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绩效管理论文大全(17篇)

时间:2024-01-14 08:29:23 作者:QJ墨客

范本的写作过程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篇章的连贯性,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请大家参考以下范文范本,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绩效管理论文

过去医院评审标准偏重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是医院水平的绩效指标,较少有病人层面的评估指标,较多地强调各种组织形式,对管理的过程缺少有效的评估指标。因此,医院绩效考核必须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医疗水平方面的指标,也要兼顾病人层面和管理过程的一系列完整指标。

(二)重视绩效评估,忽视绩效管理。

目前国内医院的绩效管理只单纯进行绩效评估,强调事后的评价,缺乏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发现、控制和调整,执行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和员工缺乏沟通,结果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

(三)未建立有效、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型。

绩效管理是由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完成的,而目前很多医院的绩效管理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人员的目标与计划很少与直接操作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和培训。绩效管理要求定期举行工作座谈会,总结医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对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绩效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而不只是单单的结果评价。

医院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前提条件是制定好医院的综合目标和实行工作分析。医院的最高管理层根据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医院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逐级分解,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要人员以及每一个员工据以实施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评的依据,上级部门检查实施结果并奖罚,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对异常情况进行控制和调整。工作分析主要对工作任务、内容、工作条件、环境、能力素质和任职资格等进行分析,掌握相关的信息,从而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置、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个领域提供有力依据。完成相应的前提工作后,绩效管理便进入实质的运行过程。

(一)绩效计划。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中任何成功的组织都具有明确的组织战略,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战略,如果组织战略不清淅或不正确,目标就无法明确,组织的发展就有可能偏离轨道,达不到预期效果。医院要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还要结合几个方面考虑:

1.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府有关医疗卫生发展的方针政策,未来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区域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

2.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资源环境:主要指医院的各种资源数量,质量及配置情况。

3.需求特点:包括服务人数的人口构成、城乡人口比重、职业特点、收入情况、重点疾病等。4.竞争环境: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价格、医院文化、医疗设备、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医院制定出发展战略后就要确定组织的发展总目标。医院绩效成绩的衡量标准主要依据其目标的实现程度,目标如果定得过低会造成资源浪费,定得过高,员工会缺乏信心而丧失工作动力。因此,总目标的`制定必须是清淅可衡量的,必须是实事求是地根据内部、外部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必须是确实可行的。制定了总目标后,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再确定自己的分目标,各岗位的人员也要根据所在部门的分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可根据目标对医院战略达成的贡献程度和影响程度将目标分为关键绩效指标和普通业绩指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还要依靠高效的组织结构。高效的组织结构,首先要围绕医院组织目标的要求来设计、调整,组织结构应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修正,使我们所设立的每一个层次、部门、岗位、人员都与目标的实现相匹配。

(二)绩效实施。

整个绩效周期,就是一个不断沟通反馈的过程。绩效计划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反馈,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对偏离轨道的计划进行调整,确保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三)绩效评价。

如果说绩效的实施强调的是事中的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那么绩效评价注重的是事后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程度,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才能给员工最准确和客观真实的工作业绩反馈。评价医院运行绩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效益指标。医疗市场的竞争性越来越激烈,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衡量医院社会效益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医疗服务质量高低及成本效益比价关系。社会效益指标主要有:门急诊人次、住院床位使用率、手术病人数、病人治愈率、药物应用合理程度等。

2.经济效益指标。医院经营管理不是简单地追求业务收入和经济利益,而是在注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规范医疗收费。医院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业务总收入及目标完成率、药品占业务收入比重及增长率、万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及增长率、单位业务收入水平、成本费用率、百元医用耗材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等。

3.管理效益指标。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制定医院战略目标、强化竞争管理、实行机制创新、实施成本战略、考核管理绩效等基础工作。医院管理效益指标主要有:管理费用占业务收入百分比、工资性支出与人员配比、医务人员人均业务收入、人均业务工作量、大型医疗设备综合使用率、医院成本控制效率、专项经费投入效果和医院管理科研水平等。

(四)绩效反馈。

绩效实施并不是有了结果就行了,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达到反馈与沟通的目的。通过绩效反馈和面谈,让双方意识到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使员工得到及时的纠正,使问题员工得到及时的训导与警示,能够激发优秀员工的工作激情。

(五)绩效改进。

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绩效评估结果不仅是作为员工薪酬、奖惩、晋升、降级的依据,更是促使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及保证绩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绩效改进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绩效管理过程是否发挥效果的关键。

(六)绩效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还要把考核结果应用于招聘甄选、薪酬奖金分配、职务调整、职务轮换或解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绩效管理论文

摘要:我国公共预算绩效改革的问题主要是,现有评价模式容易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缺乏与预算资源结果导向的整合,缺少适宜的参照体系。构建高绩效公共支出体系的近中期议程包括:以立法推进绩效管理,推行复式预算制度,鼓励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路径选择上,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

关键词:绩效预算;阳光财政;制度演化。

追求效率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在公共管理实践中,预算效率问题始终是一个常思常新的命题。绩效管理也由此成为20世纪后半叶各国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是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的时代要求,符合深化预算改革的现实需要,体现了重构财政学研究范式的发展方向(马蔡琛、童晓晴,20xx)。因此,从“阳光财政”的视野中,探求我国绩效预算管理的制度演化路径,自然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我国预算改革中,绩效管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仅仅是近两年的事情。启动新一轮预算改革的时候,也仅将“廉洁高效”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未就绩效预算管理问题加以更多的关注。回顾绩效预算管理理念迅速兴起的历程,大体呈现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广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仍旧体现出先行一步的特点。20xx年广东省《xxx》中提出,20xx年将开展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将财政支出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0xx年8月,广东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通知》(粤财评[20xx]1号)。这种以地方先行,推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制度变迁模式,体现了我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变迁“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长期并存的演进趋势(马蔡琛,20xx)。然而,鉴于试点地区通常具备较好的预算管理基础与阳光财政理念,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改革举措,在横向推广过程中,受到制度变迁非正式规则的制约,难免会遇到某些制度移植上的障碍。

第二,绩效预算管理是中国预算改革处于“歧路彷徨”中的相机性选择。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只有在财政体制相对稳定的背景框架下,才有可能推进作为长期性制度安排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而自20xx年以来,所得税共享改革、出口退税地方比例负担改革等一系列财政体制的变动,影响了地方政府对于财政体制演进的政策预期。在尚不很清晰属于自身的“预算盘子”将会产生何种变化的时候,自然也难以期望各级政府会就自身“蛋糕”的“具体吃法”(也就是加强本级预算管理的改革)倾注足够的“热情”。

经历了六年多的变革,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具体演化路径到底应该“怎么走”的问题,仍旧未能得以清晰地勾勒出来,这或许也是中国预算改革仍旧处于“山坳”之上的现实环境所造成的无奈结果。基于这种“十字路口”上的“彷徨”,在未来之路尚不十分清晰的时候,重申“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绩效管理”这一近乎常话常新的命题,在具体操作上,往往不会遇到较大的阻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现实预算改革在路径选择不很清晰状态下的一种“理性”取向了。

也正是这种制度变迁的特殊路径选择,导致了各级政府往往根据自身对于“绩效评价”、“绩效预算”与“绩效管理”的理解,开始了多种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但就总体而言,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基奠与共同治理结构的制度支撑,绩效预算管理仍旧停留于零散的、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修修补补,其中某些关键性的“节点”,即使是政策制订者也未能参通解透。

二、当前绩效评价试点中的主要问题。

概括起来,预算绩效改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财政部20xx年5月制定的《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由财政部负责制定统一的绩效考评规章制度;由中央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也就是说,作为预算资金使用者的各部门,成为本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的考评组织与实施者。鉴于各资金使用者较之财政部门更了解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更有权威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这种权责划分方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种操作模式,无疑留下了考评组织者与被考评方形成“猫鼠合谋”格局的空间,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进一步向财政部门争取更多预算资金配给的工具。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实施绩效预算的过程中,就曾因绩效预算未能纳入政府治理的深层结构,而使得绩效预算的主观随意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绩效预算沦为部门对各自的预算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辩护的工具(mikesell,20xx)。我们从《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似乎可以看到某种财政部门与预算资金使用者利益博弈中的妥协色彩,但是这种“关键节点”上的妥协,却可能断送我国部门预算绩效改革的未来。

2.对预算资金运用的效果缺乏分析考核。

众所周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包括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两个层面,其中业务指标中突出“最终产出”的结果取向,是现代预算管理变革所彰显的重要宗旨和原则。在现代绩效管理中,尽管绩效指标也并不都是政府的“最终产品”,但是从理想的情况看,应当将这些活动与受益结果或者产出联系起来。

然而,从目前各部门开展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以财务遵从性指标和业务合规性指标为主,对于预算资金运用的最终效果,缺乏全面系统的动态分析与考核。

3.预算绩效改革缺乏参照借鉴体系。

在当代预算管理中,大体包括英美模式与欧洲模式两大主流范式。二者对公共支出受托责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英美模式对于更能体现公众满意度的绩效预算管理更加青睐;而欧洲模式则将绩效理念融入立法机构约束与控制的内生过程之中,并未能够形成某种相对完整的绩效预算体系。

根据对我国绩效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改革试点的考察,其参照的主要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模式。而就现实国情而言,我国在组织构架、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与欧洲大陆法系却有更多的渊源。这些英美国家预算管理经验的简单移植,难免出现“淮橘成枳”的结果。

三、构建高绩效公共支出体系的近中期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现代预算管理的发展方向。然而,以理想对照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完备的制度建设和良好的运行环境基础上的。尽管我国的公共支出管理体系已然开始了构建高绩效政府组织的进程,但是距离所期许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绩效政府公共支出体系的构建,或许将是一个需要一定耐心的渐推渐进的过程。

1.以立法推进预算绩效改革。

当前的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是在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框架下展开的。在《预算法》出台之际,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和预算管理模式还带有很多计划经济色彩,《预算法》的某些环节也未能摆脱旧体制、旧模式的影响。鉴于法律规则的局限,当前的预算管理改革也未能突破《预算法》的基本构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改革推进的步伐。

