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去年的树读后感三年级(优秀5篇)

时间:2023-10-07 13:20:55 作者:雁落霞 2023年去年的树读后感三年级(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部编版三年级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小鸟就这样飞走的,但却留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感受。读了这个童话之后,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首先让我们一起看看部编版三年级去年的树教学实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课前:学生拍手唱歌,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轻松一些。开展成语接龙。

师:同学们,童话一直伴随我们长大……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提示去、树的写法。

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树是怎样的?

生: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区别?

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导。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

融化剩下煤油灯伐木人

书空“伐”,提示写法。看到这个字,你想到这个词和哪个字相似?提示不要忘写撇。可以组成哪些词。

师:这一课还有一些特殊的词语。

(媒体展示:)

鸟儿这儿哪儿细条条儿

提示儿化韵的读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自读。)

师: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

(多媒体展示)

1、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2、“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说。3、鸟儿……

师: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自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同学们都有怎样的感受?

师:他们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我从这里的“天天”体会到鸟和树是一对很好的朋友。

师:鸟儿说,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给你唱歌。我听出来鸟儿对大树许下了诺言。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看,一个是天天地唱,一个是天天地听,真是形影不离呀!谁还想来读一读。

生读。

生: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还唤醒了它身上的一个小鸟……

师:还有谁想说?

生:一天早上,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曲,树儿听着鸟儿的歌唱,点头摇晃……

师: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吧。

生读。

师:鸟儿要离开树了,谁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吧。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听着这一对好朋友的对话,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友谊。

生:难舍难分。

生:依依不舍的心情。

师:除了这些,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鸟必须对树许下诺言,明年一定会回来给大树唱歌。

师:我们能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

生读:再见了,小鸟……

师:春天又来了,鸟的确又回来了,可是它只看到了孤零零的树根,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小鸟寻找大树的有关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教师巡导,提示:找到的同学,在小组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交流感受。

生1简述寻找的过程:……

师:你用了一个词:日夜兼程。

生2:我觉得鸟儿飞过牧场,可能小鸟会遇到很多困难。

生3:鸟儿很着急……更加坚定……

师:请大家依次读文中鸟儿的三次对话。你来读一读鸟儿问树根的句子……

生读。

师:可能鸟儿会遇到什么困难?

1、小孩射击

2、遇到天敌

师:可能鸟儿都遇到过这些苦难,它为什么要去找?

生:他还希望和大树在一起。

师:回头再来读一读鸟儿的三次问话,你又会有新的感受?

生读。

师:是啊,朋友在哪儿,到底在哪儿啊,谁再来读?

生再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真是体会到小鸟的心情。小鸟的三次讯问,一次比一次急切,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小鸟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寻找,它找到了吗?

生:没有,它找到了大树的化身。

(师伴随音乐和画面,深情解说:……)

师: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又有什么疑问呢?

生:为什么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了歌又看了一会儿呢?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1:第二次看要向树告别了,那是它最后一次看。

生2:这两次看中我体会到鸟儿的深情和对朋友的留恋。

生3:很失望,费尽千辛万苦却只是找到了火苗。

生4:自己的朋友原本非常高大,现在却变成了火苗。

师:谁愿意来做一只小鸟,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呢?

学生伴乐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感人肺腑的句子吧!

生读。

教师板画大树和小鸟。

师:你觉得小鸟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2:鸟儿肯定非常失望……

师:仅仅只有伤心、失望和遗憾吗?

生3:还为树感到骄傲。

生1:真诚,要受信用。

生2:我非常佩服那棵树,他用绿色装扮了大地,很有

生3:友谊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生4:朋友是人间最重要的感情,我想到了一首歌,《朋友》。

师:能唱一唱吗?

生唱(中断后,教师鼓励后继续)。

师:一棵树,一个鸟儿,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生活吧!

