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服务体系方案 行政服务体系创建方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7 09:05:22 作者:琴心月 最新服务体系方案 行政服务体系创建方案(模板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政服务体系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公开、廉洁、高效、便民”服务为宗旨,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集中审批和服务方式,规范行政监督、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廉洁、规范透明的便民服务。

二、总体目标

建立覆盖全市的行政服务体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办发[]36号)文件要求。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大厅,条件成熟的村建立便民服务室,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要求,所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驻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切实提供便民便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实施办法

(一)健全机构

各乡镇、办事处要相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成立市行政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二)制定方案

制定出适合本乡镇、办事处的筹建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实际。内容包括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具体措施、工作要求、人员经费安排等。具体方案于10月30日前上报市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落实场所

尽可能方便群众。要有足够的办公空间,便民服务大厅要尽可能设立在临近街道或靠近乡镇政府大院醒目的地方。所有进驻大厅的单位要集中办公,还要有适当的供群众歇息的场所,装饰要求简洁、朴素、美观。各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室设置办公桌椅、办公电脑、打印设备和办公电话等。原则上业务量较多的窗口,每个窗口配备一台办公电脑;业务量较少的职能部门,可集中设一个综合窗口,多个部门共享一台电脑。各村便民服务室至少配备一台办公电脑,并联网。

其他具体要求:

1便民服务大厅名称:乡镇(办)便民服务大厅;

便民服务室名称:乡镇(办)村便民服务室。

2办公面积: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场所面积不得少于150㎡。办公大厅不得少于100㎡;便民服务室面积不少于15㎡。

3公示进驻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办事程序、政策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

4公示工作人员:统一制订工作人员工作证、上岗证。工作制度上墙。

(四)窗口设置

必须设立民政、公安、计生、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国土、城建、林业、畜牧、农技推广等服务窗口,大厅窗口组成:便民服务大厅由各乡镇、办事处承担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站所组成。有条件的乡镇还可以增设其他服务窗口。

加强服务大厅的管理,各乡镇、办事处要组织协调窗口服务项目及窗口工作人员的进驻。安排好人员的值班,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五)人员配备便民服务大厅主任由各乡镇、办事处的常务副镇长兼任。另选配一名干部为服务大厅管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便民服务室要安排专人负责。

四、具体安排

(一)动员发动阶段工作任务:召开会议。做出规划,报批方案。

(二)实施建设阶段工作任务:落实便民服务大厅相关设施。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建设运行中的各项工作并试运行。

(三)验收阶段主要任务为全市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检查验收。

五、加强领导。

把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落实、检查。要明确工作责任,分解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监督各部门人员、项目、收费的进驻,搞好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和组织协调工作。其他成员部门各负其责,要落实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服务项目及票据资金无条件进驻便民服务大厅,确保窗口集中办事。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案

九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敬老节”,民间有登高、敬老、吃重阳糕的习俗。湖北商会的.组成人员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生,正处青壮年时期,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根据会长办公会上的建议,决定在九九重阳节开展一次“关爱老人进重阳”的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0月2日上午10时,在南昌市东湖区敬老院(东万宜巷86号,八一大桥旁,出版大厦后面)进行。

东湖敬老院是长期在省红十字护理服务中心的服务养老机构,老人集中,环境优雅,管理有序。请护理服务中心与敬老院直接联系,组织安排。届时,商会领导和10多位同志出席活动。喷绘背景:“关爱老人进重阳”活动。主办单位:江西省湖北商会。承办单位:江西省红十字护理服务中心。邀请新闻单位报道。

(1)慰问老人:到老人房间去慰问看望,将慰问品发到老人手中;

(2)联欢会:请商会领导讲话,红十字会领导讲话,与老人互动,有奖问答;

(3)文艺节目表演:准备4个群舞,4个独唱或器乐表演节目,尽量能激发老人忆旧情怀的老歌老舞为主要内容进行表演。

(2)文艺表演:仅付服装租金和化妆费

4个舞蹈x300元=1200元

4个独唱独奏x100元=400元;

(3)喷绘背景:3米x5米=400元;

