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野外地质实训报告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精选8篇)

时间:2023-09-29 18:50:39 作者:纸韵 最新野外地质实训报告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精选8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

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一)地层

1、元古界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古生界

《1》寒武系

下统

(1)府君山组:

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厚146m。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厚约112m。

中统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上统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2》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亮甲山组

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3)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

《3》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4》二叠系

下统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上统

(3)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4)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厚150m以上。

(二)岩浆岩

柳江想写内部与边缘存在规模不等时代不同的火成岩岩体。盆地西侧有大面积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形成高耸陡峭的地势;侵入向斜西翼的岩脉岩墙一般偏酸性,向斜动东翼为规模不大的中性岩脉,岩墙等,中生代的火山喷出岩(鞍山岩)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形成盆地内的高山。

1.侵入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灰绿岩、闪长玢岩

(1)花岗岩所见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西部花厂峪一带的花岗岩,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

2.花岗斑岩

潮水峪村和沙锅店等地出露花岗斑岩岩墙。

3.灰绿瑸岩

比较集中于亮甲山采石场,岩石呈暗绿色,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4.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

喷出岩:安山岩

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丰富,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三)构造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柳江盆地地处秦皇岛市北,其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1)褶皱:

柳江向斜位于华北地台......

(2)断层

(3)地质构造发展简史分析

(四)地貌

(五)矿产

(六)其他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x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5天。

第三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共计5天。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2)实测地层剖面图3张;

(4)1:10000地形地质图1张;

(5)1:10000构造纲要图1张;

(6)1/2千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

(7)1:10000图切剖面图2张。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前言…3 三、构造12

一、前言

实习地区概况:

本次实习前阶段的实习地区,主要是属于扬子地区的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各时代地层较为齐全,分布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它反映了下扬子台褶皱带构造单元的一整套沉积类型及地质环境。具体来说,分为汤山、排山和六合方山三个点。

汤山,在南京麒麟门外汤山镇西,距南京城约30公里。汤山地处宁镇山脉西端,由小汤山、雷公山等7座近东西走向的山峰组成。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寒武系的观音台组到泥盆系的五通组。排山,临近汤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泥盆系的五通组与石灰系金陵组的地层分界线至二叠系的龙潭组。棒棰山,位于排山附近,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三叠系的下青龙组至三叠系的上青龙组。以汤山地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东至汤山镇一线的大致范围称为汤山地区。汤山地区又是一处古生代地层剖面宝库。这里古生代地层出露齐全,地质历史时限长达3亿年(距今5-2亿年),由寒武系至三叠系地层组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湖山—排山地区属江苏省江宁县汤山镇.全区为丘陵地形,最高峰孔山海拔341.8m, 该区域的山链和沟谷呈近东西向相间排列,山链自北而南有丝山—棒锤山,排山—孔山,羊山—土地山—狼山。方山旧时是六合与仪征的界山,今在县横梁乡境内。六合方山,在六合区东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方山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登峰遐瞩,青山隐隐,滁水依依,俯视千顷,林掩山径,良田铺翠。古有“泊舟方山港,吊古方山亭;隋宫罗绮尽,石山鲜痕青”等诗吟咏方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新近系的方山组。

本次实习后阶段的实习地区是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令人叹为观止的的立体画面。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的第四季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二、地层

将地层按时间顺序整理后得到: 1.汤山地层:

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上统观音台组、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志留系上中统坟头群、泥盆系中下统茅山群、泥盆系上统五通组。

寒武系:上统观音台组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风化面为黑色而新鲜面为灰白色。该处地点位于颐尚温泉340°,约250米处形成时间约6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时期,出露良好。我们根据白云岩的特性得知其形成环境是高温,高浓度含盐封闭海湾或瀉湖。

奥陶纪:红花园组的主要岩性为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表现为零星出露。风化面为灰黑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海中生物化石在其中,由此我们推测该处沉积环境为浅海相环境,加上珥状这一独特形态分析可以得知其受波浪作用明显。

志留系:(1)高家边组的主要岩性为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页岩。点位是石门埝水库225度南200m处,志留纪,边缘海相,岩性以黄色页岩泥岩为主,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硬)及细粒岩屑砂岩(硬)。此地地层翻转,新的地层被老的地层压在底下。其南侧多为页岩,泥岩,北侧则多为暗黄色的粉砂岩,砂岩。

(2)坟头组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粉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表现为零星出露。

产状:倾向:340°;倾角:80°

4 2.排山地层 :石灰系下统金陵组

金陵组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结晶生物碎屑灰岩,零星出露。石灰岩风化面呈黑褐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并且我们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其中有许多海洋生物如珊瑚,贝壳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该处沉积环境很有可能为深海处。

