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音乐课程思政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4-01-03 21:32:18 作者:QJ墨客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启发学习者思考和创作的资源,通过参考范例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范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儿童为受教育主体。儿童和成年人比起来,就好比一块待琢的璞玉,一切都还没定型,身心都是如此。所以,幼师给儿童的指引和教导对儿童本身的成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能触动儿童的感官和想象力,是教师和儿童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因此,按照学前教育当前的实际情况开设音乐课程子培养学前教育相关人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其他教育类专业有共同的目的:走向社会,走向讲台,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做贡献。所以,为了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在市场的导向下,掌握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对人才的需求量。学前教育专业专门为儿童教育提供幼师资源,作为教人育人的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音乐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教授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幼师的音乐内涵和音乐品鉴能力。

就课程目标来说。当前,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都是照刻音乐院校的模子,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不及专业的音乐院校的学生,也达不到学前教育所定的标准。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要求越来越全面,然而教学条件和课程安排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学生学习状况来看,目前的课程还是传统的围绕理论知识,教学中只注重给学生灌输方法和技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却得不到锻炼,整体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这样,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将知识和技能成功运用在实际教学中。

(一)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有能力承担音乐课程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各个高校的音乐专业。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不错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这一点往往不被引起特别重视,而教师依然惯性地根据专业等级来要求学生,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超越本身能力范围的难题。为了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化,我们要打造一支分配合理、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要满足以下几点具体要求:一则,在音乐知识和技能上有一定的学历证明和造诣;二则,有足够的幼儿音乐教学的经历,并有一定的口碑和好评;三则,对幼儿学习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研究经验的学者。教师达到这三点要求,以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获得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机会。教师不是生硬地放在一个屋檐下,而是彼此之间要互相沟通交流共同进步。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己也要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去,及时巩固自己的实践本领,这是为了以防被时代所淘汰。同时,也要适当增加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这样才有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久地立足于稳定的位置。

(二)优化课程设计。

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不足之处,及时改善音乐课程的结构和体系迫在眉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还不够,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也要进行优化。全面的音乐课程应当要建立在音乐理论知识上,以技能培训为关键,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同音乐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不必赘述一次就好。注意建立不同的音乐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在不容易忘记的同时,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理论是为技能服务的,而技能是在实际中才发挥作用的,学生在音乐课上有实践的机会。

(三)升级教学方案。

对于原来的教学内容要重新设计和结合,精简繁琐冗余的部分,这样让学生更能接受。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入手。现代科技网络发达,借助高科技手段实施教学,能够使知识概念更生动形象化。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要充满灵感的火花和新创意的可能性,教师应该要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音乐毕竟不是文字,它最终有它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学习音乐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不懂就要及时问别人,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中肯的点评,教师的点评对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突破瓶颈有重要作用。在课余兼职和实习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不光巩固了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在实践中学到了教学方法。

四、结语。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尚在发展完善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实现音乐课程的真正价值。相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广大师生的共同的努力下,将来的学前教育的成果更加可喜。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论文

歌唱艺术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希望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歌曲演唱能力,为承担幼儿音乐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幼儿园教育改革对幼教师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因为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而急须改革,在加强专业招生宣传、努力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基础的前提下,改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重建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制度,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技能技巧。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演唱技巧可以初步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更加深入的提高歌曲演唱能力,从而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可以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

在声乐课程中,学生们学习的知识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多方面的音乐素养来进行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歌唱姿势。

(一)歌唱的状态。

歌唱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唱歌是将一个人的身体作为一种乐器来进行表演的活动形式。作为一名演唱者,喉咙的稳定、正确的呼吸方式、共鸣体的正确运用、舒展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都在考验着一名歌者的良好心态。学习声乐,并不应该被理解为只涉及协调各种器官的发声,应该是身体的每个部分对人体的运动进行整体调整。歌唱所要运用的人体器官是人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全身器官灵活的组织才是适合歌唱的最佳条件,每个器官协调运动后才可以得到理想的、和谐的.声音。

(二)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获得良好歌声的前提。一些出现问题的声音,往往都是不正确的姿势所导致的。例如:腹部隆起或凹胸都会影响到呼吸,所以会憋着唱出来;夹着肩膀,用力伸长脖子用喊出来的声音也是极其不和谐的声音;拉长下巴,斜肩,身体处于慵懒的状态下唱出来的声音会没有气势;而唱的时候用手脚打拍子,不仅影响到歌唱的状态,并且影响舞台效果及演唱效果。所以,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

1.身体自然直立,双脚自然分开,距离与肩同宽即可,脚部可以前后分开,重心必须稳定。

2.头保持平正、眼部平视前方、不能伸长下巴。在胸部伸展,肩膀稍向后,双手自然下垂,腹部收拢,身体不可以僵硬。

3.面目表情要持微笑状,根据不同的歌曲内容来调整面部状态。

4.在表演过程中,人需要一种精神亢奋、积极向上、信心满满的样子。

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培养积极的表演状态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纠正,长此以往才会形成良好的姿势和状态。

二、呼吸练习。

发声前要做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横膈膜的呼吸。呼吸练习的方法为: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把气慢慢的吸到腰部和腹部周围,匀速的去呼吸,与此同时,小腹微收,感觉到腹部推动着气息的呼出,这个过程需要保持20秒左右。换气时,腹部还原到本位,腰腹放松,口鼻同时吸气。

