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

时间:2023-07-06 12:36:27 作者:曹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一

本人有幸于2015年9月担任了我校本科生《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公共课的教学。下面就一学期下来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以前担任过近十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主要面向专科生教学。这次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大一新生,所以教学内容或者方法都要做很大转变。信息技术基础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总学分4学分,总课时72课时,一半在机房上课,一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理论部分的内容覆盖面广,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是讲word2013、excel2013和powerpoint2013 三个办公软件的使用。

第一堂课很重要,要向同学们说清楚几个问题:这门课是什么?为什么学这门课?怎样学这门课这几个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有大致了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提到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应付等级考试,而强调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信息素养和基本技能。引起学生重视,另外我也会在第一次课上,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参考资料,如慕课上的相关视频教学,以及好的参考书等,同时告知学生不要仅仅满足课上内容的学习,应注重课后的阅读扩充和学习。

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讲授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备课很重要,不仅要备教案,也要备学生,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要注重课后答疑,因为本科生较专科生学习更积极,学习能力也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后安排答疑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课后如果时间充足,我都很乐意给学生答疑,另外通过建立qq学习群,方便课后随时随地交流答疑。虽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我感到乐此不疲。通过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反哺教学,让我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做好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南特师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师范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要成为教师。所以师范学院的本职工作,或者说最基础的工作,是师范生的培养,在这一点上,师范学院应该在教师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我认为,一般地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却远远不够,教师的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注重促进学生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我觉得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才是大学教育赋予大学生真正受益并享用终身的人生宝藏,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人生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发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教学的管理者。要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几十个,像我们公共课甚至有一百多个学生,怎么能够管理得好?这个管理过程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科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的积极性较强,学习自主能力也较强。这就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广大教师在学院领导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应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奋斗、争取让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二

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口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中的反应也只能是死水微澜;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此种种情形,都难以使学生产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忌把坏的情绪带入课堂,同时也要适度约束自己的仪表、举止等。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否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总之,注意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近听了学校几位年轻骨干教师的语文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各有特色,每一位教师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前准备也都很充分,每节课均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那生动形象的画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清醒,能够密切关注学情,并能根据课堂生成、出现的问题,巧妙引导,灵活处理,显示出了很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三

上好课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最根本要求,也是教师本职工作多年一个最基本要求,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也只有上好课,学生才会从中受益,才会完成人生的启蒙,所以说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在上好课中完成的,上好课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教师要上好课应具备“三心”。

“三心”即爱心、责任心、恒心。这三颗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它是我们能不能上好课的前提。

“责任心”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那么要想上好课,教师的一切工作表现都是责任心的体现,只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认真教学,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好课,才会有教学收获。

“恒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持之以恒,坚持自己在教学中的追求,我们的教学就会有收获。而课堂教学也是持之以恒的表现,通过举一反三,多次的练习,才会有达到教学目标。只有做到拥有上述的“三心”,才能使我们能够上好课,心得体会《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

二、将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

新课改为了实现自己的多层次目标,从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性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新课改以学生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传统教学以教师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我们教学的实际,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也有一些做法仍然是适用的,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新课改有没有将一些传统的合理内核丢掉了,是否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融入到新课改中去,继续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四、上好课的境界——品牌化。

品牌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品牌的理解越来越深,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从而很多行业都开始有了品牌的相关衍生品。

教育品牌是一种教育现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且也具有选择自认为是“好教育品牌”的机会、权利和能力。

我们上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品牌化越来越引领着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目光。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就是教学质量好的符号,就是传递给教育消费者的“感觉”。我们身边的“名师”已经是很好的佐证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只有品牌才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资产,才是教师生命最持久的动力之源和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课堂教学品牌化可以为教师创造发展契机,优化和拓展课堂教学生存发展的空间,为新课改赢得更多更好的改革成果。

随着学习的深入,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我有着很多自己的收获。在新课改环境中,坚持上好课,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最根本追求。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四

