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时间:2023-10-14 17:12:22 作者:碧墨 最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即兴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还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即时的享受和震撼。即兴表演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夫?下面是一些即兴艺术家的演讲和采访,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即兴创作经验和心得。

找规律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幻灯片,作业卡、各种图案的贴纸、正方形纸。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四季的美景。

2、播放课件(四季美景)

3、游戏(发放牌子)

师:你最喜欢什么季节?(请你来代表......还有谁喜欢不同的季节。谁想代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举牌的同学上前来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顺序。(问:他们排对了吗?)

师:(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节奏很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4、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依次循环出现的现象,叫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墙面装饰图),让学生观察。

师问:老师带来了朋友家的墙面装饰图,上面都有些什么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图形。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你们有信心去找吗?(有)请听要求:

(1)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说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说清楚;

(3)比一比,看哪一组能找出不同的.规律。开始!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

(1):斜排(师:是的,当我们斜着看时,每一排的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学也找出了这个规律,请用手示意。)(播放斜排演示课件)

(2)横排:(师播放课件,老师重点讲解、规范说法:我们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为基础,圆片移到这一行的最后,其它三个图形都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就变成了第二行。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规律也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让学生猜一猜。)

(3)竖排:(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4)以最后一个图形向前移动的规律(播放课件、大家欣赏)

4、总结规律:

孩子们,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规我们就叫它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智力大闯关吧!你们敢挑战吗?(敢)好,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考考你(规律训练)

过渡:动物园来了一队动物朋友,他们正在进行队形训练呢,同学们请仔细看,

(1)师问:第二队是怎么变化出来的?(学生回答)师规范语言),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排出第三队的队形吗?(第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后移动规律)

(2)还是这一队动物,(请仔细看)又是怎样变化成第二队的呢......(最后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前面移动规律)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好,顺利进入第二关。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作业。

师:请拿出答题卡,开始解答。

3、猜规律

过渡:向下一关进军吧!你想猜几号旗?好,进入我们的终极关——第四关。

4、设计手帕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创造规律!在这块手帕上,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请仔细看要求:

(1)小组先商量怎样设计才有规律;

(2)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听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组长打开学具袋,和小组的成员一起完成。开始!

(3)作品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律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1、欣赏规律美(课件播放)

2、总结

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吧!

板书

找规律

循环排列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片段1

师:(出示学生联欢图)这幅图漂亮吗?

生:(激动地齐答)漂亮。

师:好的,小组同学都认真观察手中的图片,独立思考,尽可能多地找出这幅图的特点。

(生独立观察、思考)(用时3分)

师: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地)好了。

师:不急!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次认真探究,为你们小组提供“与众不同”的意见,最好是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的想法。

(生为完成小组任务,又积极地投入了新一轮的探究)(用时2分)

老师让学生在探究中发觉他们需要互相合作来完成小组任务,通过给学生们制定共同的目标,让某个学生探究的同时也确保其他组员都在探究。同时通过说明职责任务,鼓励参与者、探究者,形成了学生积极的相互依靠。

片段2

师:(在片段1的新一轮探究后)好了,现在老师想请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一个一个轮流说,后面的同学不要再重复前面说过的话,待会儿看看哪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最出色。

(以下为某一小组的交流摘记)(学生交流4分)

生1:我看到同学们是围成一圈的,而且有男有女,气球的颜色也很多。

生2:我发现有的同学是扎辫子的,有的没有……

生3:哎呀!那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它是一男一女再一男一女排的。图上的彩旗是一面黄一面红,再一面黄一面红这样排列的。

生4:我来说,纸花是一绿一红,再一绿一红排列的。

在这一片段中,由于老师分配给每个小组能促膝讨论的某一方面任务,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们可以把自己所考虑的结果面对面地解释、讲述给同伴们听。虽然并不是每位同学的意见都是有效的或教师所期望的,但通过各人的发言、表述、争论、反驳,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小组内形成了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互相激励的数学活动氛围,促进了同伴间的彼此交流。

片段3

师:(接片段2)现在请小组整理结果,准备向全班同学报告。要求是这样的(小黑板出示以下文字):

1.确定一位同学记录小组的成果(不会的字可用拼音),并代表你们组向全班报告。

2.你们小组认为哪些结论是有价值的(无价值的不用汇报)?