这种呼吸方法在每次发声练习之前都要进行,直到把这种方法熟练的运用到歌唱中才可以。

三、发声训练。

(一)歌唱发声是喉头的位置与打开的喉咙。

喉头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声音的通道。当我们按照前面所讲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就会发现喉头会比吸气前稍稍向下移动。发声时,喉头音自然地处在这个位置上。为了使声带发出的基音毫无阻碍地传送出去,咽引起喉咽腔充分的共鸣,就需要练习打开喉咽腔,也就是打开喉咙。吸气时,喉头下降的同时,舌背向上升起,是咽腔向两头伸展;若吸气时增加微笑状态,这会使咽喉腔展宽,使喉咽腔充分打开,产生理想的共鸣。随着语言的变化,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音色明暗的变化,喉位会有一点点轻微的移动,但喉咙打开的状态不变。

(二)起声。

起声指的是声带在呼吸的作用下,由呼吸时的打开状态转变为靠拢闭合发出的声音。根据呼气和声带闭合两者配合的不同情况,起声分为以下三种:

1.气音起声。

在声带闭合之前,气已呼出,成为气音起声。

2.硬起声。

在声音产生之前,声带已闭合,然后用气息的压力将声带冲开,发出声音,称为硬起声。

3.软起声。

声带靠拢闭合的同时呼气经过声门,发出声音,称为软起声。

以上三种方法起声中,软起声是最好的起声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这种起声是首先要学习掌握的。

(三)连音。

连音就是指声音连贯。它要求歌唱时呼出的气息始终平稳、均匀、流畅、抑扬自如,起声准确,完全不受音高、强弱、子音、母音变化的影响,保持歌声准确、轻松、连贯、自如。

(四)打开喉咙与软起声的练习。

1.打开喉咙与起声练习的几种方法:

(1)闭口做打哈欠缓吸气,同时面带微笑,鼻腔、喉咙打开、展宽通畅;上颚自然上提,喉头下降,舌放松,舌尖不离下齿,舌略向上拱起,下颚稍向后拉。然后小腹内收将气送至声门,当声音发出时,要尽量保持平稳、连贯,使声音持续。

(2)开口做“半打哈欠”的状态缓吸气,按照上述方法发“ha”音。h是送气音,开始练习时会有一点漏气,通过练习,逐渐缩短漏气时间,直至将h变成想象中的送气,起声时不再漏气。母音a清晰,起声干净。

(3)为体会打开喉咙后声带的闭合状态和部位,我们可以体会咳嗽前一瞬间,声带处于静止状态的感觉。由于在做吸气、打开喉咙时,口、鼻、咽腔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开,起声时便会产生共鸣。所以,声音虽然发自声带,听到的却是共鸣。

以上便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生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该课程难度较大,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去完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坚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论文

学前教育专抄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备注: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从头学到尾,有些课程是阶段性的',只学一学期或者一年。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知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道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音乐教学课程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和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招聘活动,基于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学员,除了演示企业宣传片外,企业要向学生回答一些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工作岗位的性质及分配、基本待遇、学习与工作的安排及协调、企业管理制度、员工发展等。在人员确定之后,开展一次比较正式的校企合作仪式,除分管就业职能部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企业人事部门、专业教研室等基层组织要参与之外,还要有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接下来就是商讨报到事宜和教学管理。由校方送学生到企业报到,安排住宿、培训及顶岗事宜由企业安排并落实。由于学生提前离校,人才培养计划所规定的部分课程他们没有完成,所以部分课程要搬到企业进行“,厂中校”教学工作安排由教研室负责,系教务科及院教务处进行监督管理。建议在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将一些应用性较强、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的课程,如制药设备及维护、药品生产gmp管理、药事法规等课程放在第五学期讲授,这类课程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的开展。教学任务确定后,由企业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授课,教学形式可以灵活丰富,既不影响学生的顶岗,也不扰乱车间正常的生产秩序,期间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进一步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二、教学过程组织及质量保障企业全程参与。

“厂中校”的教学管理,带头师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让其成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主体[2]。“厂中校”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教室在工厂,课堂在车间,主要是结合产品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教师的角色由企业技术人员代替。针对校外实践环节,制定了学生下厂安全协议、联合学生科并选派专任教师参与管理,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员工日常生产管理条例,稳步推进学生在企业的实践环节。依据已制定的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及校内的管理规范,系部每月派教师3~5人,考察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期间安排教务处及督导处人员进行1~2次的教学工作检查。

三、结合生产引入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

以学生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为基础进行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产品质量、技能技巧、工作态度、职业素质等方面[3]。笔试部分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命题,既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突出他们的实际应用。

四、结束语。

通过创办“厂中校”,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厂中校”的实施,形成了本系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办学机制,通过前期的摸索,“厂中校”机构逐渐清晰化、有效化;形成了以校企双方的领导层为核心,以企业人事部门和系部(包括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教研室)为执行层的运行机制,大家分工合作,互相磨合,职责范围明朗化,同时“厂中校”的运行过程也更加清晰。另外,以“厂中校”为桥梁,开展校企项目合作,进行技术改进。企业技改部负责人多次来本系进行考察,对制药专业的合成、分析实训平台很满意,认为本系将来可以承担甲硝唑、安乃近、合成类抗生素及一些小产品的工艺参数改进等研发工作,为找准工学结合切入点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校内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社会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呼吁声音也越来越高。搞好学前专业美术课程建设,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目标,面对如今社会呼吁高素质学前师资的形势,找准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幼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适应新形势下对幼师美术能力的要求,对原有的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加强课内外活动,适应新形式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师需要寻找创新的路径,扩展美术内涵,强化实践环节。美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表达方式,需要我们科学的去引导,确保每一个社会个体从幼儿时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美术类课程的特殊性受到了启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美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美术类课程在学前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就用简单粗糙的线描图形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个人的发展与幼儿时期对想象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被推上了日程,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投入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使美术课成为培养学生美感、美德、美术技能的阵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美学素养、美术技能的教师队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发现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新形势下合格的幼儿教师。

