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美术竹子教案反思(实用10篇)

时间:2023-09-23 08:44:15 作者:JQ文豪 2023年美术竹子教案反思(实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学习用画笔大胆勾勒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幼儿尝试通过语言提示大胆地表现向日葵的各种姿态。

3、用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花儿舞蹈时欢乐的情绪。

1、画笔、调色盘、小水桶、纸张、水粉颜料人手一份。

2、向日葵模型一枝。

3、欢快的背景音乐。

1、出示带茎叶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讨论向日葵有哪几部分组成(花盘、花瓣、茎、叶)

2、教师边示范边用语言描述:向日葵的脸蛋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的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扭着身子,张开两只小手,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3、幼儿讨论:向日葵会怎样跳舞呢?

4、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葵花朋友们手拉手,大声地说:“我们真快乐!”

5、将向日葵的侧面对着幼儿,引导幼儿比较正面看与侧面看的区别。

6、引导幼儿讲述向日葵的色彩。

7、幼儿画出向日葵,自由地涂色。

用小画笔勾勒向日葵的外形特征,用大画笔涂上背景色。

8、作品欣赏与交流。

你喜欢哪一朵向日葵,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从花的外形特征、花的姿态和用色三方面进行评价。)

中班美术活动水果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美术活动《水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仔细观察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尝试绘画各种水果。

2、尝试用冷暖色绘图,感知冷暖对比产生的美感。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1、多种水果,单一或组合照片(有衬布)

2、冷色格调格子布或围巾数块(照片)

3、炫彩棒

小结:又大又圆的水果是苹果,小小爱心红草莓,一颗一颗是葡萄……过渡:今天王老师也请来了许多水果。

二、观察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水果的种类和摆放

(一)观察讨论,帮助幼儿认识水果。

1、哪个水果在上面,哪个水果在下面?先画哪个水果,后画哪个水果?

2、小结:画水果先画中间偏下的位置,然后往上面和左右叠加,注意水果之间有重叠和躲藏。

(二)摆图理解水果绘画顺序。

1、教师摆图--水果指导语:水水果宝宝大聚会,又大又圆是苹果,小小爱心红草莓。

水果香,水果甜,水果装进大果盘。

2、画桌布小结:画格子衬布时要跳过前面的水果,画长长的直线。

三、操作表现,尝试画水果、果盘和衬布。

(一)作画要求:

1、想想先画哪个方位水果,后画哪个方位水果?

2、画衬布时要跳过水果和果盘。

(二)过程性指导:

1、观察幼儿对画水果顺序的认识。

2、观察幼儿画衬布的认识。

3、对遇到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分享交流,感受水果在一起聚会的快乐。

1、你画的水果是什么?

2、你是用什么颜色来涂水果的?

中班冬至美术活动教案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庆丰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大班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1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4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

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涟动体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鲜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认识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手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一定意义非凡。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准备:

水果,多种装饰材料(软管、纸杯、塑料瓶、彩带、丝带)

过程:

一、欣赏作品、讲讲议议:

2、启发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

二、幼儿操作:找个好朋友一起打扮。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螃蟹

1、学习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勾画并添加出螃蟹的基本形状。

2、体会在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1、多媒体课件。

2、纸、笔、垫板人手一份。

1、出示一个长方形,变成一只螃蟹,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长方形能变成什么?(幼儿回答)

师:你们说的真好,瞧,老师今天带来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幼儿:螃蟹)

2、请幼儿观察并讨论长方形是如何变成螃蟹的。

师:知道我的螃蟹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幼儿回答)

3、老师演示电脑课件“画螃蟹”,让幼儿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变螃蟹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回答将长方形添画出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和一双大眼睛,就变成了一只螃蟹。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5、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乐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2、学习一些制作贺卡的方法,感受为他人送祝福的快乐。

用自己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表达祝福。

请幼儿观察不同的贺卡的特点,鼓励他们向周围的人表达祝福。

1、贺卡图片若干。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工具。

一、贺卡真美。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贺卡图片,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贺卡,这张贺卡有什么特点。

二、贺卡表心意。

1、你想送谁贺卡?

2、讨论给亲朋好友的贺卡中送去怎样的祝福。

师总结:如给新年老人的贺卡中,可以画一画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给长辈的贺卡中,可以从健康、工作等方面表示祝福;给好朋友的贺卡中,可以从友好这方面去祝福,等等。

3、讨论如何做张精美的贺卡。

(剪贴、斯贴、画)(若幼儿想出的方法较局限,则再观察各种贺卡图片,让幼儿自己发现。)

4、学习一些制作贺卡的方法。

教师可适当演示一些装饰图案、撕贴技巧等。

三、做张精美的贺卡。

1、幼儿讨论准备做怎样的贺卡?你想给谁送贺卡?幼儿自由选择制作贺卡的材料及方法,如用彩纸剪贴、撕贴等。

2、幼儿制作贺卡,教师巡视。

3、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贺卡上表达自己对收卡人的祝福,帮助个别想写字的幼儿写上祝福的话,如祝爸爸妈妈更年轻,祝爷爷奶奶像老寿星,等等。

4、欣赏自制的贺卡。

区域教学的美劳区继续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大胆制作不同的贺卡。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拓印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拓印的方法、步骤、要领。

拓印效果清晰、完整。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魔术(教师课前在一张较薄的白纸下垫一片有凹凸不平纹理的树叶,用小块透明胶将叶柄与白纸之间固定,以防在表演时树叶移动。)

2、教师用深绿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均匀有序地涂画,白纸上逐渐呈现一片树叶的轮廓及其漂亮的叶脉。

3、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魔术的奥秘呢?