教学常规,能规范我们的个人教学行为,它规定了我们计划的制定、备课的撰写、上课的要求、作业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总结等方面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常规逐步转化成教学习惯;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和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形成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这些需要我们认真落实新常规,进一步规范常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成长。

措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

1、对教学常规了解不深入,在备课上没能很好的备学生,教案的备写也不够详细。

2、初上讲台,对课堂的把握欠缺,课堂重难点部够突出,没能关照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3、作业的布置量太少,作业没有分层布置,批改作业时评语单调,鼓励性评语太少。

4、教学反思中没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有时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纠正。

各种课堂情况,游刃有余。

2、认真上课,提高效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抓关键、抓重点。

3、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不布置超大量的作业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批改标准要明确,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写好教学反思。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进一步学习和更加深刻的体会了教学常规的内容对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五

宁化城东中学 谢水庭

中华民族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通过汉字的书写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可是随着计算机迅速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学生在校的作业龙飞凤舞、信手涂鸦;字迹潦草,不易辨认;文面不洁,乱涂乱画;结构散乱,点画无力;格式混乱,写字不规范。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忧虑,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抓好写字教学和训练的迫切性。我们的教学应该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同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书法教学呢? 一、利用榜样力量,激发书法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大力宣讲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十八缸水被染黑练书法和汉朝的蔡邕“创飞白”的感人故事,近代蔡元培、鲁迅先生等等,他们每个人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书艺超群,他们的书法艺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史上几乎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其毅力、恒心、意志、韧性都是从坚持不懈的书法练习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向学生讲述历史上书法家成长的动人故事,激发书法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古代的历史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碑贴、铭文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时语文教师要配合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书法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教室、过道、走廊、宣传栏、门柱、会议室、风景点等地悬挂一些书法作品,奇诗美文,结合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足以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流连往返。写一些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格言、警句或者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诗词、文章,也使他们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具备书法修养,端正书法认识。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语文教师虽不能做到像古人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万万不可不懂传统的书法艺术,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总是应该的。颜筋柳骨,千秋楷法;魏碑汉隶,风神秀绝。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到情浓之时,兴致勃发,或魏碑、或唐楷,在黑板上偶书数字、格言、对联、诗词名句……其创设的课堂教学境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情趣,将会有不可估量的效果。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应有一定的书法修养,最好的途径还是在语文课上。我们既可以进行专门的书法教育,又可以随堂授课,字随文教,文从字授,两全其美。当然这样做的前提也还是在于教师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这种书法修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传统的“永”字八法至少要练三五十遍,基本的笔画素养训练要过关。再如,对字体的自由变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老师,写标准的楷书没有问题,如果要他提高字速记录笔记,他就可能不知所措,书法不堪一看,其原因无非是他不了解字体的笔顺变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何处可连写,何处可简写或省写,何处可圆转,何处可替代等等这些基本的书法知识他不知道,也没有练习过,只好胡写。而对于优秀的语文老师来说,这些都是起码的修养。假如要求再高一些,我们还希望语文老师多少还应当懂一些书法的艺术规律,增加一些书法的艺术修养。比如,真草隶篆书体的不同与变化,章法与布局的安排,行文与行气的内在规律把握,书法内容的不同选择等等,这些东西往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很好地体验和理解。三、结合语文教学,进行书法教学。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书法就是写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说某某人的字好,而不是说某某人的书法好。书法教育应该从小学起就要重视,书法教学还应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提高。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笔划、书写的注意事项、执笔方法、汉字书写笔顺以及书写正确姿势等。在书写作业和作文时,以及在考试答卷的过程中,要做到字迹清楚,笔划不多不少,格式正确,标点鲜明。字迹要力求美观,做到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重心平衡。书面力求整洁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表扬;对于写得差的或态度不端正的,要予以耐心教育,适当引导,必要时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们养成严谨良好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见缝插针,借机讲解写字的方法、要领和技巧。写字,光靠一味的蛮练,即使有进步,也是极其缓慢和微小的。时间一长,写字的兴趣也磨灭殆尽。只有从理论上认识到汉字结构的规律,理解用笔的窍门,领悟书法的魅力,才能保持对书法的热情。板书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事。一手好的粉笔字,一幅好的板书结构,就几乎可能判定一个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因为一笔好的粉笔字不是天生的,必须得练习。而练习既要花时间,又得看不少字帖,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还不得不形成自我良好的心理定势。例如,某教师在上《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板书内容事先用毛笔写在白报纸上,不需要再占黑板多少空间,便用狂草竖式书写课题,占满黑板高度的两行,气势夺人。这一独特的形式把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神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看就被镇住了。就此,顺势简要介绍狂草的特点,使学生明白狂草狂而不乱,极有规矩,是书法的至高境界,只有打好楷、行书的基础,才有可能写好狂草的道理,从而更加神往书法的魅力。四、开展书法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学生在进行各种书法的练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今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将产生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书法的练习和欣赏,对学好语文有直接帮助。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贴、描红、临摹的作业,亲自批改,并加以指点。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抄写书本上的古诗古文,在班级进行交流、评比。通过传统书法兴趣培训班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扩大了视野,开阔了心胸,让他们感悟到祖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看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欲。结合这些活动,让学生用娴熟的书法抄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唐诗、一篇古文,这不正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吗?所以教师要自己带头示范,搞一些创作,使学生佩服,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进行书法教育也是十分容易的。板书或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段充满睿智的话语,只要是用书写的方式呈现出来,都不应该忽视书法的存在。我们应该给学生树立书法的样板。无论我们写的是何种字体,只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存在,感到我们是在为他进行书法的示范,语文课的目的就实现了。因此,为了让学生有一笔好字和一个好的身体,让我们抓住一切可提升书法素养的机会,练就一手好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好书法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素质。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六

