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医藏象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1-05 18:04:39 作者:HT书生 中医藏象论文(实用16篇)

范文范本是指以一定标准或要求筛选出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品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参考和借鉴。30.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中医论文心得体会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在祖国范围内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中医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阅读中医论文注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是必要的环节,今天我把我的中医论文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第一段:对中医理论的认知。

中医论文是中医学专业人员通过研究中医理论,制定的对中医的教育、诊断、治疗和结构的基本规则的书面表述。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中西医学对比中最为贵重、最为独特的财富之一。经典中医理论观念独特,精神深沉,要领简洁,格调高尚,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学习中医论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理论,有助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

第二段:论文研究的重要性。

中医论文的研究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目前中西医学的发展和融合致使传统中医理论愈加显现出其特有的珍贵和独特价值,尤其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优势明显。中医论文能够为我们揭示中医理论的精髓,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医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通过论文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中医学的术语和概念,使得中医治疗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第三段:对中医理论的贡献认识。

中医从古至今广泛而深入的学科研究及其理论分析,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的理论贡献,包括中医的体质理论、疾病病因病机理论、病证辨析理论、治则治法和方药运用的理论等方面。中医论文展示了这套体系的基本理论,赋予了中医学研究和实践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立足点。学习中医论文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医的学科背景,拓宽和深化中医学的认识层面。

第四段:掌握中医术语的重要性。

中医术语是学习和理解中医理论的必要前提。习惯理解和应用中医术语在中医文化交流和日常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论文中能够有效的对术语的解释和解读,使我们的中医术语系统更加完整,更加规范,更加易于理解和传递。通过阅读中医论文,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术语,丰富自己的中医词汇表,使得中医学有更加准确的表述和传递。

第五段:对论文探究的认识。

中医论文是培养中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教材和教学资源。阅读和理解中医论文能够加深对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了解,为中医实践以及中西医融合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同时中医论文研究能够磨练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因此,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对中医论文的探究研究之心。

结论:

中医论文的研究,不仅是学习中医的必要环节,更是学生转化中医文化的必要之路。要详尽研究中医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医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加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加有效的治疗疾病,带给病人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尝试将自己所学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让中医的特有魅力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追捧。

中医论文心得体会

中医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医疗领域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将谈论中医论文的心得体会,感受到我们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需要具备怎样的姿态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中医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一段:探究中医治疗方法及思想。

中医学作为中国民族传统医学学术体系之一,其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备受推崇。在学习中医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思想。在中医治疗中,首先要了解病人的体质、个性、起居、饮食和情感等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传统中医学科学思想也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在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时充分了解其治疗方法和思想,以提高我们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水平。

第二段:转变思维方式。

相信很多人在学习、写作和研究中医论文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与西医科学思想冲突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在理解和挖掘中医理论方面,我们需要使用中医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区别于西医科学思想,中医学的思想方式更加注重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中医的思想方式改变自己这方面的思路。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医理论是基于整体观念的,不能只看到证候或症状,需要从病机、整体个体差异及环境等多个角度认识和探索疾病的发生机理。

第三段:加强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中医学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形式,其知识和技能较为独特,因此在学习和研究中医时,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其文化传承和保护。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中医学传统知识体系和技能的原有特色,避免因为过分的现代化而失去其宝贵的药物、技术和治疗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贯彻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推动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激发更多人对中医学的兴趣与研究热情,为中医学的繁荣与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四段:关注跨文化交流。

在学习中医学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中医理论不仅关注中华文化特有的传统文化背景,同时它也是一种大范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集成。因此,中医学知识也需要与西方医学相结合,促进行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贡献于人类的健康事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医文化中找到映射出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和涵义。在文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下,中医理论将更有可能成为一个颇为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

第五段:中医文化的发展前景。

中医学的发展前途是值得寄予厚望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学的技术和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将来在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方向上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不过,我们依然需要以中医文化传承和保护为前提,贯彻其完整性和独特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制度和技术水平,推进中医学的保护、研究和应用,为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医文化的精华,使之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得以保持其不断发展的繁荣。

总之,中医学研究和学习需要我们具备专业水平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及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推进中医学的应用和研究。相信中医学的未来将充满前景和活力,其文化内涵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

近几年,随着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中医院校教育在学生中医诊断推理能力培养方面逐渐开始出现一些不足和缺陷。医教分家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吻合度差。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不能很快转换角色,适应临床工作,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于临床,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学生基本知识不扎实,基本知识点往往把握不准,需要查书确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给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这一目标带来巨大的影响。此次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医学生的诊断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索中医学生临床诊断推理能力的发展规律,丰富中医推理研究,为中医理论学习提供指导;同时为中医临床从业者提供工作参考,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

1临床推理。

1.1诊断推理概念。

诊断推理是指医生从接触患者开始到获得确诊的推理过程,是一个把观察到的证据或表现转换为某一或几个疾病名称的过程。证据或表现由四类事实或资料组成,即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或x线检查结果[3]。临床医师的诊断推理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即使作为临床教员,这个意识活动的机制也往往不能内省。

1.2临床推理模式。

1.2.1假设-验证的推理模型假设-验证的推理模型是最经典的推理模型。此模型将诊断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1)假设生成阶段,列举出一系列与患者主诉相符的疾病。(2)信息搜索阶段,进一步搜索与疾病假设有关的资料。(3)资料解释阶段,判断所搜集到的资料与目前假设的疾病之间的关系。(4)假设评价阶段,接受还是拒绝目前的假设,或者按照可能性给出一个等级。此模型基本上采用后推的推理策略,专家与新手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这与中医诊疗时持有的信念是一致的。

1.2.2情境推理模型groen的医疗诊断推理理论是建立在冯迪克和钦斯基的情境模型理论基础之上的。冯迪克认为,在读者的工作记忆中对文本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表征:文本背景的表征和情境模型的表征。文本背景是所输入的论述的句法上的表征。情境模型则是事件、行为和人物的认知表征。文本背景决定了即时的回忆,而情境模型则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性质。情境模型基本上与心理模型相似。文本阅读能同时创建起一个命题的背景和一个框架基础的情境模型。推理能进一步精致情境模型。所谓的专长就体现在个体形成情境模型的能力中。个体所拥有的关于形成情境模型的规则越多,所形成的情境模型也越令人满意。当个体意识到情境模型的不正确性和不完整性,就会停止前推的过程而采用后推的方法,但这并不会减少专家的前推。

