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音乐课说课教案 音乐教案设计(实用6篇)

时间:2023-09-25 02:37:32 作者:梦幻泡 2023年音乐课说课教案 音乐教案设计(实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音乐教案设计

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地按规则游戏。

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cd带、课件背景图

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跳个舞吧,你们准备学什么小动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现在小动物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那危险的地方在哪儿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拍手来告诉我。

(7)第六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8)、第七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由幼儿自己扮演老狼开展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个游戏就叫《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告诉幼儿已穿过黑森林,赶快回家吧。

中班音乐教案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课件、磁带事先丰富幼儿

(一)导入:

做律动入教室。(放音乐,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二)发展:

1、发声练习

2、“磅磅,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1)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小雪花回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5、看课件欣赏歌曲,“你听到了什么?”

6、听教师演唱,幼儿拍手

7、幼儿完整唱三遍

8、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

(1)“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

(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

9、编完后完整的说,小朋友你们都非常的棒,为小学化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10、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陪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

11、幼儿和教师一起唱分组唱分组、个别进行演唱

12、“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完整的唱两编

13、“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14、加动作进行演唱

三、结束:

好了,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

四、活动延伸:

美术:画冬天景色或是绘画歌曲的内容

快乐的音乐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和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关于“时间的歌”的音乐教学过程,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中标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述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合理安排分配时间,做珍惜时间的人。

2、通过歌曲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声音长短、高低、强弱等所发出的不同的奥秘。

3、即兴创编动作、节奏和创编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演唱歌曲时应注意运用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情绪。

三、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的难点演唱歌曲时容易出现吐字含糊不清,提醒学生运用舌尖轻轻弹动,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实物闹钟、打击乐器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

1、猜谜语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举手回答。

教师补充:滴答滴答是闹钟走的声音,很轻,当当当是闹钟响铃的生硬,很

清脆很响亮,因为要把人们叫醒,看这闹钟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该做什么事情了。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首谜语,回家也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一猜,好不好?

2、揭示课题:并板书《这是什么》

(三)、初听歌曲

师:“原来是闹钟,瞧!他来了,你们听听闹钟发出了什么声音?你们能听出来了吗?”(播放歌曲)

生:??

师:“发出了闹钟走的滴答滴答声,你能用动作模仿闹钟走的样子吗?(个别模仿)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生一起做动作)闹钟发出当当当的声音时,我们来做一个敲钟的动作,(师生一起做动作)。

(四)、歌词学习

师:歌曲里除了滴答滴答、当当当的声音外,剩下的歌词,大家熟悉吗?(熟悉)谁来说说?(个别说)哦,原来是俞老师给大家猜的谜语。(师按节奏念:会走没有腿??)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俞老师一起从头说一遍。记住念滴答滴答时声音要整齐轻巧,念当当当时声音要强、连贯一点。

师生:一起朗读歌词。

(五)、歌曲教学

1,、教师范唱(注意演唱的轻重变化,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

2、跟录音机哼唱,熟悉旋律。提示:用心体会“滴答滴答”是怎么唱的。师:“小闹钟说‘唉,老是我一个人在唱,真没有意思,我想邀请所有的同学跟我一块唱,行吗?’那就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吧!”

3、随琴演唱(解决问题)

师:“你们跟真小闹钟唱歌有困难吗?觉得哪里不好唱?

生:??

师:好,俞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解决。

4、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重点指导“嘀嗒”要唱的整齐轻巧,“当当当”相对要强、连贯。)

5、分小组表演歌曲

男女生,小组,分别演唱“嘀嗒”和“当”

(六)、创编活动

师:好,现在就请其他几个同学上来围成一个大圈,就像一个大大的钟,在音乐声中沿着顺时针有节奏地走动,当歌词唱到“当当当”时做敲钟的动作,音高时敲上面,音低时敲下面。“其他同学同学拿起你们手中的打击乐器,给这首歌曲配伴奏好不好?(提示学生根据乐器的特点以及歌曲的变化准确的编配)及时表扬、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学生互评看谁唱的好)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个别说)

(七)、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出要爱护闹钟、珍惜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七、板书设计:

这是什么5131|5131|5050|5—|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

八、课后反思:

授课教师:俞苗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感受重音表现的音乐特色。

3、能够积极地参加游戏,体验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胸饰:小老鼠和大老鼠、大懒猫头饰、厨房、食物、饼干

活动重点:

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老师有意制造一响声(气球被戳破的声音),让幼儿惊愕一下,引出课题。

t:宝宝,你惊愕的时候,吓一跳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的?(做动作)

三、初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惊愕、吓一跳的感觉。

么音乐让你吓一跳的?原来音乐里藏着一个重音宝宝,把你们惊愕了一下!