1.什么是教学案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

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 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写好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

(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七、教学案例的分类

与评述型教学案例不同,它主要是把现实情况再现,不做评述和经验总结,由案例学习者进行讨论学习,一般也没有正确的答案。它适合用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的学习需要,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讨论和思维启发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案例主题(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不宜很长,只须提纲契领叙述清楚即可。

二、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

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

三、案例诠释

案例诠释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案例扩展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的定义: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的点评。2.教学案例的特征:案例作为一种写作的形式,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与撰写论文相比,它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它的内容贴近教学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

(1)与论文相比,有自己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的写作一般是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实录相比,有自己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写作虽与教学实录的体例相近,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教学过程具体的实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而定。

二、教学案例的种类

有偏于宏观的,大到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偏于微观的,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

有的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有的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有的偏重理论分析;有的则偏重实践描述。

三、教学案例的功能

1.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不少教师总觉得理论与教学实际有相当大的距离,难以与之挂钩,不如学一些具体方法来得实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而教育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不足,它像一道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许多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了不少,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2.案例是总结教教育经验的有效形式。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因此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哪些教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3.案例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最佳选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里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经验、教训。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4.案例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最好方式。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四、教学案例的写法

1.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普通班级还是实验班级,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2.写好案例的关键。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个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独到的思考才能做到。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论文的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七

教学案例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作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而采用。其效果也被广泛认同。那么教学案例究竟怎么写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作如下交流。

要学习教学案例的写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际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入胜。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可资借鉴,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具体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3、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启发性.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所提供的一个或一组教学事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真实的事件事例;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教育理论。

三、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讨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四、一个成功的案例应有下列内涵

(一)描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学情景事件)

1、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少一点主观色彩)

2、故事既要生动感人,又要能引人深思(富有启发性)

