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九年级部编版英语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

时间:2023-10-03 22:52:48 作者:GZ才子 九年级部编版英语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案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p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考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肖像)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法)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以往的初三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大力改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资料、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资料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务必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潜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潜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务必相互结合,互补互助。

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个性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超多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光,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光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潜力。因此,我们务必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潜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仅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潜力,核心是独立思考潜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潜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潜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个性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一样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述了东方的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的向往。

3.商业因素: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客观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亚士和他的航海

(1)时间:1487--1488年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

(4)成就: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b、达·伽马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7--1498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及成就: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到达印度西海岸。

c、哥伦布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2年8月

(2)资助国:西班牙

(3)路线及成就: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接下来的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d、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背景:

哥伦布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达到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2)时间:1519--1522

(3)资助国:西班牙

(4)路线: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

(5)意义: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四位航海家航海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

c.专制主义d.神权主义

2.《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集中体现了:

a.市民阶层的利益b.世俗贵族的利益

c.资产阶级的利益d.封建教主的利益

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

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d.美国南北战争的正义性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a.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b.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d.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a.牛顿b.爱迪生

c.爱因斯坦d.达尔文

a.改革的目的b.沙皇的矛盾心理

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8.改革开放是永恒的主题。日本是近代亚洲个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

9.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

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a.一战是世界性战争b.一战是掠夺性战争

c.一战是破坏性战争d.一战是正义性战争

a.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

c.苏联d.俄罗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a.苏联b.波兰

c.印度d.中国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美国采取措施,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18.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

c.《联合国家宣言》d.中共七大

a.三国协约建立b.三国同盟形成

c.《慕尼黑协定》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2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c.《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丘吉尔“铁幕演说”

a.俄国十月革命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的进行d.苏联解体

a.华约建立b.美苏争霸

c.古巴导弹危机d.东欧剧变

a.中国李宁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d.美国麦当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中国皇帝的权力与材料二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煤炭开采)材料二(石油开采)

请回答: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产生的影响。(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

时间史实

1878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19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6分)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9.(14分)近代,欧洲曾经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然而到了20世纪,欧洲逐渐衰落,后来,欧洲人通过团结协作,终于走向复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认识欧洲。

【欧洲的兴起】

(1)欧洲人掀起的哪一场运动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力量的伟大”?(2分)

(2)在欧洲发生的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大事指什么(2分)

【欧洲的恩怨】

(3)20世纪上半期,由于历史恩怨,欧洲国家之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并且波及到整个世界,它们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这两次战争都以战败告终的国家是哪一个?(2分)

【欧洲的联合】

(4)20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相逢一笑抿恩仇”,开始走向联合,到20世纪末,欧洲人终于成立了世界上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是指什么组织?(2分)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4分)

【欧洲的启示】

(5)从“欧洲的恩怨”到“欧洲的联合”演变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初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如有其他它答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6.(1)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2)中国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2分);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法律)的制约。(2分)(3)防止专制的出现。(4)由人治到法治;由独裁到民主。

27.(1)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内燃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2)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在我教学的这几年来看,我发现大多数同学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潜力。所以呢这天写的这篇反思是来检讨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期望能与大家交流,共同进步,把知识更好的传播给学生们。

首先要精心备课,以“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走入课堂。教师要拥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就务必对教学资料深谙在心。每上一篇新课,我都会先认真吃透教材,独立地研读课文,把自己探究的全过程摘要地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教参,读资料,将自己的见解同别人的见解比较,理性地决定取舍,内化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在课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学生对话,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潜力,做到上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有积极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学生上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教学逻辑顺序,当好“引路人”。教师要在短暂的45分钟将教学任务完成,讲课逻辑十分重要。每上一堂课,对教学程序的安排,我都会在草稿本上写好几遍,反复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觉得流程贴合教学逻辑,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敢定度。

再次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闪射着学生的灵性。教育就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的确,教育从本质上讲,不是传输,不是给与,而是一种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和心灵对话。但是,这种对话有着极其复杂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无声,或外显,或内隐,随时随地藏匿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之中。我在课堂上总是尽量微笑着应对学生,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不断称赞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独立见解。

对于语文课堂要有激情。“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正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便是点燃每一个火把的人。老师的精神状态是影响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如果教师精神饱满,言语充满情感,学生就会感到精神焕发;如果教师一脸病态,无精打采,说话有气无力,学生就会觉得压抑。我每一次走进课堂尽量做到兴高采烈斗志昂扬,用自身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饱含激情了学生才会愿意跟着你学,爱听你讲课。

