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实证研究类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10-08 14:12:22 作者:笔砚 2023年实证研究类论文(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论文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缺陷主要有两方面,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积极性、公共对其风险的认知度。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的风险等级通过测试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以反映,风险水平越低、水利工程建设系统越弱、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越高。基于系统脆弱性视角,引入工程建设的公众风险认知,从社会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能够反映社会稳定风险水平,社会系统越脆弱,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弱,社会风险水平就越高。

1、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脆弱性

1.1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社会风险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工程建设的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与社会敏感性。能够引发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直接风险就是社会风险暴露。非自愿移民的拆迁安置与补偿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从而降低了该区域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并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能够形成风险暴露的就是项目施工的安全,或者是卫生的问题。不是工程建设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即社会敏感性与公众风险认知。能够使区域社会原本的社会状态得到改变就是依靠水利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例如会引发产业的结构被调整,增加人口失业的风险,并且社会环境也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区域社会系统如何影响工程建设,并且影响工程建设的程度如何,都是通过社会敏感性来体现的。

能够体现公众对社会中各种事件的认识和判断就是公众风险认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公众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与支持程度就决定了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公众会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建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损坏与基础设施损坏。同时也会权衡考虑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在以上基础上,才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作出相应的判断。

1.2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的移民安置补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是社会风险应对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越来越强的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才会有越来越强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与社会稳定风险水平就会越来越小。为了使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得到有效的缓解,移民安置补偿与投资是十分重要的。风险应对的最基础的环境,就是区域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社会的`保障能力与社会的控制力。

2、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社会风险就产生了。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就应该对它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判断。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经济的影响,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安全与卫生是最直接的特征,都会引发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暴露。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敏感性是由从业的人口与产业结构分布决定的,是区域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反应。所谓公众风险认知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公众对于工程建设所做出的认识与判断。包括了生态风险与社会经济风险等。除此之外,公众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所作出的是否能促进区域发展的判断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社会风险水平。只有充分考虑到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和独立性,选择最合适的指标表达式,遵循具体的指标操作性与实用性原则,才能够构建出良好的水利工程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结论及建议

3.1建立标准化风险识别体系

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体系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观念对社会风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从前至后,从“善后”到“预防”、“被动维稳”到“积极促稳”。对上述三点的管理理念进行升级转变,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引导群众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产生正确的认知,避免由于个人价值观错位、社会心理失衡等导致的从众、非理性等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

3.2民众利益的维护性

“以民为主”是我国基础设施兴办的主旨。水利工程隶属于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对其工作的态度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周围设施的环境,对周围居民和植被建设也需谨慎的思考。工程建设的稳定性需要“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的补贴手段和利益的补偿,解决群众的日常所需,消除利益带来的心理差异,兼容并济,达到社会稳定的最优化。

3.3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资金投入的数额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的物质保证,可持续性的投入也能够从基础上保证公正安全的持续性、社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的“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硬实力”。大力倡导积极地社会风气,引进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加入,将社会正确性的舆论与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相结合,证明其实力,实现社会稳定的“零风险”。

长株潭农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8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税收体制等等。经过比较分析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等变量对财政收入的不同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税收,其次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发现财政收入主要取决于税收和gdp两个因素,并且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绝对地位。最后本文根据此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税收;国内生产总值

一、引言

财政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凡的作用。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通常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项税收收入,此外还有政府其他收入和基金收入等。同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规模还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我国的财政收入计划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

二、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回归变量的选择是建立回归模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遗漏了某些重要变量,回归方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考虑过多的变量,不仅计算量增大许多,而且得到的回归方程稳定性也很差,直接影响到回归方程的应用。通过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等。

(1)税收:税收具有征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点,可以为政府履行其职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2)国内生产总值:会促进国民收入,从而会提高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储蓄量,并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税源,进而拉动财政税收收入整体增长。

(4)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上升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为源,使用了1981年―20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员数的数据,数据真实可靠。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数据做取对数处理,利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排除以往模型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更精确模型,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2、模型的建立

iny=c+c1inx1+c2inx2+c3inx3+c4in

3、模型的分析

利用e―views对上述基本模型进行ols参数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其中:所有方程括号内均为t值,r2=0。991156f=672。4216

首先,由于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刺激gdp增长,间接使财政税收收入整体增长;就业人数的上升明显使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所以,财政收入一般和税收、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员数呈正相关关系,即c1至c4应该均为正值。而且财政收入中税收应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即c1的数值应该比较高。上面模型得到的c1和c2都为正符合经济理论,但c3与c4却为负与经济理论相悖。其次,税收、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的t统计量值分别为4。596、4。353、2。153、―4。304。在显着性水平为0。05时,t(29―5)=2。064,可见它们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着的。再次,模型的f值为672。4216,在显着水平为0。05的情况下,f(4,25)=2。76,所以拒绝方程不显着的假设则回归方程显着。由此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税收水平高低,国民生产总值规模的大小是决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可决系数r2=0。991156,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即我国的财政收入可以很好地被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来解释。