(二)事件通过精选,有典型的思想、行为、感情的冲突

1、故事要能引出问题情景

2、与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

3、充满内部,存在互相冲突,看来无法解决的事情

(三)紧扣事件的主题,突出事件的重点

1、在撰写时,不能面面俱到

2、突出重点的环节要具体、翔实

(四)通过反思要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合情合理的反思

2、精练精到的评析

(五)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当前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

五、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1、写作前期

2、资料收集阶段

上或听一堂课;上课前做好记录的准备;课前的相关内容要清楚;集体讨论;任课师的说课;参与者的评课;归类加工整理。

3、撰写初稿。

4、反思、斟酌、重写。

5、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

六、教学案例的一般格式

(一)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2、用主题定标题

(二)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三)展示(案例的描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

(四)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问题解决利弊得失的分析

2、自身启示与体会

3、解决问题的设想

【校本培训材料】

冯 明 亮 整 理

2009.8.19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八

教育反思记录,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财富。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写教学记录的习惯。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从而失去了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是教学、教研资源的一大浪费。我们应认识教育反思的重要性,写好教育反思记录。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反思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日月积累地进行教育反思,记录自己的平日所思、所想,这样做最有实用价值,也是教师最简朴,有效地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

教育反思协作的方式有:一是反思随笔--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可以在课堂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是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以作为反思的内容。写反思随笔看似事小,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二是反思日记--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反馈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并阶段性地与同行教师共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三是反思教案--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方式。教学反思教案可以进一步地激发自己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我认为反思教案记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促使教师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写”是教师心底的企盼与教育思维的火花碰撞。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到处都是思想的火花: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学生中.有些人某些课程较好,但其他学科却显得薄弱:有的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均衡等。我们也会在课内外教学组织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难题.在与同事和学校管理者交往中有时会应对自如.有时也难免会束手无策。实际上。这些小事都可以在我们用思维去擦亮之后.以案例反思的形式“写”出来。虽然有时是一点感动,是一丝酸楚,是一阵狂喜,是一片失落,但及时地用笔捡拾起来的却都是颗颗珍珠。

“写”是教师走向教育“自由王国”的必经途径。许多教师工作含辛茹苦,辛勤耕耘,但有时事与愿违,教育教学效果极不佳.其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教学方法固化。因此,一个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突破陈旧陋习.突破自我.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特色.仅靠埋头苦干、费时耗力、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只有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做“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让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让写作成为一种必需的生活,教师才能达到一种思想自觉或精神自觉的哲学境界。

教师不能仅仅是在教着.更不能是在痛苦地教着。也许.我们教师职业目前还不是我们从事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但我们应转变态度,心甘情愿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掘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教师快乐原本可以很简单。它需要的只是我们心态的转变,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在其中了。而快乐地工作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教师教育工作的真正境界:“我要研”和“我要写”.与职称无关.与经济无关,与名声无关.是自己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可以说思考和写作成了我平时生活的一种习惯.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课余时间.每天不进行教育反思、不上教育网交流就很难受:一写就快乐.把心里的教育感想、发现写出来,一吐为快.心里往往会生发出难得的轻松之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享受!

因为在写中保持学习永恒的意识。教师的个体发展首先取决于自身的内在需求.知识的更新需要去学习。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因此我们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什么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学习是我们教师润泽人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学习是我们的教师工作.学习是我们的教师责任。我们为人之师者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让学习交融于工作生活之中.以学习的精彩赢得生命的精彩.以学习的成功赢得生命的成功!

因为在写中保持读书意识。我们做老师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这样才能让你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才能促使你不停地思考,才能使你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你也会从这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读书.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魄力.从而在中影响你的学生。

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应从写教学反思随笔开始.教学反思来自日常教学生活。因为教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原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教学反思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从笔者近几年教学反思写作来看.其实.教学反思写作并没有什么绝窍.我们应将教学反思看作教师工作习惯。因为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复杂而鲜活的教学实践中。因此一些微观的、看似无意义却真实而具体的日常教学生活.才是我们教师研究的真正视点。下面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教师教学反思写作来捕捉的“五大”视点。