从国外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看,绩效管理改革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支持。美国在历年的国会立法中,涉及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的立法达到100多项。而我国迄今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使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因此,亟需加快公共预算绩效评价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将绩效管理的理念纳入《预算法》的修订之中,从而为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一个以“阳光财政”为基础的道路规则。

2.依法全面推行复式预算管理模式。

复式预算制度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权利意识,约束消耗性支出的非效率扩张。十多年来,复式预算制度作为《预算法》明文规定的管理模式,其基本制度构架已然初步建立。然而,在时至今日的预算改革中,复式预算模式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各级人大审议的政府预算报告也大多不再按照复式预算公布。

虽然《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就我国复式预算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原则规定,但在实际中,却未能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因此,在逐步取消预算外资金、实现预算统一的前提下,需要积极探索体现绩效理念的复式预算管理体系(尤其是以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为基础的资本预算制度),尝试构建以部门预算为载体的复式预算管理模式,对于我国高绩效政府公共支出体系与“阳光财政”的建设,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改革的诸多成就,有许多源于地方政府的开拓性探索。按照信息经济学理论,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绩效信息相对较为全面,居于信息优势地位,只要能够建立适宜的评价激励与追踪奖惩机制,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地方政府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内在动力。

在绩效评价试点中,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就公共预算绩效管理而言,政府花的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每一分钱都要讲效果。也只有通过鼓励地方政府的这类创新行为,才能够为我国公共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多具有地方制度创新色彩的注解。

4.选择“三步走”的绩效预算改革模式。

当我们从“阳光财政”的视野中,探求我国绩效预算管理的未来时,这样一种大体分作“三步走”的路径选择,似乎是相对具有可操作性的。

第一步:加快构建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体系。

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无疑需要建立在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的基础之上。只有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在建立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体系的前提下,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谈得上真正监督政府支出的绩效提升。

因此,应当以建立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议程。以着眼于规范政府运行机制的“费改税”为契机,逐步将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覆盖政府所有收支、不存在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项目的公共预算体系(高培勇、马蔡琛,20xx)。

第二步:以法律规范推进绩效管理改革,逐步提升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绩效管理涉及职责与权能的重新分配,利益结构也会重新整合,在使一些部门受益的同时,也会影响另一些部门的既得利益。由于法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为了降低改革的阻力,顺利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借助于立法手段,以法律的形式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

就公共预算管理的立法修订与完善而言,需要在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吸取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公共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财政支出透明度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立法规范。

第三步:适时引入权责发生制的预算原则与绩效预算的制度框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

权责发生制有助于增加预算信息的完整性、可信度和透明度,加强预算成本计量与政府业绩考核。目前,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在政府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或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的成本和绩效,我国应在政府会计及预算中适时适度引进权责发生制预算原则,以便于更加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部门预算的绩效水平。

首先,建立体现部门战略规划的周期滚动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其次,建立体现部门年度绩效计划的绩效预算制度,提出明确的绩效目标,并将部门年度预算置于滚动预算的约束之下。最后,运用绩效指标对年度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报告制度对于预算管理的约束与激励功能。

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通过公共财政建设的阳光化进程,伴随着政府治理理念的日益成熟与完善,构建高绩效政府公共支出体系的渐推渐进的过程,将不会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中国预算改革的实践探索,终究会为政府预算管理的绩效改进与效率提升,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绩效管理论文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的重要基础,作为衡量与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标尺,对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尚且不足,本研究首先到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梳理,并在此技术上从指标群的含义、指标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群的分析,最后围绕关键指标分析就如何优化和提高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供相关供电企业参考和借鉴。

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定性管理层面上,很能精确、客观的实现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目标,关键指标绩效指标体系的引进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为企业绩效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打下了殷实的基础,已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企业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不断递进式、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是现代电工企业绩效管理必然选择的一种方法和思想。

人才、财、物、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要素,在此当中,人才发挥着最为核心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要素。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也不例外,人才也是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大要素。随着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的供电企业正逐渐向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模式演化。因此,能够拥有一批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素质的各层级人才是一个供电企业能否在新的、竞争日益剧增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从这个层面来讲,做好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意义深远。作为人力资源的两大核心模块,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许多企业都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很难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引入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毋庸置疑,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会为企业培养和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然而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更多的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并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其原因在于分析方法还较落后,与当前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供电企业的所有员工并没有完全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功效。于上级供电企业而言,应该基于现有的政策和体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电力企业业务和层面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对不同区域和层面的供电企业的所有关键指标实时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有效的激励电力企业不断提升经营水平,整体上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1.指标群的基本含义。指标群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有效实现企业的战略决策向内部管理过程的转化,从而起到检测和考察企业在宏观战略层面的实际执行状况,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指标群体需要基于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来确定需要考核和衡量的内容,是对企业战略本身的一种具体、细化和拓展,它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随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调整而不断变动的特征。

2.指标群建立原则。根据供电企业本身的特征,供电企业指标群建立需遵循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层负责、责任传递、系统保障五大基本原则,这五大原则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指标群建立的原则体系,在指标群建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五大原则进行选择指标。其中,统筹规划原则主要是针对数据层面的要求,要求组织必须将全局各处分散的关键性的数据信息统筹整合在一起,按照经济、安全、综合等一系列职能的需求对数据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构建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数据的共享、安全和系统性,有效的挖掘潜藏于数据的信息,充分发挥数据的效力,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依据;归口管理原则简单就是责任到人,每个人都有其对应的具体负责的模块和数据管理;分层管理是顺应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采取决策——管理——执行层的模式对所有的指标群进行分层,通过完备的指标分类和不同管理层级的划分形成完备的机制体系,重点关注关键指标体系,同时兼顾相应的各类指标的有效实施,最终形成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责任传递原则通过将层层将责任分解,以传递链的形式推进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系统保障原则是对系统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3.指标群结构。依据供电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基于如上五大原则进行分层,各层指标具有清晰的层级关系和紧密的逻辑拓扑关系,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层之间有着相互递进的衍生关系,第一级指标通过分解到各单位和部分二衍生出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其中第一级指标层主要包括关键性的考核指标,和企业的决策直接相关,主要服务于决策层,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都是第一级的衍生,主要服务于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考核。第三级的数据是整个体系中最小的单元,是第一级和第二级指标层的基础和依据,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企业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是基础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将考核目标清晰、明确化,保证所有事件相关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目标;通过采取合理的标准准确衡量量化考核目标;同时要保证考核目标可实现性,决策层在制定目标过程中一定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忌将目标指定的过高或者过低,科学、规范的制定目标,尽可能避免和被考核者工作设定毫无关联的目标,目标偏低和偏高都会失去考核的根本意义,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考核结果;另外还要注意一定要对目标设定相应的时间限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目标时间的设定也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条相关的建议: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保证全员都能够参与到绩效管理当中,应该基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而不能将其简单的视为一项常规工作,绩效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激励员工而非惩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方向。同时,应该熟悉了解和熟练运用绩效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准则和原则都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指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原则,在实际的指标层选择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实际性。强化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反馈和总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前、考核中和考核后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同时要不断创新激励体系,构建全面的管理系统。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对于现阶段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应采取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手段,以不断提高其绩效管理的水平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需求。

[2]谭军武.供电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xx.

KPI绩效管理操作绩效应用论文

能有谈一谈绩效管理的想法源于同学让我帮忙总结一下绩效管理的意义,以应他们公司制度建设之用。以这件事为引子,我开始真正思考了一下绩效管理的意义。

不同的人给绩效管理做出了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认识一个事物,应该循名责实,从名称入手。绩效顾名思义就是成绩和效果的简称,绩效管理就是围绕提高和改进组织及个人的绩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的任务就是提高和改进组织及个人的绩效。所以,从这个层面讲,管理就是绩效管理。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有一句名言:与其仔细探索管理是什么,不如弄明白管理的任务是什么。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绩效管理是什么?其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明白绩效管理的任务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认知在绩效管理中我们要做些什么。下面浅谈一下不才对绩效管理的任务的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

个人认为我们如果想要让组织的绩效得到提升,组织的绩效管理应完成如下任务:

一指引员工工作,明确员工工作重点,将其努力方向与组织目标有效整合:

对于绝大部分员工来说,他们做工作并不是对组织最有利的工作,而是组织要求做的工作;而他努力要做好的工作,既不是对组织最有利的工作也不是组织要求做的工作,而是组织要考核并进行奖惩的工作。从这个层面讲,组织应该明确告诉员工哪些工作要做,哪些工作重要,不同工作的比重应该怎样平衡等。

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应该做好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要真正做到指标制定合理有效指标能反映组织的目标、不同指标比重合理有效不同指标在达成组织目标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同。这样,员工就会努力完成考核指标所涉及到的工作,就会自动动脑筋统筹时间、精力等在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的分配。

二及时发现员工的绩效表现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其改进工作:

如果一群农民在一片田里种地,每天都有一个主管农业的“官员”深入到田间记录各家农田里的庄稼的长势。然后根据庄稼长势,对庄稼的主人进行奖励和责罚。那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这片土地的产量吗?肯定不能,如果农民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技术差不能合适宜的耕种而造成的庄稼长势不好,单纯的加倍努力并不能提高这个农民的“工作绩效”。

这就要求,这位主管农业的“官员”发挥其专业水平,及时发现长势不好的庄稼的主人在庄稼耕种的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这样才能真正尽快的提高所有田块庄稼的产量。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片田地的粮食产量。

在绩效管理中奖惩也绝不是提高绩效的唯一手段,针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不良表现帮助其改进才是尽快提高工作绩效的手段。

三建设有效地激励和惩戒体制,实现奖惩分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前面说有效地奖惩不是提高绩效的唯一手段,但是奖惩分明绝对是领导者的一个利器。韩非子认为君主不需要做任何实际的工作,不能表露自己的任何态度,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任何爱好,只要掌握好“赏罚”这个武器,就可以很好的让群臣发挥智力为国尽忠而不敢为非作歹。汉代公孙弘则更为详细的论述了奖惩在几方面中的作用“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

管理实践也表明,一个好的激励和惩戒体制绝对是凝聚人心、激励员工的最能长远有效地武器。其实,我们问问我们自己,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工作最有激情?肯定是在一个赏罚分明的情况下我们工作最有激情。

