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汇总9篇)

时间:2023-10-11 09:48:12 作者:薇儿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汇总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8+6=20+15=30+(5+5)=31+5=

7+9=16+50=20+(7+5)=27+2=

7+4=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7+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7+2”改成“27+5”应该怎样想?(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7+5(左边放两捆小棒和7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棒)

27+5

(2)想一想。

把它和另外两捆小棒和在一起。

先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两捆加起来。

现在一共有3捆小棒和2根小棒。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可用小棒代替木块)。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2)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7+5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7+5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3)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3.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1)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2)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用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63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巩固发展

1.对比并口算。(学生在书上完成)

7+6=9+5=6+4=

27+6=39+5=6+54=

2.口算。(教科书64页第2题,完成后师生订正)

15+5=9+62=75+7=

23+8=3+47=4+89=

3.看谁做得快(投影出示,逐一露出数字)

四、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收获并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二字。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64页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因为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教材中循序渐进的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之后接着安排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知识重点是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的问题,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打下基础。

教材例题图景中提供了45座、30座、3座这3个数据,开放的情境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同时口答出算式,接下来就是口算得数了。首先解决的是45+30=?按照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小棒先摆出了45加30的过程比较容易,直接把4捆小棒和3捆小棒先合起来就是7捆,就是7个十是70,再把70与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75。在计数器上也能很快的在十位上增加3个珠子表示加的30,十位上就有7个珠子就是70,个位上五个珠子不变与70合起来就是75,同样方法解决了45+3=?的得数,类似的几道巩固练习学生利用摆小棒和在计数器比较容易的口算出得数,初步理解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应该先看清楚所加的数是十还是几个一,是几个十就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个一就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在后来的练习巩固中我要求学生不能摆小棒、不用计数器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结果口算的错误率很高,特别是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算式:

23+50=

23+5=

32+50=

32+5=

大部分学生的结果都错了,我就想:刚才利用摆小棒和计数器口算的很好,现在脱离了直观的小棒和计数器怎么就错这么多呢?我想这应该是学生对“数位”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看着计数器说的很清楚,但在口算中很容易就把数字所占的位置也就是数位混淆了。在口算52+40=?时,有个学生回答得数是65,我问他是怎样算的,她说:20+40=6060+5=65;还有这样算的学生:2+4=650+6=56。而且出现错误的还不止这两个学生,面对学生不借助直观操作口算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了分类口算练习,首先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如:26+30想:2在()位,表示有2个();6在()位,表示有6个();3在()位,表示有3个();0在()位。()和()都在十位上,合起来就是()个十;()和()都在个位上,合起来就是()。反复让学生找出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再说出几和几都在十位上,几和几都在个位上,以此强化学生十位上的数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一定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这样也为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打好基础。反复的口头表达中学生逐步理解了是几个十就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个一就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以此方法又巩固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学生再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时,错误率减少了很多。

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直观操作理解比较容易,对于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在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以往计算教学总是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为避免这一点,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课就从学生熟悉的关于中国特有动物的统计表中获得数学信息,产生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使学生感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学生已学过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本课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激起了学生对加法计算法则的"记忆,再引导学生采用尝试、讨论的方法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针对计算的枯燥,在巩固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做计算的兴趣。

一节下来,我发现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学生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容易发生忘记加进位1的情况,造成错误率较高。所以除了提高练习的强度外,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提示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口算题,并且说出它们的计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概念,认识相同数位相加。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教学过程遵循“问题情景——自主探索——扩展应用”这一主线。

1、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的形成过程,主动构建数的意义,对新知的认识比较深刻。

2、本节课营造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形中,构建起了枯燥的数学。

3、不足之处,对“动手摆一摆”中的活动,所蕴藏的教学价值还没有深入挖倔。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做得不够。

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这时,教师关注的不够。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参与进来,与大家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4页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多媒体课件、小棒(9捆带9根)

看情景图的方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填空:

3个一是();3个十是();3个十和5个一是( )。

2、口算练习:

30+30=5+3=30+4=50+20=

4+20=8+30=3+3=60+5=

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真多呀!

