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你好安娜读后感(专业20篇)

时间:2024-01-13 06:46:03 作者:雁落霞

读后感是帮助读者巩固阅读成果,提取重点观点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你好安娜》读后感

如果说开篇的绿皮火车出行象征着人生旅程的启航,那么,懵懂之中两人徒步朝圣则是对人生的哲学解悟。人生并不是一趟目的地清晰且路径确定的绿皮火车,更多的时候,人生更像颠簸在大海上的一艘小船。

时代的大背景下,父母们因为不同原因,不得不离开北京,客居这个工业之城;年轻人响应号召,脱离相对优越的环境,到农村或兵团插队,身心开始流浪;更年轻的一代,一如三位主人公,人生的开始就必须面对家庭与社会对个人天性的压制与扭曲......

值得欣慰的是,作者蒋韵并没有和多数小说那样,刻意放大那段历史中丑陋的一面,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在小说中既展示了客观存在的冲突,同时也努力挖掘人性中内在的善良:三位主人公的关系以及彭妈妈的临终托孤,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人性泯灭时代的可贵友谊与信任;围绕着安娜一家,安娜与妈妈、姐姐以及后来与晚辈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彰显了东方式家庭的传统价值;素心、安娜和彭之间若有若无的爱与恨,罪与罚,则无疑是青春浪漫的颂歌与哀叹。

素心和三美心血来潮的五台山之旅,看上去是又一段青春旅行,本质上更像一则寓言:错误的方向,艰难的过程,善良的人类,最后的成功……人生无非如此,但即便是在那个混乱与颠倒的时代,总还是有一些鼓舞人们的正义力量。

《你好安娜》读后感

《你好,安娜》讲述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上一辈人的故事,说起来真的有点傻乎乎,但这就信任以及愿意为这份信任承担起的责任。和周遭的生活圈不一样的是,活下来的人物们都会有相应的发展前途,几年更多的是几十年后,首先往事还是历历在目,其次当年的误会当年的错过都会给一个缘由,缅怀的同时也让人愤恨不已。

如果当时谁先开口一句,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那可能还有另外不好的结局吧。有情人终成眷属总归是美好的愿望,一万次的回眸换来的今世也可能是给别人的。宝玉和黛玉的故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会继续发生。只是某些时候,更加纯真,凄美,绚烂。

安娜走了,安娜还在,安娜又来了。那个年代的时间过得很慢,生活也很缓慢,磨砺也很慢,慢慢磨,磨平了只是表面而已。

你好安娜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子(150字)。

《你好安娜》是一部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女孩安娜在解放军第三05医院接受康复训练所经历的故事。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电影,让我深思和感悟。

第二段:角色设定及觉悟(250字)。

电影中的安娜患有重度自闭症,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她是一个独立而内向的人,在训练过程中,她表现出强烈的内心觉悟和坚强的意志,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没有放弃。她在治疗过程中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安娜的坚持和勇气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第三段:医护人员的影响(250字)。

影片中,主治医生苏医生非常专业和负责,他教导了安娜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注重交流。他通过他与安娜的接触,让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精神。在安娜的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耐心和关怀不仅让安娜感到安心,还点亮了她内心的希望之光。医护人员们的工作使我深受感染,我决心长大后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段:家庭的支持(250字)。

在电影中,安娜的母亲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尽管生活压力重重,母亲从不放弃对安娜的期望,并为她提供了无私的支持。母亲的一句“你不是奇怪,只是不一样而已”深深触动了我。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不同之处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安娜的家庭成员们用他们的无私爱和理解给予她温暖的鼓励,让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个家庭的团结和支持使我领悟到了亲情的伟大和力量。

第五段:启示(300字)。

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深深地被安娜的勇敢和坚持所感动。安娜在困境中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和无尽的希望。她的人生经历和治疗过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电影也让我明白了自闭症患者其实不是奇怪的人,他们同样有情感和表达的需求,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医护人员和家庭的支持是每个人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用爱和关怀点亮他人的生活。

总结:(100字)。

《你好安娜》这部电影让我重塑了对于坚持和勇气的理解,鼓励着我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坚持追寻梦想。通过主人公安娜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自闭症患者的需要。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够给别人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为那些需要关爱的人们带去希望。

《你好安娜》读后感

蒋韵是山西新时期以来女作家中最有成就最有影响最有榜样的代表人物,不是之一,就是唯一。1979年,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我的两个女儿》,带着明显的“伤痕文学”印迹与读者见面时,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这篇作品产生了很大反响,曾经引得好多文学界内外人士的津津乐道,也让蒋韵发现了自己具备的形象思维能力,坚定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信心,一直走到今天。

整整四十年来,蒋韵的文学写作,除了一些应约之作的散文随笔和创作谈外,都是小说,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已经有差不多五百万字的作品行世。主要有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红殇》《我的内陆》《隐秘盛开》《闪烁在你的枝头》《人间》(与李锐合著)《行走的年代》《你好,安娜》;中短篇小说集《失传的游戏》《现场逃逸》《完美的旅行》《心爱的树》等等。蒋韵的作品是全国各类文学选刊重点目标,经常是原刊和选刊相隔不久面世,影响力广泛,并且有不少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韩国文在海外发表、出版,中篇小说《心爱的树》获得过中国作协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隐秘盛开》获得过山西省“—“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还有许多国内重要文学奖项榜上有名。应当说,蒋韵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伴随着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轨迹走过来的,她的作品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四十年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同时又有深刻地烙上自己的显著特征。

蒋韵小说的特征,正如鲁迅文学奖评委会对《心爱的树》的评语:“16岁的你,收藏在我心里,走过40多年风雨……这就是儒雅君子大先生之爱,痴情的爱。爱情,亲情,凝结成这一篇诗的小说《心爱的树》。”而赵树理文学奖评委会对《隐秘盛开》的评语是:“蒋韵的《隐秘盛开》,是近年来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韵味十足的语言,讲述了出身、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迥异的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纷繁变幻的社会生活,带给中国女性心灵的震荡与深刻变化,平凡的故事中蕴涵着深邃的思考,是反映女性生活不可多得的佳作。”蒋韵小说除了为同龄人塑像外,另有几部描写家族传奇故事的作品,代表性的《栎树的囚徒》和《红殇》,都是在浓浓的古典悲剧氛围中,讲述一个个性格各异女人们的梦想、辉煌、苦难和悲惨命运,发人深思。

在小说的具体书写上,蒋韵是个艺术至上的追求者,人物、故事、环境、场面、对话等等素材,往往都是她某种艺术观念的载体。当然,她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脱离生活面貌去想像,她是能够把素材很好地体现到艺术追求上,同时,艺术追求又是对素材最恰当的展示方式。这样的写作境界,注定了蒋韵的小说很难成为大众阅读的选择目标,也无法成为电影、电视剧、戏剧等艺术形式改编的对象。所以,虽然蒋韵有数百万字的小说,有许多获奖作品,至今还少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从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收益方面考量,蒋韵的小说可能有些吃亏;不过,蒋韵却不在乎这些,她认为,能够达到艺术的收益,就满足了。