而,有效地激励和惩戒则依赖于对绩效表现数据的收集,和相应奖惩措施的配合。

四通过对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的分析,建立正确的素质模型,做好人才管理:

很少有人将这点加入到绩效管理的任务中,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恰恰是绩效管理最有价值的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核心就是人才管理,而人才管理的基础就是素质模型建设。有效地人才管理就是要把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或者说为岗位招聘到合适的人。这个工作的基础就是对完成好该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素质特点、知识技能的透彻的了解,也就是要完成好岗位素质模型的建设。

而真正有效的岗位素质模型则应该是对高绩效员工进行测评分析后建立起来的,既不应该从书本上学也不应该完全依赖领导经验来。如果我们在进行完绩效考核后,对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和同等绩效水平的员工进行人才测评分析,然后将结果仔细比较,得出高绩效员工的共同特点,高绩效员工的一般特点;低绩效员工的共同特点,造成其低绩效的自身特点;高绩效与低绩效员工在人才素质方面的真正差别。最后建立的模型就一定能为组织在将来的人才招聘和人才任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该工作具备很好的指导意义。

五为组织人员选拔工作提供工作实绩数据:

在选贤任能时,有以工作实绩为标准和人才素质测评结果为指标两种手段,也就是赛马与相马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我没资格评价,但是,我确实知道一些真正落实“赛马”制度的组织取得了很好的组织绩效。当然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肯定会更好。

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足够知识技能和有效地工具来做人才素质测评,以工作实绩为标准进行人才选拔是相对公正合理的一种手段。那就既然已工作实绩为标准,就要以以往的绩效考核数据为准。从这方面讲,绩效管理中的考核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是组织人员选拔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六建立绩效数据与工作方法对比模型,确定最佳工作方法,为员工树立标杆:

前面曾提到,应该根据绩效分析对低绩效员工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同时也应该通过对高绩效员工的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等的分析和对比,确定一个岗位的工作所最适宜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建立模型,以供其他员工学习和自我改进。

七通过绩效跟踪,及时评价组织所进行的包括培训、员工聘任等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有效性:

这些都应该根据对绩效的跟踪、统计和对比对上述工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绩效管理也应该将之纳入到自己的任务范围内。

八通过绩效考核,公平合理的发放员工薪资:

绩效管理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任务就是作为薪酬制度的一部分,作为员工薪资发放的参考指标。真正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该是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的。那怎样区分勤和懒、优和劣?考的就是绩效考核。

上面粗略列举了我所认为的绩效管理的任务(意义)及理由。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同时,管理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实践,肯定不是凭借单纯的管理技术就能做好的。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最好能上升到文化层面。因为管理活动的归宿和出发点是训练员工的好习惯,这才是提高和改进组织绩效的王道。而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巧妙地办法,只能靠反复抓抓反复,一遍一遍的去帮助员工戒除坏习惯,直到好习惯成为员工行为的基础。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组织绩效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到现阶段已经成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生存以及稳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这一问题,本篇文章就深入的研究了组织绩效管理工作重要的作用,在对企业进行组织绩效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也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企业管理;绩效管理;创新;思路。

我们国家的企业想要在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一定要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好管理的技能,不断地对内部绩效管理的工作进行加强,不断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度、不断地对员工的内在能力进行激发,从而才能够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程度。在我们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引入时间实际的发展情况还比较慢。在我们国家相关的调查当中能够得知,虽然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引入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单位对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式还是较为满意的,但是大部分的单位绩效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我们国家一定要在绩效管理以及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

一、企业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国外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国内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方法,在对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相关的企业没有按照自身实际的环境来进行设计出更加适合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常常都是企业的领导层来进行计划的,没有对于员工的意见进行参考。可是当新的方法出现的时候,绩效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特别适合现阶段员工的制度。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别的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在进行确定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之后,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目标。有很多企业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只是关注绩效的考核,而没有对绩效管理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管理方法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企业在进行制定绩效管理模式之后,并没有选择进行试运行,也没有听取相关员工的意见就直接进行实施,但是在前期的宣传力度较小,比较缺少辅导的阶段。企业的员工无法有效的理解企业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没有很有效地知道考核详细的内容、所进行考核的作用以及实际考核得到的结果。有很多企业都以为确定绩效管理的模式,就是对奖金加上一个外在的体现。在相应的绩效管理进行实际应用之后,大部分的员工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从而就大大的忽视了企业所进行制定的战略前景。在企业有部分部门当中,能够选择量化性的管理模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方法。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都只是一套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

(三)在绩效管理当中比较缺乏专人来进行监督,比较缺乏公正公平的竞争。

有部分员工就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对奖金进行获取,并且有部分绩效管理的部门由于个人的原因等等问题对绩效的考核没有公正的进行评估。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方法只是存在外在的表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算是应用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因为所制定的考核制度非常的不公平,导致公司的员工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因此所制定的考核制度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制定绩效管理的内容不但需要花费非常多的资源,并且所进行的考核办法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应用,致使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恶化、公司的实际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

(四)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环节的缺失。

在对绩效管理工作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绩效的反馈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绩效的管理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进行制定了绩效管理反馈的机制,可是因为相关的反馈的制度比较缺乏,所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无法有效地实施。

二、创新思路以及方法影响下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点,一定要以员工来作为核心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才能够形成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第二点,在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后,必须要有效地落实,不可以把绩效管理的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一定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西方的一些管理方法,只有坚持做到不断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才可以将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企业当中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把绩效管理的方法有效与企业发展的计划进行结合,把二者之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才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制定kpi体系的程序。完善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六步来完成的,第一,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当前目标罗列出关键因素;第二,根据企业的层级分别来确定企业中级组织的kpi、部门kpi以及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kpi;第三,按照确定的kpi设立相关的原则,筛选出kpi;第四,对初步筛选出的kpi确定权重和指标考核标准;第五,对上一步骤中确定的kpi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六,完善初定的kpi体系并且通过高层领导的审批和认可由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二)把绩效管理的模式与薪酬进行链接,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以及管理模式。

组织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分级管理,企业(管理层)、管理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基层部门(班组、员工)等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企业管理层重点考核决策职能;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重点考核管理职能;基层部门和一线员工重点考核生产作业。企业整体按照闭环管理的原则开展绩效测量工作。同时将绩效管理与薪酬进行链接。绩效考核在现阶段已经是公司来对人才进行录用以及升职非常重要的一项参照内容,这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员工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企业一定要以员工实际的需要来作为核心内容,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完善,组织绩效成绩占个人绩效成绩的一定权重,落实部门和员工责任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着重体现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控制。

在企业管理的现阶段,绩效考核的内容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对绩效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完善,也不断对管理的办法进行完善,将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企业绩效考核要以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为前提,任务绩效就是指的企业基于公司自身未来的'计划以及实际的内容,就是部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任务绩效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绩效管理的工作,这也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优劣的重要方法。深入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增强考核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契合性。在原有月度、季度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年度考核,形成日常考核过程控制,年度考核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新模式。

(四)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提高员工自身发展的空间。

把绩效管理的内容有效的融入企业发展当中,这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的企业一定要把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相关的约束机制有效进行结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构建学习、创新等多方面的重要平台,能够让员工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自己才是企业的当家人,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比较优秀的员工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以激励以及约束的方法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够很好地限制员工后期的发展情况。绩效管理的内容是评价一个员工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激励约束制度进行结合的时候,正面所得到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组织绩效管理的内容对整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对新的思想不断地进行学习,对一些新的方法有效地进行应用。

作者:娄杰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黄丽.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06):193.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组织绩效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到现阶段已经成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生存以及稳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这一问题,本篇文章就深入的研究了组织绩效管理工作重要的作用,在对企业进行组织绩效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也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我们国家的企业想要在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一定要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好管理的技能,不断地对内部绩效管理的工作进行加强,不断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度、不断地对员工的内在能力进行激发,从而才能够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程度。在我们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引入时间实际的发展情况还比较慢。在我们国家相关的调查当中能够得知,虽然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引入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单位对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式还是较为满意的,但是大部分的单位绩效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我们国家一定要在绩效管理以及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国外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国内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方法,在对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相关的企业没有按照自身实际的环境来进行设计出更加适合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常常都是企业的领导层来进行计划的,没有对于员工的意见进行参考。可是当新的方法出现的时候,绩效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特别适合现阶段员工的制度。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别的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在进行确定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之后,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目标。有很多企业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只是关注绩效的考核,而没有对绩效管理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管理方法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企业在进行制定绩效管理模式之后,并没有选择进行试运行,也没有听取相关员工的意见就直接进行实施,但是在前期的宣传力度较小,比较缺少辅导的阶段。企业的员工无法有效的理解企业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没有很有效地知道考核详细的内容、所进行考核的作用以及实际考核得到的结果。有很多企业都以为确定绩效管理的模式,就是对奖金加上一个外在的体现。在相应的绩效管理进行实际应用之后,大部分的员工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从而就大大的忽视了企业所进行制定的战略前景。在企业有部分部门当中,能够选择量化性的管理模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方法。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都只是一套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

(三)在绩效管理当中比较缺乏专人来进行监督,比较缺乏公正公平的竞争。

有部分员工就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对奖金进行获取,并且有部分绩效管理的部门由于个人的原因等等问题对绩效的考核没有公正的进行评估。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方法只是存在外在的表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算是应用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因为所制定的考核制度非常的不公平,导致公司的员工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因此所制定的考核制度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制定绩效管理的内容不但需要花费非常多的资源,并且所进行的考核办法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应用,致使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恶化、公司的实际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

(四)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环节的缺失。

在对绩效管理工作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绩效的反馈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绩效的管理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进行制定了绩效管理反馈的机制,可是因为相关的反馈的制度比较缺乏,所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无法有效地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点,一定要以员工来作为核心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才能够形成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第二点,在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后,必须要有效地落实,不可以把绩效管理的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一定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西方的一些管理方法,只有坚持做到不断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才可以将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企业当中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把绩效管理的方法有效与企业发展的计划进行结合,把二者之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才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制定kpi体系的程序。完善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六步来完成的,第一,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当前目标罗列出关键因素;第二,根据企业的层级分别来确定企业中级组织的kpi、部门kpi以及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kpi;第三,按照确定的kpi设立相关的原则,筛选出kpi;第四,对初步筛选出的kpi确定权重和指标考核标准;第五,对上一步骤中确定的kpi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六,完善初定的kpi体系并且通过高层领导的审批和认可由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二)把绩效管理的模式与薪酬进行链接,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以及管理模式。