2中医诊断思维。

2.1中医诊断思维概念。

中医诊断思维是中医诊断疾病活动中表现的思维,通过比较辨别、辨认和判断望、闻、问、切四诊活动收集的资料来认识疾病。其中,辨别病证阶段为理性思维,是中医家把握疾病本质的主要阶段。四诊活动属于宏观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是中医医师收集资料的过程,通过症状比较、取象比类等思维方法进行辨证,其结果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辨证要全面精炼、灵活规范,以揭示当前阶段疾病的病理本质,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临床可用的辨证思维方法很多,但应根据疾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思维方法,以增加辨证的准确性。

2.2中医诊断思维模式。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发展深化对辨证的认识,形成了多种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由于辨证的思维方法和临床信息、资料来源不同,临床辨证模式也不尽相同。

2.2.1指标辨证模式指标辨证模式是在中医证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确定每一证型的理化指标,在诊断过程中套用相关的指标为依据进行辨证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辨证模式。运用在技能训练,易引导学生把西医的知识与中医知识机械结合,不利学生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形成掌握。

2.2.2单症辨证模式单症辨证模式具有直觉性思维的特点,其必须建立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之上,要求医生对各种或某种疾病的全过程,及临床表现的主次矛盾的准确的定位必须非常熟悉。其缺点是患者表达能力会影响辨证准确性,医生易主观臆断或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2.2.3系统辨证模式系统辨证模式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辨证方法,综合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并辨别为某种证候的.模式。这种辨证模式比较符合中医整体观念,也比较容易保持理法方药的一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临床资料完整性要求较高。缺点是辨证方法较多,不同的辨证方法结论也不尽相同。

2.2.4症状贡献度辨证模式朱氏认为,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症状对各病、证的都有诊断意义,但不一定是一对一的直接关系,即一个症状对多种病或证,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每一个病或证的诊断,则往往需要根据多种临床表现才能明确。为此,对每一症状对某一病证辨证的贡献度,以分值的方式进行界定各证的诊断的通用值,即当各症状对各辨证要素贡献度之和达到或超过时,则这些辨证要素的诊断成立。这种模式比较客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但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过程体现的不太充分,应用难度大。

国内对中医诊断推理的研究主要基于个人经验的总结,这些总结颇具经验价值,具有形象性、概括性、融通性、理论性的特征,但缺少实证。国外研究则侧重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医疗诊断推理能力背后的机理问题,他们对医疗诊断推理能力背后机制的探讨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

参考文献。

[1]马骥.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医教育,,28(4):1-3.

[3]郑仁宗“.计算机诊断”和临床推理.医学与哲学,1984,3:5-1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

睡眠,通常认为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良好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过程,就像车子开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加油站充电加油一样,良好的睡眠可以修复我们疲乏的细胞,产生新的能量,造就更强的免疫力。

1睡眠时间和时限。

1.1时间:我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明谢肇撰的《五杂俎》卷十三事部一里说:“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晋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也说:“寝息失时,伤也。”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的《老老恒言昼卧》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灵枢大惑论》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中医来看,睡眠其实就是一种人体阴阳交替的现象,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2睡眠环境。

明高濂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上卷》说:“所寝之室,名安乐窝,冬暖夏凉,遇有睡思则就卧。”生命的三分之一都要在这“安乐窝”中度过,所以应该注意它的美化。《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曰:“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言,乃祸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出现头痛、耳聋、面瘫、瘾疹、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处有风,应该急避开,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琐碎录》还说过:“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如果在卧具边安放火炉之类的东西,日久便会引动火气,妨碍睡眠,而且由于近火,温度可能过高,睡着后容易掀被,反而容易着凉。

北宋张君房攥写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签》云:“夜寝燃,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真西山卫生歌》也曰:“默寝暗眠神晏如。”中医学也有“神安则寐”之论,就寝即灭灯,则目不外眩,神守其舍也。日光为阳气之精华,故日间人的阳气得以增强,处于优势,体内的生理活动亦处于升、动的状态,神志清醒,不易入睡。若夜间燃灯而卧,灯光虽然不及日光纯盛,亦为阳热之源,可扰动体内阳气不得安伏于营阴,阻碍人体进入睡眠的状态。[3]此即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养生学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所说的“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另外,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也说过:“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

3睡眠姿势。

在《希夷睡诀》中提倡右侧卧时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4]佛门称此式是“吉祥卧”。《道藏混元经》曰:“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觉贵舒”此即“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寝不尸”。《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4睡眠情态。

心神是睡眠的主宰者,神静则寐,神动则醒。大怒大喜深思则阴阳不和,神不守舍,很难入睡。唐代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这就反映了作者因思虑而不眠的睡前情态。

古人认为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心静无欲则能入睡,心情烦躁,杂念纷纭,常常难以入睡。[6]古人并详细介绍了睡心的方法,战国早期庄子所著的《南华经》记载睡心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著,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肤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渐非臆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客观条件尽量睡好觉,让身体在睡眠外生命三分之二的时间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1.

