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优秀7篇)

时间:2023-09-13 01:39:03 作者:GZ才子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优秀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教师在教学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正如乌申斯基说的: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我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得“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教学环境仅仅只是一个前提,一个课堂的主体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概念的引入

1、言语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缓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观法: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手段,展示实验事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入概念,如:碘的升华升华的本质,苯与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结构不同于不饱和烃,几个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3、旧知识依靠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或旧概念,结合有关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概念。如回顾乙烯引入乙炔类似的性质,如na的性质引入碱金属性质。

在教学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概念的学习。在教学中我还常用一幅图画、一首古诗、一条谜语、一则小故事等为引导,再加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概括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由此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概念的形成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学生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3)概念的辨析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用范围。比如: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关键强调解释。再如同系物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若干ch2原子团。应着力于强调解释结构相似。还有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等等。

1、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如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不一定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再如能电离的离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处理好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辩证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应用和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实例的共型性。应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数”或“许多”等的含义。如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等等。

(4)加强训练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

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化学中发散思维与辐分思维辩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化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的活动能力,发挥了化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的作用。我们应按最优化的化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化学创造的完成。

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点初步尝试。

1、创设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在讲卤素的氧气这一节时,我们要讲到cu丝在氯气中的燃烧,我们首先做cu丝在氧气的燃烧,使学生回顾初中时对燃烧的学习,那么cu丝在cl2中会燃烧吗?学生产生疑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定向思维,我们应在此时加以引导,通过实验,扩展燃烧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原有的局限,并运用已学的知识,重新给燃烧下个定义。再比如说,在学习苯这一节时,它们中的键是一种特殊的键,我们应利用这一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敢于通过实验进行直觉思维。苯的分子式c6h6,单从分子式看,它应为一不饱和烃,但此时很多学生会在大脑中立即与所学的乙烯、乙炔联系起来,此时,我们如提出疑问,如把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吗?大多数学生会不自学的想到当然可以了。但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苯却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与以前所学的不饱和烃乙烯、乙炔不同。从而使他们可以通过直觉判断里面没有双键或叁键。当教师引入苯的取代反应单键的特性,与h2加成反应双键的特征反应,使学生们在直觉中可推断出苯分子中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键。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激发学生们培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提供命题并规定学生至少设计出若干种方案来,这时学生就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努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升华进入更高层次的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设计信息进行反馈,汇集他们的设计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行者,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递。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揭示,发现不同途径中所再现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具体再现方法的规律性。同时在讨论解题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表扬,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把思路引向高潮。使学生学到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

3、多种形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采用比较多的是让学生复述某一章,某一节,某一物质的主要内容与性质,在这过程中,他们不自觉的在大脑中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敢于大胆提出某些假设,我不断地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大力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以上几点,泛泛而谈。因年龄与经验有限,难免有些观点过于肤浅。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与总结,认真分析教材,教法与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现素质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现在已升入大学,回想起高中,还是满满的不舍,突然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由于是山东省最后一届文理分科的学生,在这里仅分享文科学习心得,请大家见谅。

相信数学是大多数文科生的痛苦所在,但其实数学也没那么难学。我们一定要保证上课认真听,老师反复强调的、容易出错的、自己认为困难的一定及时记下,并且要经常复习笔记。一定要有错题本,隔三差五地就看一次。错题一定是要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自己反复出错的或是毫无思路的,切忌超出自己能力的难题怪题。有不懂的地方一定多问老师、同学,千万不要含糊。数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是一定要预习,哪怕只是浏览一下,当然也要及时复习。

学习语文不用说的当然是背书了,课标要求要背的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不要管考试考不考,也一定要保证默写正确。其实我感觉语文也是要刷题的,尤其是选择题 (因为我选择题不好)。当然我们千万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不能只求数量。文章一定仔仔细细地看,题一定认认真真地做。如果语文成绩不好,做题的话我的建议是每天都要做。选择题亲自做,主观题可以自己在脑子里整理一下思路,然后再比照答案,整理这一类题的做题方法。作文一定要注意卷面,字不漂亮不要紧,但是一定要认真,写得整整齐齐。平时多看点素材并整理下来,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我高中就是语文选择题奇差,我高一高二也做了很多很多题,但是丝毫没有提升。高三的时候坚持每天中午只学语文,做题方法如上所述。高考的语文成绩还是非常令我满意的。

相信英语也是令有些人头疼的学科。基础的当然是单词,一定要天天背,当然一定要与老师的步伐一致,可以超前,但决不能落后。如果有些同学英语基础不好,也要从单词抓起,制定一个自己可以完成的单词计划。老师要求背得课文、作文一定背熟。作文也是非常看重字体的,建议大家去练衡水体英文。其实是非常好练的,速度慢下来,写字用点力。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当然也是刷题了。刷题的时候最好能计时,做完反馈的时候整理下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听力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多听。有时间的话可以反复听一段话,直到自己听懂为止。