以我对蒋韵《你好,安娜》之前作品的理解,她是通过形象化小说,为同龄人塑像。蒋韵是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的一茬人,她和她的同龄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调整,人生命运跌宕起伏;但从文学创作层面看,这些经历却给她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素材。因此,蒋韵的一些重要作品,譬如《少男少女》《紫微》《落日情节》《我的内陆》,特别是获鲁迅文学奖的《心爱的树》和获赵树理文学奖的《隐秘盛开》,以及她自己比较看重的《行走的年代》,都是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锐洞察力与细腻的感觉,把这一茬人放在特定的大背景中描写,塑造了一个个她同龄人的文学形象。这样的选材在当代小说创作中,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她笔下的那些人物和故事,在当今年轻一代人眼中,感觉比较遥远,可能就是传说,就是创作,很难让他们认同或接受;然而,那些人物和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过,承载着一代人的生命过程,构成了一代人的人生旅程中特别沉重的记忆。那一代人已经步入老年行列,并且终将要退出社会,而他们的经历会深深地镌刻在社会历史中,蒋韵的一系列小说,正是最好的文学呈现形式。

你好安娜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你好安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00字)。

《你好安娜》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在遭受丧偶之痛后,决定以匿名信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电影通过安娜的行为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并且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第二段:探讨人性的温暖和善意(200字)。

《你好安娜》通过安娜的善意行为,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安娜的匿名信给予了他人力量和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这些平凡而又温暖的行为,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同时,这种善意也对于安娜自己来说,是一种治愈和救赎。通过帮助他人,她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重新走进了生活的轨迹。

第三段:解读生活中的真正意义(200字)。

在电影《你好安娜》中,导演巧妙地通过安娜的经历,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安娜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但她没有沉沦,反而通过帮助他人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和追求,更是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心他人和付出善意,找到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并获得自己的幸福。

第四段:感悟爱和陪伴的重要性(200字)。

《你好安娜》也反映了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在安娜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不仅改变了他人的命运,也收获了更多的爱和陪伴。安娜通过给予他人关心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爱的感觉。与此同时,她也被他人的关心所感动,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爱和陪伴的力量不容小觑,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照亮心灵,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第五段:总结《你好安娜》的启示和给予观众的启示(200字)。

电影《你好安娜》通过展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并获得更多的爱和陪伴。在忙碌和竞争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他们的需求。这部电影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善意和关爱,使我们意识到爱和善行的力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帮助他人,通过善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生活的更多乐趣和意义。

《你好安娜》读后感

如果不是获得“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奖励,压在书堆里的《你好,安娜》可能就永远成为摆设。出于对同城人阅读偏好的好奇,重新找出翻阅,发现《你好,安娜》确实不错。

《你好,安娜》分两大部分,故事主要集中在上篇《天国的葡萄园》,是别样的青春之歌;下篇《玛娜》,是迟暮青春的反思与回忆。

当素心、安娜和三美一起踏上西去的绿皮火车时,三个青春洋溢的少女注定不会想到这是改变她们一生的一次出行。如果不是在列车上意外遇见被素心夸张炫耀的彭(承畴),这次出行最多也就是一次留待未来回忆的青春远游。而就是这意外的一面之缘,姑娘们的人生被残酷地改写,她们真正的人生开始了:安娜用生命兑付了信任,素心用贞操捍卫了爱情,作为见证者,三美则用朴素守护着友谊。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是关注时代变迁的,而关注时代变迁,最重要的是关注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三个少女的出场就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三美带着父母的托付去给远在农村插队的姐姐子美送东西,这些父辈省吃俭用挤出来的东西将被用于打通招工关系,招工成功与否决定着子美的命运;素心、安娜作为三美的好朋友陪同前往,列车上意外遇到了因被教母托付而与素心相识,素心心生暗恋的彭,彭寄托着素心的初恋,也影响了素心的一生;彭在列车上这匆匆一面居然对未多置言的安娜一见钟情,随后唐突地拜访安娜,并将后来惹出所有事端的黑色笔记本交给安娜,结果,安娜为此付出了生命;安娜为了保护笔记本不被受尽惊吓的教授母亲发现,逐将笔记本转交给朋友素心保管,一方面,安娜与素心的友谊得到背书,另一方面,双方的友谊也因此陷入困境;嫉妒与珍爱让素心选择将笔记本随身携带,一分钟都不舍得分离,岂料路遇抢劫,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从此陡然改变:笔记本“被劫”的事实让连生病都“病得像一幅画”的安娜为自己对朋友的郑重托付保护不力的污点心生愧疚,决然自杀;安娜的死除了让所有的亲人、朋友痛苦,更让素心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开始了一生的赎罪。

如果没有那段特定的历史背景,三家人可能永远不会相遇,相遇也不会为一个笔记本而遮掩躲藏。正是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个人的悲剧:但坚守还是背叛,每个家庭、每个个人的选择又为时代做了不同的注解。

通过一篇小说的引用,大家知道素心勇敢地牺牲了自己的贞操保护了笔记本,但出于对安娜的嫉妒和对彭的深刻爱恋,她“自私“地选择了隐瞒真相……读到这里,可能所有人都与三美面临着同样的两难局面:隐瞒无疑是导致安娜自杀的直接原因,对此三美觉得无法原谅;但素心为保护笔记本而不惜牺牲少女的贞操,又是何等勇敢的选择?令人唏嘘。素心为了赎罪,默默地自我惩罚,终生不嫁,但与安娜的生命相比,这种惩罚是否足够?而站在当年素心的角度,哪个少女的爱情不是自私的?小说中特意设定了玛娜这一宗教化的意象,玛娜对素心是礼物还是启示?(按照作者接受采访时的意思)如果彭是圣经中“玛娜”,谁的占有又不是贪婪的?也许,玛娜这一意象的存在是作者还可以再多想想的地方。

你好安娜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你好安娜》是我最近无意中看到的一部电影,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主人公安娜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才能,她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她过去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这种才能常常成为她的负担。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启示。

第二段:记忆的重要性(200字)。

在《你好安娜》中,主人公的记忆能力变得像是一种负担,因为她无法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忘记不愉快的经历。然而,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记忆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同时,记忆也是我们思考、学习和决策的基础。通过电影中安娜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三段:时间的流逝(200字)。