4、模型的修正

首先根据向后剔除法我们将回归模型剔除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结果如下:

财政收入不仅受税收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gdp又是影响这些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模型中变量lnx1通过了t检验且c1值较大,说明税收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因为毕竟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绝对地位。尽管c2的t值没有通过检验,可能由于经济变量之间固有的惯性、模型设定的偏误等原因所导致。因此lnx1与lnx2仍全部保留在方程中,即方程为iny=0。5377+0。8555inx1+0。0797inx2的值也很高,这样得到财政收入模型的形式变得更为简洁,拟合的效果又好。

5、模型得到的结论

(1)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很明显,即财政收入主要取决于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两个因素。lnx1的系数为财政收入的税收弹性,即税收增加1%,财政收入将增加0。8555%;lnx2的系数为财政收入的国内生产总值弹性,即gdp增加1%,财政收入将增加0。0797%。可见税收变化相当影响财政收入的变化。

(2)两个弹性系数之和为0。9352,与1非常接近,说明财政收入的增加基本上全部来源于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3)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增加财政收入不一定要采取提高税率、增加税种这样的税收手段,如果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财政收入的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三、相关对策分析与建议

(一)财政收入与税收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1、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和税收收入

目前,我国的税收已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税务部门要大力组织税收,确保国家税收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这就要求税务机关要依法治税、依法征税,通过加强各方面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率,保持税收随着经济的发展平稳增长。

2、加强税费改革、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各项税收政策

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对经济运行产生调节作用。进行税费改革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政府收费全部改为征税,而是要将两者之间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国家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二)财政收入与gdp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1、保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合理并促进共同增长

保持财政收入合理的规模,首先要使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于gdp的增长;其次,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基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未来的几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财政政策,才能确保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合理化。因此保持财政收入和gdp的共同增长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宏观财政政策做后盾。

2、扩大gdp总量,提高财政收入

gdp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财政收入的增长有赖于gdp的增长的同时也会受到gdp增长的约束。近些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牵引力依赖于投资、消费需求始终不足,但是投资、最终要转化为消费并受制于消费,因此应减少投资需求的膨胀,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来提高财政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马海涛。中国税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论文

如何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帮助民办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并能为“两型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民办高校现状

我国的民办高校主要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规模普遍偏小,教学、科研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与国外民办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的著名大学中,还没有一所是民办高校。

二、“两型社会”的内容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的约束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转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三、民办高校与地区发展的关系

当今社会最热门的概念便是“国际化”。在教育领域,我国的一些大学纷纷提出了国际化的理念,并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而笔者认为,大学的国际化之路应该始于地方化。民办高校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走地方化办学之路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地方化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民办高校向地方开放,地方参与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民办高校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一)民办高校地方化是大学转型与社会需求双重作用的必然结果

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所以大学转型便成为必由之路。大学转型使大学更加紧贴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随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日益凸现。

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一个能与之相适应的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民办高校的地方化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源动力。

(二)产学合作成为民办高校地方化的战略选择

加强产学合作,实现政府、产业和高校三者之间的螺旋协调机制是民办高校地方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作为社会主要机构范围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积极合作、协调,每一个机构范围都保持各自的独特身份,在三者彼此合作创新、实现共同发展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民办高校地方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关系,三者形成一个三螺旋机制,建立创业型大学体系,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

(三)民办高校地方化需要构建政产学三螺旋机制

“政”,即政府为民办高校办学提供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各种支持。民办高校走“政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政府要注重科技立法,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产”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平台。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各高校对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日益重视。实习基地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形成,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只有投身到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第一手的人才需求要求。

“学”要主动让产业界介入大学教学的全过程。大学的'教学过程要对区域全面开放,让社会全面参与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全过程。产业界比大学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让产业界介入大学教育过程,让其协助大学调整学科专业,参与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夯实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基础。

四、“两型社会”建设与民办高校发展互促研究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全新伟大实践中,民办高校的建设发展必然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以湖北省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就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两型社会”建设与民办高校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两型社会”建设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

1、“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会影响到公众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投入

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本地居民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标准,其进程会直接决定当地经济环境和其民众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所能获得的投入水平。

2、“两型社会”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主要集中在本地及周边,所以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越高,湖北省内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就越好,也更能促进民众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发展。

3、“两型社会”建立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影响民办高校发展

加大地方对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能整体提升湖北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推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民办高校发展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

1、民办高校发展可以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能量源

建设“两型社会”必然对武汉城市圈的科研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本地化发展的民办高校必然当仁不让的要在其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这就要求在地区发展中民办高校必须紧贴“两型社会”发展需要,为“两型社会”建设量身打造所需人才,成为“两性社会”建设的能量源。

2、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可带动周边需求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民办高校是扩招的主体,其拉动周边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譬如笔者所在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其十余年的发展就明显带动了周边的商业、交通、地产、环境的发展。

