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园林园建合同(优质6篇)

时间:2023-09-20 02:47:57 作者:雨中梧 园林园建合同(优质6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园林园建合同篇一

甲方(发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依据《^v^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双方责任感,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本合同,条款如下: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设计施工图纸所包含的所有内容

本工程合同造价为人民币 元,即人民币 元整。 本造价内含两年养护费用。

由乙方设计,采用大包干,即包工、包料、包管理、包质量、包工期等完全总承包。承包范围和内容:设计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所有绿化工程(详见施工图)。

绿化工程养护期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1、按工程进度每月支付完成产值的______%;

3、本工程价款不含税金。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园林园建合同篇二

甲方(委托单位): 乙方(养护单位):

按照《_经济合同法》及绿化养护有关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协议如下:

第一条:绿化养护范围及内容:

1、地址:

2、养护总面积平方米。

第二条:绿化养护费用:

1、全年费用: 元人民币/年。 元/月。(单价: 元/m2/年)

2、付款方式:

第三条:绿化养护期限:

本绿化养护项目自 年 月 日开始 年 月 日止。

第四条:绿化养护准备:

1、甲方负责绿化养护的联系人: 。

2、按甲方指定的绿化养护范围进行养护。

3、乙方负责绿化养护的代表人: 。

4、乙方协助甲方做好绿化养护范围内的植物品种、数量的核实。(该工作在一周内完成)。

第五条:双方责任:

1、乙方必须根据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和标准进行养护并接受甲方监督。(《天津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天津市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相关技术规定)。

2、养护范围内的植物,正常情况下,乙方须保证成活率100%、因乙方养护不当,造成植物死亡,经双方确定、乙方收到甲方整改书面通知书后15天内负责补种同样品种和规格的植物,并保证成活。

3、乙方保证绿化养护面积内无杂草、无虫害、无病死,养护所需一切资材:如工具、农药(不含国家禁用)、化肥、除草剂等均由乙方负责。

4、对有造型要求的植物,必须每月修剪一次,使其保持良好造型。夏季保持花坛花卉鲜艳,树木保持绿色(特殊树木除外)。因不可抗力(台风、洪水、地震、冰雹等)的自然灾害造成养护植物死亡及非乙方人员因素造成养护植物死亡的不属于乙方负责范围。(但在多风季节必须先行采取用支架对树木进行必要的防护,材料可以用木头或钢管,具体材料费用由甲方认同后另行支付)。

5、一年生植物,如各种草本类花卉的正常凋谢不属于乙方负责范围。关于国定节假日(甲方重要活动),乙方要按照甲方的具体要求(如品种、方位、数量等)布置花坛花卉,以增强节假日的气氛(花卉费用另行结算)。各类因苗木种植和养护作业后所产生的绿化垃圾(泥土、枯枝、草坪等)均由乙方负责清理,且甲方不再另行支付费用。

6、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向乙方所发出的所有关于绿化的通知、函件等文本乙方均为认可。

第六条:工作人员:

1、乙方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上岗,并且遵守甲方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调换认为不合格的人员。

2、乙方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妥善保管和使用农药等,因乙方工作人员违规造成的安全责任由乙方承担。

3、甲方提供休息场地,供乙方人员休息及存放工具。

第七条:违约责任:

乙方养护达不到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定或甲方要求的,甲方可发出整改书面通知书或口头通知。乙方5天内未于整改的,甲方可扣除当月的养护费用。20天内未整改的,甲方有权终止协议,乙方必须把预先多收的养护费用全额退回。

第八条:付款方式:

本合同生效后,费用按月结算,甲方收到乙方发票后,应在次月付清上月度养护经费。

第九条:附则:

本合同若有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诚信合作的态度,友好协商解决。

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章):

甲方代表:

地 址:

电 话:

签约时间:

乙方(签章):乙方代表:地 址:电 话:签约时间:

园林园建合同篇三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建筑业,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兴土木的热潮,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艳,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国家新的建筑物,每20亿*方米的新区域,相当于40%的水泥和钢铁的世界消费量,还生产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建筑垃圾,为*和世界带来的环境威胁。此外,*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和其他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实际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严峻的事实表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它是指施工现场,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采用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的节能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加热,制冷效率提高,照明,通风,排水管道系统,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如果你继续执行低级别的设计标准,将留下一个沉重的能源负担和管理上的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的整体能源势在必行。