安娜拥有的记忆能力引起了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在电影里,安娜可以回忆起她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让她感受到时间的加速和流逝。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平常过得匆忙,总是在追赶时间的感受。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常常陷入终日忙碌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观看电影后,我开始意识到要珍惜每一个瞬间,并在其中寻找快乐和意义。

第四段:生活的意义(200字)。

通过电影,《你好安娜》呼吁我们要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主人公安娜被赋予了特殊的记忆能力,但她发现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和意义,她被束缚在过去的记忆中,无法真正地活在当下。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回忆过去和塑造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应该享受每一份快乐,发现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的理想,让每一天都有意义。

第五段:影片的启示(200字)。

《你好安娜》不仅仅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勇敢面对过去,珍惜现在。看完电影,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期许,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好好活在当下。我们应该用心感受当下的快乐,与家人和朋友相处融洽,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这就是我从《你好安娜》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总结(100字)。

通过观看电影《你好安娜》,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而时间的流逝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电影也告诉我们要为生活赋予意义,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我将从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融入我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开心,快乐和充实。

《你好安娜》读后感

《你好,安娜》延续了蒋韵小说的题材走向:为同龄人画像;但是,由于母亲的逝世,让她对于女性的悲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并深化了这个主题,这也是她在全书最前面特别写的一句话“献给我的母亲”的意图。

从这部《你好,安娜》,我们能够读出蒋韵小说所包含的大主题下细腻生活的质感,主要人物安娜、素心、三美,关键人物彭承畴,陪衬人物子美、丽莎及几个母亲,有序地从厚重的生活幕布中舒缓地显现出来,她们在流淌的时间进程中一个一个走进读者视线;她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预料地遇到曲折弯道时,一点一点地展示出心灵深处的隐秘存在;她们情感生活的轨迹,渗透到了四十年整个中国社会的转折与变化中;她们无力摆脱强大的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只能以悲情的结局表达自己的抗拒。

在波谲云诡的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浪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左右着青年人的情感归宿。《你好,安娜》中的多个细节和场景构筑成的故事,将安娜、素心、三美以及她们身边的人,都想努力改变郁闷生活的情绪与行为,层层深入地剥开,让她们的心理隐秘防线一次又一次地撕裂。围绕彭承畴和他的那本羊皮笔记本,三个女性无意中设置了一个隐藏的事实真相,于是,她们的生活规律发生了颠覆,人生后半程都走向未知。直到真相大白,可她们为此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阅读过程,让我对故事有了一种理性认识:这部小说的大部分情态是属于形而上的,低沉而悲壮,形成了蓝色的调子,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与故事是凄美的,却又不是绝望的。小说中流露出的一个缝隙是理想主义,像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一样,安娜、素心、三美,几个人难以避免理想主义的照拂,于是出现了生活中为了追求喜欢的男人彭承畴,不惜付出一切,最终把理想主义粉碎。

《你好安娜》读后感

蒋韵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她们的诗和远方,是她们精神的家乡。她们对那个世界的热爱,远胜过热爱她们自己真实暗淡的人生。”我认为,这段话说得特别好,语句是富有诗意的,含意是富有哲理的,作用是对这部作品非常形象化的概括。

阅读《你好,安娜》是一次有些沉重却不痛苦的心灵旅行过程,让我对蒋韵的小说创作有了新的体验。总体感受是,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情感方式、独特的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境界,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普遍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很有启示意义。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试图要摆脱男人的掌控,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要追求共同的幸福生活,她们尝试以各种方式奋斗、抗争,结果并不如愿,于是,就总是认为男性太强势,社会不公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自己的许多性格悲剧造成的。外在的因素固然是男性的强势,传统力量的重压,但女性自身内在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蒋韵的这部《你好,安娜》以及她之前的多数小说,正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女性的悲情故事,分析她们的精神弱点,探讨导致她们的诗和远方,总是最终输给了真实暗淡人生的原因,由此而让读者思考许多社会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

《你好安娜》读后感

《你好,安娜》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讲述了几位女性从豆蔻年华到历尽沧桑的人生,走进人性的深处,将“罪与罚”的内心叩问贯穿全书。

书中安娜、三妹、素心三个闺蜜用她们的一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她们不断地用亲情、友情去忏悔罪责、弥补过错,最终找到了真相,获得了彼此的原谅,也使得人生不再留有遗憾。”

记载一代人的记忆,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图景。

《你好,安娜》是蒋韵献给母亲的作品。小说走进青春的深处,讲述几个大好年华的少男少女,几段浓烈而隐秘的情感,为爱而牺牲,为爱而隐瞒,为爱而原谅,一个藏在嫉妒与救赎中的故事。它以22万字的篇幅,书写了一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们如何面对他们的命运。

故事含量、覆盖面大,对人性的挖掘深,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史诗。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赞誉“她提供了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蒋韵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不是秘书,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

此外,《你好,安娜》复现了许多那个年代的历史细节,比如自行车、军挎包、笔记本、绿皮火车等。蒋韵解读道,好的小说家能够带领读者走向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这也是她努力想做到的。

《你好安娜》读后感

蒋韵老师的《你好,安娜》,写了一些关于山西太原,龙城的故事。我是在龙城长大的90后,所以一开始看到“太谷”,看到她描写的钢铁城市,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看过很多描写知青下乡的故事,看过那些热情饱满的青年在困顿岁月的挣扎,唯独没有看过上一代人,在城市中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他们是否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对于城市有些厌倦,向往乡村和草原。感谢蒋韵老师,讲述了一个我不了解的时代,同样可爱的一群人的故事。

前不久,看到许知远先生采访《路边野餐》的导演毕赣,问他,“你有没有试图做一些更宏大、关乎别人、关于人类的思考”。毕赣摇摇头,“先关照自己吧,我们很多时候都没办法真正的关照自己”。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更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的生命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所以文中的安娜,是我一开始最不能理解的人物。我无法想象,一个女孩,为了一份模糊的情感,一份被托付的信任就可以献出生命。可是随着素心、三美故事的深入,让我重新审视了上一个年代的人的情感。他们真诚、热烈、诚恳,安娜与彭短短的谈话,关于普希金的讨论、对阅读的热爱,一些情感的共鸣,居然生成了彼此间强有力的纽带。安娜从小到大在姐姐光环笼罩下的阴影处,终于出现微光。而彭也找到了一个可以照亮自己的人。仔细想想,我们终其一生,不就是在追寻这样一份相知和肯定吗。读到故事的末尾,我仍然为这个单薄脆弱但又坚韧的女孩落泪,她是冬天的冰晶,纯粹剔透,迎来自己的春天,也就消失了。