(以下为片段2同一小组的交流摘记)(学生交流2分)

生1:××(同学),你来汇报,好不好?

生2:对呀!对呀!你表达得最好,应该你来汇报。

生3:那我先说,我觉得“一男一女再一男一女”的规律可以说,上面挂有许多彩旗就不要说了,因为大家都看得到。

生4:我觉得两边灯笼的数量不一样,这(方面)肯定其他小组没有发现。

生5:还有,灯笼是按照一个紫色一个蓝色再一个紫色一个蓝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生1:灯笼数量不一样到底有价值吗?……

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生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找规律》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些物体或图形的排列有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根据研究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的统计,这节课老师共提出37个问题,其中记忆性问题21个,占57%;推理性问题12个,占32%;常规管理性问题1个,占3%;创造性问题3个,占8%,无批判性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老师能注重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对于一节探究、合作学习的课,记忆性问题占了问题总数的57%,说明老师仍偏重于“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活动方式,偏重于一问一答的信息反馈,问题的提出不够合理。

(二)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找规律教学设计

1、《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同时,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它能让幼儿更加投入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游戏中学习,让孩子爱上数学。

2、在《指南》中又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因此本次活动设计了大量的游戏活动,包括:节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猜猜看等游戏,改变以往幼儿单一的学习模式的方式,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模式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幼儿爱上数学,运用于生活。

1、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aabaabaab、aabbaabbaabb。

2、对相对复杂的模式进行复制、扩展与创造。

1、对复杂模式的扩展与创造。

2、理解模式的多样性。

1、16个塑料杯子、8张桌子、音乐《小宝贝》歌曲。

2、美术区:排笔、水彩笔、剪刀、双面胶、透明胶。

益智区:飞行棋、麻将、乐高、多米诺、套索、小鱼材料。生活区:勺子、筷子、碗、杯子

衣架、吸管、高跟鞋和平底鞋。

游戏区:实木圆柱、插塑玩具(塑料人和雪花片)

一、在传杯子的音乐游戏中感受aaabbcaabbcaabbc的模式

(一)杯子游戏(准备音乐:小宝贝)

1.播放音乐,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杯子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幼儿:回应

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提炼传杯子音乐游戏中的规律。教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幼儿:回应(拍手,拍桌,传杯子)

教师小结:“我们是按照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的规律进行的。”

教师:“那我们按照这个规律再玩一次游戏。(准备好了吗)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共同感知音乐游戏中的规律。

备注:歌词内容“期待着你的回来,我的小宝贝。”幼儿就是按照“拍手、拍手、拍桌、拍桌、传的规律)

二、根据动作玩模式

(一)引入新游戏,激发兴趣

1、教师示范动作,请幼儿在动作中寻找规律并请幼儿按规律继续做动作。

(1)教师第一次提问:“看一看何老师动作里的规律是什么?”教师示范动作:(2次拍手1次拍腿为一组,至少连续做3组)

幼儿:“说出规律”(幼儿能说出教师做出来的规律2次拍手1次拍腿)教师:“请你们按照相同的规律做下去。”

幼儿按照刚刚教师的动作规律继续做下去(至少连续3次)

(2)教师再做一次动作,幼儿再玩一次在动作中找规律做动作的游戏。

(右脚尖点地一次,左脚尖点地一次,翘脚一次为一组。至少连续做3组)

(二)个别幼儿做其他幼儿来学,引导幼儿关注动作中的模式1.教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做动作,想一想,你做的是什么动作,你的规律又是什么?”

幼儿:回应,(幼儿做动作)2、教师:“小朋友们看出来了吗?这位小朋友的规律是什么?”幼儿1:拍手、跳、蹲。

备注:(当幼儿回答为一组核心单元规律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模式是3组或

当小朋友明确了模式是3组核心单元或3组以上核心单元,再次总结这位小朋友的模式动作告知其他小朋友。教师总结说:“哦,原来他的规律是,拍手,跳,蹲,拍手,跳,蹲,拍手,跳,蹲的规律来进行的,那我们现在按照他的这个规律继续做下去吧。

(三)幼儿在圆圈舞的动作中感受身体模式(abcabcabc)

1、教师:“刚刚的游戏小朋友们玩得特别好,现在老师还有一个动作你们看一看它又有什么规律?”(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为一组,连续做3组)

2、幼儿:回应,(教师的规律是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右脚走一步,左脚走一步,蹲,的规律)

4、教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5、幼儿:回应,一起做圆圈动作游戏

6、教师小结:原来呀,在我们的动作里、身体里、节奏里都藏着许多许多的模式

三、模式变变变

(一)识别教室里的模式(整个教室里都摆放了很多的材料,每个方位都有材料。)教师:“教室里有模式吗?”