读书三年的读后感三年级

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和三徒弟沙和尚一起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妖魔鬼怪,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呀!可惜,唐僧经常人妖不分错怪孙悟空。因为妖怪们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总是争先恐后把唐僧抓起来。幸好孙悟空武艺高强,几乎每次遇到妖怪都能化险为夷,但也有他打不过妖怪的时候,他就上天请神仙帮忙。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通过反复读这本书,我的感想是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才能胜利。就像唐僧师徒那样,最终战胜了妖魔鬼怪,取得了真经。这种喜剧结局是我最喜欢的。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为什么是“为什么蜜蜂蜇人后会死去?”原来蜜蜂尾巴上的毒针连着它的毒腺和内脏。如果蜜蜂叮了人,它的倒钩会钩住人的皮肤,稍稍一使劲,就会把身体力的内脏拉出来,这样,蜜蜂就无法存活了。

世界上有很多没有解开的谜题,,所以我们要多读书来解答它们,《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助我们共同探索世界的奥妙。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到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看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想:诸葛亮真是聪明,巧妙地瓦解了周瑜的阴谋,顺利将十万支箭借到。我十分敬佩他。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重难点:

重点:能够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突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鸟儿和树之间的美好约定,感受彼此间深厚的友情,然后再重点抓住鸟儿为了践行承诺千辛万苦寻找树的经过以及鸟儿最后对着灯火唱歌的感人情形,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同时感悟鸟儿所具有的基于友情基础上的诚信美德。

难点: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境展开想象,读中体会鸟儿内心对于友谊的感知,同时想象她寻找不到树时心里可能会产生的悲伤情感,从中体会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于动植物所造成的情感伤害;另一方面,还要联系生活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感知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课件激趣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人、动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故事结局的凄美,同时激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抓主线组织教学法,课文内容较长,教师需要抓住鸟儿寻找树这条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让他们不断建立对故事的整体认知,同时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学法:自主品读感悟法,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深入研读,借助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感知鸟儿歌声中所包含的关于友谊、诚信等情感;分角色朗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鸟儿、树、树根等故事角色间的对话,不断深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各自不同的情感。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鸟儿和树的图片;搜集关于“友谊与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感受鸟儿和树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树林中鸟儿快乐嬉戏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说说自己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鸟儿在绿色的森林中生活得非常开心……)。教师适时小结:森林是鸟儿的家,树更是鸟儿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因为有了树的存在,生活才能踏实快乐;树因为有了鸟儿相伴,才会感受勃勃的生机。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讲述的就是鸟儿与树之间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引导学生读题并由题质疑(为什么要写“去年”的树?这棵树有什么值得写的……),教师简单梳理并引入:要想解决脑瓜中的小问号,还是跟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去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鸟儿在树林中快乐生活的美好画面,引发学生思考树与鸟儿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为引出故事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准“等、剩、睁”三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斧”读第三声。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带读词语各两遍。

(2)课件再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结构和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煤、燃”两个字都表示与“火”有关,所以都有一个火字旁;“柴”是从树木来的,所以“柴”下面有个“木”……),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借助字形比较、添加偏旁等方式记住生字。

(3)聚焦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根据对字形和结构的感知,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他人注意。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剩”字注意左边“乘”正确的书写笔顺(第三笔是中间的长竖,最后两笔分别是撇、捺),同时注意捺画变成点画;“接”字右半部分“妾”上面的“立”要写得紧凑偏小,下面“女”的横画最长。引导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同时及时强调指导部分难写笔画的书写要领。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在课文中读准字词,同时能够将课文语句读得正确、流畅,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

3.质疑引入:孩子们,这篇童话故事分别都写了哪些人物?(鸟儿、树、树根、门、小姑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张贴鸟儿、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主要写了鸟儿和树之间怎样的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予以归纳(主要讲述了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定好第二年春天见面后,鸟儿继续为树唱歌,但是,树却被人们砍伐并做成火柴燃烧了,鸟儿只好对着灯火唱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读、交流、指导、归纳等综合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断进行了字词巩固,同时,有效提升了规范书写、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等学习能力。

三、研读课文,感受友谊

1.质疑引入:故事中的鸟儿和树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非常友好,是好朋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第1-5自然段)。

2.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最能体现鸟儿和树之间深厚友谊的句子。

3.学生读文圈画,同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生:我是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两个“天天”体会到的,说明鸟儿每天都很开心。

师:你能猜猜鸟儿为什么每天都很开心吗?

