这个家长聊,先说好话,然后告诉他孩子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喜欢做小动作,需要您协助,在家好好说一说,通过我的主动,家长的态度稍微好了一点。

以上只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能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幼儿园讲课教案

1、加深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用肢体动作模仿种子生长。

2、喜欢唱歌,体验唱歌的乐趣。

歌曲碟子、幼儿用书。

和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温习故事《小种子长大了》。

1、一起唱歌曲。

神奇种子。

神奇种子爱喝雨水,

晒晒太阳真温暖。

神奇种子发了芽,

长大开花变化大。

2、问:种子需要什么生长条件。

3、讲述小种子生长的情况,幼儿根据教师的话,模仿小种子每一次生长。例如:

(1)下雨了,小种子被雨水滋润。

(2)小种子慢慢从泥土里钻出来。

(3)小种子渐渐长大,还长出叶子,变成了小苗。

(4)下大雨,刮大风,小苗也不怕。

(5)小苗在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下越长越高,叶子越来越多。

(6)开出美丽的花。

请幼儿一边扮演小种子生长,一边唱歌曲。

等差数列教案

例1:(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前3n项和为.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6,前六项之和为728,则a1=,q=.

例2: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例3: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

数学讲课教案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纸、ppt。

一、课前交流,介绍韦恩图。

1.我们先来猜脑筋急转弯,好吗?请听:

二、探究新知。

(一)巧妙设题,直观感悟。

1、上学期我班有8人参加了语文知识竞赛,有9人参加了数学知识竞赛,我班一共有几人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知识竞赛?生:8+9=17(人)。

师:可实际参加的人数只有14人。这是为什么呢?(产生认知冲突)请学生描述:

(1)参加语文知识竞赛的有8人。

(2)参加数学知识竞赛的有9人。

(3)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人。

(4)只参加语文竞赛的有5人。

(5)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6人。

(二)小组用集合图表示,加深理解。

(三)掌握算法。

算我班一共有几人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知识竞赛?你会怎样列式?

1.师:同学们,利用上面这些数据,能列式计算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知识竞赛的人数吗?

生:列式计算:(1)8+9-3=6(人)(2)6+5+3=14(人)。

师生反馈交流,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意义(先教师说,再让学生说。)。

2、.归纳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数学广角中的一个重叠问题(师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这样的重叠圈,帮助理解。

三、巩固练习:出示ppt中的练习题。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学到的知识。】。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学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蕴含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提高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具备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ppt展示几道题目: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一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5,20,25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交情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教师提问学生这几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教师引出等差数列。

环节二:探索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讨论,类比等比数列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问题1:等差数列的概念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环节三:课堂练习。

(1)1,2,4,6,8,10,12,……。

(2)0,1,2,3,4,5,6,……。

(3)3,3,3,3,3,3,3,……。

(4)-8,-6,-4,-2,0,2,4,……。

(5)3,0,-3,-6,-9,……。

环节四:小结作业。

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作业: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呢?根据实际问题自己编写两道等差数列的题目并进行求解。

讲课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语言的含义及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及分析、质疑文本的能力。

1.温习寓言的含义。

2.分析文章的主旨。

探究这则寓言的启示。

一课时。

多媒体展台。

1.导入(ppt不打开):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是献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秋天,雨水如期而至,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汇入了母亲河也就是黄河里,河水上涨几乎与河岸齐平,黄河的河神就觉得自己特别的了不起,于是就昂着头眯着眼以一副很神气地样子惬意地顺流东游了,到了河的尽头时,他发现眼前有一片水域,放眼望怎么看也看不到尽头,这才知道相比眼前这片海自己根本算不上什么。于是呢就很羞愧地向河神坦诚自己曾经的无知和自己的悔悟。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何处吗?生:秋水、(庄子)。

2.正式授课。

温故而知新。

师:是的,(打开ppt)这是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庄子的《秋水》的节选篇。(点击页面至课文所在处)现在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和熟悉一下这篇短文。秋水12......生: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师:大部分同学都堵得很认真很熟练很通畅。说明同学们预习的很好。那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给大家一个提示(ppt选择题页面)生:c师:perfect,这个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你们而言简直小菜一碟呀,寓言相对于其他问题而言最显著的区别性呢就在于它的故事性与讽刺、劝诫说理的浓缩式结合,《》是这样定义寓言的。怎么都成了没醉的.葫芦心里有就是道不出呢?之前我们也学过不少的寓言,课外也读过一些,那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或寓言故事书呢?生:

师:现在呢,我们回归课文,看看梦中迷蝶的庄周他笔下的《秋水》。

(2)紧扣文本。

三、what,都发生了什么事?