[2]蒲昭和.古人推崇的睡眠养生法.保健医苑[j].37。

[4]明道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478。

中医论文心得体会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其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作为医学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写一篇中医论文,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发扬中医文化,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

与西方医学论文不同,中医论文注重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中医论文的主题一般围绕中医理论、临床应用、诊疗技术、医药学等方面展开,要求严谨科学,数据真实可靠,分析深入透彻,内容翔实。结合中医临床实践,论文中需要体现出诊疗思路的完整性和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写中医论文需要仔细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实践。首先,需要找到研究的主题和方向,细心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书面记录和质性分析。其次,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和实验设计,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统计和分析数据,撰写相关实验报告。最后,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完善论文的结构和论证。

中医论文是中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推动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中医学科与其他医学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中医论文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有效工具,能够指导中医治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和效果。

第五段:总结。

学习中医理论和写中医论文是医学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中医论文的写作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理论,发扬中医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和水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医论文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中医学科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的论文中医的论文字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有阴阳双方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所以阴阳与睡眠息息相关,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

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

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

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人体的阴阳日节律的相关论证,以内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睾酮等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

现代睡眠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

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

觉醒系统活动增加,睡眠系统用作减弱,人就觉醒了。

这种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比类为阳,睡眠系统比类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与阴阳理论异曲同工。

可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

总之,阴阳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指导着中医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2以神主学说论失眠。

现代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不单是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伴有心理紊乱过程。

神主睡眠说也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张景岳说:“盖初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素问•灵兰秘典论》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的活动,更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统领五脏六腑。

可想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

《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神志不安、健忘、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

3以气血盛衰论失眠。

气血的衰少或运行不畅,都会致使脏腑组织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

《灵枢•营卫生会》中就曾指出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景岳全书•不寐》中又说到“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其中不只虚证有之,若血分有热,不仅扰乱心神,还使魂魄不宁。

如《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事实上气与血密不可分,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而血为气之母。

气不得血,则血无依附,气布以血为根;血不得气,则血不得流通,血行以气为帅。

俾使气血充和,阴阳协调,则人康健。

故无论气病还是血病,最终都会形成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神失其常,使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紊乱,产生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

4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关于失眠的`理论,所涉及的都是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认识思维,同时紧密结合了生理与病理,这些理论相当程度的受到了中医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天人相应等理论,说明了除了人体生理病理之外,人体对外环境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目前这些有关失眠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与整理提高的阶段,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解决了失眠中的许多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更多新的科学手段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何在新的社会文化与科学中,为失眠的理论与临床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予失眠的研究有新的生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应注意随时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结合现代临床科研方法与传统理论,累积更多的临床资料,将理论与临床妥善结合,定会带给学科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骄.中医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中医论文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2.5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1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3.2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3.3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3.4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2009.12.14。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中医论文【】

:中医内科学心衰病的提出是中医学合理适当地融入现代医学,是现代中医发展的结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诊十纲”理念弥补四诊八纲的局限,使中西医病证相对应,开创现代中医教学新思维与新方法,在心衰病的教学中尤为体现。本文将从五诊十纲提出的背景与在心衰病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五诊十纲;中医内科学;心衰病;教学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何改革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使现代医学与之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培养出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是不断探索的话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再结合上古圣人“治未病”、“养生”和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形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十纲的诊治[1],以四诊八纲为辨证基础,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体系,拓宽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而心衰病是中医内科学新提出和规范的疾病,四诊八纲在心衰病的教学中难以概括全面,特别在病名上,容易与中医内科学上的喘证、水肿病等相混淆,导致病位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将理化仪器检查与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体现现代中医辨病辨证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诊断明确与否摆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单靠望闻问切四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容易造成医疗的疏漏,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即“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2]才是现代中医的特色,例如恶性肿瘤辨病不明确,如何辨证也是徒劳。如何以传统四诊为支撑点,拓展中医诊断的新方法,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望、闻、问、切、查”五诊,即运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来发扬中医,把西医学的体格检查与理化影像作为中医四诊辨病的延伸,如听诊器协助诊断咳嗽病,心电图协助诊断心悸病。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提出150年前的中医诊断依据,只能依靠望、闻、问、切捕捉得来。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再加上一个检查的查诊,发展为五诊[3]。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绳,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基本辨证方法。而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倡阴阳为总纲,包含万事万物互相对立的两面,统帅寒热、表里、虚实六目,纲统领目而不是并列关系,“寒热、表里、虚实、标本、体用”为十纲[4];夏克平学者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认为八纲仅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则属于未病之无证,辨证应先辨“有无”,“有无”为十纲辨证的纲领[5];邓铁涛教授根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养生与现代预防医学,提出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地位不可动摇,在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辨别已病与未病,极大地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临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1规范病名明确诊断心衰病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古籍虽有心衰病的相关论述,但鲜有提及心衰病病名。《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大部分医家通过四诊合参以“心水、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等病名来描述心衰病。直至西晋王叔和《脉经》“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首次提出心衰病。而心悸、喘证、水肿等只是心衰病的一种主症,并不能系统概括心衰病,如心衰病是心系疾病的最终转归,而心悸病是心脏体用受损的表现;喘证以肺系疾病为主,水肿病关键在肾脏,关系其余四脏,气喘、水肿是心衰病的主症之一,不能混为一谈。在无法明确诊断情况下,五诊中的查诊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b型脑利钠肽、n-末端原脑利钠肽或者超声心电图协助四诊合参,便能排除鉴别诊断,准确辨病从而规范病名。2.2拓宽病因便于理解心衰病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有关。如何理解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引起严重的心衰病,用中医理论阐释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接受,五诊十纲的引入使得病因浅显易懂。在未病方面,通过查诊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或者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心肌炎,与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而发病相符;饮食不节制易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长期不控制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吸烟、酗酒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与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痰热内蕴,痹阻心脉吻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等几率也随之上升,契合年老久病,心肾亏虚,发为心衰;为求证禀赋异常的病因,可以运用基因检测手段筛选罹患某种心脏疾病的概率,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已病方面,精神神经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与过度体力活动容易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分娩加重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与中医学的情志失调,劳逸过度不谋而合。2.3辨别已未防病传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则求之,无则求之。虚则责之,实则责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所言“有”为已病,指有一定症状体征的显形病证;“无”为未病,指无症状体征的隐性病患。“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明确临床辨证要辨别已未[6]。心衰病已病辨证上病位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虚为主,兼夹阴虚、阳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水饮;病情发展分为急性慢性。邓铁涛教授强调心衰病病机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主张“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与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三七)[7]。而未病辨证上包括两方面:一为对未病之个体的早期预防养生:对于先天禀赋异常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家族遗传病,同时进行良好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健康饮食、控制烟酒、限盐与脂肪等的干预;对于亚健康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气候、环境、饮食、运动、人体体质等方面进行调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二为指导无症状体征之病体的用药调摄。心衰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和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等,通过五诊中的“查”诊,如心电图、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压计等辅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向心衰病进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心衰病早期治疗方面,陈可冀院士认为,气虚血瘀型病人多见于心衰早期,病位主要在心肺,方宜用加味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肉桂、丹参、川芎、赤芍等)[8]。四诊八纲是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望闻问切中加入查诊,在八纲中引入已未,绝不是中医西化,而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医学为中医学服务,互辅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中西医医学的交流。

[3]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夏克平,夏俊东。论五诊十纲诊断体系的确立及其临床必要性[j].中医研究,2012,25(1):9-11.

