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02 09:42:39 作者:韩ll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一

(一)、水产:渔业养殖为300余吨,实现产值400余万元。

(二)、烤烟生产:全面完成了烤烟生产和收购任务,烟农取得了好的效益。

(三)、蚕桑生产:全面完成蚕桑生产任务。

(四)、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0912亩,总产量万吨,实现产值3966万元。

(五)、培育建立以建昌鸭、钢鹅、奶水牛为主的畜禽养殖基地建设。

五年来,我乡积极争取市畜牧现代农业项目资金补助,在中河村新建一个4000平方米的钢鹅保种场;对康达奶牛专业合作社进行二期扩建工程,新建牛棚2幢,新增奶牛400头;拟在大庄村修建一个1万平方米的养鸡场,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以上特色产业的种植、养殖数全面完成了市农办下达的任务数。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努力构建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循环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建立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重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强制度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逐渐建立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二)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运用规划指导功能和政策扶持手段,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公众 “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体系和开发模式。

(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统筹解决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在企业、行业、区域、社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科学确定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产业特色,在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潜力巨大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循环经济主要指标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以上,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废弃物产生控制指标:有效控制废弃物排放,城市空气、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小于1㎏/万元;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基本解决农村集镇环境污染问题,城乡生态环境较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再生资源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20%。

四、重点任务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总体要求,加强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依托骨干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及静脉产业体系。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将部分产业从主城区搬离,按照“产业搬迁,循环跟进”的原则,循环经济产业链跟随搬迁。

(一)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从全市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和土地条件出发,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培育和构建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循环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农业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实现全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株洲地理、地势及特色养殖、种植和森林资源特点,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养殖及深加工、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目,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加强水、热、材、能的综合利用,打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推行生态旅游,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再利用。引导消费者选择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到2015年,以我市重点旅游景区为基础,建成一批循环型旅游景区示范项目。启动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加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规划建设节能、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同时加快机动车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巩固电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成果,大力倡导绿化出行。发展便捷、高效、省能的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运营和车辆实载率。

(四)绿色消费体系。以产品的销售和消费环节为重点,以政府采购为切入点,大力推广绿色标识产品,规范和鼓励产品的再利用,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到2015年,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的比例要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限塑令,反对过度包装。

五、空间布局

(一)工业循环经济布局

装备制造业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分布于田心、金山工业园区。

生物医药生态循环产业链,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有色金属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株化集团、智成化工、兴隆化工等骨干企业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主要分布于清水塘工业园区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

陶瓷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主要分布于醴陵。

服装加工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主要分布于芦淞服饰城。

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主要分布于株洲电厂及攸县网岭。

建筑材料与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

(二)农业循环经济布局

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生态养殖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林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分布于炎陵、茶陵山区。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布局

依托各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等,主要分布于相关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及周边地区。

六、重点领域

(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涵盖轨道交通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依托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北汽控股南方基地、株齿等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原材料的绿色采购,加工余料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生物医药。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有机废水能源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构建以生物质水煤浆制浆、燃烧系统集成技术为依托的能源环境一体化集中供热中心,打造生物医药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三)有色金属深加工。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骨干企业,以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重点开展钨资源及深加工、铜冶炼与深加工、冶炼-化工-能源、钢铁与有色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陶瓷。陶瓷产业包括建筑、卫生、电力及日用陶瓷,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重点引入高效采矿与分选设备、资源深加工技术、高效窑炉燃烧技术、除尘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加强各种废物的资源化,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构建系统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五)服装加工。重点从源头进行控制,设法减少服装边角料的产生,并对服装余料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控制余料垃圾的排放量,开展绿色生产,促进服装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引导服装企业简化商品包装,以节省资源及能源,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包装废弃物数量。积极选用绿色环保包装袋代替传统的塑料袋,鼓励可循环、耐用型购物袋的回收。倡导服装绿色设计,服装回收再利用,以及闲置服装资源化。

(六)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重点开展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建筑材料与新材料。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重点开展各类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ak系统,对城市、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构建工业废渣-建筑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八)现代农业领域。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稻米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经济作物种植与深加工废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生猪、菜牛、鸡、鸭、鹅的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进养殖深加工与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构建集森林碳汇、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休闲旅游、林下立体化种养殖等综合性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重点工程

