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23-09-29 01:30:20 作者:HT书生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1、在游戏情境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好习惯的重要性。

2、在自我评价中,逐步引导孩子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3、进取、愉快地参与活动。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我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能够将自我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1、创设一个“家”的情境,两组游戏材料:a组玩具;b组图书。

2、评比表1张,红花若干。

3、磁带《健康歌》、录音机、摄象机。

1、邀请“小客人”入场,有礼貌地打招呼。

教师介绍“我家”――书房、游戏房;

介绍另一位小客人――“皮卡丘”并出示“皮卡丘”红花榜:“看看下头的活动哪个孩子表现好,比比哪组的红花多。”

愿意看书的孩子请到“书房”,愿意玩玩具的孩子请到“游戏房”。

教学提议:这一环节将幼儿引入游戏情境中,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情绪引导,让幼儿感受到现场创设的情境氛围,从而放松情绪投入游戏活动中,坚持原生状态,以保证下头环节录像的真实性。

2、教师实况录像。

幼儿自由选择分组游戏:愿意玩游戏的孩子请“玩玩具”;愿意看书的孩子请到“书房”看书。

教学提议:这一环节的关键所在:教师尽量不去打扰孩子的活动,让孩子自由进行。并用摄像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记录下每个孩子在活动时的行为习惯。

3、组织幼儿分段观看刚才现场拍摄的录像,并展开讨论。

a:(1)第一段“看书”:看看、想想自我怎样做的?你的好朋友怎样做的?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幼儿自由发表看法,教师逐步引导,根据幼儿回答以儿歌形式加以总结,并鼓励孩子说给“皮卡丘”听听。贴红花以示鼓励。

(2)观看第二段后,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倾听,并参与讨论。

(3)幼儿自由表述。教师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回答,逐步加以引导,归纳,用儿歌形式总结,并将编成的儿歌说给朋友听听。

教学提议:本环节教师应依据现场孩子的习惯表现、灵活随机地加以组织引导。参与幼儿讨论表扬习惯好的孩子,认识到不良习惯给大家带来的影响与不便,鼓励孩子改掉坏毛病养成良好习惯。

4、数数哪组红花多,教师表扬、鼓励习惯好的孩子。

5、邀请大家参加家庭舞会――《健康歌》听音乐,跳舞,做运动。

教学提议:本环节虽接近尾声但仍以家庭舞会的形式结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情境中,拓展到其他方面的好习惯,如:生活、卫生习惯,寓教于乐。

能否适时、适宜、灵活地进行随机引导,组织幼儿讨论,进行现场调控。

幼儿沉浸在游戏氛围中,简便自由,讨论热烈,基本能很好地完整表达自我的想法,我对于孩子的现场反应表现,也能恰当,适宜灵活地给予回应,师幼互动频率高。

在日常活动中,开展“比比谁的习惯好”活动。对有提高、习惯好的孩子,奖红花、贴星进行表扬鼓励。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1、能按指令迅速且正确地调整自我的行为。

2、发展思维的灵敏性。

1、活动场地上画有红色绿色的两个圈。

2、幼儿每人贴一个红色或绿色的标记。

根据指令进入对应的圈中。

听指令能迅速调整自我的行为。

1、游戏——请朋友进圈。

按指令调整行为。

师:“请男孩进入红色的圈中,请女孩进入绿色的圈中。”

“请贴有红标记的小朋友进入红色圈中,请贴有绿色标记的小朋友进入绿色的圈中。

“请贴有红标记的幼儿进入绿色圈中,请帖有绿色标记的幼儿进入红色圈中。”

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游戏——躲猫猫

分配主角,全体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

和幼儿一齐一边念儿歌,一边在圈外随意走动,当儿歌念完后,“老鼠”赶紧根据自我身上的颜色或自我的性别躲进相应的圈中。没有被“猫”逮住者为胜利。

教师和幼儿一齐检查躲得对不对。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1.经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了解漱口水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芝麻糖、汤匙、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请孩子吃芝麻糖——送礼物、照镜子——讨论刷牙方法——老师总结——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尝试漱口——让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重点和难点: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老师总结:如果你的牙齿很脏,你可以用牙刷刷牙或漱口。不过,幼儿园里没有牙刷,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教师示范:拿起一个小杯,喝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吐出水。