音乐教学课程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从简单和有意思的内容入手,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音乐太难而止步不前,失去兴趣。在现实音乐教学中,比如“顿音”这个符号,书上对它的解释是,表示在唱时应该短促、轻巧且富有弹性。这个解释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对其作用和应用自然也就无法提起兴趣学习。如果教师不把“顿音”的教学停留在其干涩的定义上,而是从实际演唱角度出发,做出示范,在出现顿音时停下,并做出相对夸张的表演,让学生在笑声中正确掌握顿音的特点和应用方法。有关节奏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节奏课上,就某一拍子的学习,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随身物件,有节奏地摇,使物件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并让学生跟着发出最基本的音符,符合着这个声响,学生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节拍,同时也让他们知道,音乐于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即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音乐的乐趣。

二、注重感情和音乐的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也是人们对一件事物最基本的感情和态度。而音乐是人们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最容易带动人们情绪的一门艺术。所以在现实音乐教学中,情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音乐欣赏能力。在音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投入深厚的感情,并要熟悉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境。比如教师在讲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可以告诉学生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原本是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的。后来,贝多芬因讨厌拿破仑无限扩张的行径,所以又把这首曲子改名为《英雄交响曲》。教师在这样的讲述中,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正如我们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了解了贝多芬的经历――在听力丧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创作,才能真正体会这首曲子的内涵――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一定不要忽视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

三、灵活应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在新课改后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它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在音乐教学方面主要是老师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首先,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相互帮助、沟通和交流。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启发彼此,开拓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最终提高音乐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在分组教学中,可以让不善于交流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集体中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展现自我和认识他人。其次,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总之,合作学习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也为其自身潜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在现实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音域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从而在演唱时给他们指定不同的任务。而且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音色优美的学生,配以适当的音乐让他们进行表演,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四、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也同样适用于音乐教学。因为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易懂。老师在音乐教学时,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情、景、和声充分融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五、结语。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能真正做到用心去感知音乐、领悟音乐和享受音乐,从而使其在美妙的旋律下得到全面而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桂云.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子(上中旬),,(11):252.

[2]郑丽新.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现代交际,,(10):159.

[3]韩小红.浅谈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5):49.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适时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它是一项以点带面的改革,即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水平课程;以整体教学内容改革为面,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科学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是建设好精品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部提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明确目标,揭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与丰富内涵。首先,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众多高水平课程中优势比较全面、特色比较明显的课程。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推出了一系列有关课程建设的重大举措,课程建设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目前推出的一批精品课程,是多年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的全面总结。从另一方面讲,精品课程分别代表国家、省、校三级层次的水平,某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其次,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课程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不同的特色。精品课程评判标准必须科学地、完整地反映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随着认识的逐渐加深和对课程要求的不断变化,其标准也会随之发展变化。而且任何一门精品课程都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成果、适应新形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第三,它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即目标定位的多样化,创建模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多样化是独具特色和教学创新的必然要求。统一标准和模式不仅不会产生高水平且多样化的精品课程,同时也与多样化人才培养要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受到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和社会需要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是实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精品课程代表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对推进学校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正是希望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各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推进教学资源共享为原则,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教育部明确强调精品课程重点建设的七个方面,是对精品课程的系统和全面总结。纵观这些措施可以发现,它们始终是围绕一个根本目的,即提升教学质量。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能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它需要教师着眼于现实建设、着眼于未来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改进方法,使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要求高校在思想上认识精品课程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在制度上形成良性机制与有力保障,在管理上应用现代化手段,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研究,在配套工程上形成配合与支撑。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声乐艺术是音响艺术、抽象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发声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遵循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原则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教学;思想;歌唱。

声乐是一门以人声为载体的音响艺术,我觉的首先它很抽象,它不同于器乐表演艺术是依赖人演奏的水平和不同的乐器来进行的,在教学上是有较系统的理论的,遇到技巧也是能“看的见”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般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加上学生能够刻苦的练习,一般会取的较好的效果,而声乐就较为抽象,声乐的乐器就是歌唱者本身,它需要全身的共鸣腔体及气息,通过耳的功能去听,去感觉分辨,借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从而找到一种不单单是靠嗓音支撑的声音,而是一种圆润、明亮优美的歌声。通过学习、教学,我认为学习声乐,不走弯路,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它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引导学生正确发声,学生一定要努力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逐渐地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在发声前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使大脑机构首先进入歌唱状态中,想在做之前即发声必须从思维开始,同时刻苦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训练,才能走上正确的声乐道路。在声乐教学中,有的学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上课时有老师的纠正和指导,唱对了,但下课后自己唱时就感觉不对,唱的不好,后来我明白了,这种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和对发音的正确规律性的'掌握不够造成的,所以声音时还时坏,自己把握不住,无法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后来在上课时我注意让学生听,唱对时是什么感觉。记住这种感觉,下去自己练习时找到这种感觉。

1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曾经说过:“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正确的技术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条件,发挥他们声音的特色,去开拓他们各具特色的歌唱艺术道路。要做到和做好这些并不容易,我认为要每天进行训练才能取的好的效果如:

1.1每天进行一定的时间的闭口和张口哼唱练习,增强声音的高音位感觉。音域保持不高不低,太高会引起各种肌肉用力,失去练习意义。气息应保持垂直、集中、通畅,声音的感觉在鼻腔以上。