本性不一样。迟开的`花不但同样美丽娇艳,而且往往花期更长,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顾。真诚地告诉你,你不是比别人笨,而只是一朵迟开的花而已!”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总能看到她对我投来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够润活一朵花,然后美丽一个世界,老师的爱心就是滋润心田的水。

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也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作文教学,我们七年级语文组在备课组长的引领下,发扬群体智慧的优势,采取一系列简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三个一”的活动,解决作文无话写的问题。

1、每一天摘抄一个精美语段。(利用语文课强化背诵积累,在教室后面黑板墙开辟“今日语言积累”专栏,展示班上习作精彩语段或学生摘抄的美段。)

2、每周一篇周记。(题目来自教材篇目或阅读材料中的训练点)

3、每周一篇美文摘抄、评点。

(二)激发兴趣,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积极性,使学生愿写作文。

1、两头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学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对尖子生多下功夫、多指导,鼓励拔尖,用尖子生领路。对后进生,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多指导,鼓励进步,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2、发表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发表欲强的心理,认真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对优秀作文讲评之后就搞一个专栏刊登出来,还定期把学生作文编印成一个小册子让大家学习借鉴。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还把一些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媒体等。学生每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或同学的作文获奖或发表,都十分高兴和激动,从而激发起了写好作文的兴趣。

(三)将阅读写作同步进行,解决不能写的问题。

具体措施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既当阅读材料训练又当作作文范文来讲。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己感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交流,我透过对学生的问题归类,整理出一套出题、答题的规范体系。

(四)注重作文的评改,解决写不美的问题。

另外,我注重透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状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学生写作文有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惑或不满,我根据各个学生的状况勉励之,开导之,班上一自尊心强的女生因考试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极情绪,我给她写了几句话:“坚定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脚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梦想就在脚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看到了她灿烂的笑脸。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资料,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者。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以上所说但是是重复了每一位老师日常所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课堂这块试验田每一天做到四个一点点:比规定的多做一点点,比规定的做好一点点;比规定的早做一点点;比规定的巧做一点点;抛掉外在浮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一个学者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话,做一个快乐的播种者。还有像《初三语文教学反思》这样的文章我会一向写下去,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与政治学科整合势在必行。教学过程要时刻反思。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课堂生动有趣,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但我在工作中切实地进行自我创新,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及成效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

2、精心设计学生练习。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精心准备课堂练习,设计开放性课外习题,制作历史手抄报、电脑报,历史手工制作等,使学生动手动脑。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严抓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养成了主动复习、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减低问题难度,增强其自信心。

6、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历史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世界历史近现代史到中国历史近现代史中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成就的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二、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8、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三、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案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p

部编版九年级文学常识

3.《月夜》--《沈尹默诗词集》--沈尹默--诗人书法家--诗歌

4.《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选集》--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诗歌

5.《断章》--《鱼目集》--卞之琳--诗人、翻译家--诗歌

6.《风雨吟》--《芦荻诗选》--芦荻--诗人--诗歌

7.《统一》--《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智利诗人--诗歌

8.《海燕》--《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散文诗

9.《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

10.《变色龙》--《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小说

11.《溜索》--《遍地风流》--阿城--现代作家、编剧--小说

12.《蒲柳人家》--《十月》--刘绍棠--作家--小说

14.《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刘向整理--刘向,西汉人

15.《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

1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7.《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19.《满江红》--《秋瑾集》--秋瑾--清朝末期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20.《谈读书》--《玫瑰树》--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22.《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论文集》--李可染--现代画家

23.《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现代美学家、译家

24.《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26.《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何冀平--作家、编剧、制作人--话剧

27.《枣儿》--《剧本》--孙鸿--戏剧

28.《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相传左丘明著--春秋时期

2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刘向整理--刘向,西汉人

30.《出师表》--《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31.《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编纂--郭茂倩北宋

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诗人

3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34.《过零丁洋》--《文天祥诗选》--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35.《山坡羊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36.《定**》--《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39.《浣溪沙》--《纳兰词笺注》--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

40.《南安军》--《文天祥诗选》--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41.《别云间》--《夏完淳集笺校》--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

42.《山坡羊骊山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43.《朝天子咏喇叭》--《王西楼乐府》--王磐--明代散曲家

名著导读:

44.《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45.《围城》--钱锺书--现代文学家

46.《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作家

47.《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

48.《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俄国作家

49.《我是猫》--夏日漱石--日本作家

部编版九年级文学常识

一、科学家

1、牛顿(英)

(1)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英)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巴尔扎克(法)

《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展现了法国社会变迁史。

4、列夫·托尔斯泰(俄)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揭露俄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压榨,又否定暴力革命)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贝多芬(德):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6、梵高(荷):《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