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

时间:2023-08-22 22:39:16 作者:WJ王杰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篇一

1.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好家园,按照上级要求完成造林任务,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管护。

2.根据市统一安排部署,配合开发实施造林碳汇、森林经营碳汇等林业碳汇项目,着力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依法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保护

1. 从严管控林木采伐(挖)、木材经营加工和运输活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禁止毁林开垦。

2.加强公益林管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3. 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制止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

(三)全力维护森林资源生态安全

1.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活动,建立防灭火责任体系及群防联防网格化工作机制,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提升乡镇专群结合半专业队伍、村级群防联防队伍能力素质,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

2.抓好松材线虫病、蜀柏毒蛾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3. 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配合林业行政执法。

(四)大力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发展特色水果、优质木本油料,立足乡情村情,建立林业支柱产业,努力提高林农收入水平。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篇二

乡党委、府就该项工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部署,明确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乡级总河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任村级河长的河长制,形成了乡村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成立了河长制工作办公室。

为全面了解辖区基本情况,乡党委、府安排分管领导带领乡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辖区河道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形成了《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建立了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形成了《“河长制”工作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清单》,形成了问题台账,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为河长制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党委府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工作制度,细化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为河长制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1、组织开展巡河。乡党委书记、乡长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村级河长多次开展巡河检查,形成巡河记录,对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

2、设置河长制公示牌。由乡河长制牵头,统一制作了河长制公示牌1个、村级河长制公示牌7个,辖区乡、村2级河长制公示牌已于8月14日全部安装到位。

3、拆除江边垃圾池。在巡河检查中,乡府发现下窑坝村农村生活垃圾池距较近,垃圾未入池,乡府当即责令该村立即拆除该垃圾池,并对卢圾进行清理。

4、开展污水沟整治。由于尚未修建污水处理厂,场镇污水由污水沟直排入,乡党委府已责成碾盘垭村修建化粪池、污水存储池,将场镇污水进行暂存,阻止污水直排入河。

5、进行河道清理。由严江各村组织人员30余人次,就辖区河道岸边垃圾进行清理,打捞河道漂浮物吨,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吨。

6、落实河道保洁人员。由沿江各村设置河道保洁员对河道进行定期保洁,现设有专兼职保洁员14人。

虽然我乡在河长制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工作经费不够、河道保洁不彻底、河道漂浮物、水葫芦、浮萍等打捞不彻底、沿江砂石料场较多、采砂船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严格按照中、省、市、县各级要求,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河流点、面源污染治理,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机制,为建设“亲水南部”营造良好的水域环境。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篇三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四项制度贯彻落实,结合本乡实际,创新思考,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工作作风为目标,切实把四项制度全面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乡政府成立了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把全乡机关站所纳入贯彻落实四项制度的对象,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具体分级分责抓好四项制度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紧迫感、责任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原文,学习有关文件、讲话和材料,明确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精神实质,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效果“四落实”,实行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文件与对照实际相结合,全面加深对文件精神的理解。3月25日,乡对全乡公务员、参公管理单位共27人进行四项制度专题学习培训,并进行四项制度的考试。 (三)贯彻执行四项制度,着力抓好四力建设。把贯彻执行四项制度,着力抓好四力建设即: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落实力,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通过贯彻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制约,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和群众,关注困难群体,了解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坚持“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好作风,把广大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作为落实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四)制定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及时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由乡领导向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动员。成立了四项制度贯彻落实领导组,对四项制度的落实全面加强了领导。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乡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8号,制定了具体的抓落实措施,对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了相关的落实责任,进一步强调工作纪律。 (五)挂牌上岗,乡属各单位,各部门充分结合行业特点,拟定服务承诺事项,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向社会承诺,实现挂牌上岗制度,制作了乡机关工作人员去向栏一块,干部、职工上岗证76个,制定首问责任登记薄。 (六)注重结合,在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工作中,高度重视与实际和当前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取得成效

1、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工作热情高涨,沟通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避免了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2、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为民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有效杜绝了“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问题,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下步工作计划

四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年关将近,又到了铺天盖地写总结的时候,为济世救人,笔者特将访遍名师学来的年终总结秘笈奉献出来,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以启迪。

要点一:篇幅要够长

要想做到篇幅长,除了下苦工夫狠写一通外,还有一个捷径可走——字大行稀。即把字号定位在“三号”以上,尽量拉大行间距,但不可太过,否则会给人一种“注水肉”的感觉。

要点二:套话不可少

如开头必是“时光荏苒,2004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结尾必是“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或是“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

要点三:数据要直观

如今是数字时代,故数据是多多益善,如“业务增长率”、“顾客投诉减少率”、“接待了多少来访者”、“节约了多少开支”、“义务加班多少次”、“平均每天接电话多少个”、“平均每年有多少天在外出差”、“累计写材料多少页”等等。

要点四:用好序列号

序列号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一句话拆成好几句说,还能几个字或半句当一句,在纸面上大量留白,拉长篇幅的同时,使总结显得很有条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层层排序,严格按照隶属关系,不要给领导留下思路不清晰的印象。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篇四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镇构建镇、村两级林长、镇警长、村级森林资源监管员和护林员的组织责任体系,镇设立林长制办公室统筹镇林长制工作,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格局。

(一)设立乡级林长。镇设立林长和副林长,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第一副林长,其他相关领导同志担任副林长。乡级林长包村(居)负责林长制工作。