1.2深呼吸练习。在深吸一口气后,舌头自然平放舐在下牙,用吹灰动作把气缓缓呼出,注意发声时口腔内各部位不要用力。这样既练了呼吸,放松舌肌,并使二者动作协调。进行练习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要半音量唱,要严格控制音量,不然喉头又会呈僵硬状态。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坚持去做,确实很有效。

1.3注意歌唱者的读字问题,当我们掌握了发声和运用发声器官的技巧之后,在读字方面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歌唱的位置来大声地、带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只有正确的处理好读字吐词才能达到真正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其他学科的师生关系更为密切,是一种一对一的上课形式,师生间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国声乐教育大师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所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学生音乐基础、文化修养、理解能力、性格以及听觉等都不相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条件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嗓音条件、理解能力、程度高低等方面依据个体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要求和施以不同教学经验,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样教学才会有效果。

3形体表现技能是唤起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都十分看重形体举止的作用。卡鲁索认为:“一些人似乎具有敏锐的智力、灵活的头脑、也有优秀的嗓音,但是缺少大艺术家必不可少的舞台上的吸引力和一定广度的音乐知识。往往这一缺点在他们的举止中如此清楚地表现出来,有时我在他连一个音还没有来得及唱出之前就对他说,他的努力是徒劳的”。所以形体动作不单是表达感情、体现意境、塑造形象的有力手段,它同时也是唤起内心情感的有力手段。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课堂上唱的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或走上舞台表演时,紧张呆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而动作表现力丰富、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舞台上就可以发挥自如。所以平时在课堂上,老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课堂练声要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来帮助身体歌唱,并强调歌唱的表演性。协调准确的形体动作,能够唤起相应的内心情感,情感的投入可以免除精神的紧张,心、声、身的良好协调状态,才能获得整体的艺术效应。

总之,声乐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是最能直接抒发人的感情的一种表演形式。同时声乐教学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声学、声乐、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声乐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建立整体的学术构架到形成教学的规范,都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样需要我们从事声乐教学的同行们不断提高自身演唱及教学水平,将所学的新老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学生服务,把学生看成金子,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总结出更有效果、更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原则和新的教育思路,来更好地完善声乐艺术。

参考文献。

[1]孔令华.《声乐入门》[m].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薜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3]薜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4]张效中、李宗堂.《声乐研究与实践》[m].中国文联出版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状况,因此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接受教育的状况,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幼儿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几点方法策略分析。

幼儿教育时期是幼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面临着一次转折,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开始步入学校,开始真正的接受人生教育。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幼儿的一个过渡期,所谓过渡期就是幼儿从家到学校的一次过渡。幼儿在步入学校之前完全就是一张白纸,幼儿以后往哪个方向发展靠的是教师的指引和指导,因此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每一位教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幼儿教育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孩子以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中不断实现教育变革,为幼儿教育课堂引入更多新的知识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转变教学结构,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以促使幼儿全方面发展。