(一)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工程。建立健全由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工作队伍。扶持发展一批清洁生产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全覆盖,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二)废弃物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置工程。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完善相关设施和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点对易腐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对高热值不易腐有机物进行能量利用途径的探索,对各类城市废渣进行活性处理,实现废渣的材料化。

(三)有机废液高效浓缩处理工程。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油脂、含卤素类有机溶剂及不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等,建立废液管理系统,进行减量、回收再利用、分类、贮存和记录追踪环节的控制,并采取高效浓缩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处理,大幅降低污染,提高废液的有效利用程度。

(四)污泥高效脱水、干燥工程。按照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的要求,鼓励和扶持相关产业,将污泥加工成复合有机化肥或利用到建筑行业,实现废弃资源高效利用。

(五)废弃硬质合金及超细粉体回收、再生工程。依托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的实验室和科技机构,建立硬质合金产业集群废弃硬质合金回收及超细粉体过滤回收、再生系统,建立相关平台或下游企业,实现废弃超细粉体的资源化利用。

(六)雨水回收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雨水回收工程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系统的,包括工业区公共建筑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绿地浇灌的中水利用系统,全力提高中水回用能力。推进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厕所冲洗,道路保洁,洗车和工业冷却用水等。通过建设中水回用系统,2015年,城市污水回用和中水利用量达到污水处理总量的20%,(七)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工程。建立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收集制度,规划建设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厂,通过静态发酵模式等途径,把畜禽粪便转化成颗粒有机肥,从而延伸农村养殖业的下游产品,构建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里,降低环境污染。

(八)稻壳碳化及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工程。培育稻壳碳化企业,解决稻壳等农作物剩余产品的回收利用难题。同时帮助稻壳碳化企业与周边地区链铸、钢水包、铁水包、连水中间罐及其他金属覆盖相关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构筑起更大区域范围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九)静脉产业体系工程。建设“城市矿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三

一是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

2011年以来全村符合政策生育率达%,人口数量得到了进一步控制,生育环境进一步优优,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新型婚姻观、生育观进一步弘扬,少生快富、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已成为新型生育文化的一部分。全村涌现计划生示范致富户户,经营项目达10多个以上,仅大棚蔬菜种植户就达户,种植面积达亩,养殖户有户,吸收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拓宽了就业渠道,农副产品贩运有户,这些计划生育户已成为新农村新家庭经济发展联合体、小型家庭农场的主要力量,成为建设美丽万盈、幸福万盈带头人,低生育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二是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通过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围孕期保健,随访服务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大力提高待孕妇女的参与配合意识,自我防范保健意识,家庭幸福意识,从而提高了出生婴儿的质量,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2011年以来,我村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达人,占应查的%。出生婴儿人中,没有出现先天不足或畸形婴儿等,提高了家庭的幸福指数、和谐指数。

三是民生服务进一步改善。

扶金,11 人领取到计生手术并发症特扶金,名计生特困对象享受到每人1000元的计生公益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人口的发展、运动、变化决定了人口问题需要统筹解决的科学道理,二年多来,我村坚持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建立了“依法行政、村民自治、服务至上、情法交融、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把人口和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工作中谋划,重大事件通过村民自治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倾听群众的呼声,保护群众的利益,尊重群众的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办事公开,村务公开,通过村民自治,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国策,在潜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计生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五是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世代服务”阵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成了集服务、咨询、读书、电教于一体的一流阵地,基本满足了育龄群众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满足不同层次育龄妇女知识更新需求,每年的3月、9月开展免费服务二次,为育龄群众提供b超检查、妇检、化验、乳检、宫颈癌早期筛查等服务,并聘请大丰人民医院或市指导站的妇科等专家来村就诊,就近检查看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二年多来我村共参加服务人数达人,查出妇科病人,对查出的妇科病进行了及时治疗,确需转诊医治的及时告知,确保育龄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不受伤害,稳步探索推进由“世代服务”向人口家庭公共服务转型,更多更好地满足不同育龄人群心理、生理、健康等服务需求,向人的生命全过程服务转型。

六是流动人口服管率进一步加强。

按照“属地管理、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服务管理要求,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及时与流出地沟通,签订生育协议,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同等享受所在地的有关待遇和应履行的义务,实行流动人口服务待遇均等化。2011年以来我村共有流出人口人,流进人口人,按照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要求基本到位,管服率达90%以上。

