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道德经章读后感(专业18篇)

时间:2023-11-26 15:08:40 作者:文锋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拓展我们的文学视野和审美能力。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学者以及读者们的读后感分享,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解读了同一本书。

道德经读后感

今日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我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不笑天下可笑之人!进入qq,只为缘而来,为朋友而来,为美好的心情而来,又何必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之事?又何必上纲上线,轻松事要严肃为?笑一笑,十年少。一笑泯千愁!!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这一本书是老师让我们去读的。我最近一直在读,其中令我最深受感触的还要数第一章和第二章,里面的道理让我回味无穷.如第二章说:“玄之又玄,重妙之门。”意思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万物都很奇妙。确实,只要我们去无限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更多不知道的知识,更奇妙的大自然景象。又如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者都知道的.东西是美的,这就产生了丑(也就是指“恶”)。天下知道善的是善的,这就产生了恶(也就是指“不善”)。确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互对应的,如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我很敬佩老子!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道,第二个是德,我在本书里已经读了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七十五章和第七十八章,每一篇都令我回味无穷,老子的道德是多么的好,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道和德都是极为平常的,但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们做到了吗?”虽然说说是容易的,但做起来是难的!

我非常敬佩老子!

评语:小小年龄就懂得自省,懂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圣贤之道养浩然之气,一点不假。“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老子的一部经典名著,我们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历史拥有重要的地位,他和庄子一起被称为“老庄”。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对于《道德经》确实非常喜欢。今天我又捧起这本书读了起来。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讲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别人讲道理,也经常听别人讲道理,但是我们讲给被人听的道理别人是不是听得懂,或者别人愿不愿意听呢。或者反过来,别人讲的道理,我们愿不愿意听,或者是听不听得懂呢。这个问题老子就观察的很仔细。就这样一句话解释很多的道理。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告诉我们如果天地不仁的话,所有的事物将会被对待的像草狗一样,就是说我们属于天地万物之一也会被当成草狗一样。如果圣人,就是当权者没有任意,则会以百姓为草狗。所以天地对我们是有仁义的。老子在提醒当权者应该善待百姓。

《道德经》说“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提醒当权者以人民为重,只有不和人民争,所有人都不能和他们来抗争。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就像道家说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爱护百姓,不与民争利,国家才能x久安。

我们现在生长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人人平等,国家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不就是老子说的社会吗。我们每个人应该像老子说的那样,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

道德经读后感

2021年8月,我正式开始了诵读《道德经》的路程。在此之前,其实水莲老师早就向我们推荐了这部经典,可能是机缘来得刚刚好,我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从内心深处愿意亲近《道德经》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正式诵读《道德经》的情景。瑜伽垫一摊,水杯一放(原先诵读时会口渴),两腿一盘,坐北朝南,就这么不疾不徐地开始了,居然可以整部从头读到底,不像之前诵读时心情那么难耐,口渴,想放弃。读完整部经典,内心特别舒适,宁静,放松。

哇塞,原来《道德经》这么好啊!从此以后,我对《道德经》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陪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时候,上班的时候,出门旅游的时候;见缝插针,有机会就拿出来读一读。甚至上洗手间的时候也绝不落下与她亲近的时刻。

一晃三年多过去了,粗略算下来有诵读1000遍以上了。也得益于水莲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在我们部门,每天中午都会组织《道德经》诵读与读后分享。即使自己哪天懈怠了,也不用担心,我们诵读的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在诵读的初期,我是有些不同的感受的。那天,照例睡前读一遍《道德经》,读着读着,我恍惚间听到女儿在叫我,抬头望向女儿和先生,他们在跟我说话,但是声音却是那么遥远和不真实,环境也很奇特,就像在看电影屏幕一样,屏幕中的他们在与我对话。但,我却是观众,我不存在他们的空间里。这种感受存在大概几秒左右,当时有些惊慌失措,当我咽下口水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我把这个感受跟水莲老师分享了,她告诉我,不要怕,有些人在诵读《道德经》的时候,确实会有不同的体验,你是非常有根器的,一定要坚持诵读啊。

我很幸福,在人生的路上遇到《道德经》;也很幸运,在我遇到困惑的时候,还有一位“心灵导师”会为我带来生命的启发和正念。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思想就特别敏感,经常会想到死亡。如果自己死了,那我有灵魂吗?如果有,那灵魂的归属在哪里?如果没有,那我现在存在的意义在哪?对于死亡的恐惧会让我吓出一身冷汗。

说来也怪,《道德经》读了几百遍之后,我突然不畏惧死亡了,没有原因地自信,相信自己死后,将来要去的地方一定特别美好。而且我找到答案了,人死亡后是有灵魂的,众生会再次踏上轮回之路。有生之年,如果《道德经》无法让你解脱,但至少,在这一世,不会活得像行尸走肉。人生的三层楼,至少你不会掉入物质层,一生为物质忙碌,被他奴役。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有时候,自己在忙着手头活儿的时候,会突然奔出《道德经》某一章节的语句。有一天,当我心里飘进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忽然一个念头闪现,《心经》中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老子也说了啊!有和无,就是空和色。“有”代表有形的物体,就是“色”;“无”代表空无、虚无,就是“空”啊。