一、游戏与教学结合,提高参与性。

幼儿时期的学生还只是一个初学者,更多的是一个孩子,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善,学习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缺乏的是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不能积极主动。幼儿融入到幼儿教育活动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不是说所有的幼儿都可以很好地、很快地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都需要经历一个关键时期。同时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尚不成熟,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不熟悉,因此好奇心更重,并且幼儿不能长时间在课堂中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被外部事物所吸引。教师综合分析幼儿的这种心理和天性特点,并结合幼儿自身的学习状况,把游戏教学模式引入到了幼儿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很好地改变幼儿教育教学状况,对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游戏活动,在课堂开始之前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就像可以让学生之间玩一个手心打手背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学生一人伸出一只手,通过石头剪刀布的形式决定出谁的手在上面,谁的手在下面,手在下面的学生要尝试着打另一位学生的手背,而另一位学生则通过自己的判断不让他打到自己的手背。当手在下面的学生通过尝试却没有打到对方的手背时,则两位学生交换位置,如果通过尝试可以打到,那么游戏继续。通过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活跃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进行游戏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与教育结合,渲染学习氛围。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给幼儿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的可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更多幼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共同渲染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结合,实现了幼儿教育中的一次创新,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教学内容上的创新,通过这次创新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知识内容,这也是幼儿教育革新的重点方式。多媒体教学模式还顺应了幼儿天生爱玩、喜欢看动画的特点,抓住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那么无疑这个教学活动是成功的、是高效的。比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在课堂中播放一些儿歌,相信大部分的幼儿都在自己家中听过儿歌,甚至还可以跟着多媒体进行唱歌。那么教师可以给幼儿放一些幼儿都很熟悉的儿歌,并且让会唱的幼儿跟着唱歌,相信很多幼儿都会在这种环境下手舞足蹈,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一些儿童动画,幼儿学生都喜欢观看动画片,都会被其中绚丽的动画所吸引。教师这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下《超级飞侠》中的动画片段,然后在提问幼儿,如果超级飞侠会给你送一个礼物,那么你希望是什么礼物呢?很多幼儿都在课堂中积极发言,有的幼儿想要一个玩具,有的想要一些吃的,还有的想要一个大蛋糕。通过给幼儿播放动画,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共同渲染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与教学结合,扩展知识面。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课堂中有限的教学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把幼儿学生带领到学校外面,见识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将活动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扩展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生到户外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户外学习活动,学校周围有时候会开展一些趣味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就像学校周围还有一些机器人技能大赛,就是他带领学生参加这些比赛时,即使不能很好地参与进去,观看一下也很好的。有些人可以通过观看了解一些基本的机器人知识,掌握一些机器人运动的基本原理,被机器人炫酷的动作所吸引。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进去,对机器人相关知识也更加关注。谁说他们参与进来可以学到更多的系机器人知识,对机器人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其他的一些技能活动,就像一些简单的知识竞赛,以及一些节日的盛大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或多或少可以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让幼儿在活动中取得成长。总而言之,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加以运用,有效地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学前儿童游戏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林珊珊.兴趣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小w时代,.。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学生却没有选择权,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而体育课程时间也都以提高中考体育项目的分数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致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体育教学授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方面,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和体育教育有关的书籍,保证在教学时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做到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另一方面,学校应转变办学观念,不能一味注重主科的发展,要兼顾体育教学的发展,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培训与进修。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充满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与活动中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应抓住中学生好奇心较重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根本落脚点,选择的内容既不能过于浅显,也不能过于深奥,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展示自己在体育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才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成功性喜悦”爱上体育学习。此外,要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多给予赞美。对一些具有体育特长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秩序体育教学通常由课前热身、教师示范与讲解、自由锻炼三部分组成。由于体育教学灵活性较强,许多学生都把体育教学看成“玩”,缺乏一定的课堂纪律性。此外,在体育课堂上,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在示范与讲解之后,便放任学生自由练习与活动,学生也未意识到体育对自身的重要性,使得体育课堂变得随意、散漫而缺乏组织纪律性。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应端正自身态度、严格治理,并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同时,做到课前、课后的点名,遇到违反记录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分层教学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体育能力和体育特长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次教学法的使用。积极了解不同学生的身体差异以及体育特长,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教育在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体育与智育的同步发展。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需要读懂这门语言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语法知识,而创设学习情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举措。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灵活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下学习到英语知识,并更好的应用这门语言。如在进行对话讲解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创对话情境,通过自己的表演表达对话内容,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印象,也会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体现出语言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效果,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达到最佳的效果。如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其视觉听觉效果俱佳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能力,并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恰当的设计情境,并运用艺术形式,力求英语课堂情境的灵活多变和重点突出,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修养。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当前教学工作中要求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老师的作用依旧不能够忽视,要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为此,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硬性举措。具体来讲,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和学校的整体建设相结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选择最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并紧跟新课改发展的需求,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环节不放松,为教师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环境。作为老师本身来讲,则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广泛涉猎,增进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经验,这样在引导学生和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的教学工作必须要实现认知、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的`创新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求知欲望的满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挖掘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欲望,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层层深入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学习小组,教师成为每个小组的指导者和观察者,而学生是其中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每个学生的团结合作,解决英语问题,这样能够更好的鼓励学生,不仅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空间环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成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成人教育学校应深刻反思阻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材缺乏成人特色、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管理滞后、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注重内涵发展,多措并举,树立生我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监控,创新教学方法,高度重视教学服务,缓解学员工学矛盾,切实提升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经济时期的到来,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必须承担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社会紧缺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责任,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一、新时期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成人教育大多没有专职教师队伍,只能聘请其他院系教师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都有本职工作,很多是为了“赚点外快”才愿意为成人教育上课。兼之授课时间是在周末,很多优秀老师,也不愿牺牲个人时间来授课。很多成人教育学校都以职称、资历、课时为标准,为授课老师支付课酬。这种单一化的课酬支付方式,忽视了教师能力表现及所付出的成绩,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甚至不备课,完全照本宣科,毫无成人教育教学特色。这种“填鸭式”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常常不来上课,或来了几个人也不认真听讲,这更影响了教师授课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有些教师就完全不讲内容,只和学生“话家常”,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二)教材缺乏成人特色。

为减少备课工作量,成人教育授课教师多采用全日制教材,多讲理论,缺乏实践性,对学生工作作用不大。成人教育课程普遍课时较少,全日制教材无法在短短几个周末系统讲完,学生学了点没用的皮毛,更不愿来上课。

(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新时期,成人教育生源已大幅度萎缩,部分学校为维持办学规模,不顾质量,见人就招。盲目招收不合格学生,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来自不同行业岗位,知识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填鸭式”照本宣科,完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积极性。

(四)教育教学管理滞后。

很多成人教育部门忽视成人教育管理,未能配备专业教学管理人员,任由一些不懂管理的人在教学管理中“滥竽充数”,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成人教育教学管理长期滞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很多成人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教学管理人员升值加薪机会少,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成人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五)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教学方法先进与否,往往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很多成人教育学校忽视教学方法创新,普遍沿用传统单一化教学方法,教学格式化,年年都这样教。教师从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反正照本宣科即可,上课就来,下课就走。教学方法的落后,已成为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大难题。

新时期成人教育要赢得长远发展,务必要多措并举,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教学管理,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生我教学理念。

成人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成人教育教材建设,为来自不同行业岗位的学员提供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服务。成人教育应积极对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人才,树立成人教育办学品牌。

(二)不断加强教学监控。

教学质量关系着办学的成败,成人教育应紧抓质量管理,强化教学过程检查、评估。其一,加强教务、班主任业务培训,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其二,严把任课教师选聘关,组建结构稳定、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其三,加强教学过程检查及评估,不定期安排听课、检查及考评;其四,规范考试考查,树立优良考风。

(三)高度重视教学服务。

成人教育学校应积极优化人员配备、师资建设、办公环境,加强教学服务,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其一,组建教学服务团队,配备负责人、管理人和技术员,出台考核培训制度,强化岗位培训;其二,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学科知识技能培训;其三,加强招生宣传,严把入学考试关。其四,因材施教,对接学生岗位需求,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学有所用。

