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獾的礼物教案与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礼物(优秀6篇)

时间:2023-09-28 20:47:14 作者:雅蕊 獾的礼物教案与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礼物(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礼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大班数学分礼物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教案来自:.]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商量一下,看看自己有什么打算。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礼物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所分的两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幼儿用书第1页小橡皮图卡8张,记录单,双色花8个(正面为红色,反面喂绿色)

活动过程:

幼儿操作活动

分橡皮

翻片片

老师将8个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动前面的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幼儿说出每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每次翻出的都不相同,最后找出相像的两组,并用标记记录下来(记录单幼儿人手一份)

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

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哪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活动反思:

《分橡皮》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8的分合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根据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我把翻花片的活动安排在了第一环节,重点解决“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和“相像的数字共有几组”的目标。果然幼儿有翻花片的多次操作经验,速度非常快,很好地达成了这二个目标。在第一次幼儿对8的分合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出又对又快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分橡皮的操作与记录。在操作前,还让幼儿说说想到了什么方法。通过个别幼儿的交流,暗示全班的幼儿可运用交换的规律进行操作与记录。果然幼儿又有很好的表现,既有用交换的办法记录全部7种分合结果的,也有只记录4种的。当在交流只有4种方法的幼儿记录单时,我让全班的幼儿一起根据想像的原则,说出了另外3种分合的结果,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当然幼儿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我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认知水平略低的幼儿只要能完成8的分合就可以了。

在活动的开头出示8个花片时,我让幼儿说说有几个花片,是怎么知道的。感知数量虽然不是大班下学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这样的小环节里自然的复习一下也未尝不可。第一个站起来的幼儿说是用6+2的方法得出来的,有幼儿说是用4+4的方法得出来的,有幼儿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幼儿说二个二个数的,也有幼儿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看来,每个幼儿都用适合自己方式感知到了数量,也通过交流,幼儿知道了感知数量的多种方法。

中班健康教案蛋蛋礼物反思

设计意图:

各种蛋类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食物,对幼儿来说非常的熟悉,但是幼儿接触到的是煮的,幼儿很少会去过多的注意蛋的外型特征,内部构造、种类、从那里来的等问题,中班时期的幼儿相对于小班时期操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对一些事物产生好奇,经常的会问为什么?产生探究的欲望,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在玩蛋的过程中发现蛋的外形特点,了解蛋的构造。

2.了解蛋的营养价值及对身体的好处。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点准备: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即了解蛋的构造。

活动准备:

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你们一定想知道它是谁吧?现在闭上眼睛,用你的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是什么?老师出示鸡蛋(装在一个盒子里),小朋友摸完后,把它记在心里,一会告诉老师好吗?幼儿摸完后,老师提问:

师:你们觉得它是什么?

幼:鸡蛋

师:小朋友真聪明,它就是鸡蛋,老师出示鸡蛋。

1、认识常见的蛋

小朋友见过鸡蛋,你还见过那些蛋呢?让幼儿说一说,在幼儿说的基础上,老师给幼儿分发鸡蛋、鸭蛋、鹌鹑蛋后,分别拿出他们让幼儿说出名字。

2、说出常见蛋的特征

师小结:这些蛋都圆溜溜的,摸上去光光的,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有的大,有的小,鸭蛋最大,鸡蛋比鸭蛋小一些,鹌鹑蛋最小,而且蛋皮的颜色也不一样,鸡蛋皮有的是红的,有的发白,鸭蛋皮光滑,有蓝绿色,有的是白色的,鹌鹑蛋的皮有点发绿,皮光上面还有黑白的花纹。

我们认识了鸡蛋、鸭蛋、鹌鹑蛋,你们知道这些蛋的蛋皮里面藏着什么?老师先让幼儿说,

师:你们说是蛋清,有的说是蛋黄,现在老师把它打开,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老师先后打开鸡蛋、有的、鹌鹑蛋,幼儿观察。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蛋清和蛋黄。

老师打开这些蛋,你们发现什么了?

师小结:每个蛋里面都有黄黄的,圆圆的,这是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是蛋清,

但是它们煮熟后还是这样吗?老师拿出正在煮的鸡蛋、鸭蛋、鹌鹑蛋,剥皮后幼儿看。

小结:这些蛋煮熟后,蛋清和蛋黄分别凝固在一起,蛋清变成了白色的,也叫蛋白,蛋黄还是黄色的。

1、了解蛋的营养价值

师: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蛋吗?幼儿说一说。

幼:有营养。

师小结:这些蛋里面有很多营养,它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黄还可以补钙,但是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还要记得没有煮熟的蛋,里面有细菌,吃了肚子会不舒服,还会病。

2、了解蛋的吃法

师:你们知道它们除了煮着吃,还可以怎没吃?

幼:炒着吃……

师小结:我们最常吃的是鸡蛋,它除了这着吃,还可以炒着吃,蒸着吃,还可以做汤吃,

那蛋除了这样吃,还能用来做什么?你还吃过哪些用鸡蛋做的食物?

小结:鸡蛋还可以用来做蛋糕,做饼干等。

活动反思: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朋友们都很熟悉它.我想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启发探索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对蛋能有更深的认识,并且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开始时,我用简单的语言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对整个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完整的活动,幼儿看了、摸了蛋,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通过现场打蛋、剥蛋,让幼儿观察蛋的内部构造,幼儿热烈的讨论交流,将自己的经验直接说出各种蛋外形特征。幼儿积极动脑分享经验的同时,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的年能力。

大班数学分礼物教案及反思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灵敏性。

各种各样的贺卡、铅笔、贺卡若干。

1、新年老人悄悄地来了,我们跟着新年老人的脚步,进入了20xx年,你们开心吗?

2、新年老人要和我们来做个碰球游戏,你们高兴吗?交代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是几。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3、新年老人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呢!教案网我们一起来摸一摸。你们看!是什么呀?

贺卡!只要你把贺卡上面的算式题都做出来,新年老人就把贺卡送给你了!

4、小组活动。

交代活动规则,幼儿操作。

出示放大的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讲讲是怎么完成这份作业的。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班数学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数学区:

(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