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缓解*的能源供应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期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调控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机制,这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加速同时碳排放增加、生态环境和经济转型持续恶化的*城市而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必须全方位考虑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划布局,掌握系统的时间空间的整体协调。作为整个生物圈系统之一,城市必须按照生态系统要求进行规划,生态系统基本上是三维的,是由复合模型集成,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物理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各种人为因素在内的城市体系结构;通过对于城市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规划,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考虑外城市的内部环境系统(即社会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即自然系统)的作用;坚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评价:宏观调控城市发展的“动态表征”,即“城市质量特性”和城市状态的“公*表征”;减少甚至克服“城市病”。同时还需注意的是,要想有效地监控和指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必须把设计和控制纳入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之内。

建筑方案设计

1)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物理环境条件。

a.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

b.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

c.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

2)增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的联系,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a.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b.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c.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利用退层设计屋顶花园。

3)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

a 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

b 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拆除新建既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近几年在欧美有许多成功作品问世。

4)保护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田园般的舒适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形成当代乡土建筑。

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1)利用太阳能的新技术

a.窗户集热板系统。由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单元、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在盒子里,光能通过集热板转换成热能,并利用空气做热媒,加热的空气利用风扇驱动。从空气导管中由集热单元流向建筑内部的蓄热单元。

b.空气集热板系统。该系统是常用的热空气供热系统的补充,效率比高。

1)常用在中庭等大空间:建筑的进风经空气集热板加热后,直接排人中庭,中庭或建筑结构自身蓄积热量。

2)新材料

a.透明热阻材料(tim)组合墙。tim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可将它与外墙复合成透明隔热墙。

b.玻璃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这一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底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设计可将它们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达到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

c.太阳能光电材料。在建筑中种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能源,既无污染,又 无噪音,并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燃料。

其他

1)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

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外维护结构,雨水冷却建筑构成单元;建筑周围蒸发效 应制冷。

2)利用土壤、地下水提供的地热资源。未来地下的冷和热能源将会仅次于太阳能,成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为这种能源普遍存在,几乎没有限制且易于获得。利用太阳、风、雨水、地热等可再生资源,从技术角度是非常成熟的。而且为了未来的建筑能满足可持续性,越早采用可再生能源越好。

为了论述可持续建筑的可操作性,将通过实例分析来详尽阐述。某教学实验大楼,建筑共七层,包括办公室、实验室、讲堂、教室等,总面积18512㎡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环境因素,在建筑中采用的设计措施主要有:

1) 烟囱效应结合自然通风

建筑在顶部设计2个玻璃塔与通风系统相连,玻璃涂成黑色,日照辐射加热塔内空气,诱导气流上升,从而营造“烟囱效应”,利用对流带走室内热负荷。建筑外围空间设置电动开启窗,与玻璃塔相结合,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

2) 应用高温冷水进行楼板辐射制冷

采用混凝土预埋管道辐射制冷的建筑,送水温度为16~22℃,主要以辐射方式进行工作,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由于辐射的热效率比传统的对流方式要高,并且以水作为热媒,从而降低了制冷能耗。而且由于混凝土楼的热存储,可以降低热负荷的峰值效应,从而降低对设备的容量的要求,节约初始投资。更为可贵的是,这种高温冷水在一般条件下如冷却塔或者利用地下水p地温就能获得,因而可以不采用制冷机,节约初始投资,并减少cfc的排放和臭氧层的消耗。

3)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自动控制措施

建筑采用房间顶部透明隔断,尽量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同时,建筑采用自然光与人工照明自动控制,在自然光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人工照明会自然开启,以人工照明作为自然光的补充光源。同时,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和电动开启窗,良好的*面布局使内部和外围空间都具有良好建筑视野。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建筑的能量消耗与加拿大建筑能量标准规范相比节约25%。