七是新农村新家庭户建设进一步涌现。

自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推进以来,特别是近二年多来,群众的生育质量、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育文明、权益保障、发展能力和福利改善得到有效促进,大多数计划生育家庭逐步成为富裕健康、守法、文明和谐的幸福新家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计生特困家庭照顾率达80%以上,全村已有60%达到计划生育新农村标准,40%以上的计划生育家庭达到“幸福新农家示范户”标准。

八是“阳光计生行动”进一步推进。

主要通过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社会监督”为重点推进手段,计划生育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对涉及关心的照顾再生育一孩、奖扶特扶资格的确认、手术并发症人员的确认、计划生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计划生育民生问题等实行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一孩生育服务,计划生育证明等相关证件公开办结时间,承诺服务态度,文明办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二年多来,我村没有发生一起计划生育违法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计划生育问题上访案件,和谐计生在我村充分体现。

九是新型人口文化进一步弘扬。

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健康的生育文化、人口文化、婚姻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并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用耳闻目睹的事实,群众最易接受的办法,收获意想不到效果,帮助群众确立新型人口文化意识,用新型文化理念取代庸俗的传统观念,用文明生育取代落后生养,用科学进步思维取代封建落后思想。我村一孩领证率达%,符合照顾再生育一孩的条件的对,主动放弃对,婚育新风已经形成。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镇的目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全面提高我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四

(一)外贸进出口总额。20xx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864万美元;20xx年完成万美元,增幅;20xx年完成万美元,增幅;20xx年完成万美元,同比增长33%。20xx年完成万美元,同比增。20xx-2014年连续六年总量居全市第一。预计20xx年完成10155万美元,(剔除市场采购贸易)同比增长10%。预计年均增幅,完成“十二五”年均增幅8%以上的任务。特色做法:一是转变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积极走出去,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发现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利用qq群等新方式,提升外贸工作效果。二是加强培育孵化力度,优化外贸结构。20xx年外贸进出口企业备案28家,发生实绩25家,截止20xx年9月,备案企业70家,发生实绩40家。进出口总量化工占比由20xx年下降到目前的,外贸结构逐步优化。三是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区每年根据形势,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企业发展外贸进出口、培养外贸人才方面给予扶持奖励。四是加强沟通,为企业与海关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成功完成保税仓库的嫁接,确保了全市唯一一家公用型保税仓库不被摘牌,并成功学习上海自贸区、合肥海关监管区成功经验,全市唯一一家天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对外营业;帮助通源保住海关a类企业称号;帮助解决华塑报关单出错等问题;帮助企业争取海关资质,近年来,我区荣获海关aa类称号企业2家,a类企业7家,个数位居全市第一。

(二)外商直接投资。“十二五”期间,我区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20xx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371万美元;20xx年完成万美元,增幅;20xx年完成1798. 19万美元,增幅;20xx年完成2181万美元,增幅24%;20xx年完成万美元,增幅;20xx年预计完成万美元,增幅10%。“十二五”预计累计完成万美元,年均增幅达到,完成累计利用外资10000万美元,年均增幅以上的任务。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二五”期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x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20xx年完成亿元,增幅;20xx年完成亿元,增幅;20xx年完成亿元,增幅;20xx年亿元,增幅;预计20xx年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幅10%,“十二五”预计年均增幅,完成年均增幅以上的任务。特色做法:面对我区商贸企业小而散达不到限上标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直处于全市后三的局面,创新方式从工业企业剥离成立商贸公司、将小而散的同类商贸企业整合打包申报限上企业,经验做法得到市局肯定并在全市推广。近年来,通过走访摸排、政策鼓励等工作,积极发掘批发、零售企业潜力,限额以上企业从20xx年16家增加到目前的40家,从20xx年的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

(二)外商直接投资。一是广泛开展走访调研。我局以开展冲刺年目标的走访为主,对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建立走访档案,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二是扎实开展企业服务。传达最新政策,帮助企业申报项目资金,督促指导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按章纳税、维护职工权益,提升我区外商投资环境。三是积极摸排项目,主动上门服务。与区招商局密切合作,摸排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主动上门做工作,解困难,每周一次上门或者电话咨询企业,了解企业进展情况及困难问题。1-9月累计完成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占任务的。预计全年完成2900万美元,增长。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挖掘新的限上培育点,将电商行业纳入零售业进行申报。二是加强与乡镇对接,做好企业服务,指导企业进行报表申报。今年已新上限上企业6家,10月份再申报1家。1-9月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万元,增幅,占人代会任务的,其中限上企业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9月,我区已新上限上企业6户。预计全年完成亿元,增长8%。