(2)儿童在阅读童谣时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徒手模仿)请听指挥并行动。小组听取命令并采取行动。

6.漱口:孩子们拿起杯子,喝水,漱口,然后在脸盆里吐痰。

7.让客座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1、初步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

2、使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方法,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3、使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巧克力饼干,小镜子,多媒体课件,布娃娃小熊一只。

一、吃点心巧克力饼干,引出话题。

1、今日,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饼干,请小朋友品尝。

3、小朋友互相看牙齿,看看牙齿有什么变化?

提问:说一说为什么小熊医生会明白小朋友刚吃了巧克力饼干。

二、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

1、放课件《牙齿的秘密》。

仔细看动画,看看你们会发现什么?

提问:

(1)东东的牙齿上有什么?黑乎乎的圆圆的东西它是谁?他在东东的牙齿上干什么?

(2)东东的牙齿怎样了?变成什么样了?

(3)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2、自由观察。

此刻,我请小朋友们来当一次牙科医生,互相看一看谁的牙齿里有蛀牙。

讨论:长蛀牙好不好?长了蛀牙什么感觉?

三、明白怎样样保护牙齿。

1、既然小朋友都明白长了蛀牙不好,那我们应当怎样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

幼儿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

2、使用牙模,学刷牙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练习重复刷牙。

四、结束。

小朋友们,小熊医生可是说过了,吃了甜食要刷牙,长期不刷牙蛀虫可是很喜欢去吃那些东西的,为了防止蛀虫入侵我们的牙宝宝,我们此刻一齐拿起杯子,接好温水,去把蛀虫冲掉吧!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1、培养幼儿自己独立就餐的好习惯。

2、让幼儿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体健康。

餐具若干。

(一)看幼儿读物,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贝贝是怎么样吃饭的呢?这样好不好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一说。)

小结:贝贝没有自己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还需要妈妈来喂,这样是不对的哦,小朋友应该要养成自己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3、教师:亮亮吃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这样做对吗?

小结:亮亮吃饭的时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势不对,所以桌上总会洒出饭菜来。

4、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红红是怎样吃饭的呢?她吃饭的时候对不对呢?

小结:红红坐得很端正,会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三位小朋友地,谁吃饭的习惯最好呢?谁做得最好,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好的进餐习惯,并教育幼儿应该向红红学习,自己吃饭,并且能够坐得端正、吃得干净。)

(二)教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会使用勺子和小碗。

2、教师: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安安静静,不把饭菜洒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教师进行示范,请个别幼儿进行练习操作。

(三)教育幼儿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不吵闹,要高高兴兴地吃饭,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壮,长得好!

(四)学念儿歌《吃饭》。

坐在小桌边,宝宝学吃饭,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饭,一口菜,干干净净全吃完。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尝尝中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多种感官能力。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新鲜水果:橙子、西瓜、猕猴桃,菠萝,梨等及相应果汁。榨汁机。

2、幼儿已积累关于水果的一些相关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能找出西瓜与猕猴桃的果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果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的不同口味。

1、你们喝过果汁吗?喝过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一样吗?小结:不同的果汁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儿根据水果汁找朋友,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水果)教师出示水果,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苹果苹果汁,梨梨汁)

小结:水果是果汁的好朋友,苹果能做成苹果汁……

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

1、实物配对

教师取出一杯橙汁问: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用眼睛看看水果宝宝衣服的颜色就能知道橙汁是橙的好朋友。

2、教师出示一杯绿果汁问:这杯果汁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谁?(分别出示西瓜、猕猴桃)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呢?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1)西瓜说:我有一件绿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

2)猕猴桃说:我的果肉是绿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谁是它的朋友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4、教师现场切开西瓜和猕猴桃放进榨汁机验证。

小结:原来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单单要看外衣的颜色,还要想想果肉的颜色。

三、请幼儿根据水果粉的颜色来找朋友。

1、出示菠萝粉问: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为什么?

3、教师现场操作,冲饮料,请幼儿尝一尝。

小结:用尝一尝的方法也能找到水果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