一是从备课难点中挖掘教学反思论题。一切有价值的教研论文或总结.都是源于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问题.撰写教研论文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我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总结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论题”源泉。备好课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如何将学科知识和教学规律综合而实际运用得好.是每位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从备课中寻找论题也是教师积累教学实践知识和积蓄教研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

例如笔者在高三“反函数”内容复习备课中.研究近十年高考有关反函数的命题类型.总觉得运用教本上介绍的反函数两性(定义域与值域的“可逆性”,原函数与反函数图像的“对称性”)速解有关高考题具有一定局限性,为此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反函数的另二性(“一致性”、“交直性”)对高考题速解也具重要作用。像这样带着问题意识深入到备课每一个层面中去.细心观察,搜集、整理和分析每一教学现象难点,可供挖掘的论题多得很。

三是从学生学情中寻找教学反思论题。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代新的教学观念。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跟不上.因此说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这当中处处都有论题值得研究、探讨、挖掘。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乏学习主动性,论述如何转变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学习的论题《学生接受教师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与对策》;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懂得如何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会学”的论题《数学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励》。

四是从立项教科课题中研究提炼教学反思论题。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题的分解研究.可以增强教研动力.促进学习和思考。特别是结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五是从教育教学热点中聚集教学反思论题。作为学校中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往往是人们热心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攻克难点问题,这些热门话题往往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走势,或者显露出教育教学潜在危机.如果从中发现论题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深刻性,研究和反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例如创新教育是最近几年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讨论的热点,笔者对《中学数学月刊》近两年文章统计.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标题的论文总数竞达l2篇。可见从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中提炼论题是我们教师开展教科研重点。不过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除了应具有过人的发现能力外,重在深入思考、深度聚焦,换句话说,既要对问题想得深刻、开阔、又要注重激活灵感。只要扣住热点,积极主动反思、联想.思维跃开一刹那.论题提炼就会油然而生。

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篇九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三、案例的基本组成元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元素:(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四、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五、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

(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不宜很长,只须提纲契领叙述清楚即可。

第二部分

案例描述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让学生来演

——《学习化社会》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1.如何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民主、互动的合作学习。

3.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转变。案例描述

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状态,一个多月下来,学生已经非常喜欢这种开放、生动、多样、平等的上课方式,尤其是对把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做法,学生非常喜欢,所以学生们乐意上《历史与社会》课,参与的热情挺高。

当课上到《学习化社会》的时候,我发现这块内容要是光靠教师讲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枯燥难懂。我思前想后地琢磨了很久,有个念头在脑子里一直停留——让学生来导来演这节课,看看效果会如何?最终,我就这么决定了。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看上去还没玩尽兴的孩子们按时蹦蹦跳跳地返回了教室。上课时,面对学生齐刷刷的眼睛,我不由得怀疑起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了。坐着的他们还戴着红领巾,稚气未脱,也不是很安稳,《学习化社会》这样一块相对抽象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难了?然而,时间不允许我多想,“还是试试看吧,或许会有奇迹。”我告诉自己。

10分钟后,第一组举手了,示意我他们准备好了。15分钟后,其余三组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这时,第一组的学生已经有点追不及待了,从他们自信而又兴奋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匆匆准备出来的但又让我佩服的《小擦鞋匠的一生》就这样上演了。

第一组的学生采用了边讲故事进表演的形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山的那边有一个擦鞋匠,他已经给人家擦了十多年的皮鞋了,慢慢地积攒了点钱,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孩子。孩子从小就跟着父亲,看父亲给别人擦皮鞋,人们都叫他“小擦鞋匠”。8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了学校,5年后父亲病故,小擦鞋匠辍学了,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20岁那年,他跟着老乡来到南方一个大城市,城市的繁华让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依旧给别人擦鞋,只是在他工作的时候愈来愈多地想着一些问题:“为什么我只能给人擦擦鞋?要是有一天皮鞋用不着擦了,我去做什么……”想着想着,他更加拼命地擦鞋,原来他想多赚些钱去学习。后来他开始上夜校,学很多的东西……20年后,他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型家政服务部。他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工作,同时还要求员工参加各类与工作有关的培训班,鼓励他的员工学习各种知识。由于服务质量过硬,他的服务部规模不断扩大,在小擦鞋匠的服务部里还有小型阅览室,还在双休日对外开展家政工作知识的讲解……后来,他把他的妈妈从山的那边接过来,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小擦鞋匠从没停止过学习,一直到死。