(四)电子商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xx区发展电子商务工作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通过开始实施,《电子商务产业扶持办法》也正在研究讨论中;与黄山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由黄山学院针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和培养输送电商人才;对全区重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摸排建立了档案;组织我区优秀土特产企业入驻淘宝;在西溪南镇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动员村民、邀请业内专家进行培训、组建专业电商公司、搭建专门平台、统一产品设计、构建物流体系等一些列工作,逐步推进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五)内贸工作。一是抓好市场监管。扎实做好日常市场运行监测统计及监测运行分析工作;加强对典当企业的日常管理,开展典当行业年检,会同区市场^v^,对开展典当行业清理,规范典当行业管理;联合金融办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和查处工作;与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规范华商山庄预付卡发放工作;认真做好对酒类、直销企业的备案工作,目前全区酒类备案企业22家,直销企业的备案6家;指导加油站进行成品油经营许可证换证年检;配合环保、公安等部门开展黄标车提前报废补贴工作,严格审核相关材料;配合物价部门开展平价超市稳价惠民工作。二是抓好项目对接。组织养生源蜂蜜、裕籽贵茶油申报20xx年度安徽老字号;帮助井信农贸市场申报了省内贸扶持资金项目;组织开展省、市诚信企业申报工作,编制上报岩寺老街创建市诚信街区和世纪华联超市市诚信单位;成功申报2家放心早餐店;与区物价、农委、财政等部门配合建设新增3家蔬菜便利店。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禁磷工作专项执法检查3次;强化安全监管,结合全区“一岗双责”安全包保,组织、参加各类安全检查21次,确保了我区商贸流通企业消防和食品安全无事故;对1家安全生产不达标的加油点进行了注销;配合安监、消防等部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四是抓好内贸发展。组织超市在年节期间备足货源、开展促销活动,丰富群众消费;组织区内农特产企业参加省、市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组织竹艺轩参加全省服务贸易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五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重要时期。根据《山海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山海关区司法局特编制了《山海关区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区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的重要职能作用,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发展。

“十二五”工作发展成就及主要经验

一、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几年来,全区各学校累计举办法治手抄报、法制征文比赛500余次,收到学生作品20000余份,播出校园广播10000余次,进行国旗下讲话5000余次,举办主题班会6000余次,书写黑板报20000余次,有效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五是扎实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大力加强法宣阵地建设,在范庄、圣水庄、唐子寨、晏屯村、南海村等10个村居先后创建了法制宣传一条街和法制宣传墙;成立法制宣传服务队,开展“送法律进乡村、入社区”系列法律宣传活动,贴近村民实际生活开展法律宣传,“五五”普法期间的各类宣传活动中,共向群众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0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在村居张贴标语法20000余条,在村居集中宣传法律知识300余次。六是开展送法律进企业,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开展送法律书籍,讲法制课等“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先后10次组织河北斌扬集团公司、诚质耐火、荣浩重工等临港经济开发区等2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刑法》、民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讲座,送去法律书籍,并对企业提出的劳动用工、工伤处理等相关问题咨询进行现场解答。七是组织好部门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向群众积极宣传部门法规,先后完成部门学法制度69项,宣传部门法规26部,干部职工学法每年合计260学时,发放宣传单40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0余次。八是加强节点法律法规宣传,先后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宪法日等,组织全区各部门在望洋广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25次,为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

截止目前,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33件,调解成功率为95 %。与此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典型选树和宣传力度,以《人民调解专报》形式总结推广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启发引导、示范带动、推进工作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知度。源头入手,切实做好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实现全区长治久安、居民安居乐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每年集中对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全面核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见面谈话、落实帮教责任人、签定帮教责任状,在全面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教,对189名处于帮教期的刑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生活困难的刑释人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对于无工作的刑释人员帮助其联系工作,2014年,依托秦皇岛市山海关金杯汽车维护厂成立过渡性安置培训基地,为刑释人员顺利地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