5 3.栖霞山地层:

二叠纪栖霞组石灰岩,侏罗纪砂岩等等。

下硅质岩段:为黑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屑微晶灰岩,见腕足类碎片。

栖霞灰岩段: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燧石结核较多,成层排列。化石丰富,产蜓类。厚80米左右。

4.棒槌山地层:

三叠纪青龙组。岩性主要为泥质灰岩,石灰岩。沉积环境为海洋环境,中间有陆地环境。泥质灰岩与石灰岩同时存在。

6 5.方山地层:

这里主要为新近纪雨花台组。观测地点位于六合方山南采石坑,是一个二元河漫滩。经历了多次旋回,近水平层理沉积层,分选性好,同时存在一些斜层理,总的来说反应了一个河流沉积环境。表现未完全出露。六合方山北侧,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风化面呈黄褐色,有侵入岩和火山角砾岩。

三、构造

(1)褶皱:

背斜:位于湖山煤矿之南的孔山,其轴线延伸方向为北东东方向。背斜的核部由五通组组成,其北东翼为石岩系;南东翼翼部地层因断层切割,倾角度,一般为30°左右;北西翼倾角陡峻,多在70°-80°,甚至局部地层倒转。孔山背斜的枢纽向南西西方向倾伏,其倾角在25°左右。

(2)节理: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该处节理位于位于栖霞山天开岩景点。首先我们知道该处岩性为二叠系岩,易受到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该处节理面间距大概有5米,再加上南方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雨水侵蚀作用明显,于是我们发现形成了许多类石灰岩石柱。这与8 云南石林的形成是一个道理。

四、火山活动

1.方山:

方山玄岩喷发形式是属中心喷发型,方山是位于一完整的火山口部位,可观察到下面几个特征:

1、在地貌上,方山是一个平缓的圆形低山,周围较低部位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新统洞玄观组砂砾层。覆盖其上的有下玄武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上玄武岩,这些岩石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为10─15度,局部可达30度。但它们的倾向却是变化的:北及东北坡均向南、南西倾斜,而西、西南、南及东南坡玄武岩均向北倾,这是由于火山喷发晚期火山口塌陷所致。

2、较靠近中心的火山口部位,分布着玄武质集块岩,产状较陡,一般在30度左右,倾向与岩流方向相反,构成火山锥,中心管道部位即为粗玄岩充填。

3、具放射状及环状裂隙,部分为玄武岩岩墙侵入充填。

到早白垩纪时,晚燕山运动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于地壳下部炙热的岩浆,沿着印支运动时形成的褶皱带,从黄山这块比较薄弱和断裂发育的地壳内乘虚上升,侵入到距地表约数千米的古老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这些岩浆由边部向中央慢慢地冷却凝结而成黄山花岗岩体的胚胎,这便是距今约1.25亿年时期形成的“地下黄山”。在黄山花岗岩体侵入地壳形成之际,也就是黄山山体雏形孕育铸就之时,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脉动上侵定位和结晶固结之后,黄山岩体的雏形终于形成。

9 五、区域地质发展史

汤山地区地质发展史

汤山—棒槌山地区从震旦纪到志留纪是一个浅海,总体的沉积环境比较稳定。前期趁机以海相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后期则沉积成为页岩、粉砂岩、砂岩。本次看到的最古老的地层是寒武纪的,在汤山颐尚公园不远处,接下来就是志留纪的高加边组,其岩性以黄绿色页岩泥岩为主,均夹有薄层粉砂岩及细粒岩屑砂岩。为黄、绿色页岩及砂质页岩、泥岩、炭质页岩,底部燧石层,富含笔石。志留纪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志留纪中后期以滨海环境为特征,生物稀少而潜穴生物发育。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300m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形成大型斜层理。

志留纪后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发生海退运动,该地区到泥盆纪晚期发生沉降,出现陆相(滨海相和湖泊相)沉积环境,但只有少量地区有陆相沉积环境。经过加里东运动,本区堆积了约200m厚的陆相(河流、湖泊)碎屑沉积,初期的沉积还混有早先茅山组沉积以及更老的沉积。这些沉积构成泥盆系五通组碎屑岩。加里东运动造成了本区泥盆纪早中期沉积的缺失,以及五通组与下伏地层志留系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石炭纪以后,海侵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有一个重要的沉积时期。早石炭纪,地壳升降频繁,海水多次进退,形成了海路过渡时期特有的沉积相,如石炭纪早期的高骊山组。高骊山组的沉积物以陆相沉积的页岩、砂岩为主,岩石层面呈明显的波痕状,且含有海相生物化石,说明该区发生了海退运动。