素心,是一个令我又爱又恨的角色。我理解她的嫉妒,惊诧她的牺牲,同时又不得不感慨命运。明明都是善良可爱的人啊,为什么要经受命运的捉弄。她的一生都是“罪与罚”啊。人性是我们永远在探索的谜题。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企图通过神仙下凡,来辨别好人和坏人的区别。拉斯冯提尔的《狗镇》,撬开了人心底最丑恶的一面。而所有的善恶之分,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原来,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罪人之间,只有这么一念的距离。”素心何尝不是你我的缩影。可人性的无可奈何之处,怕是我们即使明知一念之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也会有那么一瞬间,无法摆脱人性的束缚,做出需要一生赎罪的事情。

三美,在素心与安娜的比较之下,是一个没什么个性的女孩。她面对彭,会直言不讳的说“你真坏”,像个赌气的小孩子。了解素心的故事后,她愤怒、害怕、伤心,把素心定义为一个“坏女人”,但同时又称她为“失散多年的亲人”。除了唱歌的天赋,在遇到导演之前,她都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可梅林午餐肉的商标信,又让人看到了这个女孩子灵动、坚强的一面。姐姐子美,以为三美后来的极端选择是为了导演,可三美否认了。我想,三美只是对爱情失望了吧。爱情支撑着这个烂漫少女度过最艰难的岁月,最后却被爱情抛弃,怎能不令人苦笑。三美的世界很简单,她是一个好人,普通意义上的好人。“不想让这世界上再多一个坏人,这是我能为这世界做的唯一一点好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秉持三美这样的信念,那是不是善与恶也就不需要讨论了。三美和导演的故事,令我对爱情也多了一些想法。看多了海誓山盟的爱情,艰难的时刻我们往往可以看清自己,或者胜利的冲动会掩盖真实的动机。反倒是回归平淡,才能检验出一份真正的爱情。

虽然文章取名是你好,安娜,但最触动我的,反而是丽莎和她母亲的故事。当丽莎带着丈夫,第一次回到家里,敌意丛生。“她的吃相凶猛而贪婪,母亲背过身去,就总是想掉眼泪”。可这些对抗,从来没有消解母女的感情,反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互相亏欠,成全了母女最默契的联结。当丽莎的母亲因阿尔茨海默症,呆呆的向着丽莎喊出“妈妈”时,我眼泪横流。这一声“妈妈”,像极了一个轮回。这辈子,没有做一个好妈妈,亏欠了女儿,那就下辈子,我来做一个女儿。

中国人的家庭,常常听到一句话,“你就是个讨债鬼”。我们的文化不善于表达爱,父母习惯于牺牲和奉献,儿女渴望自由和平等,常常引发很多矛盾,近年来“原生家庭论”也甚嚣尘上。或许,亲情的和解,是我们与自我和解的前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整篇小说中,最令人畅快淋漓的便是素心和三美登顶山峰找到去路的一段了。两个女孩在山上的风雪中迷失,像极了我们在人生中陷入窘境。身边的朋友,网上的网友,大家好像都不快乐。孩童的我们会因为一片树叶而快乐,而现在,深夜的负面情绪像幽深的大海,我们无法抵挡那一波一波的潮水,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可是素心和三美,与奇迹相遇,辽阔的山顶带来了更开阔的人生。我与她们一起经历这艰难的登顶之旅,也重新收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一本好的小说看到结尾总会令人惆怅。陪着那些鲜活的人物哭过笑过痛过,久难释怀。蒋韵女士描写了太原这个工业城市里发生的故事,这里有最呼嚎的北风,最混沌的沙尘,像末日景象一般昏暗。可在她的笔下,这里又多了一点可爱。她尊重人性,允许嫉妒和懦弱,允许“不能原谅”,允许“算了”。或许将来,我们会和身边的人走散,与世界厮杀,与岁月抗衡,跌跌撞撞的走向黑夜,但一定要记住,善良、勇敢、热情的人们,一直都在,他们化身微光,在远处闪烁。

《你好安娜》读后感

《你好,安娜》是一个关于托付与承诺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个笔记本所能承载的意义,不单单是安娜对于彭承畴的承诺,不单单是素心对于安娜的承诺,也不仅仅是白瑞德对素心的承诺......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年轻而美好的生命,在时代的惊涛、历史的吊诡、现实的逼仄与人性的拷问之间,交付的集体承诺。这是一个关于追寻与失去的故事。它不仅是素心对于文学经典的孜孜以求的探寻,不仅是安娜将文学典籍投射于自身的苦苦追问,不仅是彭承畴,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会背几首普希金的诗就意味着将遵循一条文学的道路,也不仅是三美在追寻自己的歌唱事业时所错失的爱情......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沸腾而蓬勃的生命,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面前,为自己,为读者,奉献的一曲激越而澎湃的青春之交响。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与守护的故事。它不只是“彭姐姐”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终身未嫁,不只是追求素心的白瑞德背负的家族使命,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坚定而决绝的生命,为自己提出的永恒命题。这是一个关于美、关于崇高、关于牺牲、关于人性的幽深故事,在任何时候翻开,它都不会过时。

此刻,我只想大声地说一句:“你好,安娜!谢谢您,蒋韵老师!”

《你好安娜》读后感

最是阅读宁致远,最是书香沁心脾。这个特殊的假期,读过不少经典好书和长篇小说,其中,蒋韵的长篇小说《你好,安娜》令我最为难忘至深。

故事的开篇是这样的:素心、三美和安娜一起乘火车去看在乡下插队的凌子美。凌子美是三美的姐姐,也是安娜的同学和闺密,而素心,则是三美的好友。

素心、三美和安娜,是亲密无间的闺蜜。偶然机会,男子彭承畴出现,她的姑姑是老协和护士长,身患绝症,临终前对素心母亲托孤,请她帮忙照顾。

安娜的父亲是个文艺青年,喜欢俄罗斯文学,特别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他从《安娜·卡列尼娜》中,给女儿起名安娜。而大女儿丽莎、儿子伊凡的名字,也是从书中所取。

安娜对彭徒生爱慕,引得素心、三美妒火中烧。彭将一个黑色羊皮笔记本交给她保管,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记本就是“素草”,安娜母亲极力反对。

万般无奈,她把笔记本交给素心代管。素心在工厂上班,一天下夜班时,半路遭遇抢劫,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连军用挎包一同被盗走,她誓死保护笔记本,最后她提出以贞洁作为交换,笔记本终于保住了,沾着初血的笔记本成为青春的耻辱。

关键时候,人性露出真实的模样。素心觉得自己用命换回的笔记本,为什么要给安娜,于是隐瞒真相。安娜听说笔记本丢失,不久跳河自杀了。素心背负罪恶的十字架,从此饱受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痛苦。