四、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音乐特点。

一起来看一下吧!

五、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

走到厨房去的。(看一遍课件)

地走)

六、听音乐做游戏。

干吃,好吗?(第二遍游戏)

七、活动结束: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中班音乐教案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型的能力。

自制节奏小屋四个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边律动边歌曲)

听乐曲前奏找朋友,会听音乐。

二、出示各小屋

1.小动物们也邀请我们去做客,做朋友,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去吧。

2.它们出来没有?原来它们家都有门铃,你们按了门铃,它们才会开门。(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家门拍打节奏)

3.老师带幼儿一一去小动物家按门铃,按对了小动物出来开门欢。

4.幼儿分散练习。

5.出示一小动物家没门铃,大家为它装个门铃。(幼儿创编)

三、音乐游戏:

火车钻山洞(幼儿会听着音乐变换动作)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大胆的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老狼及小羊的头饰,水彩笔每人一只,准备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门,现在带上你的小耳朵听听谁来了?(教师播放老狼的录音,并配合录音表现老狼的形象)

二、欣赏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师:刚才听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现在老师请一些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只坏老狼。(部分幼儿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这一只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三、欣赏第二段,练习游戏动作

教师:这只坏老狼来找吃的,告诉小朋友们,可怜的小羊呗发现了,那小羊有没有被吃掉?谁保护了它?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第二段。(教师边唱边做音乐中第二段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歌里聪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师幼儿共同做音乐第二段的动作)

四、作画请黑猫警长

教师:这可是一只很坏的老狼,光说没看到黑猫警长是不会怕得,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只黑猫警长了,小朋友也赶快动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边的水彩笔画一只猫的头像。(老师神秘地说:老狼来了,迅速转身在黑板画一只简笔画猫头像,幼儿跟着画。)

五、教师幼儿配合开始第一次游戏

教师:我们要开始游戏了,小朋友们先带上小耳朵认真听怎么玩。

1、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师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四处张望,留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2、第二段:一二小节,全体幼儿站立,边唱边指着老狼。三四小节,右手张开,用力地像右边甩。五六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凳子,保护“小羊”。七八小节,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后。九至十二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十三至二十二小节,右手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的开枪,并发出“叭叭”的声音。老狼做抱头四处逃窜的狼狈相。

六、跟换角色,重复游戏数遍。

活动目标

1、探究纸杯的声音以及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几种纸杯游戏的玩法。

难点:游戏规则的掌握。

活动准备

1、准备进教室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2、歌曲《娃哈哈》录音、录音机

3、纸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边做动作边进教室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一个纸杯提问:这是什么?能用来干什么呢?

2、你知道它能怎样发出声音吗?

3、教师小结:它的用处很大,它还可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呢。

二、新授

1、放录音《哇哈哈》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打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2、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传纸杯》

3、把全班幼儿分成五组,每组8人

4、用“闯三关”的方式来玩游戏,由易到难

第一关规则:一拍一动,

第一拍双手端起纸杯,

第二拍从右手边传给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练习)

第二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传纸杯(教师带幼儿练习)

第三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双手交替拍纸杯的底部,

第五、六拍在拍手,

第七、八拍传纸杯

(重点练习这一关,指导幼儿熟悉玩法)

三、结束部分

集体最后用第三关的方式练习传纸杯的游戏(巩固练习)

四、活动延伸

除了传纸杯我们还可以尝试传沙包、传皮球等游戏,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操场玩吧!

活动目标:

1.结合图谱,感受音乐的旋律,学唱歌曲。

2.乐意跟着音乐边唱边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在已学会做套圈游戏的基础上,探索和着音乐进行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分清左右手,会玩三人套圈游戏。

2.物质准备:钢琴伴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在《套圈》的伴奏中,幼儿进入活动室。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套圈》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二、学唱歌曲——套圈

1.听一听,这首歌曲感觉怎么样?

2.分段欣赏,说说听到了什么?

3.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

4.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5.分组,分角色演唱。

三、尝试音乐融入游戏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尝试。

3.集合图谱,讲解第二段游戏规则。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集体尝试第二段音乐游戏。

6.提出要求,再次尝试。

7.结合图谱,分解第一段动作。

8.请个别幼儿尝试。

9.幼儿完整第一次游戏。

10.集体交流。

11.分组游戏。

12.结合活动,进一步提出要求,集体游戏。

四、完整进行音乐游戏

1.幼儿互换朋友,多次游戏。

2.增加一点难度,速度稍快一些,尝试游戏。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舞台下面邀请两位客人老师上来和我们一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