中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海侵运动广泛,在早二叠系栖霞组沉积期达到了高潮,沉积物以浅海碳酸盐为主,比如石炭系青龙组和二叠系栖霞组。黄山组的沉积物以浅灰色略带肉红色的块状灰岩和浅灰色的白云岩为主。栖霞组火石峰以黑灰色的灰岩为主,岩层表面含有燧石结核,岩层表面含有方解石岩脉,同时含有大量的海相生物化石,由此得知栖霞组当时是海相沉积。在早晚二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壳抬升的东吴运动,使得海水变浅,该地区变成滨海沼泽环境,从而形成了重要的玩二叠系早期龙潭组的含煤沉积。直到中三叠系后期,海侵运动结束,由于海水变浅,且多次进退,在青龙组的顶部出现了泻湖情况下形成的石膏沉积。

中三叠纪之后,由于北边的秦岭造山带强烈运动和抬升,怎去中三叠系之前的地层全部褶皱成山,即印支运动,这次运动基本上形成了奔去的构造轮廓。

受三叠纪晚期印支运动的影响,本区于三叠纪末发生褶皱、断裂,而成为陆地,并出现由地质构造、风化剥蚀造就的山、谷。自此,区内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侏罗纪早中期)形成象山群地层,而大部分地区主要遭受风化、剥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第三纪。自第四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堆积细粒剥蚀碎屑,构成第四纪沉积。长期的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地貌状况。

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它也有几个幕,第一幕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之间,第二幕在早、晚白垩世之交,第三幕在晚白垩世与早第三纪之交。换句话说,燕山运动在这三个时期是处于剧烈状态。相应的地层之间出现了不整合接触关系,但是地层的褶皱比较和缓而开阔。

第三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的差异性质升降,在内陆盆地中堆积了厚度较10 的陆相砾、砂、泥质沉积。第三系的一些层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层和储油对象。由于地壳运动和缓、微弱,第三系地层产状极其平缓。但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断裂,它切割到地壳深部,有的甚至与某些深达上地幔的断裂相沟通,使深部的玄武质岩浆上升、喷溢,造成了南京附近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喷发并堆积玄武岩层。在江宁方山及六合方山等地至今还保存了较好的火山地形。

六、结语

本次实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历时六天的实习使我们获益良多,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罗盘,如何在野外看地图,还学会了地理的综合性思维,掌握了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能力,也让我们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及综合地质思维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此外,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需要花费精力与体力。它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不顾一切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需要亲自去认识,去实践才能真正的了解并且运用自如。这次实习,让我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加明白与了解,知道如何将其运用。实践出真知!

大自然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这次的地质实习促使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提高了我们吃苦耐劳的能力。总之,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感谢这六天的地质实习!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名:

姓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沉积岩沉在水底很多年后,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沧海变桑田,平地起高山。这就是地质史上的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亿万年堆积的层层地质信息钻出地面,摆到我们面前,也使原来基本水平的岩石层变得扭曲倾斜,甚至分离搬家。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2014年6月16日:石马唐阁大喊岭、火炉山某采石场

2014年6月17日:黄阁小虎岛海蚀崖、南沙金花鸡山护坡工程、莆洲公园

(一)实习内容:

2014年6月16日上午

石马唐阁大喊岭

我们主要参观了沉积岩。在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我们认识了三种主要的沉积岩:页岩、砾岩、砂岩。

页岩: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基本特征: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粘土岩的一种。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由极细的粘土、泥质,经过紧压固结、脱水、重结晶后形成的,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称为页岩。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含铁的呈褐红、棕红等色,还有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页岩抗风化力弱,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

砾岩:

砾岩是一种沉积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粒径大于2毫米的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砾岩中碎屑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

砂岩:

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这里常见的砂岩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

这些岩石镶嵌了斑斑点点的深色小块,带有一些金属的光泽。为什么砂岩会有这种现象呢?对此,我进行了如下猜想:

这种深色小块是一种其他的岩石,在砂岩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自然的某些因素变化而镶嵌在砂岩里。这种杂质有可能是绿泥石。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富铁绿泥石主要产于沉积铁矿中。形成于区域变质形成的岩石。

2014年6月16日下午 火炉山某采石场 晴

下午我们认识了花岗岩。据了解,火炉山长约3公里,面积600公顷,是典型的花岗岩山地。火炉山的岩浆岩属于侏罗纪时代的。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我的方法是:使用最先进的gps和雷达探测仪。

