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微笑着承受一切阅读答案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30 06:17:18 作者:MJ笔神 微笑着承受一切阅读答案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

1、设疑激趣,自主研读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教学伊始,便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自由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根据问题读文思考,交流汇报。接着,又设疑提问:桑兰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读,抓住“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品味优美语言,感受主人公坚强的品格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2、创设情境,品味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李吉林老师告诉我们:“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而深刻的情境。”本课教学就是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例如,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再现她轻盈优美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桑兰的“优秀”,继而,让学生练习给画面配音解说,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教学活动,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思路提要]

[过程揭示]

一、揭示课题 引导质疑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有什么问题呢?(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什么事使她承受一切? “一切”又指什么?她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读文释疑  交流汇报

(一)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二)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

三、设疑激趣  读文思考

(一)  桑兰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读懂她吧!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二)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桑兰是个什么样的人。(优秀、不幸、坚强、乐观)

四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脉络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出桑兰的“优秀”“不幸”与“坚强”的呢?请大家读课文。(师生交流)

得出:第1自然段写桑兰是我国最优秀的跳马运动员,多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第2自然段写桑兰发生了意外,她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了,可后半生也许永远在轮椅上度过,这真是天大的不幸。

第3—7自然段写桑兰坚强面对不幸。

四  紧扣重点词句展开研读  

(一)紧扣“优秀” 研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说说从哪儿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体会桑兰是个优秀的运动员)

2、播放“画面” 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潇洒的动作,优美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相(桑兰比赛、获奖镜头)大家有什么感想,尽情的说出来吧!

3、激发兴趣 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二)紧扣“不幸” 研读第二自然段

1998年7月21日晚上,在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亿万中华儿女目不转睛的盯者电视屏幕,他们期待着桑兰再创佳绩,为国争光。可是发生了意外情况,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抓住“头朝下,重重摔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等词句了解。)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可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桑兰的“美好人生”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3)如果你是一名在场的记者,你会怎样把这不幸的事客观的报道?

(三)  紧扣“坚强” 研读3—7自然段

1、自由读文,划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

2、师生交流,体会桑兰的坚强。

(1)第3自然段

桑兰的伤势怎样?

桑兰的表现如何?(没掉一滴眼泪,急切询问比赛情况)

队友们看到伤势如此严重的桑兰有什么表现?(失声痛哭)为什么要写队友的表现?(对比衬托坚强)

(2)第4自然段

主治医生的话又说明了什么呢?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

范读课文,启发想象桑兰是如何反复练习,掌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感情朗读

(4)第6自然段

如果你是桑兰,你会怎样说?

从桑兰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第7自然段

联系上文说一说她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敬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点明课题,突出中心)

五、联系生活 拓展延伸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然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桑兰勇敢面对人生不幸的精神,感悟桑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那么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4微笑着承受一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24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用“——”画出来。

生:(读、画)

师:哪些同学找到了?

生:这句话是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师:(投影出示这句话)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用“~~~~”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生:(再读)

师:你们找到了?

生:找到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的是什么句子?

生:前来探望的队员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上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苦。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生: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师:对了。(板书:没有一滴眼泪,急切地询问)那么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生:应该读出坚强的语气。

师:你能用坚强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生:能!

师:好,那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读得还不够坚强。能读好这两句话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了桑兰的坚强。

生:这两句话应该读出急促的语气。因为课文中有“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师:你说得真棒,而且读得也很好。大家给他掌声,好不好?

生:(热烈鼓掌)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桑兰摔伤后表现得很坚强,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她的坚强?

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对,这两句话也能说明桑兰很坚强。(投影出示)

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康复”是什么意思呢?

生:“康复”是指恢复健康。

师:文中的“康复治疗”是指什么呢?

生:“康复治疗”是指为了让病人恢复健康所用的治疗措施。

生:爷爷的病康复了。

师:“康复”是指恢复健康,不好说“病康复”,可以说“身体康复”。还有谁会?

生: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的身体康复了。

师:这个句子不错!

生:外婆生病了,我祝愿外婆的身体早日康复。

师:很好!

生:康复后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很好。(板书:忍着剧痛  哼着乐曲)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桑兰的坚强。

师:好,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听了她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说得不错!老师也感觉到了。主治医生又是如何评价桑兰的呢?

生:(读医生的话)

师:医生的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医生的话该用赞扬的语气来读呢?

师:老师就请你来当医生,赞扬赞扬坚强的桑兰。

生:(读)

生: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

生: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板书: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师:那么你觉得该怎样读才感人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出桑兰做这些动作时的艰难和她的坚强。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就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觉得他哪些词读得最好?

生:我觉得“一天一天”这个词他读得很慢,让我们感觉到桑兰做这些简单的动作时的艰难。

师:文中还有没有句子具体描写了桑兰的坚强?

生:有。

师:谁来说一说?

生: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师:(板书:“不向伤痛屈服”、“能站起来”)桑兰说这话时,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生:桑兰说这句话时会用坚决、自信的语气。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从“决不”、“相信”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师:谁来读一读桑兰的话?

生:(读)

师:请大家齐读桑兰说的话。

生:(齐读)

师:这一切(板书:一切)都说明桑兰是个怎样的姑娘?

生:这一切都说明桑兰是个坚强的姑娘?

师:(板书:坚强)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出桑兰的坚强。

生:(读全文)

师:她读得很好,很感人。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遍。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下课!