20xx年,认真落实省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建立我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9月,招聘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山海关区社区矫正工作站, 11月3日,全区首批社区矫正工作交接仪式在石河镇政府举行,标志着社区矫正范围的五种罪犯,从公安系统的重点人口管理体系正式移交到以司法行政为工作主体的社区矫正体系中来。2014年重新调整全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理顺管理体制,由集体矫正改为由司法所负责日常矫正。截止2014年,共办理审前调查67件,对7人提出不适宜社区矫正意见;对5名违反社矫规定的社矫人员给予警告处罚,对1名社矫人员建议原判法院收监执行;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200余次,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在石河路等城区主街道进行公益劳动200余次。目前,我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95名,依法解除矫正170人,年底在册矫正人员125名,全区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的稳定。

三、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六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近来,学习了“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现谈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教师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因而对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应有较高的要求。

(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因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向,只能靠教师来掌握。所以,必须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要有事业心。

有事业心才有动力,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办好社会主义的大学而奉献毕生的力量。

(三)要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充满友爱的情感,要全面关心大学生,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四)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要精益求精

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结合科研或者注意搜集本专业本学科的`新成果,了解其发展趋势。认真备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教研,精益求精。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结合科研和社会服务来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件时可脱产进修,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

(五)要团结协作

在学校里,不论是培养人才或科学研究,都要靠许多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十分重要。在教学方面,互相通气,避免重复疏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在科学研究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往往需要多种学科协作,仅靠个人的力量,许多课题是很难完成的。必须组织许多校内教师,甚至校外专家,能力合作,才能完成。社会服务方面也一样,有许多项目也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问题。教师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起“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七

一、企業購併的影響

企業購併,乃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結合。由於彼此產業性質、作業程序、文化觀念等的不同,必然對被購併公司的組織與員工,造成莫大的影響。茲依其對企業組織、及員工的衝擊與影響來加以說明。

(一)對企業組織的影響

首先可以了解,企業完成購併手續後,購併者必然會介入被購併者組織與員工方面的運作。而購併公司在組織上的整合,猶如人體器官移植。隨著組織複雜度的提高,整合所需的時間也越長,對組織的影響也越大,且失敗率也越高。這種調整的進行過程,對購併業者的組織與員工,易因彼此的觀念、結構、程序等方面的不同,而產生適應上的衝擊。

另外,由於不同企業文化的結合,若不能融合兩種文化的衝擊,就易帶給企業全面的緊張氣氛,往往造成員工感受上的衝擊,使人員創傷,使其心理契約遭到破壞,進而產生防衛性的行為,而使預期的綜效(經濟規模、科技移轉等),無從顯現。

國外的研究指出,企業購併有1/2~1/3的失敗,乃以員工不能互相了解,造成文化衝擊,為最主要的原因。而文化衝擊的形成,乃因企業購併後造成雙方組織文化的動盪。而如何協調這些企業文化,卻是購併中最複雜的部份。若未能謹慎處理,必會引起企業的緊張,進而演變為衝突。從相關研究發現企業如購併較相關的企業,成功的比率為36%,而購併較不相關的企業的成功率,僅為26%。購併規模較小的企業,較購併規模較大的企業易成功,其比率為41.5%比25.0%。因為較相關的企業,組織性質較相近,故對被購併組織的衝擊較小。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在組織性質上,較無強烈與獨特的自我特點,則易遵循規模較大企業的組織習性,故易接納被購併業者的組織性質,衝擊較小而較易融合。

(二)對員工的影響

(1)工作的喪失

(4)薪酬福利制度改變

(5)獎金制度改變

(6)生涯途徑改變

(7)在組織中的影響力、地位和特權的改變

(8)人員改變-新同事、上司、與部屬

(9)企業文化改變和對公司的認同喪失

留任員工產生妄想(obsession)- 受到謠言影響,員工只關心能否留任並保有現在的地位、特權、影響力和職業,造成了在員工間破壞性的競爭,並進而損及組織目標。

人才流失- 購併導致許多人失去工作,許多員工也因而選擇離開。而留任員工對於他們的離職,情緒常是生氣、憤慨、沮喪。同時購併常也導致留任員工工作量的增加,他們必須經歷過去未經歷過的角色模式改變。

1.裁撤員工

沒有明確的規畫,使員工產生不確定與無助感。通常由購併公司管理階層來主導整個裁撤過程,被購併公司管理階層則通常不能夠參與相關決策。

2.企業文化的融合企業文化的差異可能來自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產業類別,甚至是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模式和風格。購併雙方公司文化的契合度對於購併的成敗有著相當大的關聯。購併導致文化衝突問題,員工必須面臨新的價值觀與信念。