(4)有奖问答纪念品:200元;

(5)音响及矿泉水:400元;

(6)新闻媒体劳务费:3个单位x300元=900元。

此项开支花费不多,但社会影响大,6000元可以通过会员自愿捐款形式解决。将捐款数记入年终商会“功德簿”中公示。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xx〕6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首都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中心,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北京。

到20xx年,老年健康事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局面基本形成。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与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将家庭作为维护老年人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掌握老年人健康素养状况;向老年人及家庭成员广泛开展生命观教育,宣传推荐健康科普知识,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主动预防和慢性病自我管理、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体育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老年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统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动员各级老年社会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力量,设置老年健康教育专属阵地,开设中医健康大课堂,将健康教育100%纳入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发挥电台、电视台、报纸、自媒体等作用,培育老年健康传播品牌,面向全社会宣传倡导老年健康理念。以“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节日活动为契机,集中宣传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和相关政策,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预防保健

3.开展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树立和巩固“预防为主”理念,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积极开展脑健康筛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充分发挥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服务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关爱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宣传与公共教育活动。成立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积极参与指导。稳步提升老年人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试点并逐步开展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针对性开展膳食和营养指导。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自主生活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和跌倒的发生。(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掌握老年人群基本情况,持续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和服务质量,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不低于72%。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注重签约服务效果,不断提升签约服务满意度。(市卫生健康委)

5.重视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务的及时性和普及性。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完善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加强对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和随访管理。优化老年人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加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畅通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渠道。到20xx年,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机制。普及传染病防控和应急知识,提升老年人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疾病诊治

7.构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大老年医院建设力度,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xx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推进老年健康指导中心建设,探索老年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为老年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持续完善120急救网络布局,优化指挥调度系统,提高老年人院前急救能力。积极推动老年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站点。(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大家庭病床及巡诊服务供给。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及巡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辖区养老机构实际需求提供上门巡诊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并支付相应费用。健全社区与居家中医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北京中医健康养老身边工程,积极开展中医药膳食疗科普活动,推广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改善服务环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医疗机构100%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到20xx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康复和护理服务

10.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优化康复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满足老年患者的康复医疗需求。建立和完善康复医学学科及康复治疗人才培养制度。提高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加强护理院、护理站等护理服务机构建设。开展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完善护理员管理,加强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模式,推进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形成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的有效转介。到20xx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长期照护服务

12.补齐长期照护短板。探索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建立民政、医保、卫健、残联等部门老年人健康和能力评估标准的衔接互认机制。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长期照护服务,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通过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互助组织等形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完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建立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建立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互助共济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长期照护商业保险,满足不同层次、多元化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市医保局、北京银保监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安宁疗护服务

14.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科和安宁疗护病区,在肿瘤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开设安宁疗护床位。研究制定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服务标准和规范,推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安宁疗护规范化发展,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到20xx年,全市安宁疗护床位达到1000张,安宁疗护服务更加普及。(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完善安宁疗护价格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属于治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按现有项目收费;属于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强化组织领导

发挥老龄委统筹协调作用。完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在整合优化资源、引导投入、规范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作用,统筹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任务融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并抓好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鼓励基层改革创新,调动全社会力量,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做好与医疗保障制度、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打包付费及按床日付费制度。发挥央企和市属国企的优势,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强化对农村地区政策支持,推动实现城乡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健全三地工作协作协商机制,提升京津冀地区整体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农业农村局、北京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人才培养

发挥首都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人才培养和使用规划,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康复、护理、药学、营养学、心理及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及课程。加强老年健康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管理。改善基层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探索设立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师资和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老年人健康信息、评估数据互通,促进各类健康数据的汇集和融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推动老年健康信息科技产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中的集成应用,探索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支持推进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

xx县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依据xx县水利水保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于xx年3月12日开始实施至xx年4月25日完成所有工作任务,经县级自验,认为圆满完成了实施方案中的全部任务,现将自验情况报告如下:

xx县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根据山西省水利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水农水[xx]416号)、xx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晋水农水[xx]489号)和运城市水务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以乡镇水管站为主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xx县《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经过有关部门协调工作,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并以此方案为依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该项目下达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水利、编办、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组,对十个乡镇水管站,逐一进行达标升级。项目完成后,组织专人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坐下来认真研究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按照实施方案内容,认真落实了机构设置,每个乡镇设一个水管站,理顺了现有人员编制,缺额人员补充到位。人员工资已纳入了县财政开支,经费有了保障;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达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有七乡镇水管站办公场所临时设在乡镇政府院内,有三个乡镇办公场所结合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驻扎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部分乡镇水管站陆续配备了仪器设备。