(二)设立镇林长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由业务负责人担任,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镇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办公地点设在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三)建立“林长+警长”制度。镇“林区警长”由镇政府联系*派出所,由派出所指派至少一名警员担任,以增强维护全镇森林生态安全能力。

(四)设立村级林长。村设立林长,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若有必要,可以设立副林长)

(五)设立村级森林资源监管员。由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监委主任、护林积极干部等)担任。(可设1-3名)

(六)村级聘用护林员。村根据管辖区域设立资源面积,选聘1-3名有巡山护林能力、责任心强、热爱林业事业的护林人员,包括生态护林员、贫困户护林员等。护林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到山头地块(或按行政区域划分)。

村级林长对镇级林长负责,乡级林长对村级林长实施指导、检查、约谈、监督和考核。

乡镇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5篇)篇五

xx镇位于xx市东南部,与江苏省盱眙县、滁州市南谯区、来安县交界。辖11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人口共31283人。全镇国土总面积29.131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4.8万亩,有林地面积12.21万亩。其中,经济林0.31万亩,公益林(含国有林场)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0.80%。今年4月我镇正式启动林长制工作,以“红色故里,生态桥镇”为工作目标,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理念,不断将林长制改革推向纵深。在这短暂的八个月内林长制工作已在我镇扎根发芽并且开花结果,为我镇林业经济发展添油加力。

按xx市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落实林长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镇提出“镇级林长包山头,村级林长全覆盖”的方案,制定《xx镇林长制工作方案》的文件。积极落实四项机制:一是设立xx镇镇级林长制办公室,由镇林业分管领导吴晖副镇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林业站站长王德安担任副主任,落实制度上墙、人员名单上墙,专员专管到位上岗。二是建立镇、村两级林长巡查工作机制,镇级林长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村级林长不少于3次,由市级林长制办公室提供9本镇级林长巡查记录簿和22本村级林长巡查记录本已发放到各林长手中,每次巡查要详实填写巡查记录。三是竖立9块镇级林长公示牌和22块村级林长公示牌,确保镇、村两级各林长责任区域落界上图、职责内容公示上牌;明确了9位镇级林长包保辖区内9座山头,针对11个行政村,将各村划分为两大区域由书记、村长分别负责,同时各村设立3—4名护林员交叉管护,网格化管理责任范围覆盖,实现全天候开展防火、防盗、防病虫等保护资源的巡防工作。四是组建联合执法队伍,整合基层执法力量,组建由林业站、派出所、城管执法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对区域内毁林开荒、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统一严厉打击。

1、助力大户发展。

一是林长制以“三份协议法”(农户与村委会签一份土地流转协议,村委会将分散土地集中;村委会与经营主体签订一份承包协议,村委会牵头把归集的土地承包给大户经营;经营主体与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签订一份土地流转协议,保证经营大户造林经营权)攻艰石质山造林,因地制宜发展麻栎林产业,石质山栽植麻栎3000余亩,发展林业大户。

二是扩大现有林业产业并吸引林业投资,以我镇15户家庭农场和苗木合作社为基础大力发展朴树、榉树等乡土绿化苗木,种植规模已达10000多亩,每年给该镇林农带来1500万元经济效益。

三是依靠良好的林业发展潜力,吸引了芳甸园苗木公司到该镇投资建立芳甸园苗圃基地,芳甸园苗圃基地从贫困村流转土地700余亩,建立苗木温棚26个,栽植三角枫、女贞、朴树等景观苗木630亩。同时推力镇脱贫攻坚工程,雇佣贫困人口12人、流转贫困户土地105亩,带动贫困村实现收入25万元,贫困户户均每年增收25000元。

四是发展特色经果林,寨山村林长联合本村经果林种植大户成立的xx镇寨山村果树种植合作社,带领社员种植大棚桃100亩,成片桃园450亩,目前已经带动该村15户种植经果林发家致富。推出新“榉”措。榉树是皖东丘陵地区的优良乡土树种,不仅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易移植、少病虫害,不仅是树干挺拔的行道树种,秋风一起,树叶黄红相间,也是美丽的色叶性树种,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我镇以打造“皖东榉树第一镇”为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榉树”苗木产业。20xx年,我镇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榉树,截至今年,榉树种植规模已达到8000亩,存苗量200万株,参与农户500多户,每年向市场供苗40多万株,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榉树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

2、探索创新发展。

一是在我镇开展林地入股分红试点工作,在推进芳甸园苗木基地建设中,引导农户林地入股,农户变股东,享受林业收益分红。

二是推进特色森林旅游,促农增收,在不影响既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在尖山村结合昔谷旅游度假区和黄寨牧场整合周边林地,以农家乐、民宿、康养、入股分红等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上街道、进校园、走村庄提高广大农林朋友知晓度,使植树造林已深入人心,今年春季人工造林工作,共完成造林面积1586亩,超出任务面积86亩。认真谋划建立镇村两级林长制方案,迅速划分责任区域、竖立公示牌,完善管护机制,努力总有收获,xx市林业局在我镇召开林长制第一次工作现场会,这是市林业局对我镇林长制工作的最大肯定。将扶贫揉进林长制工作,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村庄绿了起来、农户富了起来,滁州市市委书记张祥安在视察我镇白云寺村林业基地芳甸园时,也为林业推动扶贫事业给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