3.獎酬制度

有四種獎酬的改變在購併中扮演重要角色,分別是工作保障、薪酬福利、工作自主程度、績效回饋。而其中工作保障是最重要的因素。

購併的公司比一般公司中,高階管理者的離職率要高出許多。另外合併對組織造成一些明顯的損失,如:缺席、離職、產出。還有一些更複雜的成本,像是士氣、忠誠度、信任感和組織認同等。合併壓力導致的金錢損失是很難估算的。壓力可能造成員工一些身體健康問題如:高血壓、偏頭痛、失眠…等;壓力也造成員工一些心理問題如:沮喪、氣憤、喪失自尊…等。而員工身心健康問題將直接影響員工行為和公司的營運,例如健康問題將影響到員工出勤和績效;另外,心理問題也可能使員工不肯面對工作。

二、企業購併前後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由於購併的整合,對被購併公司衝擊甚大,進而造成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但是,若能使人力資源管理有效運作與安排,往往是企業購併成功的重要關鍵。因此,了解購併前後各種因應與解決之道,應是企業謀求購併成功所必須的。

(一)企業正式合併前

購併前必須明確界定購併綜效的來源:第一級的錢(財務)、第二級的人與技術(管理、生產)、最高級的企業文化(組織),以免因其中任一來源的處理不當,降低企業購併的綜效。

在人的評估方面尚應考慮勞動法令對勞工權益的保障,勞動基準法第二十條規定,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時,除新舊雇主商定留用之勞工外,其餘勞工應依規定於規定之預告期間預告終止契約,並依規定發給資遣費。其留用勞工之工作年資,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

在文化融合方面,應評估兩公司間之文化特質,找出其差距與相容性,並決定合併後所宜採行的文化模式,此外,應評估新公司成立後所需的領導才能,以及目前領導幹部是否具備該項才能。檢視公司目前的人力資源政策是否能協助新文化的達成。

還有,被購併企業為避免組織與員工分崩離析的困境,london建議購併前,就應先建立整合的策略,在合理的範圍下,提供員工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資訊,使其了解可能面臨的影響,關心並協助員工渡過此尷尬期。並且加強溝通,以降低不明確,加強文化的整合,以有效地掌握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以解決人力資源管理的各種問題。

在資訊提供方面,學者們指出在併購開始前應提供下列資訊:

1.併購的原因及組織與員工可能的得與失

2.併購或合併公司的一般資訊

3.公司名稱的改變

4.組織與管理的改變

5.計畫減少的全部員工數

6.被併購公司未來的營運方向的產品內容

7.薪資、福利改變的內容

在合併執行過程中則應告知下列資訊:

1.資遣及公司的配合措施(資遣費、外部安置)

2.工作與角色的改變

3.管理與報告關係的改變

5.生涯途徑的改變

6.公司政策的一般性改變

(二)企業合併後

對於購併整合後,人力資源管理應如何進行,buono及bowditch指出企業購併整合後之人力資源管理,可從1.注意購併整合後的行為、購併活動所花的時間、聘用與在職訓練、以及績效的約束;2.制定新政策與程序、改進員工的互動;3.改進缺席率及辦公室政治領袖的三方向,以促進企業購併整合後,生產力與利潤的增加。

建立妥善組織人力整合的基礎:雙方高層人員,應儘快建立共同的價值體系、管理目標與努力方向,以促進彼此的融合。

穩定人心,提供生產力:以員工表現為資遣人員的依據,以去除雙方員工中表現最差者。並非以被購併公司的員工,為資遣的優先者,以提高員工的士氣,促進生產力的增加。

不斷的溝通,加強雙方的了解:使所有成員都能儘速了解公司的整合策略、原則、方式與需要,而能緩和彼此的差異,以奠下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整合基礎。

正式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合:不僅各種人力資源的管理制度、結構系統等方面,必須進行整合,其理念與管理模式,也要融合。並且力求儘快完成,以減少人員的猜忌與謠言的產生,避免購併整合後的新組織受到傷害。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八

20xx-20xx年先锋乡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委会和安监局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五年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充实调整了乡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完善了乡安全监管办事机构和规章制度,按要求配备了安全专管人员和农村道路安全协管人员,明确职责,加强监管。

