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对应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02:00:59 作者:琉璃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对应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经推荐遴选,中组部、中宣部确定32名“最美公务员”。刘立飞、孙筱和、刘叶阳、桂河标……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名字,是我们公务员队伍中恪尽职守、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见贤思齐、对标对表,涵养“最美”基因,努力成为“最美”的他们。

“最美”基因一: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勇敢和无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刘立飞第一时间报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竞速,义无反顾地奔赴战“疫”第一线;杭州市公安局钟毅及其团队仅仅用24小时,加班加点设计开发了“城市大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助力杭州率先研发出“健康码”,并迅速推广复制至全国……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在急难险重的重要关头,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冲锋在前,坚决打好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美”基因二:扎根基层、不胜不休的坚守和执着。曾经是嫩江市妇联副主席沈淼,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她一个接着一个地解决了老百姓大事小事近万件,带领乡亲们建成了滑子蘑扶贫产业基地,带动全村贫困户及村民3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4000余元,曙光村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他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闺女”。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无数个沈淼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为决战脱贫攻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托举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成为了老百姓的“贴心人”。

“最美”基因三:担当作为、真情奉献的用心和用情。面对湍急的洪水和未知的险情,江西余干县梅港乡政府驻村第一书记桂河标奋不顾身地第一个跳入水中,眼睛睁不开,他就潜在水里用脚来试探,最终找到了渗漏点、守住了圩堤。辽宁阜新县司法局张彪想尽办法帮欠薪农民工搜集证据、讨回公道,先后为35名农民工讨回56万余元工资款……为了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默默无声地在基层一线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公仆本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最美公务员,你们就是我们中国的脊梁,一次次艰难的选择,彰显了无畏的担当;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蕴含着朴素的真情。向你们的先进事迹致敬,向你们的奋斗方向前行,力争成为你们“最美”的样子。

大自然的哨兵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

张辉同志现任闵行区华漕镇城管执法中队副中队长、支部委员。他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围绕“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更文明”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结合“进博会”城管执法保障、“美丽街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与目标。

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作为中队支部委员,张辉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个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和职业品格,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做事,始终与党同心同德,_、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头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张辉同志注重队伍建设,锤炼年轻队员。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抓好培育、选拔、任用关键环节,细化完善领导干部日常考察考核方式,全方位掌握队员思想工作等情况。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队员。

聚焦重点,努力提升精细化水平

2017年起,张辉同志担任华漕中队副中队长职务,分管勤务工作,他全程参与了华漕镇“路长制”的制定和实施并结合“美丽街区”、“美丽商铺”等创建工作,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确保城管执法力量切实下沉到各条路段。以过程管控、监督考核、奖优罚劣为抓手,运用考核、奖励、责任追究的手段,确保“路长制”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路长制的组织架构下,华漕镇“美丽街区”三年创建计划压缩至2年完成。

为做好进博会城管执法保障工作,张辉同志坚持车巡+步巡、白天+黑夜,强化街面环境秩序管控、开展空气质量执法保障、拆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设施、加强应急处置、注重执法规范。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幸乐路占道洗车专项整治,拆除侵占公共走道违法建筑,积极参与紫提路整体改造,完成了 “进博会”市容环境问题点位的整治及任务清单的销项工作,开展街面环境秩序整治。

针对华漕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集中力量,张辉同志组织开展了信鸽鸽棚专项排查行动、扬尘治理行动、违法建筑防控、环保督察点位龙上市场整治行动,同时有效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主动开展“回头看”,将常态化监管落到实处。

张辉同志重点聚焦“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加强法律宣传、注重指导服务、全面从严执法,深入细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为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有力执法保障。通过他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华漕中队在去年区局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考核中名列前茅。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观后感心得

我们有着先进的高科技:空调、电视、电烤箱……但是,再多的高科技,再多的奇珍异宝,也已经控制不了人们的贪婪了。人们开始破坏大自然了。

人们用树木造纸、造船、造高楼……至少,现在的人们生活还都是不错……可是,好日子不是天天都有的。工厂烟囱的废气越来越多,天空黑沉沉的,天呀,城市出现了雾霾。

雾霾越来越严重,连面对面看别人都像隔了一层纱在中间,城市中也流传了几个笑话:今年没有圣诞老人送礼物喽,因为圣诞老人被困在雾霾里了;一位女司机打电话给交警说:“交警,我闯了6个红灯,因为雾霾太严重了。”交警说:“没事的,因为摄像头也因为雾霾太严重,拍不到你的车牌号……”

我觉得我们的地球还是有救的,只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珍惜大自然,爱护环境。一句话:“珍惜吧,人类!”

