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

时间:2023-07-09 17:09:11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一

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很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不正之风现象易发多发,反不正之风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不正之风,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不正之风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不正之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不正之风、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不正之风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首先,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很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近期中央又相继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在组织工作中,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

加强党员干部目标管理。根据不同领域党员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责任和管理目标,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员管理内容;建立党员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机关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员的管理;设立党员形象栏,处处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创新培训内容,按照党员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等特点,科学制定党员服务群众的教育培训目标,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职责,采取每个季度党员向所在党组织、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分层述职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党员,制定并细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组织考核、党内评议、群众测评等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完善激励机制。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好、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在评优和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同时大力宣传党员干事创业先进典型,激励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不断丰富服务载体。继续深化“保持先进性,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有效载体,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长期性常规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从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站)的作用,通过设立群众来访信箱等形式,加强与群众沟通,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和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等;坚持定期接待日制度和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民主决策制度,最大限度地倾听群众声音,把群众的智慧和正确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三

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报告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体党员都是党组织的一个细胞。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次行动胜过一大纲领。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员干部要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

一是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是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和享有的八项权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是时刻牢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意识、树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识、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意识,并以此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

四是时刻牢记党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真抓实干。清廉就是要坚持以身作则,牢记“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的名言,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

五是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同时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共产党员既然是先锋战士,又是先锋队的一员。

那就必须做到 “六个坚持”。即: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的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是在勤奋学习上,模范带头提高理论素质。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重要前提,共产党员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在理想信念上,模范带头坚定不移跟党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政治合格的根本保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每个党员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遵守党的纪律,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能与党离心离德。

三是在教育监督上,模范带头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权力。共产党员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但敢批评别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勇于自我批评,从而改正不足,保证我们党的纯洁性。

四是在本职岗位上,模范带头敬业无私奉献。党员是时代的先锋,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发挥排头兵、先锋模范的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简简单单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重在行动,贵在落实。

五是在稳定和谐上,模范带头融洽人际关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广大党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带头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带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单位,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梦想。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四

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五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根据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省委安排,10月10日,省政府党组集中一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学习贯彻在河北参加并指导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聚焦作风建设,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王学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省政府党组班子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锤炼,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

中央督导组副组长张成寅到会指导,省政府党组成员詹夏来、陈树隆、花建慧、梁卫国、杨振超、方春明、邵国荷、李建中参会,副省长谢广祥列席。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政府党组成员认真学习党的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学习内容,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对照检查。通过走访调研、书面征询、上门听取、专项调查、网上征集等多种渠道,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554条,经过梳理汇总,涉及省政府党组及成员“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共63条。在此基础上,王学军主持起草省政府党组对照检查材料,党组成员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和中央督导组对党组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认真审核把关。党组成员深入开展思想交流,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充分准备。会上,王学军代表省政府党组进行对照检查,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组成员逐一作了自我剖析并进行了相互批评。大家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自我批评态度端正、剖析深刻,相互批评开门见山、坦诚相见,交流交心,共振共勉,达到了心相通、志同向、力合一的目标。

省政府党组班子认真检查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有关规定的情况,深入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够有力,政策落实没有完全到位,控制“三多”抓得不严,学风上存在学用脱节现象;在官僚主义方面,工作作风不够深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成效有待提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不大,坚持依法行政有不小差距;在享乐主义方面,艰苦创业的意识不够强,攻坚克难的勇气不够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强;在奢靡之风方面,公务活动中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勤俭办事业的意识不够强,对奢靡之风监管不够有力。每位党组成员也深入查找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调查研究缺乏深入具体,文风会风质量有待提高,抓落实上突破难点不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力度不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有所弱化,改革创新的锐气不足,过紧日子的思想树得不牢等。

大家一致认为,“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党性修养不够坚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存在不足,宗旨意识和群众立场还不牢固,务实勤政和廉洁从政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在下一步整改中,要坚持全面整改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

王学军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在指导河北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深刻理解抓好突出问题整改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深刻理解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持续深入推进省政府党组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

王学军强调,“四风”问题的存在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重要的思想根源就是“三观”改造不彻底,把好“总开关”是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的关键。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解决认识问题、改进思想作风,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要不断强化群众观点,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绩于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不断强化党性锻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党性,在严格自律中升华党性。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始终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政府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

王学军强调,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抓好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省政府班子成员要带头整改落实,带头严守纪律,带头改进作风,带头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六