评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第二课时运用了“以点带面”的手法,通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心句)引出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且朗读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桑兰面对重大不幸,仍能坚强乐观,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询问、意外”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桑兰的事迹,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学习桑兰不怕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桑兰的感人事迹,学习桑兰不怕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理解课题

1、(板书:微笑。)问:你微笑过吗?什么时候?(继续板书:承受)

3、出示桑兰比赛图片,她就是桑兰。究竟是什么事使她承受了一切?她又是如何承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桑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标序号。

2、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交流生词理解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交流,师适时指导,。

3、指名给课文分段,全班讨论。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选、摔、套、疗、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过渡: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二、“走进”——桑兰

1、紧扣“优秀”,探究第一段(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来体会。)

出示资料:198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87年入宁波市少年体育学校。1990年进入浙江省体工队。1993年进入国家体操队。1995年在南京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全能和跳马第一名。19,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一名。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2)、播放“画面”,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优美的动作,潇洒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象(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

(3)、激发兴趣,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2、紧扣“不幸”,探究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

(2)、指导自读,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3)、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学生研读、交流。)

3、紧扣“坚强”,探究第三~七自然段(第三部分)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自由轻声读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指名读最后一段。)

(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3)、讨论交流。

a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

b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指导朗读。

c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三、表达,深化感悟。

1、说一说桑兰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进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坚强的姐姐的名字——桑兰。

四、延伸,拓展升华。

1、桑兰成为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但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她说她将尽全力为北京申奥工作,你想对桑兰说什么?快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

2、出示课外搜集建议:借助网络、图书、影视等有关媒体,搜集也向桑兰一样坚强的故事,如洪战辉(感动中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筹备《学坚强、颂坚强》的主题队会。

板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询问”、“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具准备:投影、电脑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桑兰的整体形象。

教学重难点: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本文的题目极富内涵,引导学生从质疑题目入手,产生求知欲望,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情感基础。这一篇文章,学生读起来是比较轻松的,在老师引导学生几遍阅读中,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课文。学生学会了后面的生字,并不能说明孩子已经拥有了这种“微笑”,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完,因为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理解: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桑兰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孩子读了会感动,老师读了也感动。所以,17岁的桑兰才有着这种“微笑”。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这课,千万不可丢失掉那美丽的“感动”。

三、小结

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疗:最后一笔为“竖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桑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找出能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细细品读。

一、复习导入

文中列举的这些事情是鲜活的,是感人的,让孩子走进事例,进而走进桑兰,当学生想到“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就是对桑兰人生的关注,这样的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桑兰并不气馁,而是用微笑承受着这一切,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回答这些疑问。

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桑兰的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读第2、3自然节,画出有关的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优秀跨入入选多次参加赢得荣誉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读第4---7自然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再读第4---7小节,画出具体描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讨论交流

3、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指导朗读品味

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三、小结并且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桑兰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

桑兰的事迹是感人的,能不能让孩子与桑兰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将桑兰的精神品质记在心头内化为以后的行动是衡量这节课的主要标准,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表现桑兰坚强的几句话,让学生亲近母语,在与母语的“亲密接触”中走进文本,走进桑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体会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想象作文。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完成填空。

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

(1)指导朗读。

(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

1、造句。

(1)康复--

(2)意外--

2、桑兰,我想对你说。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考:一是桑兰的这句话表现出了自己不向困难低头;二是这段话点出了文题“微笑面对一切”;三是这句话应该说学生要认识今天的桑兰怎么样了?四是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地欣赏运动员,因为运动员的吃苦精神是世界非常宝贵的财富;五是桑兰用微笑感谢世界。在教学中,我们最好引导学生搜索现在的桑兰,网上这方面的信息还是很多的。从今天的桑兰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

板书:

4、微笑着承受一切

不幸坚强

教后反思:

当和孩子们离开桑兰,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应该是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前进的动力。我想把这份思考带到课后,因此,在本课的作业中,我设计了“桑兰,我想对你说”这个读写结合的训练,从学生写出的文字上看,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

其次,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没有任何挫折,学生这种寻找式阅读,也可以说研究性阅读,他们就会感觉到如何面对挫折,才能转变自己的人生。三年级学生阅读这种真实的东西,一定就能够收获真实,这样才能让其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学生阅读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质也才能走进学生。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

学情分析:

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识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介绍桑兰(同学们根据预习说)。

3、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桑兰,板书课题——微笑这承受一切。

4、质疑。谁?“一切”?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会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标自然段号。

2、默读时勾划不理解的词句。

3、思考问题。自读。

三、交流预习。

1、指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指读生词,齐读。

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

四、将课文读流利。

五、试着解决默读时不理解的词句。

六、写字指导。

七、作业:习字册第4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切身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出真实感情,讲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检查朗读,思考:桑兰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

1、指名读,记分。

2、指名答:优秀、坚强。

三、为什么说她优秀?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优秀”。

四、“可是在的一天,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1、指名读,“……骨折。”

2、出示小黑板:

“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自己读,读懂了什么或不懂什么?

提问:天大的不幸?美好?也许?永远?

讨论交流。

3、桑兰得知自己伤势后表现如何?(坚强)让你最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

4、讨论、朗读、相机交流。

5、“忍不住失声痛哭”。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把伤势、队友心情、桑兰心情进行比较。

6、“忍着剧痛”与“哼着乐曲”的强烈对比,体会桑兰的惊人毅力。

7、“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以及所说的话包含的感情读出来。

五、通过刚才大家共同的研究学习,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桑兰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桑兰的事迹,准备开展“桑兰故事报告会”。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