组织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分级管理,企业(管理层)、管理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基层部门(班组、员工)等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企业管理层重点考核决策职能;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重点考核管理职能;基层部门和一线员工重点考核生产作业。企业整体按照闭环管理的原则开展绩效测量工作。同时将绩效管理与薪酬进行链接。绩效考核在现阶段已经是公司来对人才进行录用以及升职非常重要的一项参照内容,这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员工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企业一定要以员工实际的需要来作为核心内容,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完善,组织绩效成绩占个人绩效成绩的一定权重,落实部门和员工责任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着重体现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控制。

在企业管理的现阶段,绩效考核的内容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对绩效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完善,也不断对管理的办法进行完善,将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企业绩效考核要以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为前提,任务绩效就是指的企业基于公司自身未来的计划以及实际的内容,就是部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任务绩效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绩效管理的工作,这也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优劣的重要方法。深入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增强考核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契合性。在原有月度、季度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年度考核,形成日常考核过程控制,年度考核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新模式。

(四)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提高员工自身发展的空间。

把绩效管理的内容有效的融入企业发展当中,这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的企业一定要把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相关的约束机制有效进行结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构建学习、创新等多方面的重要平台,能够让员工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自己才是企业的当家人,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比较优秀的员工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以激励以及约束的方法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够很好地限制员工后期的发展情况。绩效管理的内容是评价一个员工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激励约束制度进行结合的时候,正面所得到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绩效管理的内容对整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对新的思想不断地进行学习,对一些新的方法有效地进行应用。

作者:娄杰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分公司。

[1]黄丽.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5(06):193.

KPI绩效管理操作绩效应用论文

一个基本的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计划(校标的制定;考核时间、流程、方法、评定人、成本测算)绩效实施(日常工作中的绩效监控、反馈、调整)绩效考核(当期考评方案公布、实施、控制、归档)绩效改进(评估:绩效标准,考评流程;员工申诉流程;绩效改进方案)。

(一)绩效考评的方法。

1、校标: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和标准。

2、校标的类别:a、特征性校标员工是怎样一个人,其个人特质;忠诚性、可靠度、沟通能力、领导技巧等。b、结果系校标完成任务的数量及质量;体现为可测量的工作结果。c、行为性校标员工如何执行上级命令;体现为日常工作方式及行为。

3、绩效考评方法的种类: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能减少考评偏见和晕轮效应,减低考评的趋中和过宽评价误差,费时费力,不能用于员工间比较;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劳动定额法工作研究,时间研究,设计不同劳动定额);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结构式叙述法强调所有人统一标准,强调个人的全面整体绩效,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评标准。客观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忠于公司,及时汇报,经常超过销售目标,精确运用数字;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综合型(评价中心法;日清日结法;合成考评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图解式评价量表法选择绩效有关的若干评价要素,确定出具体考评项目(指标),制成专用的考评量表)。

4、目标管理法:优点:a、结果易于观测;也适合对员工进行反馈和辅导;b、员工参与绩效目标制定过程,增强了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缺点:绩效目标根据不同部门具体情况制定,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绩效进行横向比较。

5、合成考评法的特点:考评针对团队;考评侧重点具有双重性;表格现实简单;考评量表采用了三个评定等级。

6、三个基本原则:闭环原则;比较分析原则;不断优化原则。

7、日清日结法:a、设定目标目标型计划;例行型计划;问题型计划。b、控制今日功课今日毕;明天还有新功课。c、考评与激励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和公开。

8、评价中心点的含义:是从多角度对个体行为进行标准化评估的各种方法的总称;用于选拔员工,用于培训诊断;用于员工技能发展。评价中心技术:自主式小组讨论;个人测验;面谈评价;管理游戏;个人报告;实务作业或套餐式练习。

(二)绩效考评的应用。

1、考评的偏差:a、分布偏差员工现职的工作表现和绩效应服从正态分布(a、苟严误差:易造成紧张的组织氛围;增加工作压力;涣散员工士气和斗志;降低工作满意度;不利于调动业务骨干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b、集中趋势和中间趋向:好人不好,强人不强,弱者不弱。c、宽厚误差:评价标准过低;采用了主观性很强的考评标准和方法;在考评中曾与被考评者反复多次进行沟通);b、晕轮误差;c、个人偏见:就年龄、性别、宗教、种族、出身、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因考评者的偏见或偏好的不同带来的评价偏差;d、优先和近期效应:“以时点代时段”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近代远;e、自我中心效应:对比偏差,相似偏差;f、后继效应(记录效应):被考评者在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g、评价标准。

2、各绩效考评方法的特点:经济性;可行性;准确性;功能性;开发性;有效性。

二、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

(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1、自上而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企业使命企业战略体系目标部门目标个人岗位目标。

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a、适用不同对象范围的考评体系:组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个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b、不同性质指标构成的考评体系:品质特征型,行为过程型;工作结果型。

3、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不同人群不同指标或权重);明确性原则(不能有歧义);科学性原则(指标科学反映岗位性质)。

4、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面谈法;经验总结法;头脑风暴法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a、任何时候都不批评别人的想法;b、思想愈激烈愈开放愈好;c、强调产生想法的数量;d、鼓励别人改进想法);要素图示法。

5、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a、工作分析(岗位分析);b、理论验证;c、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d、进行必要修改和调整。

(二)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

1、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定量准确原则;先进合理原则;突出特点原则;简明扼要原则。

2、绩效考评标准的种类:a、综合等级标准(将反映绩效考评指标内涵及外延等诸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b、分解提问标准(将反映绩效考评指标内涵及外延等诸方面的特征独立并列)。

3、考评指标标准的评分方法:a、单一要素计分方法(自然数法;系数法);b、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法(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百分比系数法)。

三、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应用。

1、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企业首先根据宏观战略目标,经层层分解后提出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若干考评指标。然后借用这些指标,从事前、事中、事后多维度,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绩效进行全面跟踪、检测和反馈。

2、建立战略导向kpi体系的意义:a、使kpi体系成为激励约束企业员工的一种新型机制,发挥kpi体系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b、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c、强调对员工的行为激励,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斗志,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葵花宝典之管理者修炼升级图谱:不入流管理者不知道为什么干,怎么干,干什么;四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无事干;三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跟着干;二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属主动干;一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玩命干。

4、战略导向kpi体系vs一般绩效评价体系:a、战略导向kpi体系以战略为中心;自上而下;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来源于组织战略与竞争需要。b、一般绩效评价体系以控制为中心;自下而上;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与组织战略相关不高。

5、kpi的意义:a、衡量绩效表现与期望是否有差异;b、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简化程序;c、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定位。

6、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关联性;整体性;增值性;可测性;可控性。

7、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结果优先原则;客户导向原则;增值产出原则;设定权重原则。

8、平衡计分卡(bsc)的四维度:a、财务企业内外部用户使用的财务指标;b、客户客户评估企业使用的指标;c、内部流程对客户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内部运营体系;d、学习与成长企业内部持续创新和提高的能力。

9、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概念:核心的战略管理与执行工具,先进的绩效衡量工具,企业各级管理者与管理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0、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a、目标分解法:确定战略总目标与分目标;进行业务价值树决策分析;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b、关键分析法。c、标杆基准法: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11、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a、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b、提取和分析绩效考评的指标;c、根据提取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考评标准;d、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e、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12、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度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bound有时限的。

13、kpi的标准水平:a、基本的标准水平期望被考评者达到的水平;b、平均的标准水平本行业、国内、国际同类企业平均水平;c、先进的标准水平本行业、国内、国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

1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a、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b、多个考评者对同一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c、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d、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e、考评标准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

15、kpi设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对绩效指标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跟踪错误率;b、绩效指标不全面设定针对性强,更全面、深入的考评指标;c、绩效标准缺乏超越空间如100%正确率不属必须达到,修改该指标;d、工作产出项目过多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的产出项目;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一个更高类别。

16、kpi体系设计的三种方法:a、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kpi体系;b、根据不同部门所承担的责任确立kpi体系;c、根据企业工作岗位分类建立kpi体系。

四、360度考评方法。

2、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点:a、全方位、多角度特点;b、考虑的不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胜任特征;c、有助于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更和谐的工作关系;d、采用匿名评价方式,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e、充分尊重组织成员意见,有助于更好的工作气氛,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f、管理者与员工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g、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3、360度考评方法的缺点:a、定性评价比重较大;b、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c、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较高;d、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并非总是一致。

4、基于互联网的360度考评:a、优点:a、克服地域性差异给绩效考评带来的问题;b、网络系统可简化评价管理工作;c、保持了整个评价过程的适时性和动态性;d、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b、缺点:a、受公司网络化程度影响大;b、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5、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a、评价项目设计;b、培训考评者;c、实施360度考评;d、反馈面谈;e、效果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绩效管理论文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是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每一个经营单位和员工进行准确的业绩考核和工作评价,激励和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依靠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一)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指标的确定有待进一步细化。一些银行大部分机构还未系统地开展岗位分析并制定较为详尽的岗位说明书,有些银行只有比较空泛的岗位说明书,且流于形式,更不用说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各类人员的岗位工资确定主要是通过将基本业务量、岗位技能水平、履岗表现等要素参数进行量化后确定,难以起到真正的绩效管理作用。

(二)产品定价机制不健全。一些银行实行的买单制奖励机制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业务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要发挥买单制的激励作用,前提条件是产品定价准确合理,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建立灵活的产品定价机制,但是目前银行仅能做到定期对产品定价实施动态调整,产品定价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目前的买单制奖励还不能完全涵盖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对价值创造的最终人员实施了买单,做不到对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有贡献的环节都实现买单。

(三)考核层级过多,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例如,一些商业银行由二级分行考核到支行,支行考核到内设部门,内设部门再考核到员工,各级机构的绩效考核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差异较大。因此,会出现对上级行的政策把握不当和管理水平偏颇问题,出现考核激励偏差的情况,不利于价值导向和激励政策的准确传导。