[7]李南夷。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衰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5,2(10):6-8.

中医毕业论文

藏象学说是和一定的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现状相关联的,在此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在各个发展时期医学家发展完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二十世纪尤其是建国后通过与西医融会贯通,对藏象学说的也更加深入,同时也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临床治疗;藏象学说;脏腑辫证。

藏象学说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最为丰富宝贵的治疗方法就是将脏腑学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脏腑辫证作为最常用、最实用的辫证方法,是祖国医学各种辫证方法中比较具体的辫证方法,辫治疾病,最终要落实到损及何脏腑,这样才可将病因病机阐述得更为透彻,更能明确地指导治疗;这样在用药时才能有鲜明的针对性。

调畅气化以治肝病。由于张锡纯强调肝主气化,肝病多关系气化,因此治疗肝病必须调畅气化。调畅气化的关健是个“通”字,肝虚补之以通,肝实泻之以通,疥则活之以通,疾则化之以通。万变之中,无非疏通气化,气化一通则诸病皆除,如肝虚助人生发之气,黄茂振奋肝气,补益肝气;肝郁以柴胡升举。不任升举,代之以茵陈、生麦芽条畅;若肝郁、肝火,则或培中宫,或位金平木,皆以条畅气化为务。

敛肝救脱。脱证系指阴阳相离,其气脱越,生命垂危的病理反映。张氏主张以山芡肉浓煎顿服以敛肝救脱,并立有既济汤,来复汤等方,皆重用山芙主将。山芙肉“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湿滑脱”故善救脱。可见,张氏在救治脱证方面独具一格,在肝胆学说上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境界。

肝胆同治。施氏观察111例慢性肝炎患者,超声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增大者23例,胆囊壁增厚、毛糙者37例,胆囊区回声增强、出现光团者8例,胆囊s型扭曲11例,胆囊姜缩17例。根据肝胆同治、疏肝利胆原则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改善的同时,超声波检查所见胆囊病变亦相应好转。严氏等发现3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合并胆囊异常者占64.02%,治疗结果显示肝胆兼治组较单纯治肝组疗效为佳。

蒲辅周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提出:察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先顾脾胃盛衰,如果脾胃生气受找,则损怯难复,所以治疗外感、杂病,处处要注意保护胃气。谆告:胃气的存亡是病者生死的关键,而在治疗中,能否保住胃气,是衡量一个医生优劣的标准。施今墨治内伤病,在崇尚东垣学说,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的基础上,自拟治脾胃十法,即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等。以上十法,临证时,当结合有关具体情况,可“数法并合”。务求辫证准确,方药无误,才能奏效。董德愚对脾胃学说深有研究,且多有阐发,治病以调理脾胃为主,以量老先生为代表应用脾胃学说自成一家。董氏执简驭繁,便于掌握,将脾胃病治疗分为益气、养阴、升举、温中、清热、理气、祛湿、攻下、消导、固涩十法。根据临床具体证候,每法又分为数法,或数法合用。十法以益气为首,针对脾胃气虚,首先当以益气为法,主以四君子汤。益气之为用,非止一端,及脾为生化之源,五脏之本,故益气亦可生血,益气亦生精,益气亦可固脱。益气之法,化栽活用,层出不穷。而后升举法,养阴法针对脾胃阴虚、以养阴为法,针对脾阳不足、以温中为法等十法。至于肝脾不和、心脾两亏、脾肾两虚、脾病及肺、肝气犯胃等脏腑相关病机,或调他脏以治脾,或治脾以调他脏,或两者并调,皆贵在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标本先后,轻重缓急,均应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因“心本于肾”,故心血管系统中的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常出现肾阳衰、肾气不足,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等病理现象,可用温肾命,或滋肾阴,以及阴阳双补等治法。北京西苑医院综述肺心病治疗中指出:肾命虚型是常见的类型,而温补肾命等法,是治疗肺心病水肿、哮喘的常用方法。

运用肾命相火理论,在妇科许多疾病中,都可用益肾的方法治疗。有学者提出:月经不调、闭经、子宫功能性出血、带下、不孕、先天流产等疾病都与肾命有密切关系,而用滋补肾命的治法取得疗效。上海有人报导用地黄丸为主,治疗无排卵性功血100例,全部病例均获控制周期,有72.8%出现排卵,有23.2%怀孕。绝经期综合症,有人用温肾清上汤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从50年代开始已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当时以补气养血为主;60年代始从脾肾论治,至70年代摸索出以补肾为中心治疗疗效最佳。脾肾二者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需借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藏精气又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是后天与先天相互资助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补肾为主治疗再障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脾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即使投以补药,药效也很难发挥效用,因为药物必须由脾来转达,补脾药既可使脾气健运,以增加药物的利用率,又可侠患者的食欲增加,精血生化有源。所以,补肾应兼顾健脾,投补脾药以多少为度,唐容川的“血家属虚劳门,未有不议补者也。当补脾者十分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的论述仍有实用价值。

此外,近年对老年性痴呆(sdat)的治疗,根据其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的病因病机,而分别从心、从肾、从肝等论治,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心为本,五脏相关治疗冠心病,邓铁涛教授认为,冠心病其病位在心,但与他脏相关密切,治一脏可以调四脏,调四脏可以治一脏,此即张景岳五脏之气互为相使之意;邓教授治疗心衰的两个中药制剂-暖心胶囊、养心胶囊,就是在“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的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广东省中医院内科六病区运用邓教授上述方药,以理脾法治疗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初步取得良好疗效,并成为治疗常规。