安娜死后,素心辗转反侧,度日如年。后来,她和三美去旅行,来到一个叫黄毛野梁的险地,她们在雪地里连滚带爬,与死神擦肩。

回望走过的道路,“平坦的一条路,平凡的一条路,蜿蜒地躺在那里,毫无恶意,毫无歧义和凶险,没有悬念地通往山下,通往别无选择地现实人生。顿时,她们刚刚经历过的那一切,巨大的恐惧、死亡的威胁、绝境中的抗争,在这条显而易见的公路面前,突然显得如此夸张和荒谬。”

这段描述,亦是对她们命运坎坷的一种精神关照。

劫后余生,使素心的身心得到释放,但她还是无法原谅自己,“就让这可怕的故事埋在我的身体里,让这罪埋在我身体里,成为我的血肉,我的灵魂,我的黑夜和白天,我的四季,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和每一下脉搏的律动,成为我,我做了,所以,姚素心,我不赦免你,永远。”

多年后,素心进入大学教书,成为畅销书女作家,她的笔名叫安娜。这期间,她结识外教白瑞德,两人坠入爱河,白瑞德把祖传的戒指送给她以求婚,她忍痛拒绝了。她逃不过那场悲剧的阴影,她走不出那个夜晚被强奸的苦痛。

四十多年后,三美从瑞士回国,路过北京,在话剧《完美的旅行》中邂逅素心,还有改名的彭迈克,即彭承畴。三人重逢,百感交集,素心对彭要个住址,寄一个东西,两人心照不宣。

彭说,“四十四年来,我知道,为了保住它,你付出惨重的代价,对吗?”素心沉默不语。“她不能,不能掉泪,她不能让他们同情,那是她最后的尊严。”

生命如此美好。

读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爱与恨,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置身历史长河重新审视,不过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唯有爱过、痛过、流泪过,才是真正的活过。

安娜也好,素心也好,都是爱的信徒,她们的青春芳华因为忍受而绚烂,因为不屈和尊严而走向永恒。

《你好安娜》读后感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退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著名作家蒋韵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讲述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

《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对望恶与救赎,关照当下时代的精神图景。

《你好安娜》读后感

长篇小说《你好,安娜》记述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个知青的情感与命运遭际,他们美好,浪漫,执着,刚烈,既情义深重,又为爱生忌,以致因为丢失一个笔记本而演成了一系列人生悲剧。一种无辜负罪的青春,在难以宽恕自己的寂寥中逝去,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亮光和暖意,最终慰藉了那些孤独的心灵,并完成自我救赎。蒋韵用她文雅、细腻而灿烂的叙事,写下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悲情与沧桑。

在《你好,安娜》中,蒋韵的笔触依然诗意,情怀也依然浪漫,但这诗意和浪漫的背后却有一种过去没有的紧张和激烈。她不但公开亮明自己的姿态,而且在创作中全力实践,那是蒋韵持之以恒的完美旅行,也是一个优秀作家勇敢的文学历险。

《你好安娜》读后感

在《你好,安娜》的扉页上,作者写了一行字——“献给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来自上一代的故事。面对这样有时代跨越性的故事,作者需要将那些未曾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带入到过往岁月真切的生活中,理解是什么样的东西让那些活着或远去的故人在命运的关隘处做出选择,呈现出那个时代独特而鲜明的特质,才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与铭记。

在《你好,安娜》中,作者呈现出的是一个带有文学底色的年代,清晨四点零八分开往北京的火车,笔记本上一定抄写着、每个人都能背上几句的普希金或屠格涅夫的诗句,这些可以立刻召唤起时代记忆的文学符号浸润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他们的名字,丽莎、伊凡、差点就被叫做“阿霞”的小妹多多,这些孩子的身上从一出生就开始被寄托了上一代人关于文学的浪漫想象。他们对爱的想象也来源于文学,三美眼中的安娜与彭是天生一对,“他是维特,她就是绿蒂,他是贾宝玉,她就是林妹妹;他是沃伦斯基,她就是她的安娜……”,文学成为了他们认知、理解周遭的人和世界所有关系的坐标。在这样的坐标下,她们心中天然埋下了对美、善、浪漫、理想的永恒向往。在她们还不懂得浪漫的年纪里,就已经被美好的东西吸引,丽莎狂热地爱上舞蹈,素心和安娜沉陷于文学,三美有着黄金一般的歌喉,她也曾被点燃能够演玛格丽特或巧巧桑的梦想。

但黯淡的现实人生并不允许这些虚幻的浪漫存在,作者用诗性的语言和符号还原了那但黯淡的现实人生并不允许这些虚幻的浪漫存在,作者用诗性的语言和符号还原了那个诗与梦的时代,也同样展示了诗与梦是何以破碎的。丽莎告别了舞蹈,与此同时粗暴地毁掉了美好的、骄傲的自己。而安娜这个“不遗余力的唯美主义者”,以“病成一幅画,死成一幅画”完成了自己终生的追求,她们和家中那张远渡重洋而来的胡桃木餐桌一样,华丽,却生不逢时。当曾经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丽莎成为一个臃肿而沉默寡言的保姆时,雇主说,“丽莎,名字倒挺洋气的,不像一个保姆的名字”,这些曾被寄予浪漫想象的名字,在潦草的生活面前甚至成了一种嘲讽。曾经被三美理解为眷侣的两个人也难逃离散,不知当时的'三美有没有想过,绿蒂和维特、贾宝玉和林妹妹、安娜与沃伦斯基,虽都是天造地设,但却无一圆满。她们天然知道要追求纯粹的爱与美,但没有任何人和事教给她们该如何面对美的崩坏与梦的破碎。她们只能带着自己无比丰满的理想去那个容不下浪漫的人间碰撞,在那个不再允许信仰宗教的年代里,这些纯粹的追求对她们来说就是信仰,是难以逃开的命运。而当她们跌跌撞撞走过一遭,带回的是残破的病体和心灵,她们不得不背负着这些破碎甚至是罪恶,寻找救赎,寻找可以挣扎着活下去的希望和渴望,继续面对这个粗糙却又热爱的世界。

在这个故事中,素心是和这种信仰与救赎联系最紧密的人。如果说被安娜这个幻影一般的人魅惑是彭的命运,那被彭吸引则是素心无法逃脱的命运。将彭带入素心生命的是她的教母,给了她“玛娜”这个名字的教母。拥有这个名字的少女终究还是没能遵循这个名字给自己的训诫,因一点嫉妒和贪恋,需要付出背负一生愧疚与罪恶的代价。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只有一次,仅此一次,她把吗哪带回了帐篷,可变质的不仅仅是白色的果实,还有她灿如春花的生命”。她余生都在为安娜活着,独自守着曾犯下的错误,拒绝让别人一起承担黑暗的罪恶,为此,她放弃了爱情、友情,这些她曾无比珍视的东西,以此惩罚自己。最终,当年那个在火车上为几个女孩讲述《安娜·卡列尼娜》的那个素心还是回到了文学那里寻找出口。只是,她笔下的文学不再浪漫,也无法美化苦难,这是从那个年代走来的她能为自己找寻到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救赎。

