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谚语故事有哪些 谚语故事读书笔记(优秀8篇)

时间:2023-09-29 01:32:16 作者:雅蕊 谚语故事有哪些 谚语故事读书笔记(优秀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谚语故事读书笔记

上梁不正下梁歪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陈州的地方,这里连着三年都没有下过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到处流浪乞讨.朝廷知道后,便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发放粮食,救济灾民.临走时.刘衙内悄悄地对他们俩个说:“你们两个去陈州发放粮食救灾,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呀!你们到那里这后,就把米价抬高,由五两一石改成十两一石,然后再往米里面和一些泥土和糠秕,这样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啦!”两人听了,会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去了.到了陈州后,刘得中和杨金吾两人便按父亲说的那样,把米价改成了十两一石,往米里面掺了很多土和糠秕,还在称上面做了手脚,短斤少两.老百姓看到买来的米不仅价格高不够斤数,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泥土和糠秕,心里非常气愤,于是便联合起来,到官府那里告状,谁知这件事情传到了包拯的耳朵里,包拯是当时有名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官员,他知道后,亲自到陈州了解情况,调查清楚之后,便马上把刘得中、杨金吾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

凡事学大丈

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嫦娥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风叩橄榄

乘风叩橄榄“乘风叩橄榄”,是流传于潮汕各地的俗语,也是潮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实事。作为俗语,它嘲弄那些乘机捞一把的不良现象或趁火打劫的不法行为。作为史实,它曾发生于盛产橄榄的地方。“乘风”的“风”,指的是台风。“叩橄榄”则是偷盗的行为。橄榄,是潮汕的土特产。潮汕橄榄品种繁多,驰名海内外的名优橄榄,有潮澄饶交界一带的乌种橄榄、潮阳金玉芦塘的三棱橄榄和揭西凤湖橄榄等经典谚语故事大全经典谚语故事大全。由于橄榄用途广,价值高,历来果农喜欢种植它,“鼠贼仔”也蓄意偷窃它。澄海隆都南溪村有民谣:“南溪阿妈多,无好仔弟担阿妈去卖。”橄榄与“阿妈”音近似,“阿妈”即橄榄。而担阿妈去卖的仔弟,自然不是好仔弟。“无好仔弟”指的处那些愉“叩橄榄”的“鼠贼仔”。当地人说,收获橄榄从来都是摘取,不是“叩”。“霜降,橄榄摘落瓮。”这农谚指明两点:一说收获橄榄季节是霜降;二说收获橄榄的方法是摘。摘取橄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一般是用1条竹藤制成的软性长梯,每梯格约1米,最长的梯有18格,即18米。操作人把梯倚于树冠边,顺梯爬上去后,用脚夹住梯格,手抓树枝,采摘橄榄,放进身后勾篮。摘取时最怕有风,更怕大风,因风吹树枝摇,操作人有危险,同时风吹树摇橄榄掉,掉下来的橄榄易损伤,不能久藏。只有“鼠贼仔”才“乘风叩橄榄”。因为台风到来,果园无人摘橄榄,“鼠贼仔”就乘此机会,用竹竿或石头偷“叩”橄榄。这样,风刮加偷“叩”,橄榄落满地,“鼠贼仔”偷走一部分,还剩下很多,风后园主巡查也弄不清是被风吹落,还是被人偷叩。“鼠贼仔”自以为这是其得意之作。但时日久长,终被发觉。这“乘风叩橄榄”就成了广为流传的俗语。如今,人们对于那些层层加码的乱收费等不正之风,也比如为“乘风叩橄榄”。

斫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谚语故事读书笔记

从前,有位皇帝忽然心血来潮,要吃鸡角(公鸡)蛋。做寿之前三日,下道圣旨,命左班丞相去办。丞相回转家中,坐卧不宁,世上哪来公鸡生蛋。

事出无奈,只好坐而待毙,交待后事。全家人一筹莫展,只有抱头痛哭。此时,丞相的孙子进屋,见此情形,便要问个水落石出。丞相不得不真情相告。孙子听后,心生一计,对祖父说:“阿公,明天你将宰相官服借我一用,我去见驾。”丞相开始不肯,后来一想反正死到临头,就答应了孙子的要求。次日上朝,孙子穿着官服,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一看是小孩见驾,一查问得知是左班丞相的孙子前来交旨,便问:“你爷爷何以不来交旨?”孩子答:“祖父在家坐月底,怕超过期限,叫我替他交旨。”皇上一听发怒:“胡说,你爷爷是男人,岂能生孩子坐月底?”孩子答:“万岁息怒,鸡角会生蛋,男人自然也会生孩子!”皇帝听了,似有所悟,随口说道:“小小的孩童,宰相的腹佬,看来你也会做宰相!”孩子当即叩谢:“谢皇上隆恩!”皇帝此时才发觉自己说漏了嘴,常言道君无戏言,只好让其祖孙二人同朝为相。

从此,“皇帝爱吃鸡角蛋”这话便成了俗语。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

1、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2、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不分青红皂白

4、不见真佛不烧香

5、吃了豹子胆

6、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7、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8、不可同日而语

9、拔根汗毛比腰粗

10、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1、不进山门不受戒

12、丑话说在前头

13、操心不见老

14、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15、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16、吃饱了撑的

17、出水才见两腿泥

18、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19、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20、八字没一撇

21、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2、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23、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24、拆东墙,补西墙