学习这三门课先别急着做题,把书背熟再说。要熟到清楚某一段话在书页的哪个地方,看到标题就能想起全部内容,像放电影一样。或许背书了不会做题,但不背书一定不会做题。到了高三,在书背得很熟的前提之下开始大量地刷题,主意是选择题。我高三采取的是这种方法:坚持每天至少一套文综选择题,第二天做题之前先看一遍前一天的错题,以此类推;做完一本题开始做第二本题的时候坚持每天看一套第一本的错题,以此类推。当做题错很多,不在状态时,就停几天题,反思一下错题。或许有些人天分突出,不用背书刷题就可以考得很好,但那只是极少数人,而我们是大多数人,所以要用大多数人的方法来做大多数人的佼佼者。

经历过高考战场的我真心希望我的学习心得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高中的你们每天都能进步,祝你们的学习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参加化学奥赛,是我高中时期最精彩的一段经历。”提起这段回忆,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现着那些紧锣密鼓的备战日子和赛场上的惊险刺激。参加化学奥赛,对我的人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艰辛和科学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化学奥赛的心得和体会吧!

第二段:备战阶段

在备战阶段,我经过几轮选拔,终于成功地进入了我们学校的化学奥赛队伍,感到非常兴奋也有些紧张。为了顺利备战,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复习和练习。化学,这门学科要求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不断强化实践里的训练。因此,这段备战过程中,我经常由于自己的错误失落不已。可是,这时灰心丧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查漏补缺,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不断地修改错题,与同学共同研究习题的方法,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和讨论策略等等,事无巨细地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地积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针尖对麦芒”的场景已经不足以形容我和队友们的实际情况。

第三段:参赛过程

回想起参加化学奥赛的过程,我的内心充满着各种情绪。一方面,我非常兴奋和期待,希望通过这个赛事能够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有些紧张和不安,因为现场考试的难度和层次比起平时学习要高得多。在比赛中,我感到快速而紧张的矛盾心理,让我无法顺畅地发挥。可是,离开赛场后,我开始回顾自己的表现与答案,内心充满着喜悦和成就感。这种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终于达到目标的感觉真的是一种极其难忘和宝贵的体验。

第四段:收获与感受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通过参与化学奥赛,可以激发自己对于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在为了准备比赛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合理安排时间,经历了很多克服难关的过程。这些经历虽然艰辛,但却极其有价值,它会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自律、自信和坚定。参与化学奥赛还让我接触到了更加高端和前沿的知识,在学术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与激励。

第五段:结语

参加化学奥赛,这段经历成就了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尽管在过程中我尝尝了许多的苦和累,但这些都带给我了最强的动力推动我前行。在我的学习中,我也会不断吸取这些经验和成果,助推我的成长和发展。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迎接着我的不仅是转化成就,更是对于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肯定。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教师在教学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正如乌申斯基说的: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我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得“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教学环境仅仅只是一个前提,一个课堂的主体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言语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缓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观法: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手段,展示实验事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入概念,如:碘的升华升华的本质,苯与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结构不同于不饱和烃,几个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3、旧知识依靠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或旧概念,结合有关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概念。如回顾乙烯引入乙炔类似的性质,如na的性质引入碱金属性质。

在教学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概念的学习。在教学中我还常用一幅图画、一首古诗、一条谜语、一则小故事等为引导,再加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概括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由此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学生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用范围。比如: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关键强调解释。再如同系物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若干ch2原子团。应着力于强调解释结构相似。还有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等等。

1、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如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不一定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再如能电离的离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处理好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辩证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应用和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实例的共型性。应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数”或“许多”等的含义。如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等等。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

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化学中发散思维与辐分思维辩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化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的活动能力,发挥了化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的作用。我们应按最优化的化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化学创造的完成。

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点初步尝试。

1、创设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在讲卤素的氧气这一节时,我们要讲到cu丝在氯气中的燃烧,我们首先做cu丝在氧气的燃烧,使学生回顾初中时对燃烧的学习,那么cu丝在cl2中会燃烧吗?学生产生疑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定向思维,我们应在此时加以引导,通过实验,扩展燃烧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原有的局限,并运用已学的知识,重新给燃烧下个定义。再比如说,在学习苯这一节时,它们中的键是一种特殊的键,我们应利用这一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敢于通过实验进行直觉思维。苯的分子式c6h6,单从分子式看,它应为一不饱和烃,但此时很多学生会在大脑中立即与所学的乙烯、乙炔联系起来,此时,我们如提出疑问,如把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吗?大多数学生会不自学的想到当然可以了。但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苯却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与以前所学的不饱和烃乙烯、乙炔不同。从而使他们可以通过直觉判断里面没有双键或叁键。当教师引入苯的取代反应单键的特性,与h2加成反应双键的特征反应,使学生们在直觉中可推断出苯分子中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键。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激发学生们培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心理学和教科学法的诸种专著中,都一致承认“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应该是发散思维在化学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而不是在一个认识水平上转圈子,展开化学“一题多解”的教学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推广学生中一题多解的好方法。例如,在物质鉴别的习题中,一是发动学生各自寻求鉴别途径,以培养、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主要通过教师命题,学生设计鉴别方案,教师审查,学生实际操作鉴别四个环节来完成;二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提供命题并规定学生至少设计出若干种方案来,这时学生就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努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升华进入更高层次的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设计信息进行反馈,汇集他们的设计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行者,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递。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揭示,发现不同途径中所再现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具体再现方法的规律性。同时在讨论解题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表扬,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把思路引向高潮。使学生学到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