幼儿:“有”(幼儿下位观察后回位)教师:“你发现的模式在哪里?”

幼儿:“在桌子上,在地上,乐高板上等”。

(二)拓展模式1、交代任务、提出要求

教师:“哦,原来在教室里还有这么多模式,可是老师都还没有来的及将所有的材料摆放完整。(教师在之前就把部分材料摆出不完整规律)

例如:abcbcabc、aabbaabbaabbabb(幼儿填充模式)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选一个材料,先仔细观察,找出它的规律,再按照它的规律接着往下摆。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巡视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进行操作,找出规律并摆放出来。

——错误:幼儿摆放结果(aaaabaaaabaaabaab)教师:“这里有问题吗?”“它的规律应该是什么”幼儿:“没有发现规律”

小结:这个的模式规律是按照abaabaaabaaaabaaaaab递增的模式

——难(乐高纵向摆放,成金字塔型)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乐高有什么规律

教师出示成品:最底层乐高摆放为10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二层摆放8格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三层摆放6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四层摆放4个小乐高方块

倒数第五层摆放2个小乐高方块

教师小结:乐高金字塔是每一层递减2个小乐高方块,所以这个乐高金字塔是递减的模式

3、幼儿创造模式

(1)提出新任务,

教师:“你们太棒了,这次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摆放规律,待会请其他小朋友来猜,

看一看他们能不能说出你的规律。”

“你们可以一个人摆,也可以和同伴合作完成摆放,摆放出不一样的规律。”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充满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好玩的音乐游戏和节奏游戏,让幼儿在身体动作、口头语言、韵律和视觉的协同配合下,学习理解动作模式及声音模式的核心单元与重复性;通过有趣的猜猜看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预测验证的活动中进行模式的识别、扩展、创造与转换,生动地呈现了模式的不同表征方式和趣味课堂。在愉快的氛围中,儿童进行着专注和深度的学习,创造出一个个滋长模式、重复模式等等。

找规律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85页内容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涂色纸片、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音乐导入,开展课前热身运动。

2、引导学生说出在活动中你的发现,并提示课题。(板书:找规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灯笼,还有围成圈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找、按顺序、重复出现)

(3)、按发现的规律在图上圈一圈。

小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2、巩固练习

(1)、涂一涂、画一画

出示知识运用第1题。

(2)、摆一摆

出示课件上的练习2

让学生先找规律,再让学生上黑板摆出来。

(3)、呈现第85页“做一做”,请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手涂一涂。

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相互判断并欣赏大家创造的规律。

3、联系生活实际找规律、欣赏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可以创造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作业卡、各种图案的贴纸、正方形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四季的美景。

2、播放课件(四季美景)

3、游戏(发放牌子)

师:你最喜欢什么季节?(请你来代表......还有谁喜欢不同的季节。谁想代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举牌的同学上前来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顺序。(问:他们排对了吗?)

师:(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节奏很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4、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依次循环出现的现象,叫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墙面装饰图),让学生观察。

师问:老师带来了朋友家的墙面装饰图,上面都有些什么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图形。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你们有信心去找吗?(有)请听要求:

(1)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说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说清楚;

(3)比一比,看哪一组能找出不同的.规律。开始!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

(1):斜排(师:是的,当我们斜着看时,每一排的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学也找出了这个规律,请用手示意。)(播放斜排演示课件)

(2)横排:(师播放课件,老师重点讲解、规范说法:我们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为基础,圆片移到这一行的最后,其它三个图形都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就变成了第二行。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规律也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让学生猜一猜。)

(3)竖排:(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4)以最后一个图形向前移动的规律(播放课件、大家欣赏)

4、总结规律:

孩子们,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规我们就叫它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智力大闯关吧!你们敢挑战吗?(敢)好,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考考你(规律训练)

过渡:动物园来了一队动物朋友,他们正在进行队形训练呢,同学们请仔细看,

(1)师问:第二队是怎么变化出来的?(学生回答)师规范语言),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排出第三队的队形吗?(第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后移动规律)

(2)还是这一队动物,(请仔细看)又是怎样变化成第二队的呢......(最后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前面移动规律)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好,顺利进入第二关。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作业。

师:请拿出答题卡,开始解答。

3、猜规律

过渡:向下一关进军吧!你想猜几号旗?好,进入我们的终极关——第四关。

4、设计手帕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创造规律!在这块手帕上,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请仔细看要求:

(1)小组先商量怎样设计才有规律;

(2)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听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组长打开学具袋,和小组的成员一起完成。开始!