党的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通过参加学习教育阶段的各类活动,结合学习党的报告以及《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贯彻落实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宗旨的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只有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改进党的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党的工作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也是党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精神状态的体现。党的工作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如果不纠正不良的工作作风,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使我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同志在党的xx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深刻地阐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党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立足本职岗位,从我做起,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做到一切为了群众,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无形的墙,真正把自身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建成鱼水情,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真正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党赢得广大群众支持的重要法宝

能否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方式方法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坚持群众路线。“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只有带着真心实实在在地深入基层,了解广大群众的疾苦,把广大职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和广大职工打成一片,才能真正让职工群众体会到党的温暖,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群众问题一般都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利益维护这个关键点。我们要做群众合理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善于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入,认真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化解好群众矛盾,维护好群众团结;妥善地处理好生活中与群众产生的摩擦磕碰,既不能与群众争利益,更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信服。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既不是冰冷的施舍,也不是满腹牢骚地被动给予,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培养真挚的情感,多向群众表达尊重,做到与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受到群众欢迎,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

四、坚持群众路线要立足自身的本职工作岗位

坚持群众路线,重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推动企业管理不断进步。党的工作作风与每个共产党员的行为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从我做起。作为一名基层企业的党委书记,我要带头在本职岗位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着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群众路线,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听取群众意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掌握职工的所思、所盼、所需,为党委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要针对实际找准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发挥领导干部的敢担当精神,下大气力为职工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真正让职工满意。三是带头根除“四风”,树立正气。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明显抬头,在一些党的领导干部身上“四风”尤为严重,对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改进工作作风,要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作为重要准则,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问题,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四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要整合各类检查考核,精简会议活动,精减文件、改会风、转作风。用职工“能看见,感觉到”的作风改变,激励职工都来参与和监督。坚持转变作风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尽快促进公司管理规范化。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举,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工作取得新的佳绩。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七

我们今年以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党章党规,党章是我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党章的总则里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就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行动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组工干部我们的主业就是要把真正能为群众干事创业谋福祉的好干部选出来,好班子配出来,好队伍带起来,进而努力提升全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四个xx打好坚实基础。

对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我们要以党章为镜,牢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章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时刻牢记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述说》,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看到了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前苏联党内部分领导人政治上推行“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意识形态上推行“自由化”和“新思维”造成的危害,更看到了一个党脱离人民群众、腐化变质带来的严重后果。令人感慨,引人深思。俄罗斯人的述说再一次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但在长期执政之后,苏共特别是个别领袖人物,逐步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宗旨意识逐步淡化。当苏共不再是苏联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再是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时候,苏共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共垮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以人为鉴,可得明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观看了这部警示教育片,使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要性,更加深刻体会到学习教育提出的实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四个进一步”以及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精神不振、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五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必然。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要明白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增强宗旨意识,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强化宗旨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篇八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提高认识,触及灵魂,找到差距,改进作风,鼓舞士气,强化意识,推动发展。

牢记命根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9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根本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群众路线维系着党的前途和命运,凝结着党的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最权威、最完整的概括和表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理论和根本宗旨,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初步形成。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联系的关系。当前,“四风”问题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着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的工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利益不懈奋斗,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拧紧总开关――坚持执政为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一把手”只有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围绕思想理论武装,抓好学习,提高认识,引导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解决好“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严峻的现实也说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首先不是因为知识和能力,而是理念信念的迷茫、动摇和扭曲。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读经典、学原文,深接群众实践源泉和历史经验,自觉高效地改造主观世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尤其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达成知行合一,践行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算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推开,只有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才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掌握主战场――密切联系群众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显著特征。党的这种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推进社会事业的生命线。离开这个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难以说明“中国奇迹”是怎么出现的。当前,脱离群众已成为影响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最大、最现实的危险。正如党的报告所指出的,反对腐败、建设廉政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我们有必要而且是必须要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只有深入基层,掌握主战场,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知道我们政策的制定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真正做到了为民利民惠民,才能够明白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才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才能够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会有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自觉。历史和现实深刻警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越是长期执政越要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越是取得巨大成就越要防止忽视群众、脱离群众的倾向。治国在政、为政在人。密切联系群众,其次要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自觉。坚持群众立场,在工作中摆正位置,把好方向,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打好持久战――建立长效机制接受群众监督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从长效机制上保证其贯彻落实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既要立足当前实际解决现阶段群众路线中存在的积弊,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群众路线的长效工作机制,增强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现阶段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贯彻群众路线工作中反映最强烈,最紧迫的问题;健全体现民意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利益相关人座谈会制度,特别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群众参与率的考核评价;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舆情采集与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健全群众路线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只有以严明的制度和制度的严格执行,接受群众监督,才能确保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