(四)薪酬结构设计有待完善。目前,一些银行员工在未能实现职务晋升的情况下,工资级别存在达到一定年限后封顶的现象,这对于年龄大、工龄长的员工来讲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在员工实际薪酬构成比例上,虽然规定了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但在实际执行中,员工收入却往往与员工的职务、职级挂钩,削弱了工资中活的部分的激励作用。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目前银行员工的薪资收入更多的只是起到了“保健”作用,而未能发挥激励作用。

国外先进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是采取上下级共同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持续的双向沟通至关重要,通过员工和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有效的沟通旨在解决员工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有无晋升、发展机会、自己决策的权限有多大、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能否得到保证等。通过持续、开放、全过程的沟通,形成“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仅解决员工存在的疑惑,帮助员工搞清楚其工作的思路,以及如何获得奖励,也密切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员工成长进步和自我价值实现,促进组织业绩提高和价值创造。

(二)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国外很多先进的银行都把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的工具,用来层层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将银行的愿景和战略目标最终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之中。例如,花旗银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平衡计分卡,把全行的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机构、每一个职位、每一位员工。全行的平衡计分卡大致有14个指标,分为财务、客户、工作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等等。

(三)国外银行绩效管理成功的因素是因为有健全的工作体系。比如岗位说明书和素质能力模型,为员工绩效指标的设立提供了依据。国外很多银行岗位管理比较到位,每个岗位有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基本情况、岗位使命、主要职责,而且还明确了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但岗位说明书也非一成不变,每年回顾一次,及时更新原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以及对新设岗位进行说明书的编制。对于重要岗位,如领导岗位,通过建立素质模型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对于建立和分解员工的考核指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部门目标,就能清楚地建立员工的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的考核体系。此外,还要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研发新的绩效管理能力建设方法和工具,探索引入和推广领导力模型、成功要素表、平衡记分卡、入职辅导计划、360度测评等管理工具,全面完善绩效管理流程,健全绩效管理载体。

三、改进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对策(一)制定较为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并逐步建立符合本行特点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统一考核工具、薪酬分配的标准,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实现同岗同酬,并引入目标薪酬的设计,有利于差异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绩效创造氛围,达到激励有力、约束有效的考核目的。

(二)实现产品单价的动态调整。通过条线管理的建立,在分配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条线管理为全面完成综合经营计划和战略任务,积极对资源分配实行动态调整,能够加大条线管理的主动性,有利于实现上级行的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买单制奖励尽量应涵盖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对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有贡献的环节都买单。

(三)将层级考核转变为分类考核。这种转变有利于业务单元加强对条线业务发展的管理和指导,为业务单元资源配置提供了依据,能够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刺激业务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在清晰界定各类员工类群价值贡献要素的基础上,鼓励跨条线、跨层级、跨类群的协同合作和联动营销,通过服务质量和联动贡献测评,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四)完善薪酬结构。借鉴世界著名企业薪酬管理的经验,在原有薪点工资基础上,充分考虑员工工龄(行龄)等因素,增设年功工资。年功序列工资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思路是员工的业务能力与员工本人年功和企业工龄成正比,员工本人的工龄越大,企业工龄越长,对企业的贡献也越大,功劳也越高,因此,员工的工资也要逐年增加。目的是承认员工以往劳动的积累,激励员工安心本职工作,保护老员工的切身利益,鼓励员工长期稳定为企业工作,加强员工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另外,按照绩效考评的结果,对于高绩效员工给予高报酬,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杠杆作用,从物质激励的角度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创造更高绩效并且留住骨干员工。同时,薪酬的调整也应当考虑绩效结果,例如工资晋升的等级应与绩效考评结果联系在一起。

(五)现代绩效管理要既重视对员工当期业绩的考核评估,更应关注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绩效的改进。现代绩效管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是“立足于现在看未来”的一种考核方法。所以,既要关注员工工作的结果,也要关注员工的行为过程。

(六)现代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必须人人参与。从国外银行的绩效管理经验可以看出,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主要是建章立制和支持辅导,为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提供有关绩效管理的专业培训和辅导,帮助直线经理更好地完成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在员工绩效管理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负责帮助员工设定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提供绩效辅导和反馈,使员工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员工本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是全程参与者和受益者。

(七)建立规范的制度、流程和工具是现代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4个阶段。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制定绩效管理的具体流程,明确绩效评估的原则、内容、周期和方法,形成绩效管理各种规范性的文件和表格,如绩效合同、绩效评估表、能力发展计划表等,使绩效管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以便指导全行操作和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跟进员工之声、客户之声项目,开展双满意度调查,藉以评估最新的银行改革措施对内外部客户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为本行经营决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定优先改革领域,制定目标,监督进展情况。

(八)加强考核结果的利用是现代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结果主要用于绩效工资或绩效奖金的发放。事实上,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取得的绩效结果应有多方面的用途。绩效考评的结果可以为干部人才的选拔和人员的调配提供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德才状况和优缺点。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就可以让其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不够好,可以通过职位的调整,使其从事更加合适的工作,从而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

1.赵恒华。完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想[j].现代金融,20xx,(06)2.钱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运营初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xx(11)3.毛自力。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绩效管理论文

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对科研单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项目绩效管理逐步渗透到项目的整个进程,而不是仅在“事后”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了预算支出的权责和效率。目前,我国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仍存在体系不完善、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等问题。科研单位要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适应当前科研项目管理要求,改进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十分紧迫和必要。

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是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提高项目支出效率和效果为方向,最终目标是促进科技成果产出。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现的是科研经费的目标化管理。就现状而言,我国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阶段,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和考核等方面尚不完善。总体上,与公众期待的绩效管理成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绩效意识”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由于绩效考核结果未纳入课题组或个人的奖惩范围之中,使得科研人员未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的意识。此外,绩效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科研单位只是在项目的某一阶段采取绩效管理措施,难以保证项目每个环节合规、高效的运行。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总体来说,科研项目绩效管理设定的合规性指标较多,效果性指标较少,使绩效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且很少对绩效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收集与分析,缺乏对科研项目绩效目标实现趋势和发展的长效关注。

(三)“项目库”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项目库信息化平台是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技术基础和管理手段。部分科研单位整合了科研项目、财务、资产等多模块信息的共享数据库还未形成。信息化平台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人员掌握项目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绩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虽然绩效管理人员未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在项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促进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则起着重要作用。绩效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预算管理的业务知识,还要熟知科研项目管理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多面手”型的管理人才。

(一)建立以预算基础工作为根本,绩效管理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有机融合,将绩效这一管理概念融入到每一个科研项目管理环节,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科研为基础、预算为主线、绩效为核心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体系要兼顾全局与重点、完善评估与考核,激励与约束并行。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的计算、统计和分析等功能为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服务。

(三)建立项目库信息化平台。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项目库中的所有项目均实行全周期滚动管理。高效的项目库信息化平台可以加快项目遴选、审核、反馈的速度,促进科研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一个较为完善的项目库信息化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1)项目申报数据资料录入和上传功能,如:可行性分析等证明文件,方便用户操作。

(2)根据项目所属领域、是否涉密、横向或纵向等分别设置对应的数据模板,增强录入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

(3)专家意见反馈和建议列表模块,帮助科研项目人员及时了解评审结果,完善项目管理。

(4)项目数据信息的整合和预算执行的趋势分析功能,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优化预算绩效考核方法,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项目绩效考核。根据科研项目的特点,将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内容设定如下:

(1)财务维度。包括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率、分年度预算计划完成度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检查等。

(2)客户维度。根据科技成果对社会公众、科技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作为考核依据,可采用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由内审部门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内部控制报告。

(4)学习和成长维度。考核预算期内项目人员参与绩效管理相关培训的情况,包括:培训课程数量、培训时长、发表论文情况等。

(五)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项目中期预算绩效评价和项目结题整体性评价,客观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第三方机构对绩效评价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开展一系列核查工作,操作方式上可采取随机抽样,以保证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科研单位可以定期举办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到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来,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七)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奖惩问责机制。科研单位要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的宣传工作,落实奖惩问责,使科研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到绩效管理工作中来。对于绩效评价良好的项目,给予项目人员一定的奖励。对于绩效评价不佳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承担相应的监督管理责任,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方案。

科研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在“绩效意识”的确立,落实在“管理方法”的科学使用和“管理工具”的高效运用。科研单位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依托高效、便捷的项目库信息化平台,增强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落实奖惩问责机制,使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实现卓越绩效。

[1]王佳.预算绩效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xx(17)。

[2]黄艳,廖元柱,蒋丽红,黄千红.项目绩效预算与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xx(20)。

[3]钱玫.浅议平衡计分卡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xx(20)。

绩效管理论文

随着医院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医院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行为的组织、计划和实施,医疗质量的管理,医疗动态的监督、控制、统计、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和分析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整体实力的重要环节。同时,绩效管理考核的目的在于确保医院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管理考核过程序中应关注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分析和反馈,纠正偏差,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映医院的管理目标和发展导向。

综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因此,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上应结合医院战略目标,秉持患者满意和员工满意并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并重、当前发展和持续发展并重的理念,在绩效管理考核上尽可能的使用量化指标,围绕满意度、医疗质量、财务指标和人才培养四个层面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这四个层面,既反映了综合医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涵盖了医院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内涵建设。

(一)满意度层面。

医院经营的目的在于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而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提升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在指标的设定上,要选择与患者相关联的指标与科室考核挂钩,比如: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门诊量、门诊及住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等。通过这些指标的设定,可以提高管理效能;可以促使全院职工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从自身做起,顾全大局,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服务的水平,增强病人的信任度;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二)医疗质量层面。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有利于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指标设置上既要有质量指标,又要有效率指标,主要应包括如下指标:病床使用率、病区平均确诊日、治愈率、环节质量控制、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考核,可以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促进各项管理举措落到实处,使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安全质量进一步的规范化、科学化、日常化、在兼顾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财务指标层面。

为综合反映医院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成果,可以选取以下具体指标:人均业务收支结余,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每万元总资产产出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的考核旨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成本控制,提高医疗服务成本效益,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四)人才培养层面。