作者巧妙地将结尾的相遇安排在了一个剧场,隔着台上台下和过往的岁月,他们互相致意,曾经那些惊涛骇浪般的生死爱恨都被磨平了,他们知晓真相,彼此懂得,连和解都无需言明,只有故去的人是永存的伤痕,永远被铭记,也永远无法祈求原谅。

蒋韵的文字充满温情,顺畅,细腻,动人,饱含着她对那个年代的深情与热爱。她熟练地掌控着自己叙事的节奏和步调,以回望的姿态写出真切的亲历感,隔着岁月奔腾而过的河流,记录并且让读者理解那些曾经生活过的人,以及她们之间如戏一般但无比真实的爱与恨、罪与罚。我相信,会有许多人同她一起记得,曾有怎样一群人,来这人间一趟,看过太阳。也会有许多人同她一起,向从过往岁月中走来的人,轻轻问一声,你好。

《你好安娜》读后感

读蒋韵的《你好安娜》,使我想起了哥德的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是的,人的勇气不能丢。

翻开这部作品,首先看到的是扉页上的“献给我的母亲”。我想,故事可能发生在我未曾经历过的时代,读着,却又感觉并不陌生:几个女孩青春期的懵懂,对文学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等等,都一一呈现在眼前。

小说讲述的是三个女孩乘坐火车去看望在乡下插队的三美的姐姐,火车上偶遇彭承畴,彭的着墨不多,但他的出现却改变了三个女孩的命运。文章中安娜为了不辜负彭对她的信任,把他交给她的日记本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手抄本可能让人身陷囹圄,这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安娜为了保护这个日记本,东挪西藏,忐忑不安。当她发现这个日记有可能被母亲发现烧毁的时候,她把日记本交给素心保管,却引起了素心的嫉妒。素心一直暗恋着彭承畴,她把笔记本视若珍宝,尽管这个日记本并不是彭亲手交给她的。一天下班途中遭遇到意外,素心把笔记本弄丢了。安娜得知后伤心至极,她觉得愧对于彭的嘱托和信任,加上她的不治之症,她绝望了,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而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从此让素心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素心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

读到这里,我为安娜的死感到惋惜,感叹她的执着,这份纯真美好的初恋虽然没有结果,却单纯而执着,对朋友的承诺和守候,这份感情是多么简单、脆弱而又弥足珍贵啊!素心则是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终生受到良心的谴责。她的教母给她取的别名寓意深刻:玛娜,一个水灵的果实,只能现摘现吃,按需索取,不能贪婪,多摘的会变得腐烂不堪。作品的主人公,用作者的话说是“一个为爱情而盲目和痴狂的少女,就是窃取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整个余生被罪恶感所折磨和惩罚,陷入深渊”。当素心无意中翻阅圣经时才知道玛娜的真正含义:玛娜,是一种救命的恩物,是神的奇迹,是施和舍。“我舍过,我舍出过我自己,在最凶险的时刻,可留下了不该留下的。”从此,素心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资格谈恋爱了。她把这桩心事深深埋藏在心里。多年以后,在她的努力下,她的文学才华崭露头角,文学创作成绩斐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但情感的世界里却心灰意冷,拒人千里之外,不再接受任何人,在白瑞德向她求婚时,她选择了逃避。而三美在了解安娜的死与素心的私心有关以后,两个闺密从此心怀芥蒂,再也回不到从前,仿佛青春的牧歌变成了绝响,两个人友谊的小船从此搁浅。

作品中安娜的姐姐丽莎更为让人心痛,青春时期的梦想被母亲无情地扼杀,从当年那个在舞台上骄傲的公主到家庭保姆,她的人生轨迹被母亲搅得一塌糊涂,她恨母亲,在母亲清醒的时候,从来没给过母亲一个好脸色,她的家庭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下早已物是人非,而她却选择了不认输。为了回城里,她给两个女儿最好的教育。她选择了离婚,去做家政、当保姆,不遗余力地供两个孩子完成学业,逼着两个孩子弹琴、跳舞,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夙愿都强加在两个儿女身上。用荞荞的话说,“这是我卖了自己的童年、少年而得到的礼物……”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母亲的严厉很像现在的我们,当我们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的时候,是否能想到孩子的快乐?当孩子用整个童年换回来的成功,含着眼泪痛哭着说:“我爱它,我恨我爱它”的时候,想必丽莎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的,这样的成功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很多时候,我们的方向选对了,努力会事半功倍;而方向选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自古以来成功就没有捷径,破茧成蝶需要毅力和坚持,虽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开花结果,但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让孩子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当丽莎拼尽全力、倾尽所有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的时候,她的母亲也终于没能逃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困扰,她选择陪伴母亲,任劳任怨地照顾母亲。她把母亲当孩子一样照顾,跟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多年以前不愿跟母亲提起的过往,她不知道这些话在母亲的世界里是什么,像风声,像雨声,像海浪的声音,还是像蚕吃桑叶的声音?在母亲最想听她诉说的时候,她沉默如铁,而现在她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因为她知道无论她怎么说,都再也伤害不到母亲,她已经走不进母亲的世界了。当读到丽莎母亲喊她“妈妈”的时候,我突然泪奔,这就是人类自然天性的回归,是中国母性返璞归真的最有力的诠释!

震撼心灵的文字往往不需要词藻的华丽,真实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在成长期间都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却又强加给别人的负荷。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像恩食“玛娜”一样,对万物不过多地索取,不贪婪,用简单和随性去感悟人生,回归自然。大道至简,或许这才是生活简单快乐的真正含义。

青春是无限美好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曾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拼搏过,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虚度光阴,不负韶华,不彷徨,不气馁,不负此生,就是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放飞自我,轻装远航!愿青春的牧歌永远漂荡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

《你好安娜》读后感

一个仲夏的季节,碧空如洗,安娜乘火车去探望在乡下插队的闺密凌子美。同行的还有凌子美的妹妹三美,以及三美的挚友素心。

十六岁那年,凌子美与安娜咬破手指写了血书,才申请到去内蒙古建设兵团,那时的她们热爱诗和远方,以为将要面对的是屠格涅夫笔下的草原,辽阔而神秘,就算有苦难,也一定是文学里浪漫的苦难。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毫无诗意的枯燥生活。

五年后,安娜为救一只落水的小猪仔,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病退回城。凌子美随后被转插到了别的村庄,如今也日夜盼着回到城市。

在去探望凌子美的这趟火车上,素心讲述着她前不久刚读过的小说名著。跟安娜一样,素心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文艺女孩,她读书过目不忘,讲起冗长的故事也信手拈来,让人听得出神。

