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丽江黑龙潭公园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通用10篇)

时间:2023-10-13 01:53:17 作者:梦幻泡 最新丽江黑龙潭公园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通用10篇)

爱国标语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集体意识,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引发思考和共鸣的标语更易被人记住。以下是一些令人动容的爱国标语,让我们一起铭记在心。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市龙潭山,位于市区东部,西临松花江,占地202公顷,最高峰“南天门”海拔388.3米,相对高差194米。龙潭又名水牢(锁龙井),山上有建于公元4―5世纪的古城遗址及锁龙的水牢(锁龙井)、旱牢,还有建于清代的龙凤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古建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山在省市东部,它与朱雀山、玄天岭、小白山合称四大名山。这里风景幽美,是个旅游、度假胜地。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一种锁龙井),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

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能够让你把市的全部胜景景物尽收眼底。

柳州龙潭公园

正月初一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坐车前往柳州龙潭公园游玩。

到了公园门口,我们看到了四个金黄色的大字——龙潭公园。一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小马拉车的雕像。小马张着嘴巴,好像在跟大家说:“新年好,新年好!”公园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旗子,广播里还放着优美的新年歌曲。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公园里欢快地蹦蹦跳跳,大人们有说有笑。到处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

我们沿着公园的林间小道往前走,道路两旁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听外婆说,传说这里的树都是自然形成的,自从盘古开天地那时起,就已经在那里了。这个传说是真的吗?我不停地摸摸这棵树,抱抱那棵树,心里满是好奇。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风雨桥。风雨桥是集阁、桥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建筑,散落在侗族村寨之中。龙潭公园风雨桥全长102米,七墩六孔,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是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的程阳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桥。风雨桥横跨在清清的河面上,真是一座精美而独特的桥!

柳州龙潭公园

我的家乡在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这里有全国著名的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珍珠泉等等。其中风景优雅美丽的五龙潭公园就深藏在济南的市中心。五龙潭公园风景秀丽,绿树成荫,这个季节正是满园春色,鲜花盛开,香味扑鼻。

走在公园的林荫小道,闻着花香,欣赏美景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关于五龙潭公园的许多传说,有人说它是唐朝大将秦琼的府邸,还有传说五龙潭在历史上曾塌陷过。据说还出现过怪现象,说是有时公园的池子里会出现许多不知道名字的鱼,有的是公园里养的,有的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而且有时会很多很多,有时又会突然消失。还传说它的池深不见底,没有人敢下去过等等......

济南还有许多传奇,许多古香古色,许多风景秀丽的名胜,欢迎各方人士来济南观光,旅游,探索。

龙潭公园

我家乡的龙潭公园就在水东桥上大约50米左右的地方。

这个龙潭公园的门都是用石头砌的,在门旁边的`大石头上刻着“龙潭”二个红色的打字,格外引人注目。小路大约有2米宽是用水泥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有些小路上还有台阶。亭子是红色的,有6个角,六根柱子,这些柱子要三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亭子里有凳子桌子,这些亭子是供游人休息的。亭子边有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大岩石,这些大岩石是从河底冒出来的,形状千奇百怪的有的像小鸡,有的像小马,真是有趣啊!这里树非常古老,高大,枝树长得郁郁葱葱,树枝长得到河中央,这些树还会发出清香。龙潭公园的墙上还有一幅九龙图有的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是双龙戏珠。可美了。这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汀江的河水可清凉,鱼又大又肥。

我家乡的龙潭公园可真美啊!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周末这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龙潭公园。

龙潭风景区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我对此向往已久。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耸立于一湖二潭周围,最大的是镜湖,其次是龙潭,雷潭,按位置高度则依次是雷潭,龙潭,镜湖。雷龙二潭常年恒温,为大山之地下泉水,一年四季可以来游泳!雷潭附近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唐代着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着有《雷塘祷雨文》。

沿镜湖前行不远是花的海洋,玉兰花、桃花、樱花争相开放。满山遍野。公园还别具匠心地点缀了"鼓楼"、"龙潭风雨桥"、侗寨等民族建筑,蔚为壮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是仿古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感觉有些假假的。龙潭风雨桥据说是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