(一)明确机构性质与职能。我们把乡镇水管站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将其职责明确为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和水利科技推广等工作,协助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承担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与运行,调解水事纠纷,组织开展水法法宣传等。

(二)理顺机构管理体制。我们把各乡镇水管站确定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单位性质确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管站人员的人事、财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水管站的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基层水利工作任务繁重,为便于管理,我县是以乡镇为单元单独设立水管站挂牌运行。

(三)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我县以xx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从乡镇调整的编制为准,综合考虑水管站管辖范围面积、水利设施数量、水利管理任务、农业人口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了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乡镇水管中心站人员编制每站编制2—5人,编制结构以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为主。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县将乡镇水管站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缴纳人员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公积金、工伤、生育保障。

优先聘用;对水管站在编不在岗非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定编定岗了水管站所有人员,不允许占编不在岗或混岗使用;建立了持证上岗制度。

(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我县建立由服务对象、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参与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解聘续聘、工资发放等依据,连续2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辞退,严格了乡镇水管站人员工作绩效考核。

(七)改善机构工作条件。七个乡镇水管站都建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仪器设备、通讯及交通工具等。三个乡镇水管站结合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合并办公。

(八)加强水利员队伍培训。我县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对乡镇水利员进行培训。加强乡镇水管站队伍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定期培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制度,全面提高了基层水利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个人工作能力。

在加强乡镇水管站建设的同时,我县要按照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我省、市有关要求,建立规范、高效、完善的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要按照xx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抗旱规划》中明确要求,积极开展乡镇级抗旱服务分队的建设。

通过完善乡镇水管站建设、农民用水协会和抗旱服务分队建设,逐步在全县建立起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管理高效、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了基层水利服务水平。

按照验收标准,认真核对,详细检查,认为我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明确了职能、理顺了关系、充实了人员、保证了经费、完善了制度。达到了挂牌服务、队伍精干、科学管理、布局合理、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基层水利服务质量。

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省水利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张家口市水务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全县水利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部署,也是保障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完善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难以支撑全县水利事业的发展。我县现有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管理不规范、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已势在必行。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我县以全面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明确公益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完善保障机制为重点,到2014年6月,建立职能明确、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一)科学设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推行以乡镇为单元设置基层水利站的模式,对全县现有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整合,设立18个基层水利服务站,覆盖全县18个乡镇。

(二)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性质与职能。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主要职能:负责辖区的防汛抗旱、农业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利科技推广等工作,承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与运行,调解水事纠纷,组织开展水法规宣传等。

(三)理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乡镇水利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由乡镇政府内部调剂不增加编制。乡镇水利站作为各乡镇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级别为股级,受乡镇政府和县水务局双重管理。乡镇水利站的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拨、日常管理、考核、晋升由乡镇政府负责,县水务局负责水利技术业务指导。

(四)确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根据我县实际,核定人员编制,每个基层水利服务站设人员编制2-3名,共45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

(五)落实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经费来源。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人员办公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六)改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条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建设资金,解决好办公场所、技术装备等,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

1.制定和出台实施方案(5月上旬完成)。由县水务局牵头,制定我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报市水务、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县财政局出具批复,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

2.完成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条件建设任务(6月底前)。各乡镇要整合现有资源,依托现有水利技术服务站,落实基层水利服务站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按照省水利厅要求,在省、市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为乡镇水利站配备必要的库房、管理用房、技术装备、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等。每个乡镇水利站的防汛抗旱物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由各乡镇政府负责解决。

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县水务局、县编委办、县财政局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人员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