突然,一个青年叫了素心的名字,她抬头一看,惊喜地笑了。

男孩叫彭承畴,素心叫他“彭”。彭的书包里,一定装着普希金的诗歌,或者契诃夫的戏剧,书是他的精神食粮。彭和女孩子们聊了几句,大家都被他的风趣逗笑了,但安娜没有笑。这是安娜和彭的初见,尽管没有太多交流,他们却暗暗地记住了彼此。

彭与素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彭来自省城,他的亲人早逝,将彭托付给了素心妈妈,尽管彭不常来打扰,但素心与妈妈早已把他当成了家人。彭每次从省城来,都会给素心带书,他们会促膝长谈读书心得,彭像是素心的精神导师,引领她走出这个小小的城。

在素心眼里,彭是个才华盖世的少年,令她痴迷。素心向三美说起彭,就像在描述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但在彭的心中,却始终把素心当作妹妹看待。

这场隐秘的单恋原本是美好的,直到那次列车上的偶遇,安娜出现在彭的世界里,羁绊也由此开始了。

安娜的父亲原是教苏俄文学的老师,尤其喜欢屠格涅夫,安娜的名字便出自这位巨匠的小说。

1957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娜的父亲受到波及,被下放到工地劳动,在工地吃了一根没洗干净的黄瓜,意外中毒身亡。安娜的母亲伤心欲绝,总认为是丈夫对文学的热爱害了他,于是她把丈夫的书通通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发誓要让孩子远离这些虚幻的不祥的东西。

但安娜却热爱阅读,爱到了骨子里。她想尽办法背着母亲看书,渐渐地,阅读使这个女孩出落得越发美丽,美得沉静而深邃。

1966年,红八月的到来,让安娜的母亲变得草木皆兵,她几乎把家里所有带有文字的物品都销毁掉了,生怕它们招来祸端。安娜的日记本,安娜偷偷藏起来的书,全都未能幸免。不过母亲此举,确实让一家人平安地度过了这个特殊时期。

安娜再次见到彭,是几个月之后。这天,彭请三美带他去找安娜。三美有些犹豫,仿佛这是对素心的背叛。当彭出现在安娜的家门口,安娜似乎不怎么意外,她知道他会来。

安娜在家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她将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很漂亮。安娜邀请三美和彭来到她的房间,彭忍不住赞叹起来:“我好像来到了小说的场景里。”这个房间确实浪漫得让人恍惚,就像安娜一样。

那个下午,他们三人围桌而坐,安娜与彭从油画谈到小说,三美听着他们的交谈,明白了一个词,那就是“天造地设”。

告辞之前,趁着三美去卫生间的空隙,彭从不离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

“我有时候会写些东西,都在这里了,你愿意读读吗?”

安娜惊讶地点点头,她明白,在那个年代,这是怎样的信赖与托付。但他们都不知道,三美看到了这一幕。

原来,那是一部小说手稿,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拿到它的那一夜,安娜彻夜未眠,一直读到黎明,泪流满面。她爱上了彭,他的确才华横溢。她将笔记本藏进了枕头里,等着还给它的主人。

不巧的是,家里忽然来了客人,这几天,安娜不得不和母亲同住在卧室。她心惊胆战,生怕母亲翻出枕头里的笔记本。于是她带着笔记本,来到素心家。她知道素心一定会好好保护它。

素心拿到笔记本,却更恨这一切,她的确对笔记本爱若珍宝,把它装在书包里,随身带着。但是,命运的玩笑在此时降临了。

这天,素心深夜回家时,遭到了抢劫,歹徒抢走了书包,素心苦苦哀求歹徒把书包里的笔记本还给她,她愿意用任何东西跟他交换。歹徒答应了,他夺走了素心最珍贵的东西,她的贞洁。

几天后,安娜来到素心家拿笔记本,素心却告诉她,笔记本被歹徒抢走了。安娜很清楚,这笔记本在当下的时局中,会给彭带来怎样的危险。素心不愿说出真相,她做出那样大的牺牲才换回的笔记本,怎肯再交出去?但她没想到,她遇到了最强劲的情敌。

第二天,安娜在公园的湖边自杀身亡。黎明时分,她吞了许多药片,静静地靠在长椅上,那么美,那么宁静。来往的人们直到晚上才发现异样,但她早已离开。

安娜曾说,自己不怕死,只怕死得难看,她想要活成一幅画。安娜做到了。她带着热烈的爱意和自责结束了生命。但素心明白,这是个错误,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她将用一生来赎罪。

多年以后,素心成为了一名作家,她的笔名叫作安娜。素心用这样的方式纪念着安娜,也纪念着她无法回头的青春。

在《你好,安娜》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几个青年人在动荡年代的爱恨纠葛,他们有太多天真烂漫的向往,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考验。对他们而言,最痛苦的不是生活的颠簸,而是精神的流离。

素心挣扎一生,终于找到了归宿,她的归宿里,有安娜的一席之地,这是她对安娜的忏悔,也是她与青春的和解。

《你好安娜》读后感

第四期《小说月报》增刊,翻开第一篇是蒋韵的《你好,安娜》。拿到书后,用了一个晚上读完,看到最后一行字,恰好是零点。

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温暖而又疼痛的感觉在心里蔓延,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双眼。蒋韵是我喜欢的作家。

蒋韵作品中的女子,像《完美的旅行里》的陈忆珠,《上世纪的爱情》里的张采,《隐秘盛开》里的潘红霞,以及《你好,安娜》里的素心、安娜、丽莎、三美、子美……大多出生于五十年代,无论性格如何长相如何,她们身上,都带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那是在现在的年代里越来越难见到的气质:纯净,浪漫,深情,执拗,决绝。这样的女子,是美的。就如她对安娜的描写,“小小的安娜,十几岁的小少女,却正是从牛虻这里,学会了一往情深、永恒的崇拜:对那些美好的事物”“在静谧的阅读中,她开始悄悄蜕变……她的美是沉静而深邃的,有如一条深河。她从曾经的平凡中脱颖而出,让人惊讶。仔细看,她的五官,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它们之间呈现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美,变得神秘动人。”这样的女子,在文学著作中获得了美的女子,仿佛随时准备着为了一种虚无的浪漫情怀而牺牲。

所以子美和安娜,为了“边疆”而去条件艰苦的地方插队,吃尽苦头。所以安娜,为了救一头小猪跳进冰冷的河水,因此而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因为丢失了自己深爱的的——彭交给她的笔记本,而选择放弃生命。就像是素心,为保住彭的笔记本,不惜牺牲贞操和抢劫的歹徒交换。就像是丽莎,因为抗议母亲阻止她追求挚爱的舞蹈,而自杀,而自暴自弃,又把这份挚爱,嫁接于自己的女儿身上,终于为自己圆了那个舞蹈的梦想。就像是三美,为了那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导演而屡受情伤。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物质匮乏,但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精神世界是那么丰富和充实,他们的血是那么热,情是那么深。