(3)作品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律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1、欣赏规律美(课件播放)

2、总结

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吧!

板书

找规律

循环排列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正方形、圆、三角形每组一份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

小鸡小熊小鸡小熊

师: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猜,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好吃的呢!

再次出示:苹果西瓜苹果西瓜

师:你猜下一个是什么水果呢?

学生猜,出示桔子,下一个呢?出示草莓。

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排是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年级小朋友正在准备联欢会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这个舞台布置得这么美!你最喜欢什么?

生:灯笼!

师:老师也挺喜欢的,你能告诉大家灯笼有哪些颜色吗?

生:有红色,还有黄色。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是按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说的真不错!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左边。

生2:我看出灯笼是按—黄—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看得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右边。

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漂亮的灯笼按一红一黄顺序或一黄一红的顺序排下去,这都是它们的“规律”。

出示灯笼排列:

“猜一猜”下一个应挂一个什么颜色的灯笼?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2)提议小朋友继续找一找舞台上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生:鲜花

教师让学生先和同座位小朋友说说鲜花的排列规律,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出示花排列:

“猜一猜”下一朵花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接着说说自己还喜欢哪种装饰物。

生:彩旗

师:确实很漂亮!小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能在屏幕上边指边说吗?

生1边指边说:小彩旗是按一面红一面黄又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2:小彩旗按一面黄一面红又一面黄一面红的规律排列的。

出示彩旗排列:

“猜一猜”下一面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师:太奇怪了,这么多难题都难不住你们,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

生:因为他们的排列有规律。

(4)表扬小朋友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画面,说说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1:小朋友的队伍排列得有规律!是按一男一女又一男一女的规律围成圈的!

师:真棒!你来指指是从哪个小朋友看起的。

生2: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又一女一男的规律围成圈的!

出示小朋友排列:

提问:下一个小朋友应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观察较复杂的规律

用电脑课件引出学生的好朋友“聪聪”。让他们观看“聪聪”排列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的动画场景。

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在装饰自己的房间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演示气球排列图,生说出其中的规律,并帮忙“挂”气球。

2、演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排列。

师:谁能帮着挂上去?能说出理由吗?

生1:是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然后又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小朋友和他说得不一样?

生2:明明是按一个红色图形,一个绿色图形,一个紫色图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真棒!谁还能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一些?

生3:明明是按一个红色的圆,一个绿色的三角形,一个紫色的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3、出示三角形排列,要求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挂什么图形,派代表汇报。

五、探索实践

师:聪明的小精灵摆出几种不同的规律,那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图片摆出规律和她比一比!(想怎么摆就怎么摆)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组展示。

六、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这样不仅显得整齐,而且很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你仔细找一找。

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

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

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

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规律

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二、教学例二

1、(1)这个规律简单吗?想找个难点的规律吗?看看这两道例题,。

(2)两道题,我比一比:(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地在重复;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仅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总结。所以,第一关闯关顺利成功。

2、涂一涂,巩固升华(第二关:涂一涂)

想不想再闯第二关,手和眼睛一起用起来。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学,同桌两人互相检验一下。

3、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博士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师: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表扬自己好不好?(学生拍出×××的节奏)再来一次好不好?(连续拍三次)从刚才的拍手中发现什么规律?原来用声音、动作可以创造规律,你也能用声音、动作创造规律吗?(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做。)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用手中的学具,看哪名同学创造出来的东西最有规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别人不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三关:创意大比拼)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问:你们发现的图案有什么规律?相互评价。

四、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第三关:找生活中的规律)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你再仔细找一找,你们身边有规律吗?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细心人。

红绿灯、春夏秋冬、星期几、人行道线、衣服上的条纹、斑马上的条纹、

五、在总结中提高,应用规律

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找规律教学设计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

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

板书:重复出现

什么在重复出现?