4、师生揭秘:原来,在纸片的底下垫了一片有凹凸不平叶脉的树叶,(几名学生上台用手摸一摸、感受凹凸不平的纹理)在纸上用油画棒有力均匀的平涂就能印出纸片下的树叶。这种方法叫拓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魔术!

5、呈现课题。

1、印花纹

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师生共同探究拓印的方法。

教师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尝试作品呈现出来,共同发现存在的几类问题,讨论拓印的方法。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印不出树叶的叶脉纹理?大家用手摸一摸树叶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树叶的反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所以在拓印时,只有拓印有凹凸不平纹理的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

(2)拓印时,用手压住纸下的树叶,使之不移动,才能印出清晰的纹理。

(3)用油画棒平涂时,注意用力均匀,朝一个方向平涂,力度保持在能看清拓印的纹理为佳,印出一个完整的花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多种颜色拓印。

2、找花纹

我们还可以找身边的哪些花纹来拓印呢?(教师带学生从教室走到户外寻找、观察并触摸可拓印的花纹。)

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有可以拓印花纹的实物。教室内:如直尺上的刻度、布袋文具盒上或衣服上的拉链、跑鞋上的小孔或花纹、小朋友带的钥匙、窗户上的花玻璃等。室外:各种树的树皮、落叶、栏杆上的铁艺或木艺纹理等。

3、

(1)这些物体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们之间的花纹各不相同,因此他引出来的纹理也自然不一样。

(2)除了单个拓印,还可以重复拓印或多个组合在一起拓印。

作业要求:

1、用油画棒或铅笔拓印带来的物体上的花纹或拓印身边物体上的花纹。

2、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座小朋友合作完成。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说说你喜欢看的拓印纹理,猜猜它是用什么物体来拓印的。

3、课堂: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用多种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创作。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制作材料:白纸、胶水、剪刀、颜料、铅笔等。

3、将示范画以及和树叶形状相似的实物等等制作成幻灯片,歌曲《小树叶》的音乐。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2、请幼儿挑出自己认识的树叶,说一说是什么树的树叶。

(进一步增加幼儿对树叶的认知和兴趣。)

3、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4、观察范例,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树叶进行剪贴活动。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可以启发幼儿利用树叶形状特征剪贴成可爱的小动物,或者可以中心贴、对角贴可贴成美丽的手绢等装饰画,还可以为故事、诗歌配插图等等。)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通过对比,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图形。

2、能够用多个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进行拼图。

3、通过嬉戏,进展观看力、想象力量,动手力量,激发探究的欲望。

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熟悉及图形的转换关系。

1、魔法盒—奇妙的口袋(内装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贴画纸张;预备大小不同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黑色勾线笔、固体胶。

3、课件《图形变变变》。

老师念儿歌:“魔法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个正在方形,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外形的?(正方形)为什么说是正方形的?“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再念儿歌:“魔术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伴侣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诞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嬉戏反复进行。

(5)老师总结:

圆形:圆滚滚,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事好。

1、老师用长方形演示,折一折,折出了两个长方形。

2、请幼儿自己动手折一折其它的图形,看一看,想一想,能折出什么图形。

贴一贴1、放课件《图形变变变》。老师展现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2、拼一拼,贴一贴:请幼儿有供应的各种图形,自己贴一幅喜爱的图案。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1、通过欣赏,感受狮子威猛的外形特征,学习绘画狮子。

2、尝试用折线、射线等方式表现狮子的鬃毛,体现狮子威武的特征。

3、愿意大胆创作与表达。

1、幼儿看过《狮子王》动画片及科普碟片,了解公狮子和母狮子的区别。

2、狮子图片,森林背景图。

3、黄色卡纸,黑色记号笔,剪刀。

1、播放动画片《狮子王》片段,感受狮子王威猛的特征。

教师:动画片里的狮子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欣赏单幅图片,初步感受狮子王的外形特征。

(2)教师:狮子王的脸很大,全身长满蓬松的、密密的、棕黄色的毛,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吼叫起来声音很大,给人很威武的感觉。

3、出示狮子头部的图片,尝试绘画狮子的头部。

(1)出示第一幅狮子头部图片,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2)出示第二幅狮子头部图片,进行对比欣赏。

教师:这头狮子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3)幼儿初步尝试绘画狮子的头部,并讨论、反馈绘画情况。

要点提示

1)教师对关注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的情况及遇到的困难。

2)在反馈时,请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并尝试自己解决困难。

4、欣赏狮子的整体图片,幼儿继续创作。

(1)引导幼儿欣赏完整图片,仔细观察狮子的身体和四肢等细节特征。

教师:狮子的身体、四肢、尾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5、幼儿将画好的狮子图片沿轮廓剪下贴在有森林的背景图中,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