[1]吴华强,藏象学说研究进展述评[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05。

传统中医学论文范文

摘要:中医内科学心衰病的提出是中医学合理适当地融入现代医学,是现代中医发展的结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诊十纲”理念弥补四诊八纲的局限,使中西医病证相对应,开创现代中医教学新思维与新方法,在心衰病的教学中尤为体现。本文将从五诊十纲提出的背景与在心衰病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五诊十纲;中医内科学;心衰病;教学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何改革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使现代医学与之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培养出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是不断探索的话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再结合上古圣人“治未病”、“养生”和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形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十纲的诊治[1],以四诊八纲为辨证基础,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体系,拓宽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而心衰病是中医内科学新提出和规范的疾病,四诊八纲在心衰病的教学中难以概括全面,特别在病名上,容易与中医内科学上的喘证、水肿病等相混淆,导致病位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将理化仪器检查与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体现现代中医辨病辨证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1“五诊”与“十纲”的提出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诊断明确与否摆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单靠望闻问切四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容易造成医疗的疏漏,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即“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2]才是现代中医的`特色,例如恶性肿瘤辨病不明确,如何辨证也是徒劳。如何以传统四诊为支撑点,拓展中医诊断的新方法,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望、闻、问、切、查”五诊,即运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来发扬中医,把西医学的体格检查与理化影像作为中医四诊辨病的延伸,如听诊器协助诊断咳嗽病,心电图协助诊断心悸病。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提出150年前的中医诊断依据,只能依靠望、闻、问、切捕捉得来。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再加上一个检查的查诊,发展为五诊[3]。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绳,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基本辨证方法。而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倡阴阳为总纲,包含万事万物互相对立的两面,统帅寒热、表里、虚实六目,纲统领目而不是并列关系,“寒热、表里、虚实、标本、体用”为十纲[4];夏克平学者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认为八纲仅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则属于未病之无证,辨证应先辨“有无”,“有无”为十纲辨证的纲领[5];邓铁涛教授根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养生与现代预防医学,提出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地位不可动摇,在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辨别已病与未病,极大地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临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五诊十纲”为心衰病教学中提供创新思维与方法。

2.1规范病名明确诊断心衰病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古籍虽有心衰病的相关论述,但鲜有提及心衰病病名。《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大部分医家通过四诊合参以“心水、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等病名来描述心衰病。直至西晋王叔和《脉经》“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首次提出心衰病。而心悸、喘证、水肿等只是心衰病的一种主症,并不能系统概括心衰病,如心衰病是心系疾病的最终转归,而心悸病是心脏体用受损的表现;喘证以肺系疾病为主,水肿病关键在肾脏,关系其余四脏,气喘、水肿是心衰病的主症之一,不能混为一谈。在无法明确诊断情况下,五诊中的查诊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b型脑利钠肽、n-末端原脑利钠肽或者超声心电图协助四诊合参,便能排除鉴别诊断,准确辨病从而规范病名。2.2拓宽病因便于理解心衰病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有关。如何理解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引起严重的心衰病,用中医理论阐释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接受,五诊十纲的引入使得病因浅显易懂。在未病方面,通过查诊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或者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心肌炎,与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而发病相符;饮食不节制易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长期不控制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吸烟、酗酒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与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痰热内蕴,痹阻心脉吻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等几率也随之上升,契合年老久病,心肾亏虚,发为心衰;为求证禀赋异常的病因,可以运用基因检测手段筛选罹患某种心脏疾病的概率,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已病方面,精神神经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与过度体力活动容易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分娩加重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与中医学的情志失调,劳逸过度不谋而合。2.3辨别已未防病传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则求之,无则求之。虚则责之,实则责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所言“有”为已病,指有一定症状体征的显形病证;“无”为未病,指无症状体征的隐性病患。“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明确临床辨证要辨别已未[6]。心衰病已病辨证上病位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虚为主,兼夹阴虚、阳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水饮;病情发展分为急性慢性。邓铁涛教授强调心衰病病机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主张“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与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三七)[7]。而未病辨证上包括两方面:一为对未病之个体的早期预防养生:对于先天禀赋异常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家族遗传病,同时进行良好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健康饮食、控制烟酒、限盐与脂肪等的干预;对于亚健康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气候、环境、饮食、运动、人体体质等方面进行调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二为指导无症状体征之病体的用药调摄。心衰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和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等,通过五诊中的“查”诊,如心电图、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压计等辅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向心衰病进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心衰病早期治疗方面,陈可冀院士认为,气虚血瘀型病人多见于心衰早期,病位主要在心肺,方宜用加味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肉桂、丹参、川芎、赤芍等)[8]。四诊八纲是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望闻问切中加入查诊,在八纲中引入已未,绝不是中医西化,而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医学为中医学服务,互辅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中西医医学的交流。

参考文献。

[3]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6]夏克平,夏俊东.论五诊十纲诊断体系的确立及其临床必要性[j].中医研究,,25(1):9-11.

[7]李南夷.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衰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5,2(10):6-8.

中医论文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有阴阳双方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所以阴阳与睡眠息息相关,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

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

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

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人体的阴阳日节律的相关论证,以内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睾酮等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

现代睡眠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

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

觉醒系统活动增加,睡眠系统用作减弱,人就觉醒了。

这种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比类为阳,睡眠系统比类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与阴阳理论异曲同工。

可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

总之,阴阳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指导着中医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2以神主学说论失眠。

现代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不单是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伴有心理紊乱过程。

神主睡眠说也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张景岳说:“盖初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素问•灵兰秘典论》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的活动,更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统领五脏六腑。

可想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

《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神志不安、健忘、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

3以气血盛衰论失眠。

气血的衰少或运行不畅,都会致使脏腑组织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

《灵枢•营卫生会》中就曾指出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景岳全书•不寐》中又说到“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其中不只虚证有之,若血分有热,不仅扰乱心神,还使魂魄不宁。

如《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事实上气与血密不可分,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而血为气之母。

气不得血,则血无依附,气布以血为根;血不得气,则血不得流通,血行以气为帅。

俾使气血充和,阴阳协调,则人康健。

故无论气病还是血病,最终都会形成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神失其常,使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紊乱,产生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