2014年6月17日上午 黄阁小虎岛海蚀崖 晴我们在南沙区黄阁镇发现了一种奇特地质地貌——海蚀遗迹,具体地认识了红色砂岩。,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岩,砂岩的岩石比较坚硬,所以这里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但是这里有一较大的海蚀平台,沿着平台往南走50米左右,还有两个海蚀穴,其中一个是标准的海蚀穴,穴宽10米,深5.8米,穴口高4.10米。小虎山西南的岩石主要是红色沙砾岩,岩石比较疏松。

我们在南沙区黄阁镇发现了一种奇特地质地貌——海蚀遗迹,具体地认识了红色砂岩。,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岩,砂岩的岩石比较坚硬,所以这里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但是这里有一较大的海蚀平台,沿着平台往南走50米左右,还有两个海蚀穴,其中一个是标准的海蚀穴,穴宽10米,深5.8米,穴口高4.10米。小虎山西南的岩石主要是红色沙砾岩,岩石比较疏松。

据说,五万年前,南沙黄阁一带除了几个露出的小岛外,四周皆为汪洋大海。后来,海陆不断变迁,约五千年前,境内丘陵地四周都是大海,海浪不断冲击,逐渐形成溶洞,而保留至今,是当地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见证。

了还小虎山一个绿色的生命,借鉴黄土高原的治理经验,我提出如下的治理措施:

a.种草。由于小虎山的坡度太大了,一场大雨就可能把山上的一切有机质都冲刷下来。所以,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采用铺草皮的方法。

b.小区域治理。我们可以先从坡度缓的区域着手,然后争取全部治理。

c.保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已经成长起来的绿色,要知道一点点绿色都非常来之不易。

2014年6月17日下午 南沙金花鸡山护坡工程 晴

我们爬上了金花鸡山,看到了纵横交错的隔构式护坡工程。听说,这里之前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滑坡,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许多麻烦。现在,由于人为的护坡保护,现在这里已经长满了草,有的地方甚至长出了树。

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的眼界大为开阔。地球的沧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惊叹不已。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真正把理论用到了实践中。这次真的非常感谢郑老师的辛苦带领,让我们获益匪浅。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提 纲

实习时间、地点、路线和目的等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野外地质的实习报告

xx年7月7日—7月18日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

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7日

实习地点:金马河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镇都江村 指导老师:肖海华

二、实习内容

1、金马河

金马河是我们野外地质实习的第一站,在温江区境内。金马河地区主要分布着岩浆岩并有少量的变质岩。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演讲喷出地表或上升到接近地表一下不同深处的地壳中,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岩石。岩石种类有花岗岩、石英、长石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多,且颜色种类较多,有灰色、灰白色的、肉红色的还有深灰色的,这主要是组成花岗岩物质的不同造成的。花岗岩为等粒状结构,且其中的颗粒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所以可按照花岗岩岩石中矿物颗粒洁净的大小分为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有的斑晶很大,形成了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金马河旁的花岗岩主要为块状结构。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平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平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同时在我们此次实习的地点——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且金马河滩已经被挖得千疮百孔,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我们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规划地区的综合利用与发展,达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2、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二站,坐落于成都平原西

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城西,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到春

夏山洪爆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都江堰市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所以为了排除洪灾之患,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自古至今发挥了排洪、灌溉的巨大作用。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

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

用非常之大。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

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

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

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3、映秀镇

映秀镇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三站,也是地质实习感受最大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的新镇,房屋都是现化的,镇中

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

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产生了崩塌。

崩塌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而风化作用的类型决定

了岩石风化的产物的类型和性质。

(2)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形成崩塌地必要条件,斜坡的外部形状也对

崩塌地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岩性条件崩塌一般发生在块状或厚层状坚硬的岩体中,这类岩体

能形成陡峻的斜坡,在触发作用下发生崩塌。

(4)构造条件自然界的斜坡存在各种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将斜坡切割

成不同的结构体,从而削弱了岩体内部的联结,为崩塌地产生创造

了条件。

(5)其他条件一般是指降水、地下水、地震、人工爆破、开挖边坡等

触发因素

在崩塌作用下,沿斜坡崩落的石块和碎屑,在坡度平缓的坡麓

地带堆积所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崩塌堆积物,即崩积物。崩积物的岩

碎屑物已经大面积堆积而成了锥形体,从而形成了倒石堆。有的倒

石堆为三角形,有的为扇形。在垂直坡面上呈现出下粗上细的现象,在纵向上呈现出近坡处颗粒细小,坡麓处粗大的现象。

同时四周的山体上也分布着滑坡后的岩体。滑坡是斜坡上的土

体或岩体,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

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的影响因主要包括岩土类型和性质、岩体

结构和构造、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其中,由

于映秀镇受到08年地震的强烈影响,使得边坡岩体的结构发生了破

坏变化,出现了新的结构面,使得原有的结构面产生了较大的张裂,饱和沙层出现震动液化,地下水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在接下来的反复余震的作用下,产生了不断的滑坡。