医院要想持久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培养一批批医德优良、责任性强、业务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是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不断进军医疗技术新领域,以至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民众的根本保证。考核指标有:发表科技论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带教培养人数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考核,可以推动医院专科建设,更好打造医院品牌形象,可以规范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利于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医院的硬实力,大大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可以根据以上四个层面考核指标的具体情况选择考核方式,有些指标是可以和目标数或计划数比较的,有些指标可以采取和历史同期比,也可以采取环比的比较方法。对于绩效工资的计算,医院可设专门的部门或在财务部设专门的岗位,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指标真实的核算并及时反馈给各部门,以便各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整改,然后将最终考核后的金额下达各科室,由科室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技术等级进行二次分配后,交由财务部进行统一发放。各环节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让每位员工都能通过绩效工资的发放深切体会到医院的管理导向,从而积极的、自主的工作,同时,不断深化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医院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国内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前那些仅靠企业老板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决策,抓住市场机会而获利和发展的做法,如今已不再适用,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绩效管理正是通过提高员工绩效,从而增强企业效益、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目标实现的过程,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目标制定、过程辅导、业绩评价、反馈改进”的不断循环,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并成功达到目标。整个过程的核心是沟通,高层管理者需要沟通来传达组织规划和目标设定等信息;中低层管理者需要沟通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宣贯企业的目标计划,一方面了解员工绩效并给予指导;员工需要沟通来发现不足并得到帮助,从而提高绩效。因此,绩效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1.将绩效评价等同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是对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如果只把员工钉在绩效评价上面,忽略辅导、改进等其他沟通和反馈过程,结果员工得不到应用的指导和改进意见,绩效和能力都无从提高,如同学生仅关注测试结果而忽视平时学习和知识提高一样荒谬。不仅如此,缺乏沟通和共识的绩效管理必然会造成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认识的分歧。员工反对,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管理者难以管理,无形之间给双方带来压力,从而远远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甚至有越做越糟的可能。绩效管理没有真正得到实施,实际上从源头上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一提到绩效管理,有些管理者总认为这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这也是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方案的设计者、流程/程序的制定者、工作表格的提供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至于是否推行、用多大力度推行则更多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意愿;推行过程中具体实施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坚持有效沟通、能否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改进等,又取决于中层管理者;员工能否理解并接受目标计划、考评结果以及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绩效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

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

设计考核指标时,一方面存在为了省事,力求能适用于所有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万金油”指标,导致考核指标过于粗放,仅片面关注某些工种或岗位的某一环节,从而使得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片面强调考核目标的全面性,费尽心机寻求一切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指标,导致考核指标分得太细,失去考核重点,从而使得考核指标不能突出工作重点,达不到体现业绩、改进工作的目的。

4.重形式,轻实质。

不少管理者本末倒置,过分追求管理形式,反而忽视了重要的管理过程。总想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通过他们解决一切问题,因此,绩效管理方法改了又改,绩效表格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终不得其法。频繁的调整反而增加了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的不信任感,以及体系本身的不稳定性,而到真正的实施过程时,却轻描淡写,走马观花。

1.设定指标,建立体系。

开展绩效管理之前,应充分准备,进行规划和方案设计,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流程和方法,设定有效的考评指标和周期,规定考评结果如何运用等等,建立规范系统的体系,使绩效管理的执行有切实的依据和基础。

这个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是考评指标的设定。设定前最好成立专门委员会,编写岗位分析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及隶属关系等,然后再结合企业目标计划、生产特点等因素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岗位职责不同,设计的考核指标也应各异,切忌面面俱到,从而导致员工把握不住工作的重点与关键。

当然,无需所有涉及指标都一一列出,因此,在列出重点指标后,再设“安全生产”指标囊括其他未单独列出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从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了有责任却无从评价的空白。此外,还可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增加相应指标,如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加强培训,可增加培训考核指标等等。

发电厂有其特殊性,有些工作虽然重要,但在短期内却不能体现,比如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和发现缺陷,正常情况下设备是安全运行,没有隐患和缺陷的,而一旦产生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引发事故时,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员工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状态分析,以便隐患和缺陷能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为此,需设定“发现缺陷次数”、“设备运行分析次数”等指标激励员工。但这些特殊情况毕竟少有发生,如果每月考核肯定不合理,因此,又设有年度考核。为保持考核的延续性,年度考核指标是在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短期内不能体现结果的重要指标。

2.实施前组织动员和培训。

实施前广泛组织动员和培训,让广大员工明白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他们才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和推动,这个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重要性甚至超过方案设计本身。尤其各级管理者,他们才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上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下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在整个过程中兼任“教练”和“裁判”角色。如果他们不能转变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其教练的辅导作用无从发挥,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帮助,绩效改进和提高无从实现。而且,在“裁判”过程中,如果“误判”,轻则给员工造成利益损失,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认同感,重则造成不公正的管理作风,给企业以后的管理埋下隐患。如此以来,再好的绩效体系,再好的绩效政策都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3.全过程沟通辅导。

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绩效方案设计、目标制定、过程辅导、考核结果运用的全过程。绩效方案制定前需要与员工沟通收集大量的信息。制定员工个人绩效计划时,管理者与员工充分沟通,计划才不会脱离实际,员工才乐于接受,才有完成的动力,否则,只能纸上谈兵。绩效计划设定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沟通,关注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等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绩效考评提供了考评依据,考核结果也会客观公正。最后是考评结束后的反馈沟通,肯定成绩,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值得强调的是,沟通有正面沟通和负面沟通。员工表现优秀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扩大正面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强化员工的积极表现。员工表现不佳,没有完成工作时,也应及时真诚地予以指出,以提醒员工需要改正和调整。

当然,沟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注意沟通技巧和方法,沟通前做好准备,沟通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采取有效的方式,尽量避免员工表达意见的机会少;肯定少,批评多;说服员工接受考核多,真正解决问题少;不顾员工感受;对抗和冲突等不良现象发生。

4.持续改进完善。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实施环境的不断变化,执行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需要定期做绩效管理诊断,进行有效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只有持续地改进和提高,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管理向高水平、高效率方向发展。否则,就像人得了小病“讳疾忌医”,最终危及生命。

比如,某发电厂利用绩效得分在全厂范围内分配绩效工资,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由于不同部门管理者考核尺度把握不一,使得绩效得分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员工收入差距较大,与实际业绩差距不符。员工因此愤愤不平,部门管理者只有纷纷抬高各自员工的评分,结果部门间相互攀比,使得考核不但无法体现员工实际业绩,而且增加了部门间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开展。经分析,调整为先按照统一标准将绩效工资划分各部门,然后在部门总额不变的基础上,利用员工绩效得分进行分配的方式。如此以来,即便部门间员工得分差距增大,也不会因此加大收入差距,而部门内员工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从而既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又合理避免了部门间因主观原因造成的差距。

总之,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想充分利用其功能、发挥其效能,必须从前期的准备、制度的建立,到有效地实施,从目标的制定、过程的辅导,到结果的运用,环环相扣,节节入手,有效地将绩效管理过程中目标制定、过程辅导、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四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过程的辅导与沟通,逐步形成促进员工良好作业、激励管理者与员工共创佳绩的绩效管理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

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如何做好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一项对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显示90%的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能让世界500强这样的大象起舞的绩效管理,在很多企业成了放不下、咬不动的鸡肋呢?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构成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

绩效是指人们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最终效果和效率。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调整来促成目标的达成。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激励四个环节,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整管理过程。

ramlall[1]提出确定绩效管理体系为组织创造竞争性优势的有效性所需确保的几个方面:用及时有效的工作分析来制定职位描述;定期更新职位描述以反映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在绩效计划阶段中让每个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在整个组织中开发出一致且持续的绩效测量方法;绩效评价的过程与体系是公平、准确及可靠的。在绩效管理中,一个关键战略是理解每个员工在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通过明确组织中每一个体的目标与其实际发挥的作用,人们便很容易确定所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改正措施,从而使得每个员工得以充分发挥潜力并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

三.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只是简单地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而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管理者要想提高员工绩效,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上,仅仅关注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无异于本末倒置。在绩效计划和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建设绩效导向型的组织文化,有意识地建立支持组织业绩、鼓励创新与适应变化的组织文化;要在组织中提倡“按绩分配”、“唯绩是举”,只有在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中,绩效管理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不是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也不是只在绩效低下时才使用的惩罚工具,而是一种激励型的管理工具,是为了奖励先进、帮助后进,让每一个员工和企业一同成长的途径。在考核前要,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硕士论文,企业。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设定明确清晰的便于衡量的绩效目标。“如果你无法衡量你想衡量的东西,那么你就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2】。确定目标的过程,是上下级进行面对面沟通,就某项工作如何开展、什么时间进展到什么程度,达成共识的过程。避免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和绩效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绩效考核后,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探讨如何提高其职业技能、改进个人绩效,使员工看不到绩效考核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带来的益处【3】。

考核方法的选取方面,近年来,平衡计分卡和360 度考核法在中国很流行,受到一些组织高层的追捧。平衡计分卡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 与诺朗顿研究院的执行长david norton 在上世纪90 年代所创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中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这种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需要组织在其他方面的配合【4】。首先,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组织必须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其次,组织必须有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以便对考核指标跟踪和衡量;第三,平衡计分卡理念是在西方绩效考核成熟、成功的企业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很难想象一个刚刚实施绩效管理、没有建立绩效文化的组织能够成功地使用这样复杂的绩效衡量工具。

360度考核在组织中是采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考核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考核方法仅由上级考核下级而造成的绩效信息收集渠道一、主观性强的缺点。通常,360 度考核的结果只应用于员工开发、绩效改进等方面。但是,不少事业单位把360 度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相联系,这促使考核者在考核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同事时“留一手”或“使绊子”,造成同事之间不合作甚至互相拆台,导致360 度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大打折扣。企业在选择考核方法时要综合分析,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考核方法。

3.绩效反馈

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员工的沟通,而良好的沟通首先应建立并维护彼此的信赖。考核结果出来后,针对绩效结果差的员工,上级不能因员工的低绩效而指责他,要与其共同探讨绩效结果差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要让员工参与管理,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其发展技能,给予其应得的报酬。只有这样,员工的绩效才能在考核中不断提高,员工才会从内心接受绩效考核【5】。