25、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26、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27、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28、不管三七二十一

29、秤杆离不开秤铊

30、不知道哪头炕热

31、吃错了耗子药

32、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33、不知天高地厚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5、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36、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37、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38、穿新鞋走老路

39、不打无准备之仗

40、半斤对八两

41、吃了迷混药()

42、不怕慢,就怕站

43、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44、不打无把握之仗

45、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46、吃哑巴亏

47、不食人间烟火

48、比死人多口气

49、不在话下

50、不够塞牙缝的

51、不是省油的灯

52、成者王侯败者贼

5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54、按下葫芦起来瓢

55、不见兔子不撒鹰

56、“小二”管“大王”

57、不到黄河心不死

5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9、秤有头高头低

60、不吃羊肉惹身臊

61、不死也扒成皮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63、船到桥头自然直

64、比登天还难

65、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6、笨鸟儿先飞

67、出头的橼子先烂

68、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69、不看僧面看佛面

70、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71、吹胡子瞪眼

72、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73、不打不相识

74、吃软不吃硬

75、挨着勤的'没懒的

76、吃人不吐骨头

77、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78、不拉屎占茅坑

79、白披一张人皮

80、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81、穿一条裤子

8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83、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84、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85、长叹不如慢磨

86、吃了枪药了

87、秤铊虽小压千斤

88、吃不了兜着走

89、兵败如山倒

90、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91、病急乱投医

92、吃人饭,拉狗屎

93、长添灯草满添油

94、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9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96、不是冤家不聚头

97、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98、不撞南墙不回头

9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00、不见棺材不落泪

101、窗户纸一点就破

102、吃力不讨好

103、半路上出家

104、背着抱着一般沉

105、八抬大轿请不去

106、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107、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108、不费吹灰之力

109、饱汉不知饿汉饥

110、鼻子气歪了

111、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福而恣杀牲畜。

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而狗咬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鼓打千槌,不如雷轰一声.

良田百亩,不如一技随身。

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

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命薄福浅,树大根深。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护疾忌医,掩耳盗铃。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

贫贱骄人,虽涉虚矫,还有几分侠气.

奸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

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

发念处即遏三大欲,到头时方全一点真。

守分安命,趋吉避凶。

识真方知假,无奸不显忠。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虎生尤可近,人毒不堪亲。

本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世路由它险,人心由我平。

猩猩常不足,糊涂做公卿。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闽南谚语故事

钱:

一、有钱使鬼会挨磨

二、有钱乌龟坐大厅,没钱秀才人人惊

有钱讲话会大声,没钱讲话没人听

四、好额等后世,做官学扮戏

五、身旺,财旺,鬼仔不敢捉弄

六、钱了人没代[代:代志]

七、富不过三代

八、想要好额,敢会没通知

66.散赤[穷]:

一、牛瘦没力,人散白贼

二、散人没富亲,瘦牛相并身

三、散人人人惊,做婊坐大厅

四、柴空,米粮尽67.冻霜:

一、个钱打廿四个结

二、虬又俭,饫鬼又杂念

三、冻霜员外,大路狼狈

四、吃饭配菜脯,俭钱开查某

五、没钱假大扮

六、勤俭恰有底,浪费不成家

七、还了债,起了家

八、深犁重耙,恰好放横债

九、要替人夯枷,甭替人认债

68.讲话:

一、离乡不离腔

二、关门就闩,讲话就看

三、心歹没人知,嘴歹尚利害

四、鱼吃溪水,人吃嘴美

五、第一嘴美,第二风水

六、十嘴九尻川

七、人济话就济

八、一支嘴若鸡母尻川

九、讲天,讲地,讲瓢杓,讲饭篱

十、没话说傀儡

十一、三讲四不对

十二、讲那款有孔没榫的

十三、讲话头,知话尾

十四、臭耳人,贤翻话

十五、山顶没好叫,山脚没好应

十六、鸭仔听雷

十七、大舌搁兴啼

十八、一嘴挂双舌

十九、空嘴哺舌

二十、有嘴讲到没涎

二十一、死鸭子硬嘴巴

二十二、一句定著,两句臭燥

二十三、三七讲,四六听

二十四、一句话,三尖六角

二十五、有闲讲别人,没闲讲家己

二十六、鸡嘴变鸭嘴

二十七、嘴讲嘴不认,尻川烂到面

二十八、哑巴压死子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谚语故事读书笔记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有固有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

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凡事学大丈”这个俗语,源出民间流传的一则“傻女婿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诉他:“大姐夫是个知书识理的人,到了我妈家,你就跟他学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细心注意大女婿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举杯向丈母娘祝寿,他也举杯祝寿;大女婿为丈母娘夹菜,他也夹菜;规规矩矩,很有风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虽没读书,也甚懂理,心里很高兴。席间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并用手帕将蚶壳包下,然后又吃豆粉汤。小女婿一不留心没看清楚,以为大丈吃蚶是连壳吞下,心想这可能是礼貌吃法。于是,也拿了一粒蚶放进嘴里,拼命往喉咙里咽。这谈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见襟弟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声,谁料刚吞下的豆粉丝从鼻孔中喷了出来。傻女婿见状,惊惧万分,忙把蚶壳吐出,连连说:“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经把我哽得半死。这一着‘牛囝穿鼻’我确实学不来!”弄得大丈哭笑不得,众人却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