我惊讶于学生能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编出这样不偏离主题的故事,又配合着演得那么好。道具都是就地取材的:背起椅子当工具箱,拿块抹布做擦鞋布,挪桌搬凳地布置阅览室……这个故事表演完,教室里顿时被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所充盈。凭借着这样一个有着童话般美好结局的故事,接下去的课上得很顺利。我让学生结合课本联系实际来谈谈在这个表演中他们看到了、看懂了什么,小家伙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举手。

“老师,那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学习化社会了吗?”一个平时调皮但又爱思考提问的男生打断了我的讲课。我微笑着,并不反对这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插嘴”。

“同学们认为呢?我把问题交给了全体学生。

大多数的学生都大声回答“是”,但也有少数相反的意见。两方开始你一句我一言地争论起来。其中一个学生说:“我爷爷都去学电脑了,这还不是学习化社会啊?”另外一个学生马上提出异议:“可我爷爷就没去学,还是吧嗒吧嗒抽抽烟、晒晒太阳。”全班顿时大笑,天真的孩子真是可爱。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乎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脱口而出。

“要多向身边的人宣传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和我一起学习、学习、再学习。”班里的“大嗓门”喊得字字有力。

“学好知识可以去做小老师,教社区的老爷爷老奶奶。”一位文静的女生说。

本节课教学的一个很大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教育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接受教育”、“被动教育”的思想,确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学习。

我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如果发展创新的目的不能实现,那么一切的学习实际上都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在教育培养上、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大胆放手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初一的学生喜新好动,形象思维好,实践证明他们也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应变力。他们能把身边或生活中发生的、看到的事件储存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在自主学习中冒出来的灵感把它不偏离主题地呈现出来,从而很好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探究的过程,因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我想说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很精彩”。

今天,我们全班“怀孕”

[案例]2:

绑上沙袋的学生,酷似“孕妇”,一个个腆着肚子,样子十分可笑。有的调皮的学生还摸摸自己的肚子说,“孩子,快长大吧,老爸等你出来给你买好吃的呢!”有的孩子故意在别人身上摸摸,嘴里念念有词,“你的太小了,看看我的孩子,比你大多了,以后你的孩子肯定不是我孩子的对手!”有的则是和同学们挺起肚子将沙袋相撞,说是练习孩子未来的“铁头功”,也不怕脑震荡,真是的!一下子,教室闹哄哄的,他们也仿佛真正的沉浸在当母亲的快乐中,兴奋不已!上课了,他们陆续也回到位置上,但是兴奋的他们还是很难冷静,各种姿态的滑稽样都有!今天真是全班“怀孕”啊,呵呵!

下午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他们似乎很累,似乎又有很多话想说……

我明白,教育体验活动的效果已经出现了![感想倾诉]:

a:今天,我当了一回“孕妇”,确实累的腰酸背痛,而且走路办事都不方便。这时我真正的能够感受到,母亲当年怀着我的不易,真的明白为什么人家说的天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了!

在教育中,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的实现人性化教育。但在现在的教育中有一部分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代替人本的教育目标,从而也导致了教育的失败。这次的教育方式的设计,则在根本上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孩子主动、自主的通过体验接受教育,从而在自主中建构自己新的认识体系,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她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她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认知体系的过程。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佳效果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并结合实践,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这样的教育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并在切身体验的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