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14:16:35 作者:翰墨 2023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觉得太吃力,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34+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4里面又3个十和4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6个一,就是36,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接着提问:“为什么4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看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4加20就很容易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4+20=,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4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4加20要先把3捆和2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

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初步走上轨道,但最近却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没有以前高了,或许是自己少了学生刚入学时那份呵护学生积极性的举措,比如发言积极的奖励贴画,带着热情洋溢的笑脸给学生上课,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在本节课中,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加上课件的引用实际效果好一些。

师:新学期来到了,爸爸妈妈一定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学习用品。你们看,青青的妈妈也给青青准备了很多铅笔呢!(出示)

师:一共有多少支呢?

生:10支。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象这样满10支我们可以怎么样呢?

生:满十支可以捆成一捆。

师:那这一捆就是几支呢?

生:一捆就是10支。

师:我们就说1个十是10。(贴出:一个十是10)

师:再加一捆呢?

生:20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2个十是20。(师相应贴出“2个十是20”)

认识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2个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这也是本节课的生长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所以本节课始,我通过创设新学期爸爸妈妈给小朋友准备铅笔这一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十”的概念。

课中我虽然注重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又因害怕学生一旦动手课堂纪律差而放弃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小棒,包括准备小棒,这些想法还是不对的,可不能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

认识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上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100根小棒,并且10根10根地捆好。上课时,我先出示1捆小棒,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然后再出示3捆小棒和6捆小棒,让学生说说是几十根,是几个十,再反过来问:“50根小棒要拿几捆,90根要拿几捆?”帮助学生建立起整十数的表象,看到几捆小棒就知道是几十根,听到几十根就能摆出几捆小棒。接着让学生点着成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整十数的顺序,然后我把这十捆小棒捆成一个大捆,引导学生概括出“10个十是一百”。

在教学读写整十数和一百时,我先出示了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整十数,写出来,同时启发学生说出为什么个位写0。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计数器、小木棒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如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从感官上让学生认识整十数。

3、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整十数,有的学生说我家养了40只鸡,有的学生说我妈妈给我买的衣服60元等等。

4、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最后设计的猜数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存在的不足:

1、前半部分教学进程缓慢,前松后紧,导致拖堂。

2、在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时,有个别学生不能就近圈珠,耽误了不少时间,这时教师指点学困生做得不够到位。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

用成人的眼光看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再简单不过了,但在儿童的眼里是抽象的。按照过去的教法,教师教学往往是直奔主题,即教学生学会唯一的计算法则:从加个位,5加3得8,再加十位上的数30,就是38。然后让学生模仿,机械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精确和熟练,便完成了教学目标。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难发现,学生刚开始对35加3的计算方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知道结果是38,但当表述算理时,学生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方法。其实,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已蕴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大部分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了“接数法”的计算方法,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么,就要有意识地去挖掘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经验,说出了各种巧妙的算法,展示了真实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概括出各种算法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比较,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我想以上这些细节的改变,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认识整十数教学反思

从教学过程看,首先注意通过直观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整十数的意义,认识数的组成,具体认识几个十是几十,以求形成整十数的概念。其中认识“一百”做得比较具体,让学生看到“(9个十)再添1个十”是10个十,捆成一大捆是“一百”,清晰地感受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其次注意借助直观体会写数的方法,用计数器拨珠了解几十怎样写出来。这些都是好的做法。

就本课而言,我觉得一问一答式的方式多了。课堂需要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但简单问答式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促进思维的作用,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因为它不需要学生主动寻求、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就没有机会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关成份去认识所学数学知识的属性、本质,去感受知识是怎样生成和发展的。有效的互动是需要提供思维空间的,要特别注意所提的问题要有思维性。要从层次目标出发、围绕知识本质设计问题,使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究、讨论和交流来理解所学内容。这既用于学生学习新知,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除此以外,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加强数数,帮助学生体会和认识数的实际意义。在认识三十、六十时,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十个十个地数十、二十、三十……,分别认识3个十是三十、6个十是六十;学生数数时,不能仅拿出五十、七十,“举起来看一看”,应该要求数出五十、七十放在桌面上,每次都让学生数一数十、二十、三十……,并追问为什么是五十、七十,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几个十是几十”。

2.认识数位的活动再适当加强一些。应该说通过数数生成“百位”的方式是好的。但可以加强一些。在十位上数满10颗(即数到一百)时,不要采用直接说明的方法揭示数位,可以让学生思考:十位上满10颗是一百,要怎么拨?前一位就是什么数位?再根据学生的思考拨珠、揭示“百位”。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右边起第三位为什么是百位,还可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体会由于数数的需要产生了新的数位。

3.写数、读数应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对于整十数,学生已经有了写、读10、20的经验,不必用问答式的方式由老师自己板书写数。究竟怎样做呢?我认为:一是可以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四十、八十、一百,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来,再交流怎样写的,获得整十数的写法。二是写数后应该让学生读数,认数不读数是不行的。可以在写数后,要求学生把写出的数读一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三是适当归纳整十数的写法和读法,使学生明确: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单位直接写0;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0不读。这是以后千以内数、万以内数和多位数读写的直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