素心的妈妈与她的同事彭姐姐,子美和安娜,素心和三美和安娜之间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闺密,是一种纯净而深厚的比亲姐妹还像亲人的情谊。

然而爱情不期而来,破坏了素心、安娜和三美之间的亲密无猜。

在乡下插队的彭,这个父母在运动来临时双双自杀身亡的孩子,让素心她们几个女孩子崇拜仰慕的知青,是他唯一的姑姑、素心妈妈的同事“彭姐姐”即将离开人世时将他托付给了素心的妈妈。如果爱情发生在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和素心之间,是长辈们所希望见到的,也许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是,人和人之间的缘,有时候真是妙不可言,它从来也不讲究什么先来后到,时间长短。有人认识很多年,比不上有人只看了一眼。仅仅是火车上的一面,寥寥数语,彭和安娜之间就产生了微妙的电波。先认识并爱上彭的素心从那时起就应该预感到了威胁。

彭一直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她却从未想过要这样的一个亲哥哥。

火车上的相遇,她已感到了不安,彭在她家遇到三美,和三美一起离开,求三美带他去找安娜,她隐约感觉到了威胁。

彭和安娜之间,两个美好的青年,就是那么没有道理地互相吸引爱慕了。第二次见面在安娜家才交谈短短几个小时,彭就将他写着自己青春秘密和伤痕的笔记本背着人留给了安娜。而感觉背叛了好朋友素心的三美却无意中目睹了这一幕,在之后出于愧疚又将这件事告诉了素心。素心内心的难过、嫉妒可想而知。

在那个敏感的时代,经不起风吹草动的安娜妈妈把家中所有的“毒草”书籍全部付之一炬,并严禁家里人写日记。安娜唯恐彭交给她的笔记本被发现就藏在枕套里。却正赶上插队的姐姐丽莎突然带着在乡下结了婚的姐夫回来住,妈妈把房间让给姐姐,搬去和安娜她挤在一起睡,安娜怕笔记本暴露而给彭惹祸而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把它交给素心暂时保管。

而素心虽然拿到这个笔记本时心情复杂不是滋味,但也把这个笔记本当生命一样爱护。她生怕被家人发现而天天背在书包里带着一起上班下班。

那个黑暗的夜晚,是她们命运的分水岭。

素心下夜班路上被坏人抢劫,笔记本丢失。安娜担心害了彭,也觉得对不起彭,选择在湖边自杀。送走安娜之后,彭从此在她们的生活中消失,而素心和三美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蒙上阴影。

没太有心眼却有着一副金嗓子的三美,作为一个演员,在一场**中爱上了导演,但是她在和导演的恋爱中屡受打击。在回老家疗伤暂住素心家中时,她无意中发现了素心在国外出版的小说。那个实际上是自传的小说中,讲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素心被抢劫书包后,是怎样拼了命用贞操换回来了那个笔记本,并且,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没有向安娜说出实情。三美觉得是素心害死了安娜,自此和素心决裂。

素心的余生,一直活在负罪感中。她用安娜的笔名进行创作,她不交男朋友,不敢和爱上的自己的外教同事白瑞德走进教堂去结婚。

四十多年的时间啊,他们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彭去了香港做生意发了财又在北京有别墅娶了个年轻的妻子。丽莎离了婚从插队的地方带着两个孩子回城,为了培养女儿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做了保姆,就在带着酷似安娜的考上北舞的女儿女儿在雇主家吃饭而被彭认出。三美从地方剧团进了北京成为知名的歌剧演员,因为嗓子坏了而出国。

素心从本地大学老师到进京城成为知名的编剧。她以安娜为笔名,在戏中,写尽一生的忏悔。

直到四十多年后,回国的三美路过北京,在素心编剧的一出小剧场的戏剧演出后,看到了彭。他们三个人终于彼此释然,放下。

一切终将过去,爱与恨,罪与罚,美好而又惨烈的青春,都像一出戏剧,在相逢一笑的温暖中,落下一帷幕。空留叹息。

写下,是为了记住。

《你好安娜》读后感

这一段少女时期为了捍卫爱人的秘密而被歹徒夺走贞洁的悲惨往事,让素心在面对爱情的到来时始终是有所顾虑的。

在小说中,描写每一个人物的成长历程时,作者蒋韵都将人物自身的命运与家庭的变迁、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除此之外,蒋韵始终坚持着自我的独特美学风格——真和美。她笔下的人物,绝不是漂浮于历史虚焦处的、没有现实根基的“符号化”的形象,而是有着自己的来处与归处,有着自身的家学渊源和时代烙印。所以,那些曾在时代里翻云覆雨的弄潮儿们的人生经历,才会令人感到那么的真切,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安娜选择了解脱。她用死亡,捍卫了这个重托。以自己的赴死,让那个在火车上为大家讲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好友素心的余生,都在悔恨和愧疚中辗转反侧。那个连生病也要“病得像一幅画”的安娜,终于与经典文学中的“安娜”狭路相逢,殊途同归,完成了生命意义上的“终极之旅”。

而素心呢,在承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巨大创痛之后,她没有勇气再去面对一个传教士的后人、自己学院的同事、有着中国血统的、来自美国的驻唱歌手白瑞德:“此生,我不能跟你,不能跟任何人,肩并肩,站在上帝面前,心无愧疚地,说,我愿意。我早已没有了那资格,不是因为我满身创伤,而是因为,我罪孽深重。”

如果将安娜比作丁香,素心比作兰花,那么三美,则属于充满革命热诚的红枫。安娜香消玉殒,素心以文字抚慰自我的心灵,而作为城市的幸运儿中的一个,三美读了高中,因为自己生就一副好嗓子,所以被剧团吸纳,成为独唱演员,又因为机缘巧合,在一次演出中,顶替了女一号,从此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红极一时的女演员三美并未与“导演”走到一起。失望之余,三美决定远赴国外进修。借着回国探亲之名,与素心重逢,修复自己受损的声带和失意的心灵。在一次观看素心的新戏上演之时,巧遇彭承畴。而在这之前,三美提前看望了安娜的身患痴呆症的母亲,才逐渐得知,安娜的姐姐丽莎与丈夫离婚之后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女儿,依靠自己在北京的一栋别墅里做家政过活,丽莎的大女儿荞荞——像小时候爱跳舞的丽莎一样,替母亲完成了她的夙愿,考进了北京舞蹈学院。这个荞荞,当三美和素心拿着手机里的照片看时,才发现:荞荞的相貌与死去的安娜是那么相像!而丽莎服务的那户男主人,居然是彭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