(3)生1:“河伯”、“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师:同学们说她概括的好吗?

(5)生:好。

(7)生:两层。

(8)师:两层啊,那二排二号同学认为在哪里断开合理,各是什么意思?

(9)生:在课文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

(10)great,这位有着洞悉一切的慧眼。(教师带头鼓掌),看来分析文本对大家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展示ppt)。

讨论:1.你怎样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2、这则寓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13)生:.....

(14)师:这位同学讲的很深刻,下面老师补充整合一下,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此文,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了河伯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对自身的认识过高),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最后一个问题呢,就留作课后作业,同学要写在作业书上,下周一交给我,并在当日课堂上,随机抽查,不能说自己没有任何感受。

(15)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首先呢,是温习并完善了我们关于寓言的人质,其次也就是今天的重点,我们学习了秋水的文本层次,并做了拓展联系。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有收获吗?都是什么收获呀?期待着下节课我们会比这节课更有突破发展。下课。

(16)生:老师再见!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1、通过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获得推导公式的思路。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讲授法。

过程。

)“”

这是时就知道的一个故事,高斯的算法非常高明,回忆他是怎样算的(由一名学生回答,再由学生讨论其高明之处)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一组,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

我们希望求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和,高斯算法对我们有何启发?

二、讲解新课。

1、公式推导()。

问题(幻灯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学生讨论,研究高斯算法对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指导意义。

思路一:运用基本量思想,将各项用和表示,得,有以下等式,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似乎与的奇偶有关。这个思路似乎进行不下去了。

思路二:

上面的'等式其实就是,为回避个数问题,做一个改写,,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

于是有:。这就是倒序相加法。

思路三:受思路二的启发,重新调整思路一,可得,于是。

于是得到了两个公式(投影片):和。

2、公式记忆。

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这里对图形进行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项和的两个公式。

3、公式的应用。

公式中含有四个量,运用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一。

例1、求和:(1);

(2)(结果用表示)。

解题的关键是数清项数,小结数项数的方法。

本题实质是反用公式,解一个关于的一元二次函数,注意得到的项数必须是正整数。

三、小结。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四、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3.通过参与编题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通项公式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用具。

方法。

研探式.

一.复习提问。

等差数列的概念是从相邻两项的关系加以定义的,这个关系用递推公式来表示比较简单,但我们要围绕通项公式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

二.主体设计。

通项公式反映了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确定后,数列的每一项便确定了,可以求指定的项(即已知求).找学生试举一例如:“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求.”这是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由学生解答后,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些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包括正用、反用与变用,简单、复杂,定量、定性的均可,教师巡视将好题搜集起来,分类投影在屏幕上.

1.方程思想的运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则-397是该数列的第______项.

(2)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则公差。

(3)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首项。

这一类问题先由学生解决,之后教师点评,四个量,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若学生的题目只有这两种类型,教师可以小结(最好请出题者、解题者概括):因为已知条件可以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所以这些等差数列是确定的,由和写出通项公式,便可归结为前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只需把两个条件(等式)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以求得和,和称作基本量.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一个条件(等式),能否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启发,由这一个条件可得到关于和的二元方程,这是一个和的制约关系,从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举例说明(例题可由学生或教师给出,视具体情况而定).

类似的还有。

(4)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以上属于对数列的项进行定量的研究,有无定性的判断?引出。

4.研究项的符号。

这是为研究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所做的准备工作.可配备的题目如。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问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小于0?

(2)等差数列从第________项起以后每项均为负数.

三.小结。

1.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四.板书设计。

1.方程思想的运用。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4.研究项的符号。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数列是中、高职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选择的课题:《等差数列》是“数列”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对口单招高考中的能级要求是理解。通过对生活实例和内容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感受等差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对口单招学生是在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经历了中考之后分流到我们学校的,他们的数学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畏难情绪等。针对这些情况,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直觉感受和已有经验,结合生活实例,精选一些典型的、适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讲解概念和定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次参赛内容为一个单元: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又包括:1.等差数列的概念(1课时);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课时);3.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1课时)。所选内容来源于教材和数学学案。

四、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2)理解等差中项的广义概念,能灵活运用性质巧解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数列在实际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应用,并能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建立数列模型以及应用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五、主要教学理念。