4. 创新绩效激励体系,应用绩效结果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规避员工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创新绩效激励体系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文化,要很好地设计能配合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业绩评价指标,开展战略性业绩评价与激励。战略性激励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是一套涵盖共同价值观形成、制度建设、岗位设计与晋升、责权利有机结合等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激励方案,它注重团队激励,有助于实现责任与权利的协调统一,从而引导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硕士论文,企业。硕士论文,企业。

四.小结

以绩效为纲,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硕士论文,企业。硕士论文,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世界优秀企业,都把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回报率最高的一项投资:可以让企业活力无限,可以让员工士气高涨。硕士论文,企业。对摸索前进中的中国企业,眼下绩效管理还是一座等待发掘的金矿,只有正确的运用绩效管理,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战略管理只有在绩效管理的支持才能将战略转化成企业日常的经营目标,战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绩效管理也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只有在战略的指导下绩效管理才能有正确的监督、评价、激励员工的行为,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如何依照企业战略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是企业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早出现的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是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目标管理(mbo),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绩效管理引入了对组织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的方法,并将分解后的分目标作为组织绩效考核和考核部门以及每个员工绩效产出对组织贡献的标准。而后,理论界又出现了标杆超越(benchmarking)、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记分卡(bsc)等战略导向绩效管理理论。上述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各有利弊。有些企业盲目引起,结果消化不良,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进也就不了了之,更谈不上真正落实企业战略。因此,我们应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出发,寻求适合我国企业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在战略制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许多企业由此取得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有研究表明,企业平均只实现了战略所预期的财务绩效的63%;更糟糕的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对造成这种“战略与实际绩效之间差距”的原因几乎一无所知。结果,他们在力图扭转局面时常常不能对症下药,在实际需要改进战略时他们却一味抓执行,在实际需要加强执行时选择改变战略方向。当他们发现实际绩效和战略预测之间出现差距时,很难分辨其中的原因应当归咎于规划还是执行,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战略与绩效管理相脱节,也就是说,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没有有效地融入绩效管理中。部门绩效突出,但企业战略目标却未能实现。

在一些企业中,绩效管理被认为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各级管理者和职能部门没有在绩效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企业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相脱节。

企业很少基于长期计划来对绩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5%的公司会定期检查每个业务部门实际完成的绩效,并与以前年度制定的战略计划中所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公司最高管理层来说,要弄清他们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所依据的计划是否真的能够预测实际绩效,并非易事。

战略绩效管理模式是把好战略转化成高绩效的有效工具。它通过战略目标的分解,计划的制定;执行过程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与实施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并实施完善计划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国内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前那些仅靠企业老板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决策,抓住市场机会而获利和发展的做法,如今已不再适用,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绩效管理正是通过提高员工绩效,从而增强企业效益、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目标实现的过程,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目标制定、过程辅导、业绩评价、反馈改进”的不断循环,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并成功达到目标。整个过程的核心是沟通,高层管理者需要沟通来传达组织规划和目标设定等信息;中低层管理者需要沟通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宣贯企业的目标计划,一方面了解员工绩效并给予指导;员工需要沟通来发现不足并得到帮助,从而提高绩效。因此,绩效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1.将绩效评价等同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是对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如果只把员工钉在绩效评价上面,忽略辅导、改进等其他沟通和反馈过程,结果员工得不到应用的指导和改进意见,绩效和能力都无从提高,如同学生仅关注测试结果而忽视平时学习和知识提高一样荒谬。不仅如此,缺乏沟通和共识的绩效管理必然会造成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认识的分歧。员工反对,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管理者难以管理,无形之间给双方带来压力,从而远远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甚至有越做越糟的可能。绩效管理没有真正得到实施,实际上从源头上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一提到绩效管理,有些管理者总认为这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这也是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方案的设计者、流程/程序的制定者、工作表格的提供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至于是否推行、用多大力度推行则更多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意愿;推行过程中具体实施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坚持有效沟通、能否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改进等,又取决于中层管理者;员工能否理解并接受目标计划、考评结果以及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绩效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

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

设计考核指标时,一方面存在为了省事,力求能适用于所有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万金油”指标,导致考核指标过于粗放,仅片面关注某些工种或岗位的某一环节,从而使得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片面强调考核目标的全面性,费尽心机寻求一切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指标,导致考核指标分得太细,失去考核重点,从而使得考核指标不能突出工作重点,达不到体现业绩、改进工作的目的。

4.重形式,轻实质。

不少管理者本末倒置,过分追求管理形式,反而忽视了重要的管理过程。总想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通过他们解决一切问题,因此,绩效管理方法改了又改,绩效表格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终不得其法。频繁的调整反而增加了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的不信任感,以及体系本身的不稳定性,而到真正的实施过程时,却轻描淡写,走马观花。

1.设定指标,建立体系。

开展绩效管理之前,应充分准备,进行规划和方案设计,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流程和方法,设定有效的考评指标和周期,规定考评结果如何运用等等,建立规范系统的体系,使绩效管理的执行有切实的依据和基础。

这个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是考评指标的设定。设定前最好成立专门委员会,编写岗位分析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及隶属关系等,然后再结合企业目标计划、生产特点等因素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岗位职责不同,设计的考核指标也应各异,切忌面面俱到,从而导致员工把握不住工作的重点与关键。

当然,无需所有涉及指标都一一列出,因此,在列出重点指标后,再设“安全生产”指标囊括其他未单独列出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从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了有责任却无从评价的空白。此外,还可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增加相应指标,如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加强培训,可增加培训考核指标等等。

发电厂有其特殊性,有些工作虽然重要,但在短期内却不能体现,比如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和发现缺陷,正常情况下设备是安全运行,没有隐患和缺陷的,而一旦产生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引发事故时,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员工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状态分析,以便隐患和缺陷能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为此,需设定“发现缺陷次数”、“设备运行分析次数”等指标激励员工。但这些特殊情况毕竟少有发生,如果每月考核肯定不合理,因此,又设有年度考核。为保持考核的延续性,年度考核指标是在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短期内不能体现结果的重要指标。

2.实施前组织动员和培训。

实施前广泛组织动员和培训,让广大员工明白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他们才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和推动,这个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重要性甚至超过方案设计本身。尤其各级管理者,他们才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上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下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在整个过程中兼任“教练”和“裁判”角色。如果他们不能转变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其教练的辅导作用无从发挥,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帮助,绩效改进和提高无从实现。而且,在“裁判”过程中,如果“误判”,轻则给员工造成利益损失,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认同感,重则造成不公正的管理作风,给企业以后的管理埋下隐患。如此以来,再好的绩效体系,再好的绩效政策都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3.全过程沟通辅导。

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绩效方案设计、目标制定、过程辅导、考核结果运用的全过程。绩效方案制定前需要与员工沟通收集大量的信息。制定员工个人绩效计划时,管理者与员工充分沟通,计划才不会脱离实际,员工才乐于接受,才有完成的动力,否则,只能纸上谈兵。绩效计划设定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沟通,关注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等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绩效考评提供了考评依据,考核结果也会客观公正。最后是考评结束后的反馈沟通,肯定成绩,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值得强调的是,沟通有正面沟通和负面沟通。员工表现优秀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扩大正面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强化员工的积极表现。员工表现不佳,没有完成工作时,也应及时真诚地予以指出,以提醒员工需要改正和调整。

当然,沟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注意沟通技巧和方法,沟通前做好准备,沟通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采取有效的方式,尽量避免员工表达意见的机会少;肯定少,批评多;说服员工接受考核多,真正解决问题少;不顾员工感受;对抗和冲突等不良现象发生。

4.持续改进完善。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实施环境的不断变化,执行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需要定期做绩效管理诊断,进行有效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只有持续地改进和提高,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管理向高水平、高效率方向发展。否则,就像人得了小病“讳疾忌医”,最终危及生命。

比如,某发电厂利用绩效得分在全厂范围内分配绩效工资,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由于不同部门管理者考核尺度把握不一,使得绩效得分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员工收入差距较大,与实际业绩差距不符。员工因此愤愤不平,部门管理者只有纷纷抬高各自员工的评分,结果部门间相互攀比,使得考核不但无法体现员工实际业绩,而且增加了部门间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开展。经分析,调整为先按照统一标准将绩效工资划分各部门,然后在部门总额不变的基础上,利用员工绩效得分进行分配的方式。如此以来,即便部门间员工得分差距增大,也不会因此加大收入差距,而部门内员工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从而既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又合理避免了部门间因主观原因造成的差距。

总之,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想充分利用其功能、发挥其效能,必须从前期的准备、制度的建立,到有效地实施,从目标的制定、过程的辅导,到结果的运用,环环相扣,节节入手,有效地将绩效管理过程中目标制定、过程辅导、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四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过程的辅导与沟通,逐步形成促进员工良好作业、激励管理者与员工共创佳绩的绩效管理模式。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战略绩效管理系统不但包括战略kpi考核指标的设计,而且包括这些指标是如何运行的,我在从事咨询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很多公司在设计战略绩效体系的时候,非常重视战略kpi考核指标的设计与计划,却忽略了运行系统。实际上,运行系统能否得到落实执行是战略落地的重要保证。

战略绩效管理运作内容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分别是:

五、绩效回报主要是对员工进行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

这五个环节是一个不断pdca循环的过程,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业绩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绩效管理论文【】

目的研究信息化平台对于加强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方法以医院绩效管理为对象,总结信息化平台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信息化平台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方法。结果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平台有助于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提高绩效管理效率和质量。结论信息化平台用于加强医院绩效管理价值确切,医院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及绩效管理的创新。

信息化;绩效管理;医院。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得到医疗行业的关注、重视,而绩效管理则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1]。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院的绩效管理开始从过去的定性管理走向如今的定量管理,通过定量数据的考核分析进行管理。因此,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构建信息化平台势在必行。

计算机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被运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到90年代,部分医院已经结合本院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出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以及医院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收费和管理为主,而电子病历、优化医院放射科工作流程管理的软件(ris)、医院放射信息管理系统(lis)等系统则正在建设中。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掀起热潮,一系列的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