3、民办高校发展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

如前文所述的“产学结合”,以湖北省为例,作为教育大省,我省的民办高校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比如武汉的大学城中为数众多的民办高校完全可以通过联合办学方式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做大做强的目的,以此吸引企业的介入。

4、民办高校的基建投资可助推区域经济增长

高校扩招已使得各高校的硬件设施处于严重不足状态,需要加大基建投入。以笔者所在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其近年来不断地进行校园基础建设,就带动了周边农村近万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业及相关产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论文

摘要: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法与桥梁施工风险分级评估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结论证实,为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桥梁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风险识别及评估。

关键词:桥梁工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桥梁工程施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更加复杂,加上桥梁施工环境大多比较恶劣,都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是降低风险、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常见的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例分析风险识别评估的过程,仅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长株潭农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宏观上看,城市化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推动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微观上看,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因此,许多研究基于政府层面指出了城镇化的重要性以及探讨了如何进行城镇化。那么从农民角度来说,他们是否都主观愿意进行城镇化,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过渡到城市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呢?农民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其迁移意愿将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对其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推进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相关文献回顾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务工经商。这一政策给农民进镇,推进农村城市化带来了良机。朱文忠、杨章明通过对当时应运而生自发城镇化的成功典范——上海市洪庙镇和浙江省龙港镇进行调查,探讨了农民城、小城镇发展的动因和意义。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总结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外力推动三种模式。以齐康、夏宗玕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为自上而下,包括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原有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其潜力扩散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引进外资四种形式。以刘传江为代表的的学者总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胶东模式、六里坪模式认为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为自下而上。以顾朝林等代表的学者综合前人研究,分析了三种动力机制各自特点。农村地区人口的迁移是城镇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历史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口流动的原因、规律,藉此探讨城镇的成长机制。

2.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

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理论成果及课题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将影响农民迁移意愿的变量分为三类,即农户的个体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所处区域社会特征变量,并提出假设。

2.1农户的个体特征变量

包括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四个子变量。

(1)一般而言,年龄越大城镇化意愿越小,他们更愿意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安享晚年,叶落归根观念强烈。而年轻人更向往大都市,追求现代化、新潮流,城镇化意愿更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城镇化意愿逐渐减少。

(2)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城镇化带来的好处越了解,眼光更长远,思考更周密,城镇化意愿越强。相反,教育程度低的人,思维禁锢在祖代相传的土地上,城镇化意愿低。

(3)已婚者在农村有着家庭的羁绊,有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另外,已婚者上有老人下有小孩需要照顾,在城镇生活经济压力会比较大。因此相对未婚者,城镇化意愿较低。

(4)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农民,城镇化意味着会暂时失业,生活失去经济支撑,其意愿较低。而以非农为主的农民,城镇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拥有更多机遇,城镇化意愿高。

2.2农户的家庭特征变量

包括家庭主业、人均收入、人均耕地和有无在读学生四个子变量。

(1)家庭主业以农业为主的家庭,对农村的依赖性很强,城镇化意愿较低。而相比较而言,以非农业为主的家庭城镇化意愿较高。

(2)人均耕地较多的家庭,非常担心城镇化之后会低价甚至无偿占用自己的土地,城镇化意愿低。相反人均耕地较低的家庭,更倾向于城镇化后流转自己的土地,城镇化意愿较高。

(3)人均收入较高的家庭,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更有能力承担城市的消费水平,因此城镇化意愿更高。

(4)现在农村对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其80%的家庭活动是围绕孩子,有在读学生的家庭出于想提供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机会,进行城镇化意愿更强烈。

3.样本情况与实证研究

3.1调研实施及样本分析

本次调研以长株潭为中心,抽取了湘乡市山枣镇、湘乡市虞塘镇、韶山市如意镇、株洲市朱亭镇、株洲三门镇、株洲龙潭乡、宁乡县玉潭镇、望城县丁字镇、浏阳县古港镇9个镇,在抽取地朋友的帮助下,调研回收问卷210份,经整理有效问卷168份,问卷有效率80%。调查对象是15—64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常住农村居民。

3.2长株潭农民城镇化意愿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

本文采用spss13.0对所调查的168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了logit回归处理。从表2可以看出,有64户没有城镇化迁移意愿的农民被正确预测为没有意愿,而4户没有意愿的农民被预测为有迁移意愿,正确预测率为94.1%。同时,2户有城镇化迁移意愿的农民被预测为没有迁移意愿,而98户有城镇化迁移意愿的农户被正确预测为有迁移意愿,正确预测率为98.0%,总的正确判断率为96.40%。这表明回归方程有效。

4.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长株潭210位农民的调查表明,61%的农民愿意进行城镇化,希望城镇化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子女教育条件等等,而不愿进行城镇化的农民一部分担心城镇化生活消费增多,生活压力增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难融入新的城镇,没有归属感等。另一部分则认为农村空气好,食物纯天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农村人口稀少,不像城镇里那么拥挤,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对长株潭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以下3点建议:

1.提高城镇化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城镇化预期;

2.优先发展就近城镇化;

3.积极促进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