地震除了造成了崩塌和滑坡的现象,映秀镇还易出现泥石流等

亡和财产损失。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常在暴雨时期突然暴发,速度快,历史短,有很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是:

(1)有暴雨或集中的降雨。

(2)上游提供足够的碎屑物质。

(3)陡峭的地形,特别是上游三面环山的地形。

映秀镇此次的泥石流属于降水型泥石流,是以降雨为水源形成的泥石流,且碎屑物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形成的大量松散破碎的物质。

在映秀镇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

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

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且向旁侵

蚀也较为严重。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

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原来已经铺上的人工防护工程——护坎已经

受到了较大的侵蚀。而沉积岸沉积的物质较多,大量堆积在一起。

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此处共有3级阶地。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超出一

般洪水位以上,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具有一级或

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

物,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延伸,高出洪水

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

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

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

地老。

量营养丰富的潮土,砂粘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

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

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由于映

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

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

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

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山区中治理地质灾害既要要考虑生物措施还要

考虑工程措施。其中,生物措施中要考虑到经济、地理、气候、人

文、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考

虑到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条件,我们不能一味地退耕还林。

比如,可以在山坡上种植竹子,用竹子造纸,这样既可以既可以保

持水土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当然种植什么植物需要考虑当

地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总的来说,在印象中还是主要应该发展种

植业。

重滑坡地带,或者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在选择防治措施之前,要

综合选取防治措施。通常有防渗与排水、削坡减重与反压、支撑工

程等措施。特别是映秀镇,可以修建环山沟。可以挡截地表水;竖

沟可以快速的将地表水排入到河流之中。其实,在我们进入映秀镇

之前的路上就看到了大量的护坡工程,比如拦截网,上面已经拦截

了许多的岩石,这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工程措施的保护作用。

4、都江村

都江村是我们地质基础实习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都江村位于都

江堰紫平铺镇内。此处由于处于处于枯水期,所以水位很低

都江村有三级阶地,其中二级阶地的中间受到了侵蚀,且阶地也不对

称,这也是由于受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

都江村还有猪背岭。猪背岭属于倾斜岩层的构造地貌,是指形成与坡

度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地貌。由于坡度大,岩层面所控制的后坡与侵蚀所造成的前坡在坡度和长度上大致相等,猪背岭其实是单面山的一个特例。

当我们回过头,看到了前方是山谷的出处,我们观察所站得地方其实

是就是许多年以前形成的一个洪积扇。洪积扇是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地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体积较大坡度较小的堆积体。洪积扇的顶部堆积的是粗大的砾石,物质从顶部到边缘逐渐变细。这是由于水流出山体后,坡度逐渐变缓,水流搬运的能力减弱。粗大的颗粒先沉积,细小的后沉积。然而都江村的洪积扇的下部比中部的地势要高,这是由于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作用。洪积扇的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侵蚀作用而逐渐降低,而洪积扇的下部受到沉积作用逐渐堆高所致的。

都江村还观察到了较大特征的河流的改道。这是由于沉积扇的阻挡导

致河流的分流,从而出现了河流的改道。(这边有点问题,到时候好好听老

师讲)由于都江村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不能做大范围的房屋开发,也不许开设污染企业。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适时引进旅游业,这样就能保护当地环境,也能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

三、实习体会

这一天的实习,我们虽然走的地方不多,但是见到了很多地质地貌,这都给我了我书本上无法解释和描述的形象感受。我们见到了大量的岩石,见到了壮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高大的山体和洪积扇与猪背岭。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懂得并掌握了许多地学只是,也知道怎么去分析和利用各种地质地貌情况,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们找到一块浅色的岩石,首先我们要想到浅色岩石有哪些,我们可以想到石英、白云母和长石。我们用指甲划岩石,没有划动,我们排除了白云母。而且此岩石具有平整面,斑晶晶型较为完整,我们可以判断这是长石。

同时我们在分析地形构造及地质地貌的同时,懂得了该如何利用各种地形情况,去进行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活动。而且通过此次实习有利于我们真正领会和理解地学基础的相关原理,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掌握和总结相关的地学原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习位置: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习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 三叠系(t)

(1)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 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

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 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

2) 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

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 第四系(q) 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习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习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习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习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习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习,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