(四)缓解学员工学矛盾。

成教学生普遍面临工学矛盾,这就要求成人教育部门加强班级管理、畅通信息咨询渠道、努力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其一,配备专职班主任,设立班委会,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其二,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建立qq群、微信群等;其三,定期开展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四,创建奖惩制度,开展评优评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办学需要理念,教学讲究方法,得方法者,往往能事半功倍。成人教育要提升教学质量,务必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传统讲授教学,增添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教学等新方法,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多维辅助教学,走多元化教学之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有所成。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实践、创新能力。从国家开始实行大学教育双轨制,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就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在大众型高等教育的形势下,部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人才的迫切要求[1-3]。食品化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食品中主要组成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化学变化对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影响[4-5]。食品化学实验,是通过各种实验手段直接观察及测定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的物理化学变化,不但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基本原理和基础设备测定食品中主要组成成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找到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进一步实验,确定不同成分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更完善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食品化学实验课程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基础设备操作能力及研究开发能力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优化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1.1实验内容的优化。

以往韶关学院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实验内容少,过于片面、基础,主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有食品成分的提取、主要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例如食用果胶的提取、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花青素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等。这些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提取方法、了解不同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这些实验不但所涉及的内容过于简单、片面,而且实验模式也不够全面,均属于验证性实验,完成这些实验操作只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实验原理的认识。食品化学实验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全面、形式多样化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和教学内容,我们在的食品化学实验中增加了一些有关碳水化合物、脂质和酶等相关实验,包括“粉丝的制备与质量感官评价”、“酶促褐变及其预防”、“油脂水解、皂化实验(肥皂的制作)”等实验。同时,将验证性试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有机结合,学生不但可以通过验证性实验熟练基本实验操作,还可以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锻炼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粉丝的制备与质量感官评价”,这是按照设计性实验来安排学生完成的一个实验,只给出实验课题、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和考核目标,而具体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原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的选择和结果分析评价均由学生独立完成[6]。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对学生全面、深刻了解食品化学知识和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

韶关学院以往的实验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教师提前配置好试剂、准备器材,授课时结合理论进行简单讲解和操作示范,然后对学生操作进行指正和引导。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完成任务,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填鸭式教育灵活转变为引导启发式教育。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设定题目,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知识改变生活。比如通过“粉丝的制备与质量感官评价”和“油脂水解、皂化实验(肥皂的制作)”两个实验,可以简单运用食品化学知识生产日常生活中吃的、用的产品;另外通过“酶促褐变及其预防”实验,可以清晰的认识“为什么土豆一切开就变色,如何才能预防或减轻它的变色”等。第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将30名学生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实验之前依次安排各小组中的1名学生,实验教师每次协调引导5个成员参与试剂配制、仪器的准备等。让所有学生都学会整个实验流程,培养他们如何计算实验耗材用量,如何精确配制和标定试剂,如何科学进行实验,减少实验材料的消耗等。第三,结合问题导向学习法做好引导启发式教育。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又称为基于问题的提出,逐步思考、配合引导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7],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准备实验和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写实验原理和步骤的同时,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的讲授过程中,重点围绕学生所提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多提问题、提好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解答问题,不能单纯的给与答案。比如在进行“酶促褐变及其预防”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给果树进行漂烫,教师不能简单的解释为防止酶促褐变,可以从酶促褐变原理出发引导式提问学生,得到酶促褐变的原因是水果、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受空气的入侵和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确定酶促褐变是由于多酚氧化酶引起,然后从漂烫工序、水的温度和如何使酶失活去引导,进一步得知漂烫可以使切口隔绝氧气、可以使多酚氧化酶失活。这种问题导向学习法和引导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摒弃死记硬背的习惯,达到授之以渔效果,而不是简单的授之以鱼。第四,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在实验进行中穿插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不拘于标准答案的框框,做到答案有理、全面、多样化。

1.3实验条件的优化。

软件设施提升的同时,硬件设施也必需跟进,不能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因此对实验条件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实验基础设备台套数应配齐,并要求及时更新换代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近年基础设备虽然新添置了不少,但是还不够齐全,例如因带扫描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套数不够,使得在进行“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ph值对花青素色泽的影响实验时,不能完成最大吸收波长的转移特点的分析。另外,在实验室增加投影仪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仪器设备的flash动画和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对实验的规范操作和仪器使用有直观的认识。第二,应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和数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场地。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7]。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几个学生助理,让学生助理辅助实验室开放,并给予自主学习的学生必要的帮助,同时给学生助理适当的经济补助。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满足实验室开放需求,也可以减少教师负担。第三,可以通过增加实习机会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院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在食品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机会,如到附近的饮料厂、啤酒厂和质检所等企业和单位实习通过实习学生会发现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实验技能和设备操作能力,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也可以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实用性。

2量化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量化和严格的评分标准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同时,能够很好地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实验教学的考核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有别于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食品化学实验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40%)和考试成绩(30%)三部分。然后对每一部分都进行细化和量化,并且均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实验课堂表现、实验卫生处理;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实验报告界面;考试成绩主要涉及实验原理理解、实验现象解释、实验方案设计等。另外,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以在课程期末安排实验技能大赛,比如韶关学院举行过“巧妙应用食品化学性质制取生活所需产品”、“食品化学现象解释大赛”等竞赛,这些对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食品化学实验相关知识很有帮助。

3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改革实践,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实验预习情况良好,能够很好的吃透实验原理,明白实验目的和内容,还能很好的提出实验疑问。同时也能主动的去学习实验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基本操作。另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引导启发式教育,学生们渐渐地养成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食品化学实验改革的过程中,使整个食品化学教学团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团队教师的信心和动力。韶关学院将再接再厉,根据教学条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在本文中我所说的主要是音乐学习能力。什么是学习能力呢?所谓学习能力指的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最大限度地领会和掌握学习材料,使掌握知识简单化、快速化的活动方式。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呢?笔者总结几点如下。