1.任务引领。

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把学习过程任务化,让学生在实施任务中训练技能,构建理论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充分的机会自行处理实施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所学即所用”。

2.以生为本。

学生是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协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给予适当的建议,并适时进行指导,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评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相互启发、通力合作、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预习沟通,让每位学生都能信心十足的上好数学课;

2.重视课前预习,使教学过程顺畅进行;

3.采用课堂教学结合梯度式任务单的形式完成教学;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5.主要采用“任务引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6.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积极进取。

七、资源开发。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和动画辅助教学。

教案目录。

教案一。

教学内容单元一等差数列任务一等差数列的概念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会求一个给定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过程与方法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常规教学手段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讲概念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为主,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单。

活动教师。

活动设计。

意图课前。

探究单。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美国。

6.0。

6.5。

7.0。

7.5。

10.0。

英国。

5.5。

6.0。

6.5。

7.0。

7.5。

中国。

43。

44。

45。

46。

独立思考,并写出这三个数列。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每个数列的特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活动一。

板书定义及注意点,用彩笔画出关键词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理解概念,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论证的思维过程任务2: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写出其首项及公差。

(1)2,5,8,11,14;。

(2)-2,-2,-2,-2,-2,;。

(3)1,0,-1,0,1,0,-1,0,……。

(1);(2)。

独立思考后完成。

巡视并记录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指导。

通过这两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活动二。

思考交流。

(4分钟)等差数列的定义,怎样求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归纳总结1.归纳总结;

2.引申到下一节课巩固本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

检测单。

(10分钟)。

1.已知下列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填出所缺的项,并求其公差。

(1)7,3,,,,…;。

(2)5,,,,25,…。

(1)2,9,16,23,30;。

(2)。

(3)-1,-1,-1,-1,-1.

独立思考后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各自的完成情况。

巡视并记录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答疑并校对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后。

巩固单。

(1分钟)【巩固单】“一点通”p10第2、3题;

【思考单】书本p9“问题解决”

【预习单】预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节,并完成预习单。必做。

选做。

必做。

学习评价。

自我激励。

同伴激励。

教师激励。

自我评价。

观察点。

优秀。

良好。

继续努力。

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法的掌握情况。

数学日志:

同伴评价(小组成员)。

观察点。

优秀。

良好。

继续努力。

计算能力。

同伴语录:

教师总评:

板书设计。

突出重点。

shapemergeformat教学反思精益求精本节课通过生活中一系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对等差数列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使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这节课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各国的鞋码问题引入,进而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这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逐步抽象概括得出等差数列定义,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这课各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引导分析细致、到位、适度。如:判断某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这是促进概念理解的好素材,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通过任务驱动,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合理有效,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对本次教学设计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1.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抽象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将抽象具体化,帮助学生认识并实践。本次设计正是以学生身边的具体例子入手,将内容生活化从而激起学生兴趣。

2.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数学也不例外。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具有丰富的实际应用背景应该好好抓住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列的重要性。

3.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差问题,只讲基础题型,难题少做或不做,反复练习。让他们体会会做题的成功心情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案二。

教学内容单元一等差数列任务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和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运用通项公式求解相关参数。过程与方法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结合,做好探究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常规教学手段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由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式子特点、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等方式归纳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单。

活动教师。

活动设计。

意图课前。

探究单。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相应的数列。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列中归纳出每一项与首项、公差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10分钟)设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则,

请学生回答,并板书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想的能力。

活动二。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

(15分钟)任务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公差为3,求其第11项。

任务2:求等差数列-13,-9,-5,-1,…的第56项。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校对答案。

(4分钟)知识层面总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想方法总结:不完全归纳法;方程思想归纳总结1.归纳总结;

2.引申到下一节课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课堂。

检测单。

(1)若,求;。

(2)若,求;。

巩固单。

(1分钟)【巩固单】书本p13“练习”

【思考单】书本p13“问题解决”

【预习单】预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节,并完成预习单。必做。

选做。

必做。

学习评价。

自我激励。

同伴激励。

教师激励。

自我评价。

观察点。

优秀。

良好。

继续努力。

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法的掌握情况。

数学日志:

同伴评价(小组成员)。

观察点。

优秀。

高中数学数列教案:等差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一、片头。

(30秒以内)。

前面学习了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能初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3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8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由三个问题,通过判断分析总结出等差数列的定义60秒。

第二部分内容: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50秒。

三、结尾。

(30秒以内)授课完毕,谢谢聆听!30秒以内。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一系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对等差数列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高中数学数列教案:等差数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