建筑节能的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在简单的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倡导,使之与经济发展水*相适应,不能不顾经济成本等目标片面追求低能耗,广泛使用节能新技术。同时注意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从大城市经济区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广,逐步实现*的建筑能源效率目标。

[1] 彭思敏. 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 消费导刊. 2008(08)

[2] 王春霞,任婷,李红秀.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 科技信息. 2009(04)

[3] 张梅,吕辉.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 大众商务. 2009(12)

园林园建合同篇四

合同指的是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下面是关于绿化工程实施合同范本的内容,欢迎阅读!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以下简称*方)

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经*、乙双方的协议,本工程由乙方负责为*方进行_______________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本着互相协作、紧密配合的原则和保*工程顺利进行,特签订此合同以共同遵守。

一、工程内容和承包方式:

1、工程内容包括xx、xx等工程。

2、按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的大包干式承包。

3、园林绿化所需的材料、植物品种、数量、规格按配置方案以

园林园建合同篇五

本周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施工知识,像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时有过一些接触,但又不是很懂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的知识。

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2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可以使用减水防裂剂。

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尽管获取的知识是甚微的,但通过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是终身受益的,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

园林园建合同篇六

发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v^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签订本合同,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工程。

2.工程地点:

3. 工作内容: 别墅周边约 平方米景观工程设计及施工,施工内容详见甲方签审的施工图及图纸会审所涉调整内容。

第二条工期

本工程工期为60 天,自甲方出具的开工书面通知书要求开工之日( 现场具备开工条件)开始计算工期,非乙方原因或不可抗拒自然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工期顺延。

(一)如遇下列原因工期顺延:

1.未及时签审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计划;

2.设计变更;

3.甲方未能按期提交施工场地;

4.连续4 小时遇雨和停水、停电;

5.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拨付工程款项;

6.遇不可抗拒因素。

(二)竣工验收:

2. 若未能通过竣工验收,双方应确定整改方式及时间,再次验收程序同上。

第三条 工程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2.本工程按甲方审定预算中各项目的综合单价办理结算;

3.结算工程量以现场实际收方量为准。

4.合同签订后5 日内,甲方支付乙方工程预付款100000 元整;

5.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后15 日内,双方按合同第三条第2、第3 款办理结算,结算后一个月内甲方向乙方付至结算总额的95%,余结算总额的5%作为保修金,保修期满后甲方付清余款。

第四条 关于设计调整(更改)

本工程涉及设计调整(更改)工程项目,待调整资料完善并经甲方签审后,工程量及造价按本合同第三条进行增减。

第五条保修期

1. 保修期:从乙方递交竣工报告后的第七日起算,保修责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植物保活期一年,工程部分保修期为一年。

2.成活率:植物管护移交时按行规达到95%的成活率。

第六条 双方的责任

(一)甲方责任:

1.保证施工场地具备开工条件,保证施工所需用水、用电;

2. 合同签定后三日内审定乙方的施工组织计划及施工图,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3.负责协助办理施工的各项进场手续。

4.负责协调现场各施工单位间的关系;

5.若施工变更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6.按合同规定时间按时付款。

(二)乙方责任:

1.按甲方签审的施工图和确定的变更通知内容,结合有关规范组织施工;

2.接受甲方指派监理公司的监理及甲方现场代表的管理;

3.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工;

4.负责施工中的成品保护;

第七条 甲、乙双方现场代表及责任

1.甲方现场代表:甲方代表作为现场签证代表;

2.乙方现场代表:乙方代表作为接受甲方书面通知的代表

第八条 材料的认定及采购

1. 乙方应按设计要求对材料自行采购,涉及装饰及灯具材料需经甲方认定后方可采购。

2 .设计材料变更须经甲方认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后,乙方方可购买。

第九条违约责任

(一)甲方违约责任:

1.甲方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除顺延竣工期外,还应赔偿乙方因此发生的实际损失;

3.甲方超过合同规定期限验收或未按合同规定付款,每超一日,按合同总额的5‰向乙方支付逾期违约金。

(二)乙方违约责任:

乙方未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且无故拖延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每延一日,按合同总额的5‰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第十条 争议解决方式

在合同履行中,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 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双方约定向施工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十二条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第十三条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