一、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聆听音乐和歌唱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表现音乐。歌曲《大海啊,故乡》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歌唱艺术的实践,有三位学生进行了独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进行了小组唱。女生齐唱一、二乐句,男生齐唱三、四乐句,五、六乐句男女生齐唱。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不但使学生的演唱进行了实践与展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对祖**亲的深厚感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室变为舞台,让他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愿望。

二、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

想要准确表达一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光有热情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准确地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和挖掘作品,对全曲展开分析,由最初的感性了解深入到理性的分析上去,由最初的感知情感发展到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全部思想实质,从而达到一种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歌词语言能力的培养。

歌词语言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歌词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师必须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下面以舒伯特的《冬之旅》为例,《冬之旅》的歌词由德文写成,德文从发音上来说比我们中文要简单得多,它的发音有明显的规律,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对语言的把握要十分的到位。对于德语的咬字,我们在演唱和朗读的时候,那些连在一起的单词千万不能断开读,因为歌词是诗歌,因此也要注意句子不要随便断开。这样音乐句和语言句才能配合得好,更加融为一体,朗朗上口。在德语中,因为语种和诗歌的原因,歌词带有一定的诗歌韵律。尤其是在某些特别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单词和整个句子的“顿”或“藕断丝连”的感觉。一般情况下,乐句和文学的分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掌握原文的程度有限,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注意尽量要求他们认真地把语言演唱得靠近原文的风格就可以了。启发学生在演唱时根据歌词的语境,仔细研究,结合合理的换气,把握歌词语言的韵律,这样才能不会破坏乐句的完整性,从而使演唱的作品更加动听,更加富有韵味。

四、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做引导性、示范性的剖析音乐元素及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这样,便于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音响的形象特点、领悟音乐情感内涵,并有助于丰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假设根据四种三和弦的音响色彩差异,将四种三和弦比喻为四季,以便于学生对于三和弦的感知从抽象到具象,最终到达“想象”的境界。对于高中生来说,带着这样的“想象”来进行音乐学习、表演甚至创作等行为,较有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掌握并使用这四种三和弦。

笔者认为,像这样具有想象性、引导性的音响色彩分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的应用强调了逻辑智能――音乐分析能力的作用,它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才能对音乐表象进行拆分、肢解,了解乐思、乐汇的进行规律,理解音乐内在的含义,并对其形成联觉、加以想象。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建立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总之,音乐学习能力有了发展之后,学生便会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产生一种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成功体验,将会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对音乐学习充满自信心。这个时候,便会自觉地总结自己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思考自己学习成功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追求更多的成功体验。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声乐课教学在整个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普遍对于声乐课教学提不起兴趣,纷纷感到枯燥乏味,导致中专声乐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加快声乐教育教学改革,使中专声乐教学更加多元化,通过各种手段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声乐课的积极性。本文将从开展多元化中专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别从课程设置、声乐教学流程改革、合作教学以及多元化评价等方面论述如何具体开展多元化的中专声乐教学,以期能够为一直以来效率低下的中专声乐教学提供有效参考,进而确保中专音乐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中专院校之所以会开设声乐教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使教育类专业学生能够学习到必要的专业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对中专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探索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育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声乐是一种强调技巧性和实践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就意味着,要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靠教材知识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实现,因为文字描述往往很难使声乐艺术的内涵得以全面展现的,中专生也往往难以理解清楚,不利于声乐知识的传授。此外,声乐表现力不仅取决于学生先天条件、领悟力和表现力等,还有赖于声乐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言传身教,这样才有可能学好声乐。目前,中专生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要想确保中专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我们声乐教师能够把握当前多样性的实际,开展多元化的声乐教学课程,让中专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进而确保声乐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在现代高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思想,积极的将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寻找最适合现代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寻找到最好的、提升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现代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现代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拓宽教学的内容。换言之,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看到更多的风景、见识更多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受到良好的熏陶。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书本知识的教学以外,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入现代流行音乐进行到课堂中,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能够保证学生见识到更多的风景,保证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当前阶段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需要我们首先改变教师的思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然后才能够尝试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方式,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相关领域的知识教学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其他内容的教学,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具体情况,此外就是还可以对音乐的内涵和作品的思想进行赏析,在这个过程中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确保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教学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加习惯于使用强制性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处理知识和学习内容。这样的要求会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比较消极的印象。不少学生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严重的影响到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我认为教师应该打破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思考,只有在思考的时候学生才会成长,才会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书本知识的内容的教学以外,还可以尝试将民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民歌教学,教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民歌的魅力,让学生去体会到音乐的核心的魅力。同时,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应该重视学校范围内的校园文化的构建。学校应该积极的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富有趣味性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够切实保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注意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同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运用这些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让学生相互竞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帮助、引导学生去思考彼此之间的学习情况。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实验,通过试点找到教学模式的不成熟之处,然后进行调整和改进与提升教学模式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我认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具体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也在于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指导思想的创新,这些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要通过这样的模式,才能够比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成长,解决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在实际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还应该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收集资料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就是才能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创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总结:在现代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注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中去寻找最适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高中音乐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好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银红.浅谈优化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11):64.