在绩效管理方面,建立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体系是医院管理者的共识。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大量的医疗信息、经济信息处理还停留在手工层面,信息采集量严重不足,管理者无法深入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绩效管理。这就使得许多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机制、分配体系缺乏公正性、差异性、没有量化到个人考核,故而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绩效管理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

2.1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必要选择。

从国家宏观管理层次来说,国务院要求事业单位均实行绩效考核,而医疗改革则提出建立基于公益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综合量化考核。利用信息化平台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必要选择。

2.2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

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绩效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其已融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医院发展管理理论的创新,同时也符合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将会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利用信息化平台在医院内部实现信息的自动传递、共享,且信息化平台能实现大量数据的规整管理,效率提高,从而解放劳力,提高工作质量。而且信息化平台披露的内容完整、准确,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可利用绩效考核数据参与相关决策的制定[3]。如:通过绩效考核数据分析科室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绩效激励机制是否起到激励医务人员的作用,从而迅速调整绩效激励方案,确保医务人员工作方向的清晰、目标的明确,及时发现隐患,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提高,实现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的三赢。

2.3强化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

医院的信息化平台积累了海量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利用等,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关注医院的运营过程,并挖掘出医院运营的规律、发展趋势等,利用这些数据构建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指标库,实现科学的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发挥绩效考核对于医务人员的激励作用,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4]。

医院的绩效管理与普通企业不同,其基础是坚持医院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结合关键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降低财务维度权重,提高医院运营、学习成长等维度的权重,同时加入公益性维度,重视医院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过程,将医疗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1医疗信息的精细化。

第一,医疗项目的执行信息。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执行人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深度。若在医疗项目执行过程中没有准确记录参与各项项目执行的执行人信息,那么医务人员的个人业绩将得不到准确的显示、体现。例如:在对某一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有多个医生参与其中,如:初诊医生、主治医生、处方医生、手术主刀医生等,这些医生不是一个人。又如:在给患者做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员有注射护士、扫描技术员、阅片医生、审查医生等,这些执行员的工作绩效是不同的,准确记录不同操作的执行人信息有助于明确体现出不同医务人员的个人工作绩效,从而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第二,医疗过程中的信息。过去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一般是比较笼统的指标,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岗位制定指标,如:住院人次、门诊人次等,而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非常复杂,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准确衡量个人工作绩效,这就使得部分医生更加倾向于对病情简单的患者进行诊治,这不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信息化平台下,医疗过程中的信息要详细记录,如:患者的病种信息、治疗方案、治疗技术、检查项目等信息。信息化平台将医院中使用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ris、lis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完整记录医疗行为信息,信息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服务于各种绩效考核报表、多维分析等。如: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对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进行计算,将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可控成本、个人积分奖惩等作为专项考核内容,依据确定的绩效奖金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5]。而各种信息的记录完整、精细化则是保证绩效考核顺利进行的关键。例如:该院启动医师的医疗组长负责制的改革,医疗服务最重要,医生是关键,所以从20xx年建立了医疗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架构。所有的资源按照医疗组来配置,所有的质量指标、效率指标、费用指标全部按照医疗组、按照医生个人进行考核。奖酬金也逐步按照医院直接发到每个医生手里,依次分配考核。哪些医生能够做组长,这个非常重要,就是组长医生制。目前已在我院的消化内科、中医科、男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实行。由于我们医院有医疗、教学、科研等等各个职称系列,科研做得好,教学做得好,评了正高,不一定能作医生的组长,作医生的组长必须要有足够的临床经历,包括规培的时间、专科医师培训的时间以及在这个专业从业的时间,由授权委员会确认,必须保证足够的临床工作时间。组长做得不好,就可能被取消授权,被别人顶替。因此在这种医疗组长负责制下,全体医师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医疗技术,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水平,从而持之以恒地提高我院整体绩效。

3.2建立信息联动机制。

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并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对数据进行统一维护。如:当某些数据资料需要更改时,在信息化平台实现与其相关所有数据的相关变动。而在绩效考核前,关于人事变动的相关信息,由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维护,如:人员的科室间调动、人员的考勤信息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人力成本等,对这些数据进行规整维护,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另外,信息联动机制还要及时进行核算单元信息、岗位信息、人员基础信息等的联动,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维护节点、信息审核部门和负责人、维护结构以及反馈等。

3.3逐一对应考核单元与内容。

在信息化平台上,绩效考核系统连接到医院的各个信息系统中,准确核算出相关数据,将采集到数据直接核算到各个核算单元中,而信息联动机制则实现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一致化,以免出现不同子系统之间同一类数据的矛盾等现象。先将医院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进行分解,如:分成护理组、医疗组、个人等,并对应相应的考核单元,在不同的考核单元中,针对岗位职责、任务、要求等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绩效考核内容、规范、评估方法等,确保及时进行信息化的绩效考核。同时医院相关部门还可将某一时间段内的业绩、运营数据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对比研究,了解医院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而且,在信息化平台上,护理组、医技科室、医疗组等人员可查询自身的相关信息,了解自己以及本小组成员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个人与小组的业绩对比,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同事的帮助下不断进步。

3.4建立科室考核指标体系。

第一,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每个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如:手术计划、治疗方案、住院时间、用药效果等,设置无菌切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等页数考核指标。同时对这些指标权重进行合理分析,确保绩效考核的科学性[6]。第二,医疗服务指标。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过程进行量化,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门诊首诊负责制、住院患者病情沟通机制、大处方制度、风险流程管理等[7]。第三,医德医风考核指标。由医院的人力资源部门、医务部、财经部等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进行考核,建立患者满意度测评标准,同时设立个人医德医风考核测评体系,分成德、勤、能、绩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定一些条目,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则按照相应的责任条款予以相应的量化扣分,最后形成每个维度的总分,形成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得分。

3.5建立信息化平台维护机制。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绩效管理从绩效计划、沟通、考核、评价、反馈各个环节中均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成效,还应建立该平台的长效维护机制。如:建立kpi指标库、维护库,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依据,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动态化了解绩效考核状况,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到当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改进完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核维度、考核指标等[8]。而且维度库、kpi指标库同时为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其中,kpi指标库的数据值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医院业务系统,如:每个床位的业务收入、药品比重、门诊收费水平、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等,这类数据客观、准确、可信。另一个方面则是考核者的手工录入数据,如:科室综合管理、环境规范、执行规章制度等,这类数据存在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应尽可能以量化的方式采集这类数据,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客观性。通过这些数据不断充实、改进、完善kpi指标库,并结合本院各项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

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绩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各大医院提高绩效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绩效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希望不断推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为医院绩效管理助力。

[5]徐春姣。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分析[j].经济师,20xx(8):257,259.

[8]胡融冰。m县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及实施[d].南昌:南昌大学,20xx.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组织”一词该文中全部指的是动词的组织,“绩效”这里指的是销售部门的绩效,这里,组织工作,也不光全是管理者的事情,而是通过抓下属工作的组织,在抓的过程中让下属自己学会怎样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提升下属的工作能力。这才是目的。

组织什么,就是对工作内容的组织。下属每天都有8个小时、一个月有24*30=7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这几乎是我们可以明确的唯一事情了。我们不能奢望下属有了目标后自己就理解怎样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完成目标。更何况下属们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掌握的。那么通过关注下属是怎么使用这些时间,在工作时间内怎样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来让下属最终自己掌握去科学地组织工作内容,同样我们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成绩来。

但是我们需认可,下属们大多数不会第一时间都会自己主动去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且往往很多工作的时间安排也是不那么科学的。所以需要管理者们经常去监督、去了解和分析来帮助他们自己去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

如果对下属的工作内容组织算做“跳舞”的话,销售管理者对于周、月份和季度等相对较长时间内工作内容的组织,可算是“在房间里跳舞”。而对于每天的工作内容组织,就像是“在桌子上跳舞”了。所以我们不光要会在房间里跳舞,也要学会在桌子上跳舞。

笔者一直在从事的是销售管理的工作,而目前的工作,其考核的内容就是每个月部门的新签单客户数量。笔者想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一起去探讨我们怎么通过对销售人员每天工作内容的组织,来完成我们的绩效目标。

这里我们以月为考核周期,以一个销售人员为考核对象来看。

工作内容的组织,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考虑:what、which、when、how、who.

what?为什么要对销售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组织?

它不像一条生产线,每个产量目标和流程都那么的清楚,也易做到现场和过程的管理。在生产领域的工作组织知识却在日益先进,而在更需要工作组织的销售领域,很多的销售管理者采用的依然是简单的表格管理就显得相当的被动了。

由于销售工作最终的结果是明确的,所以,我们在对团队内对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的组织工作,也必须不断的进步和精进,需要我们做销售管理的人员倾注更多的心血去帮助销售人员改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格填写和汇报。

which?需要良好组织哪些工作内容?

1,月目标和月工作规划。因为这里是以月份为考核周期的,这两项就不可少。月目标和月工作规划包含了部门和个人的。

2,日工作内容。利用分解法把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在自己的部门,笔者把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分解为电话推销(不出去)、陌生拜访(出去)、跟进老客户、增加新客户这四项。

when?什么时候抓工作组织?

在销售管理中,毕竟时间精力有限。不是什么时间都拿来改善工作的组织问题。笔者在部门中把用来改善工作组织的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必然性,一种是偶然性。必然性的时间可称之为“关键时间”,在这些时间里面抓工作的组织是重复的。比如:月初第一天、周一、早上;月末最后一天、周五。

月初第一天:制定月目标、分解月目标、规划月工作安排。

周一也类似。早上指早会时间,早会的内容问题在笔者的另一篇拙作《高绩效管理之一―一位高业绩销售经理经验分享》中详细写了,这里就不赘言了。

月末最后一天:这是总结该月的计划执行问题时间。

周末类似。

偶然性时间:为了提早发现下属工作组织中的问题或有了问题想找出原因,在日常中随机用来改善工作组织的时间。比如,发现该周的成绩不如人意,或月过了一半时间发现了业绩不理想,又发现了某个对工作安排不合理的员工后要改善而临时抽出来一小段时间。偶然性时间的应用可能是针对整个部门或单独针对某个下属,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