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开展道路交通、学校、建筑、矿山、企业、水利、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

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经费,把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预算经费从20xx年的20000元增加到20xx年的30000元。

按照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xx市20xx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xx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开展至今,我局对辖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排查企业包括道路客运企业9家,客运站场4家,道路危货运输企业22家;共排查客运车辆218台,危运车辆339台。本次“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人次,发现安全隐患224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至今已完成整改安全隐患211处,对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已派专人负责跟踪落实整改,直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我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二)企业消防自查不到位,消防设备存在过期、失效的情况;

(四)个别企业存在有从业人员证件过期现象;

(五)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不到位;

(六)企业车辆调度日志、问询告知记录、行车日志不够严谨,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等。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道路运输源头管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督促各运输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投入落实到位。

(二)督促企业重点落实“四项管理制度”。一是严格执行gps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确保监控不断时、无盲点。二是严格执行企业月查制度。做到每月对企业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严格执行安全学习制度。按时组织安全学习、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安全学习要保质保量,严禁出现代签到、弄虚作假的情况。四是严格执行车辆每日例检制度,严禁带“病”出车。

(三)建立风险隐患整治长效机制。树立“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推动自上而下逐级建立和落实隐患预防、发现、整改的长效机制。

我乡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大检查力度,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及时充实调整我乡安全生产委员会,补充完善安全监管办事机构,领导干部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时配齐乡、村、组专职(兼职)安全员和农村道路安全协管人员。结合安全生产领域专项行动,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是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定期听取乡安委会工作报告,党政共同研究全乡安全工作,实现党政同责;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5次;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转发有关文件,全年工作有安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对布置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具体的安排、部署和检查,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各7份,与我乡境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4份。完成与我乡境内机动车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共240份。

五是认真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六是全年组织乡、村、组干部、驻乡机关和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3 次,特别是加强了新《安全生产法》的培训。

七是认真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宣传月”“六打六治”等专项活动,大力抓好汛期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向7个村14个村民小组发安全避险明白卡258户,工作明白卡22份,落实地灾监测点11处,确保群众安全渡汛;八是督促抓好食药、卫生、消防、农房等行业安全工作。切实把全乡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和各操作层面,确保全乡安全无事故。

残联度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工作总结篇九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的异军突起,对共立医院的位置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市场竞争中,实力强,管理好,经营活,待遇优的医院自然占据主动位置。为此,我院的业务发展状况,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医院业务发展壮大的前提下,才能使其他工作获得较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准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创品牌,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医院初期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院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大庆妇产医院的成功打造和健康运营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妇科微创技术、腹腔镜踩特色技术的成功开展,使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现有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5张,现有职工253人,其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5人。全院开设5个病区,13个医技科室,12个职能科室。主要更新设备有飞利浦双螺旋ct机、岛津500ma高频线机、cr数字成像系统、钼靶乳腺机、飞利浦四维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和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

按照大庆市市委市政府打造庆南新城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是我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我院将以“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特色兴院”为基本思路,以打造市级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好庆南新城医疗卫生中心为总体目标。枪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身点,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以专科优势兴院、以质量效益强院的办院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二)主要任务

一项重点工程:完成庆南新城医疗卫生中心项目建设。

二项基础建设:医院住院大楼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新设备引进及老设备更新。

三项主要指标: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医院开放住院床位达到500张;医院职工总数达500人且建立成一支老中青科学合理的医疗人才梯队;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1亿。

四项重点专科:成立妇女儿童医院;打造包含乳腺、甲状腺和泌尿外科的特色普外科;建设具有独立通道的专业化体检中心;升级功能完善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五项人才计划:遴选一批本院资深老医生为医院名医;聘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医院特聘专家;培养一批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遴选一批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引进一批优秀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

六项支撑建设:急诊科建设;重症医学科建设;医技检测科室建设;麻醉手术科室建设;病理实验室建设;消毒供应室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七项民生工程:职工活动中心建设;职工营养食堂建设;职工共寓建设;院内停车场建设;医疗垃圾处理改造;医院环境美化;医院文化建设。

八项患者满意:医疗水平满意;服务质量满意;诊疗流程满意;医疗收费满意;医德医风满意;就医环境满意;服务设施满意;人性管理满意。

(三)具体措施

1.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新病房综合大楼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