再往下,就到了侗族的鼓楼。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龙潭公园真是美丽,这里有山有水,期待下次再次来玩!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

龙潭公园

我去过许多得公园,其中,我最喜欢得是龙潭公园,那里得景色十分得优美,在那里,你会看到苍翠欲滴得柳树,波光潋滟得龙潭湖,古色古香得小桥,自由自在得小鸭子。

春姑娘提着她那优美得裙摆降临了人间,我走进龙潭公园,满眼生机勃勃得景象:那柳树得柳枝静静地垂着,多么像女孩得小辫子,一阵风吹来,那柳枝不停地摆动着,就像小姑娘在梳理着自己得头发,每条柳枝上,都开始萌发了嫩绿得小叶子,看起来很美,柳枝上还有许多小鸟,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是在为迎接春天得来临,开了得一场盛大得演唱会。

那美丽得龙潭湖也已经解冻,那湖水清澈见底,那水底得石头得能一一数出来,傍晚得夕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就像着了火一样红。那湖面上总会有许多得小鸭子,它们有在吃食,有得在用嘴梳理自己得羽毛,有得就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我捡起一块小石子,向那不动得小鸭子扔过去,它吓得一下子飞了起来,那速度就像一颗子弹一样射了出去,真有趣!在湖得中央还有一座小桥,那桥是由灰色石板砌成,小桥弯弯得,呈半圆形,与映衬在水面得倒影,组成了一个圆形,好像一轮美丽得圆月,许多人从上面经过,有得在看景,有得在散步,有得还在上面玩耍,看起来都很快乐。

夕阳西下,我恋恋不舍地要离开龙潭公园了,这样美丽得景色,我要珍藏在心底!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龙潭山公园。

水池四壁用花岗岩条砌成,呈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长25.7米。水深10米左右,绿色,不涨不跌,常年不干涸。这就是吉林八景中龙潭封月的地方。距水牢250米处,有一圆形石坑,俗称早期地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中存放军需物资的地窖。山城之巅,俗称“南天门”,江城全景尽收眼底。位于城东,松花江东岸,以山上的古龙潭池命名。这是一个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公园。

龙潭山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其上有数百万棵树,其中有13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此外,山顶上还有1500多年前的高句丽遗址。

龙潭山挺拔雄伟。这座山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有高耸的古树,茂密的草地和优雅的风景。最高峰,俗称“南天门”,海拔388.3米,俯瞰河流。山上有渤海古城遗址,留下了山城城墙、“水地牢”和“旱狱”。城墙是沿着山脊用夯土和砾石建造的,最高的墙是10米,最短的墙只有1米多一点。城墙宽1到2米,底座宽10米左右。周长2396米。山城南一门北一门,四面八方都有天文台。“水牢”,又称“龙潭”,位于山城西北角的最低点。呈长方形,东西长22.8米,南北宽125.75米,深9米多。它被花岗岩包围着。“旱狱”位于山城西南角较高的地方,呈右圈。“干监”直径10.6米,深度约3米,是山城存放物资的仓库,也可以说是关押犯人的监狱。还有观音寺、龙王寺、关帝庙等。,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九日,清帝的纯帝爱新觉罗弘历,登临龙凤寺,拜谒龙潭,为观音寺正殿题写《大东》匾,封一棵高二十八余米,直而无弯,枝叶齐整的黄婆罗树为“神树”。此后,每年春秋两季,以吉林将军为首的清廷驻吉文武百官,都要去龙潭山祭奠“龙潭”和“神树”。民国时期,“神树”凋零。有公元4-5世纪修建的古城遗址、水地牢、旱狱,有清代修建的龙凤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山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建在山上的龙潭山公园是吉林市最大的城市风景公园,也是全国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具有较高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价值。