“无”和“有”同一根源;“空”和“色”也是同一根源。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整整一部《心经》所讲的内容,老子第一章就提到了。而同一根源是什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我认为就是“道”。

真真感叹经典的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道德经》能量之广大,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唯有珍惜当下,坚持诵读,就会找到内心的答案。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仅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期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可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可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忙他人坚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可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我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能够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我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能够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经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当坚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应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坚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读后感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净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三、坚忍不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无私的关爱学生、满腔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道德经读后感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仅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此刻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一样,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当根据自我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比如细菌会使人类致病,许多人都厌恶它,但现代科学已证明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动植物的殘体将无法分解,绿色植物将因缺乏养分而死亡,人类将无法从食物中得到营养,最终地球上的生命将会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没有土壤等无机物,植物就没了食物来源无法继续生存,若没了植物,食草动物就没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没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继续存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生命链条,每一个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们只能按道的要求与万物平等共处。人和人之间也一样,虽然肤色不一样、语言各异、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区别,但在道这个母体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这个世界的平等一员。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我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在一个合道的社会里,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们在世间享有的权益(阳光、空气、财富、权势、自由、亲情、健康、病痛、欢乐、痛苦等的总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财富,你占有的财富是少了,但你却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欢乐,你的权益并没有所以而减少;你抢劫得了许多钱,你的财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着警察,天天受到心灵的谴责而痛苦,你的权益也并没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变这种均衡性,这是不贴合道的准则的,长期看也是肯定办不到。仅有采取切实的措施来保护这种平等的权利,保障均衡的权益,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最优选择。“圣人”正是透彻地理解了这一点,才顺势而为,采取“无为”的策略。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所以,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仅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必须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立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仅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仅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贴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到达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我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着;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着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同,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读后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章节是老子以天地喻人,阐释无我可成就自我,无私可成就有私的思想。这其实阐释的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在这一章里,老子的思想不仅仅是站在人的思维方式上,更是站在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之上的角度来阐释自己的思想。道家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与天地万物和谐的相处才会更长久。而如今人们早已失去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人类欲望的无限制扩张让人们对赖以生存几千年的自然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为了成就一己之私掠夺各种资源以占为己有。可叹的是就连没有思想的花草树木都知道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回报天地,可我们人类却一直在破坏环境,却不知这样做不仅不能够成就我们的天长地久,反而会摧毁我们自己。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提出了“利他”的观点。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正是因为天地的无私包容,才养育了万物,从而也成就了天地的永久存在。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了“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意在说明,只有将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会更有助于实现自身利益。这一点和儒家思想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老子在本章里还提倡无我无为无私的品德,只有象天地一样无私的奉献给这个世界,世界才会反馈给天地,如此反复故能长久下去。如果一个人考虑事情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做法只能算是目光短浅,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却不能长久的拥有。如果能谦虚的退居人后,认真的倾听更多人的想法和建议,然后提出提出对大家都有帮助的利他的建议,必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和拥护。

人本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事物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们也正因为此陷入到局限于自我的狭隘之中,从而束缚了身心的自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患得患失中苦苦的挣扎,这样的日子又有何幸福可言呢?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个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一颗天下为公的赤子之心。有些人处处彰显自己,在人前炫耀,这样的人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赞同,更难以成长、承担人生的重任。飞扬跋扈者难免惹来横祸。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还提出以无私成其私的思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不会喜欢一个处处算计、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相反人们更容易喜欢一个阳光热情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喜欢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地善良总是为了他人着想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也想去帮助他。所谓的吃亏就是福就是这个道理。在利益面前我们退让三舍不一定就是坏事,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互相残害以打败对方夺取利益这是人生的成功吗?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会拥有一个悠然自得超然外物无比快意的人生。

最后我想说,我们只有达到和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互相依赖才可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正所谓道体永恒道用无穷。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读后感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

其实一直不知道到底要读什么书,还是回姥姥家看到小妹读《道德经》就捧起它看了一下,也就是这样我开始读起了《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的文字,却如同迷宫一样,玄达数千年,被世人视为稀世珍宝。老子仅凭一双犀利的眼睛就看穿了人间的种种是非,他向往的是安宁恬适的生活方式,他想避开现实中的种种烦恼和忧愁,去追寻自己心灵之中的自由。而这种超脱的生活方式,给世人以启迪,令人心驰神往。这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做人的一种选择。

老子做人的态度,总是与一个字相关,这就是“道”!“道”是什么?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意思是,到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但是“道”又是不可见的,他依照自己的方式而存在着。由此引申而来做人之道也是不可见的,但却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地想一想老子所说的“道”,认真地思一下这之中的道理,并且将这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纠结于世间的是非,还是寻找一种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那种生活是你自己想要的,是可以使你全身心投入的。