3、多种形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采用比较多的是让学生复述某一章,某一节,某一物质的主要内容与性质,在这过程中,他们不自觉的在大脑中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敢于大胆提出某些假设,我不断地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大力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以上几点,泛泛而谈。因年龄与经验有限,难免有些观点过于肤浅。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与总结,认真分析教材,教法与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现素质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化学是一门现代科学,它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具有难度大、内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得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而听课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听课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同学的学习成绩和发展前途。本文将分享我在高中化学听课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可以给学习高中化学的同学们提供些许帮助。

二、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听课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仔细阅读课程讲义和课本,了解知识点和基本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其次,要做好笔记,将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之后复习。最后,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坐下,可以考虑选择座位靠前的位置,这样能更好地听到老师的讲解,并且便于和老师互动。

三、积极互动,认真倾听

在上课期间,我们需要积极互动,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根据我们的问题和反馈调整讲解重点和用语,并且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倾听,仔细理解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如果老师讲解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考虑实时记录下来,并在下课后进行解决。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在听高中化学课程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听实验课时,我们需要认真观察老师所演示的操作过程,学会记录实验中的各个步骤和现象,分析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同时也要加强对实验器材的认知,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在进行自己的实验时才能正确操作,准确记录,保证实验效果和数据的准确性。

五、学以致用,持之以恒

高中化学学习需要学以致用,要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了解食品卫生、疾病预防等内容;在将来的职业规划中,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相关行业中。同时,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努力钻研、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六、总结

听课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积极互动、认真倾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学习高中化学,我们可以了解化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高中新课程的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是高中生基础扎实不可缺少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化学产生兴趣,学好这门课,为高三冲刺打好基础,是我们高中化学组老师经常研讨的话题。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场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存在一些与新课程不协调的低效或无效的行为,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下降。基于此,本人结合课堂教学体会,针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指导的作用,它规范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教师应当依据教材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以高一化学人教版为例,“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相当,主要强调的是化学基础和知识面,并强化了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相比较旧版教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对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和基本概念等降低了要求。如教材对“强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只作了基本要求;对“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一内容只要求识记18个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而没有系统性的介绍;又如“有机化学基础”则强调了基础,并在课题设计得合理、新颖。教材在“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带领我们学习“乙烯”和“苯”的性质,要求我们掌握两种最基本的常用化工原料和不饱和烃及芳香烃的性质,体现了教材突出化学实用性的一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所以新版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之合理,给人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

因此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更新观念,把握好教材的“度”,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否则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教学所不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因材而宜”去制定准确和明确的有效教学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正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是能特别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的一剂“良方”。因此,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化学的真正教学效果。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先做好演示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演示实验能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有效的配合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

其次,实验课堂可将学生分组,这可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例如,在学习“乙醇的性质之——与金属钠反应”的内容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完成“钠与乙醇的反应”的实验,一组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通过对比,既复习了钠的性质又加深了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反应机理的认识,并找出了两个实验现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如此的实验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化学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而走向“主动”;由“消极”而走向“积极”;由“低效”而走向“高效”。

高中生是易躁动也易塑形的特殊学习阶段,学习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学习上的不良习惯:表现在看而不听,听而不写,写而不全;有的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作业不认真、抄作业、不交作业、练习册空题过多等。为了能够纠正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采取因人而异的学案教学法。

所谓“学案”教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改变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使主导和主体得到充分的和谐统一,发挥最大的效益。这种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作为教者的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只有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本次高中化学岗前培训涵盖了化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化学知识是基础,既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相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部分主要讲解了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和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授课方法、学生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培训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获益匪浅。首先,针对化学知识的讲解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化学学科的构成和体系。其次,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仅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也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最后,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让我从实际操作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对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几点建议

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多加注意。首先,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避免纯机械的知识点的传授。最后,注重整合化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

四、学习体验

本次培训采用的是面授形式,老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学员互动、教师演示、小组讨论等环节,我也获得了很多新的学习体验。不过,我也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学能力。

五、总结

通过本次高中化学岗前培训,我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培训内容的齐全、培训形式的多样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够将所学所得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