龙潭山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景点。龙潭山以龙潭山城传说和城中龙潭命名。

关于龙潭的起源,还有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龙潭山四周气候宜人,庄稼丰腴,老百姓安居乐业。有一天,天突然黑了,电闪雷鸣,一条龙从天而降,掉进了山潭里。从此,世人称池龙潭,山龙潭。这条恶龙常呼风唤雨,洪水害山下百姓。有一年,恶龙再次泛滥,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百姓逃命。一个叫林晓梅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了,她的父亲翁琳拼命追赶她,最后游向她的女儿。正要去救她的'女儿,突然一只受伤的燕子落到了翁琳的面前,他先救了燕子,但随后看着她的女儿却不见了。翁琳和他的妻子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当获救的燕子突然说话时,她安慰了这对老夫妇,并认出翁琳和他的妻子是父母。因为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龙潭燕子。龙谭艳为了拯救大林和他妻子的生命,决定飞往中国南海的仙山,寻求教师的技能。三年后,龙潭燕下班归来,带领燕子战胜了尼龙。从此,龙潭山的人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龙潭山公园风景公园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的优势,开展端午节、韩国民间游园会、滑翔、滑雪、庙会等群众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江城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龙潭山发育了四大自然景观:春花、夏阴、秋叶、冬雪。

龙潭古池是泉水形成的水池,俗称“水牢”。水池是长方形的,池壁是用花岗岩条砌成的。它是1500多年前高句丽北疆古城堡的蓄水池。离水牢250米处,有一个圆形的石坑,俗称“旱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中存放军需物资的地窖。

龙潭山公园最著名的景观是“龙潭”,位于山西北最低的洼地,有石板做的台阶送你去池中。龙潭深藏在绿树成荫的山沟里,寒气袭人。龙潭东西长47米,南北宽22米。池水墨绿色,水面覆盖着浮萍,深不可测。龙潭山上植被丰富茂密,全山共有树木140万株,其中古树名木100余株。

每到秋天,原本翠绿的山变成五彩缤纷的五花山。看红色的感觉,黄色的财富,紫色的尊严,绿色的深度,参差不齐的红绿,斑驳的黄紫。远远望去,像是一幅挂在天地之间的重彩油画。公园里的树木、拱门、水榭、亭台楼阁让人心旷神怡。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走来走去,阳光从森林的缝隙中洒下来,真是一种美妙的景色。

龙潭公园

我游览过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有龙城广场、龙城公园、龙园、博物馆……但我最喜欢的是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的大门两旁,有两只气势雄伟的龙,好像是在保护着龙潭公园。

龙潭公园最有名的,当然是座落在小山上的八角楼了。

八角楼有三层高。第一层很大,而且几乎每天早上、晚上都有人拿着录音机放着音乐跳交谊舞。第二层位置较小,摆着很多石椅子,人们走累了,就会选择在这里休息。而且,第二层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周末,能看到许多人在这拍照。第三层,也就是楼顶。在楼顶,放眼望去,可以看完整个中心城。楼顶的'四个角落,有四个张着大嘴巴的向远处望去的龙头。

龙潭公园第二有名的那得数九曲桥了。以前,我经常买面包来这里喂鱼。第当我喂鱼时,鱼就会蹭一蹭旁边没看到的鱼,就像说:“伙计,吃东西了。”另一只鱼就会回蹭那只鱼,就像说:“好的,我知道了。”然后,它们就都游过来吃东西了。以前,我只知道这桥叫九曲桥,但不知道它为什么叫九曲桥。后来,我注意了,九曲桥有九处弯曲,所以命名九曲桥。

我喜欢龙潭公园,你喜欢吗?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周末这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龙潭公园。

龙潭风景区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我对此向往已久。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耸立于一湖二潭周围,最大的是镜湖,其次是龙潭,雷潭,按位置高度则依次是雷潭,龙潭,镜湖。雷龙二潭常年恒温,为大山之地下泉水,一年四季可以来游泳!雷潭附近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着有《雷塘祷雨文》。

沿镜湖前行不远是花的海洋,玉兰花、桃花、樱花争相开放。满山遍野。公园还别具匠心地点缀了“鼓楼”、“龙潭风雨桥”、__等民族建筑,蔚为壮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是仿古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感觉有些假假的。龙潭风雨桥据说是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

再往下,就到了的鼓楼。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龙潭公园真是美丽,这里有山有水,期待下次再次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