大自然的哨兵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期待。“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体现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这首著名的诗更是形象而又深刻地道出了“老黄牛”的精神内涵: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在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分局巡逻防控一线,就有这样一群勤恳踏实、乐于奉献的“老黄牛”,他们平均年龄55岁,都是老党员、老民警,时时刻刻发扬“老黄牛”的精神;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这群“老黄牛”中就有这么一名默默无闻的代表——张辉。

张辉,男,196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他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无怨无悔。但不论做哪一项工作,他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只要在岗一天,我都会履职24小时,在岗位上认真负责到底。”

巡特警大队防控中队的职责主要是接警处警和巡逻防范,与群众密切相关,张辉深知110在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常讲:处警不能怕麻烦,我们的工作要想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就要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中,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张辉所在的网格位于道北,外来人员多,治安形势特别复杂,每日的警情少则十来起,多则二三十起,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2022年2月某天中午,张辉与队友刚处置完一起警情,正在分局食堂吃午饭。刚扒了两口,就接到群众求助报警,称一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在春都路附近迷了路。他立即放下碗筷,与队友直奔现场,待把迷路老人送回家中,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午餐早已凉了。用自身言行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明白110的初心——“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宁误饭点,也不能耽误每一起群众求助”。

2022年4月某天一大早,车水马龙的瀍涧大道上出现了一辆轮椅车,车上载着一名老年人,由于轮椅车突然没电,老人被困在了路中间,险象环生。接警后,张辉立即带队赶往现场,指挥队员疏导交通,他自己不顾危险,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小心翼翼的将老人扶上警车。经了解,老人一直在城区独居,因为生活拮据,老人打算到道北买些便宜的生活物质,没想到车出问题被困在道路中间。为安全起见,张辉当即驱车将老人送回了住处,临走时,又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了急需的生活物品,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叮嘱老人有困难,找警察。社区的群众看到后直夸:还是110最贴心。

把前置工作尽可能做到位,争取速度再快一点,服务更优一点,这是张辉给自己定的工作目标。工作中,他不顾自身病痛,一丝不苟做好巡逻防范工作,严格落实1、3、5快反要求,主动带领队员加强主要路段和多发案路段巡逻,切实提高巡控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022年5月某日凌晨,张辉接到报警称,在辖区春都路发现一名行踪可疑的男子,正在拉停放路边的小车车门,张辉带领巡逻警力果断出击,在恒泰春天小区附近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经审查,一举破获盗窃案3起,涉案价值1万余元。近年来,他坚持奋战在巡逻防控第一线,打击现行的最前沿,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多名,追回被盗电动车5台,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3面。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张辉只是这群“老黄牛”中的一个缩影,巡特警一线还有张旭、田红旗等无数这样的“老黄牛”,他们都时刻牢记信仰,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一名老党员老民警的责任担当。

这群老党员,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

这群老民警,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平凡岁月的点点滴滴。

这群“老黄牛”,没有宏大的理想,有的只是守护万家灯火的那份不变初心。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近日,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0名2021“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来自绵阳市安州区的马银国获得这一殊荣。

9月7日晚7点41分,央视第十频道播出《最美自然守护者发布仪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全市系统内的干部职工观看发布仪式。各县市区共设14个会场,1个主会场,13个分会场,共计1600余人观看。

马银国作为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

扎根在自然资源工作一线41年

踏遍全乡173平方公里山山水水 沟沟坎坎

累计行程12万余公里

把管好村民的“饭碗田”

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使命

他还自编《守护生命安全》等宣传稿350余篇,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区内家家户户。

高川乡风景如画,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也“特别金贵”,人均耕地不足0.1亩。

“高川乡是高山地带,对于村民来说,土地是最重要的。我守护了他们的土地,他们都亲切地叫我‘马国土’。”马银国在发布仪式上说。

守土尽责,马银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自然资源人的坚守。他的事迹也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干部职工们钦佩不已。

保护自然资源,是每个自然资源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在向前辈致敬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绽放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