4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关于失眠的`理论,所涉及的都是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认识思维,同时紧密结合了生理与病理,这些理论相当程度的受到了中医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天人相应等理论,说明了除了人体生理病理之外,人体对外环境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目前这些有关失眠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与整理提高的阶段,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解决了失眠中的许多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更多新的科学手段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何在新的社会文化与科学中,为失眠的理论与临床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予失眠的研究有新的生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应注意随时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结合现代临床科研方法与传统理论,累积更多的临床资料,将理论与临床妥善结合,定会带给学科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骄。中医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论文范文字

主证:经常出现胃里如同火灼一样的烧灼感,口干唇红,五心烦热,手足心热,知饥不食,或嘈杂似饥,舌质红,苔干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酸甘敛阴。

方剂:芍药甘草汤加味。

2、脾胃湿热。

主证:在脘中同样有火灼一样的烧心感觉,而且胃脘痞闷不舒,口干起黏,或吞酸嗳腐,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

方剂:越鞠左金丸化裁。

3、热物所伤。

主证:有明显的饮食灼伤史,自觉吃过某种热物质后即觉食管及胃脘部有烧灼样烫热感,因而惧怕饮食,特别是热的食品,服后加重,苔或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能够清咽利膈,对于清热解毒也有一定的作用。

方剂:银花甘草汤加味。

治疗烧心的食疗方。

1、赤小豆薏米粥。

将红小豆和薏米加清水,用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ml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荆下的100ml汁液。将2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主治胃中灼热烧心感轻度者。

2、金针菜冬瓜汤。

要选用干金针菜20g.切段,用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g冬瓜一起放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梢。点几滴香油。

主治轻度胃中灼热烧心感。

3、素炒苦瓜。

选用新鲜苦瓜200g,切丝备好。先用开水浸泡片以去苦味。再人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芡浇汁。

主治胃热胃中火灼感、心中烦热者。主治轻度胃中灼热烧心感。

除了可以食疗以外,对于烧心的现象,我们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饮食应定时适量。

不宜吃得过饱和常吃零食。吃得过饱使得胃内压力过高,常吃零食则使胃液不停地产生,均易导致胃液反流。吃饭时应细嚼。减少食物对食管粘膜的刺激,保护食管粘膜。

2、少喝碳酸类饮料。

打开瓶盖就冒气泡的饮料进入胃内照样会生泡,使胃内压力迅速升高和气体增多,常致隔气和胃液反流,因此,应少喝起泡饮料。

3、少食油炸类等难以消化的食品。

难以消化的食物易在胃内长时间滞留,刺激胃液分泌增加,使胃内压力处于较高的水平,易致胃液反流,应少食这类食品,如油炸类、脂肪类、高纤维类食物。

4、睡前不进食。

睡前吃东西会刺激胃分泌胃液。,而睡觉后胃液易于反流。常致烧心。故睡前半小时不应进食,尤其不宜饱餐。

5、少吃甜食。

吃甜食过多。易刺激胃液大景分泌,常致烧心,应少吃为宜。

中医的论文

一以中医思维认识新生的血管及血管的新生。

1.从经络系统,认识新生的血管。

祖国医学的古代典籍中没有“血管”一词的明确的记载,然而有内经中有“血脉”一词。

《离合真邪论》中以“地有经水”类比“人有经脉”,以“温,寒,热,风”四种自然天气下的经水的状态类比邪气客于脉中,出现的“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等的病理现象。

又有“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之说。

表明血脉与经络关系密切。

1.1经络系统与血管形态和功能。

《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对于血脉的描述与血管的解剖极为吻合。

《灵枢经脉篇》:“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与络脉在走行上的区别。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其描述与现代血管的形态特征高度相似。

《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又有《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表明血管的部分功能应隶属于经络系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指出“经主气,络主血。”明确了经脉与络脉功能上的区别,表明络脉系统与血管功能具有同一性。

中医论文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近些年来美育教育在中医药类院校中开展得如何,在特色中医药类院校中美育教育开展有哪些途径和方法,本文试从学校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学生接受等方面,分析美育在中医药类院校中的开展情况,并针对中医药类院校美育教育开展,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中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美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校开设美育课,学生漠视美育课。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大学美育是完善大学生知识体系和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更是医学生医德积淀的内在要求。美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学生审美能力的不足和审美情趣的低下,有的学生专业本领很过硬,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4月复旦医学院的投毒案,说明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这背后与长期以来社会上只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有关。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尽快亡羊补牢。在学校层面重视人文素养,尤其是要加强美育教育。此外,学生也要摈除以往人们固有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

(二)高素质美育教师的短缺是美育教育的瓶颈。

高素质美育人才的短缺造成美育教育教材等不能满足高校美育课的教育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审美应该贯穿于医学,医学也应渗透着审美,在特色中医院校更需建立适合中医学生学习的美育教育教材体系,高素质的美育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丰富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心灵得到净化,对生命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至善方能至美”,这也是积极构建“和谐医患”的基本要求。

(三)中医药类院校学生接受美育情况分析。

中医药类院校中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对美育课反响较好,理科学生因为对于文学艺术等课程不太重视。“阳春白雪,和者甚寡”,理科学生上课时表现得过于沉闷,多数学生关注的是专业的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交流沟通较少。文科学生相对来说在公共艺术课程上与教师互动较为积极,而且很容易与教师寻找到艺术的共鸣点,美育课程开展效果比理科班显著。这一点也凸显出美育教育在初高中阶段的匮乏,以及文理分科以后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产生的影响。其次,学生盲目学习美育课。重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影视鉴赏课程,轻视具有文化底蕴的音乐、美术、书法等鉴赏课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呈现出一股浮躁之气,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美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上影视鉴赏课,仅仅停留在眩人耳目的影视作品上,不愿意更多地去深思艺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单纯从外在的感官选择审美的对象,表现在公共艺术课程当中,学生在选课时多数会选择影视鉴赏课,在影视鉴赏课上只追求播放更多的影视作品,不愿意去深入鉴赏,深层次去分析解读作品,流于表面化。另外,高年级的多数医学生处于“满眼都是药,缺乏色彩与音乐”的状态。美育的培养和潜移默化也就逐渐成为空谈。

