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大班数学游戏说课稿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17:56:46 作者:书香墨 大班数学游戏说课稿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数学活动《6的分解与组成》。

幼儿园的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xxx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该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说出6的五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并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同时我把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与组成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索发现6的分合规律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数学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猫图案圆片,背景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绿色,每人6个。

3、xxx撒圆片游戏xxx记录单。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

在一次xxx报名小站xxx活动中,幼儿从1开始报数一直到40,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律动表演,扩大活动空间,我说:xxx请单数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xxx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问我:xxx老师,什么是单数?xxx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内容之一,数学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xxx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xxx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确立了基本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

3、锻炼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幼儿在亲身操作中,能掌握10以内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难点是:幼儿能根据排序规律,归纳出2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我班幼儿的求知欲特别旺盛,为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恐龙10个、布袋一个、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跳格子1—20两套、数字卡1—20、教师示范图片一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恐龙是幼儿喜欢谈论的话题,而我班正进行恐龙这一主题,所以让幼儿为小恐龙两个一组排队时,孩子们非常踊跃,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自愿加入到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还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小动物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准备了许多小动物卡片,让幼儿给小动物两个两个排队,从而发现有的动物找到了朋友(2个小动物一对),有的没有找到朋友(单出来一个)。这样使幼儿大胆、主动地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单双数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及认知水*特点,本节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复习所学规律,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递增递减的新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材料,让幼儿在自主的环境中学数学、用数学,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产生关注生活及周边事物的积极情感态度。

1.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发现递增递减的规律。

2.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轻松愉悦地参与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轻音乐、歌曲

一、通过展示ppt导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的规律东西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规律)

第一张:高、矮的树

第二张:桥上的灯光

第三、四张:手链

小结:你们都太棒了,一下子就找出它们的规律。这些有规律的东西看起来怎么样!这些有规律的排序能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

(一)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皇冠、项链、披风、腰带发现规律

(二)介绍装饰材料及操作要求。

1.介绍装饰材料

2.提出要求:

(1)请你们用你喜欢的规律进行装饰,还可以用刚才新发现的规律进行装饰。

(2)操作时要保持安静和桌面的整洁,听到铃鼓声回位置坐好。

三、教师巡视指导幼儿装饰。

重点指导:

1.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创作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利用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创作。或尝试探索新规律。

四、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作装饰。

(一)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进行装饰。

(二)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小朋友按照刚才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有规律的装饰,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现在我们就去参加舞会吧!

五、带幼儿参加“舞会”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用装饰好的腰带等物品装扮自己参加“舞会”,要求开心大胆展示动作并保护好装饰品。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数学活动《熊妈妈,几点了》。它是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第二课时的活动。

一、说教材

l、教材来源:

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幼儿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之一,它来源于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领域。我发现幼儿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单、双数的掌握还存在个别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练习。我们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冈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第二课时的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2、目标定位:

以幼儿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了本节课的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

(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判断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能作证明]o以内的任意一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根据单双数的排序规律,成功地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为了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数字卡片、实物教具、磁性黑板、胸卡、头饰等:此外,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还要求幼儿有相关的知识准备,如:掌握序数、相邻数等。

二、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正如杜威所说的: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卜,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

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以饱满的情绪、适时的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进一步使幼儿加深和巩固对单双数的区分以及把握单双数的排序规律。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数学游戏说课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第一次操作——纸箱变魔术

3.第二次操作——图形变变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图形变变变”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真正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4.第三次操作——小鸟的家

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5.活动延伸

一次活动的结束不代表这次内容的终结,幼儿的知识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巩固和联系,要不断的积累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