生:我觉得是因为她有树这样的好朋友。

师:树喜欢听鸟儿唱歌吗?

生:喜欢,所以他“天天听”都不会觉得腻烦。

师:你能把这一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想一想,应该注意强调哪些词语的重音?

生:我觉得需要强调两个“天天”,这样能突出总是如此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师:当鸟儿要飞到遥远的南方过冬时,你从文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他们都舍不得离开对方,并且约定等鸟儿回来的'时候还要继续唱歌。

师:谁能给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两个好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体会各自的不舍之情。

师:孩子们,因为鸟儿美好的歌声将两个好朋友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相约明年春天再见。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注意读出两个故事人物之间的美好友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由问题入手深入到课文中,读中感受到了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课堂小结

第二年春天,鸟儿是不是按照约定又回来了?后来故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故事内容,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2.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指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回顾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简述故事内容的形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建立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也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故事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深挖文情

1.过渡: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兴致勃勃地飞回来时,可是她的好朋友树却不见了。孩子们,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认真读一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中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试着帮助鸟儿找到树的去向。

2.学生交流对树的去向的了解(砍倒做成火柴——用光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儿,当得知自己的好朋友遭遇了如此的不幸,你的心情会如何?(难过、伤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读三次对话,试着体会鸟儿的不同心情。

3.课件出示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指名学生说说每次对话中鸟儿的心情都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鸟儿和树根对话时,内心一定充满了着急。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的去向,所以会非常着急地询问树根。

师:说得很好,来,让我们把鸟儿和树根的对话读一读,试着表现出鸟儿的焦急之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生:我从鸟儿跟门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鸟儿此时更加着急的心情,因为她特别想马上就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内心一定充满了焦急,同时,因为知道树已经被砍倒了,她心里肯定又很伤心。

师:是啊,此时的鸟儿,心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既有焦急,又有伤心,相信你们也能通过朗读传达出自己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指名两位学生继续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绝望,因为树被做成了火柴,而且火柴已经用光了。

师:是啊,这意味着鸟儿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鸟儿的心情该是多么悲痛啊。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4.课件出示教材中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画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鸟儿怎样的内心感受?画出相关词句,简单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盯着”“又盯着”两个词语,想象鸟儿内心对于曾经快乐生活的画面的美好回忆,以及因为再也见不到好朋友的伤心、绝望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人的画面。

5.探究交流:孩子们,故事中的鸟儿经历了千辛万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生交流(是因为去年她和树的一个约定),教师适时再次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中鸟儿和树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知鸟儿和树的美好约定。

6.引导学生从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表现中,想一想自己从故事结尾鸟儿的歌声里听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友谊、从对待约定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理解,同时归纳板书(友谊之歌诚信之歌),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话题交流:怎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懂得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诚信守约的基础上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抓住故事中的三次对话组织教学,既让学生准确感知了故事的发展过程,也从品读、分角色朗读等过程中不断深入到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了鸟儿对于友谊和约定的坚守。

三、深化感悟,总结课文

1.过渡:一对好朋友原本是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的,可是却这样生生地经历了生离死别。孩子们,故事读到这儿,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对砍伐树木的人很痛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作者借鸟儿的歌声表达对于乱砍树木行为的痛恨以及对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希望(补充板书:和谐之歌)。

2.拓展延伸:展开想象,鸟儿飞走了,她会飞到哪儿去?又会做些什么呢?

(1)学生自主想象、练说,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2)指名学生展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鸟儿对人类爱护自然环境的呼唤。

3.教师小结:鸟儿忧伤悲情的歌不仅是唱给好朋友听的,也是唱给我们所有人听的。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个悲伤、凄美的故事,努力要求自己不做破坏自然和谐的行为吧。

部编版三年级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两课时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