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

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3.板书:找规律

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

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

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

1、生找规律。

2、读规律。

(四)饼干问题

(五)地板和窗帘问题

1、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

2、拍手读规律。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第一关:说一说。

第二关:猜一猜。

第三关、摆一摆。让学生创造规律。

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

四、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五、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六、作业

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包括找规律、整理书、电影院和练习一四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因此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成为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两个整十数的乘法就能口算得出结果。在发现规律之前,计算12×40,120×40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他们要把这些算式转化成熟悉的形式:12×40=12×5×8=?120×40=60×2×40=60×80=?从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式子的变形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整理书”,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数没有进位的乘法。首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直觉能力,回答“200本放的下吗?”再探索精确计算的各种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但必须掌握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体会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每一层计算的含义。

第三课“电影院”,结合电影院有多少座位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首先需要理解问题情境,明确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即“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是什么意思,把它与来看电影的“500人”联系起来,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其次提高了对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解释自己估算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与习惯。至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计算,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情境图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并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他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数学学习活动也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

2、重视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练一练”、“算一算”等一系列算法活动,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对于交流算法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个性化特点。

3、要把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过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倡导算法多样化。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3、学生熟悉进行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并能熟练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难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知识迁移。

1、竞答,出示口算卡片。

2×3=5×1=12×3=14×2=

10×4=30×3=2×200=60×2=

2、听算竞答,说口算过程。

500×4=6×70=90×7=8×600=

通过回答,明确:

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把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面添上0,多位数后面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为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3、(1)肯定学生的回答(师评,生评并对自己提出要求)

(2)归纳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合作探究

1、学习“找规律”

(1)出示第一组算式。

5×1=5×10=50×10=

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并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会利用已学知识和已往经验,很快得出结果。教师在算式添上得数。同时发现这三道题的结果是5、50、500,每一题比上一题的结果都多一个“0”。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说明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如果提不出,可由老师以“我有不疑问”等巧妙提出。

学生可能会根据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来说明50×10=?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如果是,教师应给予鼓励,但不急于肯定,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找规律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接节日的到来,这与课前创设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学生观察出教室里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顺序的。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分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再把“灯笼图”和“小朋友图”同时出现,由学生找出规律;最后出示三种颜色小花的排列图。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这些规律知识由易到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讨论交流、找出规律。

3、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通过按规律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更好的铺垫。

2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议一议,由一般的模仿过程到自主创新过程,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加深了对“规律”这一知识的认识。

4、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找一找生活中规律,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学会图形排列规律的寻找方法。

课件、涂色卡,学具。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彩旗的规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么颜色?

师:你是怎么猜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灯笼、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思考、交流。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绿、红”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师: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师:猜一猜,下一组花是什么颜色的?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学生根据规律涂颜色。

2、摆一摆,创造规律。

师:这些规律都会找了,那你能不能创造出新的规律呢?试试看,拿出学具摆一摆。

生动手摆学具。

学生展示作品,欣赏数学美。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欣赏规律美。

五.总结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能用语言和其它方式把事物中的规律表示出来。

1、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

2、发现数学规律。

多媒体

一、激趣引入:一年之内1对家鸽可以繁殖成多少对?

二、新课探索:

1、填表

师:(投影展示未完成的乘法表)这张乘法表中有好多的空白,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生亲自填乘法表,为发现其中的规律做准备)

2、探索其中的规律

1)师:现在我们已经填好了一张完整的乘法表,我们一起对照表,找一找数字之间有哪些规律?(展示完整的表)你们可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2)交流发现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我们发现的规律,告诉教师你们都发现了哪些规律?

生:从1这个表格出发,得到的数字都是一样的。

师:这是什么规律呢?

生:1和任何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师:还有什么规律呢?

(生各抒已见)

3、找规律,填一填。

1)811 14 17 ( ) 23 ( )

2) 4 9 16 25 ( ) 49 64

3) 1 8 27 ( ) 125 ( ),

4) 3 6 9 15 24 ( ) 63 ( )

(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抽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学生认真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来。

5、为了迎接“六一”的到来,我班准备按如下的方式为教室挂上气球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7、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的美)

8、解决引题问题

三、本节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乐园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