二中医药类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艺术与医术、医道与艺道的融通。

中医药大学必然与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别。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曾经这样说道:“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在中医院校中开展美育教育,要切合实际情况将艺术与医术、医道与艺道巧妙地融合汇通在一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美育的学习中感受到医道的博大精深。学生更愿意听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博学多识的艺术家医学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多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将美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中医院校开展美育课程,要紧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主线,让学生在美育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与中医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时候曾有听音乐、观绘画治疗疾病的案例,同时又有兼具书法绘画与医术的医学艺术家,譬如傅山在医学领域里有着巨大成就,他在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都有很高的技术,尤其以妇科为最。其著名的代表作有《傅青主女科》《傅氏幼科》等。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所画的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画征录》评价道:“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可,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渗透了自己孤傲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颇具特色。医学与艺术有着相同之处,流芳千古的艺术家和医学家多数是具有深厚学养。在中医院校开展美育课,美育课教师需要寻找到与学生更多的文化认同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已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艺术与医学文化的契合,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到艺术本领。

因此,在高等中医药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课程,加强中医传统医德教育,增强中医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中医药类院校品牌形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堂引导为主,学生活动为辅。

美育教育的实施要以美育课程为主体渠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有着政治思想教育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课堂教学是美育的主渠道[2]。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把美育课提到与思政课、人文素质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待,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中医院校美育的课程建设,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选编适合目标培养的课程教材等。在教学质量控制上,把美育课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使之占一定比例的学分,同时作为人才培养评估的组成部分。加大美育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如,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京剧等艺术类课程,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多方位立体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切身感受到美育的力量。比如,书法绘画的实践练习在中医类院校当中意义颇为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的锻炼,感悟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对于理解中医文化有着促进作用。中医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另一种体现方式,与中国书画有着内在的联系。“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王国维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3]。所以,在中医类院校开展美育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相关的课程和内容,使学生在学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医的智慧,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三)立足通识文化教育,依靠专业知识教育。

医学院校中从事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美育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美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公共艺术课上,其他各学科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美的意蕴。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多的从美的角度来设计课程,如课件的精美制作、板书的工整书写等,将美育教学于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学习中受到美的沁染。

加强美育建设既要依靠专业教育同时更要立足通识教育。公共通识课与美育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有赖于思政课教师、公共艺术教师及大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正如蔡元培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学生在通识课学习过程中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充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美育与其他专业教育有所不同,但可以渗透到各个专业教育当中。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合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真、善、美。

(四)从社团活动方面引导学生开展美育教育。

中医药类院校的社团有自身的特色和文化优势,主要以继承和弘扬中医传统为主,同时有丰富的文艺团体,大学生杏林文学社、书画社、舞蹈社、动漫社、摄影协会等。大学生要通过文艺活动的参与,来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创造天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只有亲身参与、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到美的内涵。

美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育,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体。目前多数高校团委都有学生社团活动,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除了美育课之外就是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加入社团基本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美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依靠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艺术特长得到发挥,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丰富多采的审美教育活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完善品格。

参考文献。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3。

传统中医学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我科的优势病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1月—205月已确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护理、中医外治的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康复情况、骨密度的提高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较前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的“骨痿”与“骨痹”等范畴,与《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十九难》中:“督之为病,脊强而厥”[1]相关,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其防治与护理已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我科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从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对6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于防治、护理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的骨痛、睡眠差等情况均有一定疗效,可有效减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骨伤科二病区住院的骨质疏松症并愿意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64例,其中男23例,女41例,年齡60~90岁,平均7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功能锻炼、生活护理、中医外治的护理如中药热敷、中药熏洗、热奄包,通络仪治疗等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疼痛情况、临床疗效、疾病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问卷情况。

2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2.1情志调护老年人多因疾病的长期折磨,对生活的态度不积极,多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恐惧心理,但良好的情绪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做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宣教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宣教,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生活指导患者在生病期间要做好防寒保暖、祛湿等防护措施。坚持做局部热敷治疗,用热水泡脚,疼痛部位可用腰围或护套,指导患者做好安全防范(如上厕所、起床等站稳后移步,地板不要过湿,穿舒适而防滑的鞋子等),尽量去除周边环境的障碍,防止跌倒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2.3饮食指导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进行辩证施食,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调节其骨质代谢。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虚血瘀型。可选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的药食为主,如黄豆、猪血、大枣、韭菜、桂圆等,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的作用,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乳制品最佳,如牛乳、乳酪等,不吸烟和少饮酒,减少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少食肉,减少摄盐量,以免过多的钙质被排出。

2.4运动干预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滞不行,血经不通,筋膜失养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加强功能锻炼是温经通络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能增强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防止摔跤和骨折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消化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吸收[2-3]。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如慢跑和跳健身舞等;体质差的老年人宜选择太极拳和散步等。鼓励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户外运动,清晨锻炼时间不宜过早,锻炼地方宜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多晒太阳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使钙吸收增加。

2.5用药指导本病发病与肾虚证密切相关,肾虚证患者因肾精亏损,导致骨髓和血化源不足,致骨失髓血充养,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易骨折等表现。可给予滋补肾阴、强筋健骨、补肾益气的药物,护士应指导、监督患者用药的情况,以达到真正的用药目的。

2.6中医外治的护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目前本科采用中药加电疗、中药热敷、中药熏洗、中药热奄包,通络仪治疗等,均达到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温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3结果。

对治疗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掌握了自我保健、饮食、用药的方法,积极参加功能锻炼,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睡眠差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2组各项指标在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的今天,老年骨质疏松症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因此易骨折且骨折愈合期较长,并且老年人由于易疲劳,不爱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较少,极易发生并发症,不但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不便,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不少负担。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康复有个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极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措施研究较多,至今未发现公认特效防护治疗法。防治骨质疏松应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因人而异,给予及时高效,有针对性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从而提高防治效果。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并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睡眠差、易骨折等起着积极的作用,使患者形成了健康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自我调护的方法,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增强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4-5]。

参考文献:

[1]沈澍农,武丹丹.《难经》导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7.