[2]廖华年.浅议高中音乐教学的优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中专声乐课一直都是上大课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声乐基础理论、发声技能技巧等,集中时间通过从点到面地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缺点在于教学时间和内容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大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很难发现个别同学的问题,比如说,在集体发声和演唱训练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教师无法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在音量、音准和发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质挖掘不利。因此,可以尝试采用“大班课—小组课—个体辅导课相结合”的声乐教学模式,这里所提到的大、小以及个体课的有机结合,就是指对声乐课进行全面统筹,并将全部教学内容在大、小课上进行合理分配,发挥大、小课的各自优势,促进声乐教学效率提升。小组课指的是根据班级同学基础条件以及个体特点等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教学小组,实行差别化、有针对的指导与训练。比如说,部分同学要么因为基础条件差、性格比较内向,歌唱时往往紧张而羞于开口。时间一长,会逐渐拉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并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如果教师将其放在一个组内进行教学训练,能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发声和演唱,敢于突破自我,树立自信,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声乐学习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通过实施小组课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及时弥补短板,并做到对症下药。在声乐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除了可以采取小组课教学外,还可以采取个体课辅导的形式,实现大班课、小组课以及个体辅导课的相互融合。

2.2合理采用个体辅导课,深入挖掘学生潜质。

采用个体辅导课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通过与学生间的微观交流,了解学生个体特征,挖掘学生潜质。比如说,有的学生有良好的声音条件,音色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那么就值得发掘其内在潜质。如果发现学生在通俗演唱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声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培养,以发挥其个性。也有一些学生自身有着很好的美声或民族唱法的条件,但是为了追赶潮流,总是倾向于演唱流行歌曲,但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陷入限制自我发展的怪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定位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个体辅导课中进行重点训练和培养。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为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比如参加演出或者声乐比赛,通过这类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声音特点和优势,并继续向更高目标去努力,这样既能顺利完成学校教学计划,也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以适应今后的实际工作需要。

2.3加快声乐教学流程改革。

在推行声乐课改革的过程中,我校为了适应学生就业需求,增加了实践课教学内容,将原来学习声乐美声、民族歌曲“一贯到底”教学计划改为原声乐课,采用教师教歌,学生学歌的流程,也即听赏—练唱—创编的流程,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习、创编、表演歌曲。在声乐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生主体性发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已学的舞蹈、教程与教法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声乐课上来,并通过“汇课实践表演”等形式,为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也应扮演好点评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点评,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编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4利用合作教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意识是教学所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中专声乐教学也是这样。所谓的合作教学法类似于集体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个体性作用和集体性得以发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合作教学法,小组内同学之间能够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既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声乐学习中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意识。与此同时,中专声乐教学强调实践性,学生只有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才能体会和感受到音乐知识与情境,因此,作为中专声乐教师,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一,中专声乐教师应将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人员4~6人。第二,中专声乐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小组学习内容。第三,中专声乐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设计相关歌曲,让他们进行表演,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比如说,在讲解《我和我的祖国》时,声乐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演唱,然后让全班同学共同演唱,再选一位学生领唱歌曲的一部分,其他同学合唱剩余部分,还可以根据小组学习的形式为不同组设计不同的表演动作,还可以由师生一道来讨论如何进行歌曲合唱,比如说,由教师担任指挥,各组分别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然后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歌唱方法使歌曲的什么形式得以改变,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出是歌唱形式的改变,班级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可见,在这种合作学习氛围下,不仅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增强,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表演力和演唱能力。

2.5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声乐教学模式与理念时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此情况下,要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声乐教师应当利用好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经常能够体验成功,并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化的,即应当包括学生自己、声乐教师、校外导师以及行业专家等构成,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对声乐教学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示范,并由组内同学或教师进行鉴别和评价,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评,能够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结束语。

综上论述,声乐教学对于中专音乐教学来说意义重大,但是现实状况是,中专生大多在中考中失利,是众人眼里的“三差生”,其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我们作为中专声乐教师,必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结合学生基础条件和现实状况,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掌握声乐知识要点,进而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其今后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李玉娇.中职声乐教学方法多元化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10).

作者:张蓓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功能、目标和方法等课程的基本定位。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分析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内涵和意义之外,笔者还将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及教学水平等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音乐活动是融歌唱、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为方式。音乐教学正是从培养学生感受美这点出发,从而引导学生们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不只是向学生进行一些识谱、技能、技巧和音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感知、实践、审美、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用美的音乐,美的体态、美的情境感染人,从而达到对学生音乐体验、音乐想象力的培养。”为了贯彻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笔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各种教学手及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扩大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其实质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下面着重谈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内涵。《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阐述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新课标中看出“审美教育”是一种音乐美的回归,它否定了以往音乐学习偏离生活实践及情感世界的这种情况,并通过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正确贯彻实施教育方针这点上来看,音乐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音乐教育的功能上来看,音乐教育有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先突出审美功能,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要途径。从这点上来看,美育在传统的概念上就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需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情感体验的和机会。

音乐作为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学科,不仅仅是用来娱乐学生,或是让学生学会唱歌,它更是一门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和培养学生给方面的能力的学科。一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想像中产生审美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在音乐中发现美的兴趣。此外,学生们在聆听音乐、表达音乐和创设音乐的过程中,置身于音乐美的意境之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进入音乐联想、想像的境界,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真正的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能够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审美实践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中的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把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地让学生学会审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美和创造美。

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音乐教育在提高与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特殊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更好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音乐审美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代以来,强调音乐审美教学,已成为当今音乐教学所应追求的首要目标。在如何把音乐本质还给学生,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问题上已成为广大音乐工作者的任务。为此,笔者作了以下分析。

(1)分析音乐教材,挖掘审美因素。

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情景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好的歌曲教材还应具备“动听”、“好唱”的特点,只有具有优美的曲调,才能具备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甚至百唱不厌。比如《理发师》这一课,大部分教师都从律动学习入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之美,而少部分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现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对这首歌曲的进一步理解,以歌曲中的感叹词为突破口而进行歌词改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发充分扬和深入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溶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