那句“好武力者,志不可得”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很赞同。在老子看来兵器是战争的祸端,不管是正义之战还是非正义之战,结果都是会有人员伤亡,而这些都是凶事,都会有人员伤亡。正是因为这一点老子有兵器是不祥之物的言论。老子不赞成用武力解决问题,武力只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国与国之间动用武力就会死人无数,血流成河;个人与个人之间动用武力,就会激化矛盾,损伤性命。由此可见,我们与人相处,应尽量避免与人动用武力,因为一旦动用了武力总会有一方受伤,而另一方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用武力解决就不要用武力解决,否则害人害己。

“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圣人明白自然之道满招损而谦受益,所以绝不自满自骄而是自谦益人。他们不会为自己而积蓄,所有的积蓄都会尽量帮助别人,正是由于他们自谦益人所以他们就会受益,反而会得到更多。其实“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我们帮助了别人,收获了以人为先的快乐,与此同时我们自身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这样算来我们还收获了两份快乐,但没有损失什么,还多得到了一处益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士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最朴素的责任感,人如果没有了责任感对任何事情都不是特别上心,那这个人便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这本书读了一点还没有全读完,选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挑着看的,写了一些东西,有的是书中的内容,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写完了。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一本道家学说的书籍,是一本交给我们要讲文明,要诚实,守信的一本书,还是一本为人民诉说不公平书。

如七十五章民之饥,一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一章,向我们倾诉了,古时候,那些当官,没月收的税太多了,如果你挣了十个铜板,他们都要收你八个铜板,有五袋大米,就收三袋大米,所以才会有农民饥死。

还有一些诗人,看到了这种情况,写了一些诗如:王冕的'《悲苦行》:悲苦行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李绅的《悯农》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道德经》读后感

函谷忽见骑牛像,心中方明是老聃。

若无一部一言道德天荒破,世事几多尽浑沌?

那令人惊叹的五千言,是一位智者思考的结晶;是一位隐士对后世的嘱托;亦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哲学的成果!

说到《道德经》,中外很多人都曾给其写过书评。譬如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卢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而作为读者的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八十一章、五千字的《道德经》,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以说,它是一部旷世奇书!

它森罗万象,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但是,其中给我思考最多的,还是“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了水的意境、善与德的境界。

的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历来是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恰似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因此,何谓“道”?“水”即是!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却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她,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事事计。人进我退,彼挤我溢,能屈能伸。她,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尽管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但她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再回过头来,品味老子对于水的看法。

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是天地之间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争,养育万物,无所不容,无所不用而泽被万物;水行天道,顺自然,处卑下而不亢,始终如一而勇往直前。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喻德;以水喻政。以水喻道,说的是道的雄浑而不张扬;以水喻德,说的是侯王的虚怀若谷心怀天下;以水喻政,说的是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而治。不得不说,老子思想的哲学体系是严密的。因为侯王心中有道,就会有德,而后就能依照心中的道与德为政,而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境界了。道,德,政,此三者,是统一的,特点也是相似的,老子找了个最为贴近的喻体,那便是水了。

道如水,德如水,政如水,一国便达到了长治久安的最高境界。水,纯净、透明、如此简单。其实,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是最好的。它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写老子所倡导的无为,是顺应民心的无所作为,是一种简单的为政之道,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治世之道。

老子说水,他说恒道像水,玄德像水,圣王治国也应当像水。我说,纯净如水,会收获一份纯美的结果;穿过世俗的纷繁,会回到最初的纯净。我想,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在如今的现实意义吧!

“上善若水”堪称我们的座右铭!

一句“上善若水”,使《道德经》更多了几分玄妙外的灵动。水映《道德经》,万古英灵智慧开。俯览人间多少事,至今思圣人,函谷关口,一片紫气东来!

《道德经》读后感

日前,我再次拜读了道德经一书,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道无法以语言阐述,却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来阐释道,上善若水,水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状,水是最柔软的,却也是最坚硬的,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合乎于“道”,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为人处世中,能够适应于各种环境,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并且发挥效用,同时不妄自作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处于一个顺畅的状态。

现代的生活节奏下,许多人们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钱财富等,才会造成人们的贪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了犯罪率的高发,若人们能重读《道德经》,体悟其中的“道”,终有一天,人们的心能重归平静。

试论老子《道德经》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和谐社会的意义。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共计八十一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书,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这部书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源、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毁灭的规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当为“万经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主要阐述了世界万物相辅相成,互相转换的辩证关系。存在与消亡、困难与简单、修长与粗短、高尚与低下、超前与落后都是经过相互对立、相互比较而得以体现。

世间的一切概念和价值都是人为设定的,价值的确定都是比较产生的,所以对立的关系是变动的。所以价值的确定也是变化的。世间的一切都是两两对立产生的,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恶,美和丑,我们都要泰然处之,不能庸人自扰。

而后半段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准确论述了老子“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证明了老子顺应自然本性,反对好事无为的基本态度,让万物自然生长发展,效法自然,顺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