小朋友们当老师让你们在练习本上写字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肯定非常的高兴,因为你们又学会了写其它的字,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很高兴呢?(出示主题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再写2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设计意图:创设发书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到学习中。)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讨论)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写2个字)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数数的方法得到结果,利用数的组成得到结果)

师作点评,重点讲解利用数的组成做计算题

师适时板书25+2=27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交流得到补充,通过聆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小结: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刚才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

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该怎样列式呢?

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同桌交流一下该怎么摆,结果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不摆小棒再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

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

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别,从而更好地进行运算。)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

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看谁算得快。给孩子们限定时间完成做一做。

3、解决问题。

我们班有20个女生,23名男生,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设计意图:上完一堂课,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优点

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别

通过聆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缺点

多培养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我的反思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交流得到补充

通过学生的小结,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25+2=2725+20=45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计算课就是一节常态课,没有过多的课件展示,有的只是老师准备的教具和口算题卡。我在研究过教材和教参后认为这节课两位数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是为后面学习退位减法作准备,重点是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熟练计算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书中的玩具商店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起来,请同学们来介绍玩具和价格,激发了学生的购买兴趣。然后随着同学的挑选,教师把问题出示给学生,请求学生帮助解决。这里出现了两种减法的情境:一是求买东西后还剩多少钱?二是求还差多少钱?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价钱的多少让学生明白求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来解决。接下来在计算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学生在利用学具摆小棒的过程中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是从单根小棒中去掉几根,然后把剩下的几根和整捆合在一起就是最后结果;而两位数减整十数时是从整捆的里去掉几捆,然后再加上单根的就可以了。对应着学生的叙述教师完成计算题的书写,让学生明白单根的就是个位,整捆的就是十位,单根减单根,整捆减整捆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渗透了数位的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明白算理,而在接下来口算题则抛弃小棒,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想象,通过语言阐述算理,由实物抽象到算式,达到掌握算法的目的。

1、由于教师只让学生摆小棒来叙述计算过程,固定了学生的'算法,没有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如果让学生在摆小棒这前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会打开学生的思路,体现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前面复习题的设计太多,占用了大量时间,所以后面练习题的时间少。练习的形式少,应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以计算为主,还可以联系生活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练习会让本节课内容更丰富。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理解算理。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总结。整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

计算是枯燥的,如果课后的练习只是一味的计算,一年级的小学很容易疲劳,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为了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练习时,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夺智慧星”和“摘苹果”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这样不仅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不知道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口算练习,还使学生乐学,愿学。

但是,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总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情境中来。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变“数学”为“生活”,实现计算问题生活化。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比赛场境,让学生在比赛中既复习了旧知,使复习这个环节面貌全新,不单调,又为新知探索确定了主题——“谁获胜”,激起探究欲望,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新知: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并主动探索,实现了改变数学问题为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轻松、愉快的感悟出口算新方法。

2、变“教学”为“互学”,促进师生互动自主化。

“故错”——“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活跃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知识重难点处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纠错,从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如:在教学35+3时,通过帮学生拨计数器时故意把3个珠子拨到十位上,下面的学生表示反对老师的拨法,这时我要学生说出反对的理由。学生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获取算理。又如:老母鸡不小心把最后一小题给忘带了,让学生猜测,学生就会纵观前五小题,类比推理出忘带的题目,这样既让学生重现新课内容,回顾学习所得,又从中提高了观察能力。

3、变“多样”为“优化”,保证创新活动有效性。

在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多方比较,互相验证,真切地感受到新算法比较好,愿意主动地去应用这些方法,达到多中优化的目的。

本人才疏学浅,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比如这节课时间调控不够到位,导致最后“为算式穿新衣”师生比赛活动草草收兵,下课时看到学生为不能和老师赛一场的原因,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很自责。又由于“下课真好”的缘故,忘记了总结就随意下课。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