[4]张顺仙.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22(8):102.

传统中医学论文范文

耳科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神经性耳鸣。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叫声、滋滋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以下是“中医学的科研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焦虑和烦躁。如果长期耳鸣得不到治疗,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目前耳鸣病因尚不明确,众多的研究表明,耳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因素可以是耳鸣的原因,也可以是耳鸣的结果。因此,耳鸣患者常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忧虑、烦躁、情绪波动和失眠等。这种长时间的心理障碍反过来可能会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1]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6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近五年来的65例病例分析,男43例,女22例,年龄40—78岁,老年人约占56%,耳鸣分级为6级。我院65例患者中1级耳鸣29例,2级耳鸣18例,3级耳鸣15例,4级耳鸣3例。由于神经性耳鸣的病因很多,西医治疗耳鸣的方法众多,但治疗的效果不佳。我院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根据每个患者的病因、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2、方法。

(1)清肝降火疗法有的耳鸣患者暴怒伤肝,又因饮食辛辣,或有高血压病史,肝火上亢,循经上炎细菌感染化脓,所导致的神经性耳鸣,中医上称之为实热。肝火“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耳鸣爆发时,耳内有雷鸣轰轰声,还伴有耳胀、耳痛、流脓、头痛眩晕、发热、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坐卧不宁、心烦意躁等。我院采用清肝降火法,治疗耳鸣,效果明显。药方为:天麻10g,钩藤10g,白术10g,当归10g,黄岑10g,党参20g,麦芽6g,生地9g,龙胆草9g,橘皮6g,菊花9g。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天麻、钩藤为主方加减。

(2)疏风清热凉法有的耳鸣患者是由于风寒感冒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中医上称之为风热。热外感,循经上攻,耳痛耳胀、耳鸣如蝉,以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伴有流涕流泪、咽痛、口干、舌苔厚而黄,全身酸痛,头痛、发热。用手按摩耳廓或揉压穴位,耳鸣症状减轻。根据患者病情,我院采用疏风清热疗法。药方为:竹叶6g,薄荷6g,蝉蜕6g,黄岑10g,菊花10g,石葛蒲10g,连翘10g,金银花10g,胡6g,橘皮6g。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银翘散为主方加减。

(3)补肾填精疗法中医认为肾耳相通,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藏精生髓。《内经》中讲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2]年老体弱者或体虚的人,易感染神经性耳鸣,年过40岁,人体器官逐渐衰老,功能减退,肾虚诱发耳鸣,最终导致听力下降。肾虚耳鸣患者伴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早生华发,舌淡白。根据患者病情。我院采用补肾填精疗法。药方为:枸杞子20g,山药20g,熟地30g,鹿茸3g,山芋9g,牛膝10g,菟丝子15g,河车3g,黄精12g,龟板12g,菊花9g。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枸菊地黄丸为主方加减。

(4)清热化痰疗法根据我院临床经验,大多数神经性耳鸣患者中医治疗主张从肾入手,补肾填精疗法,但有的患者效果不显著。因而我院中医总结多方理论及临床经验,从痰论治。痰多生百病,痰热郁结,循经上雍,雍而成鸣。这种情况的患者,头昏而胀,因而痰多而粘,咳嗽胁痛,舌苔黄而腻。因而,我院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清热化痰疗法。药方为:礞石30g先煎,杏仁10g,茯苓10g,橘皮8g,黄岑10g,生山栀10g,制南星10g,枳实8g,瓜蒌仁10g,法半夏6g,龙胆草8g,大黄6g后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礞石为主方加减。

(5)活血化瘀疗法神经性耳鸣如果久病不治,则淤血阻碍耳窍,气血流通不畅,耳部微循环受阻。中医认为部分患者是因耳部血管受到刺激导致微血管痉挛,血流通受阻,此类型的耳鸣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如刀割,头昏脑胀,头颅疼痛部位固定,舌质暗紫。因而,我院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活血化瘀疗法。药方为:赤芍10g,川芎6g,红花5g,红枣5枚,生姜5片,葱白4根,麝香0.3g。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药方加减。

(6)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神经性耳鸣主要是由气血滞瘀,心脉运行不畅,以致耳窍血管受阻耳鸣。干祖教授认为“主治清窍闭塞者用升清通窍法”。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开窍提神,心肾交济。

吴茱萸性热燥烈,辛苦降湿,口服可以补脾温肾,降燥湿之功效。贴敷于涌泉穴位能疏通经气,血脉畅通,引火下行。用食醋调和吴茱萸,可以使穴位局部的渗透能力增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加强。冯荣昌用中药贴敷于涌泉穴治疗神经性耳鸣33例,[3]11例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5.8%。因而,我院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中药贴敷涌泉穴疗法,治愈了一部分耳鸣患者。

3、疗效标准。

痊愈:半年到一年内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没有复发,疗效显著。显效:耳鸣症状有明显减轻,患者听力提高明显。好转:耳鸣症状有所减轻,患者听力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无效:中药治疗几个疗程,患者耳鸣症状与治疗前无任何变化。

二、结果:

近五年来,我院就诊的65例病例中,痊愈42例(64.6%),显效16例(24.6%),好转5例(7.7%),无效2例(3.1%),总有效率为96.6%。效果相当可观。

三、讨论。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症,在没有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于耳内或头颅内的'异常声音感觉,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内耳的血管痉挛常是耳鸣发生的重要原因。耳鸣一般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客观性耳鸣的治疗在于治疗引起耳鸣的相关疾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在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大多是其他疾病诱发的耳鸣,导致内耳缺血缺氧,阻碍内耳微循环,压迫神经等原因发生的病变,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滋滋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严重的耳鸣可以扰乱人的生活。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中医学上肾耳相通,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藏精生髓。按照中医理论。神经性耳鸣许多实少,实症病人是由于外感风寒炎火上亢影响耳窍所致,虚病病人则是由于肝肾阴虚脾胃虚寒,血脉瘀阻所致。

四、结论:

收集我院近五年来的65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中老年人约占56%,我院中医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治愈率高,效果甚佳。经过众多医生的共同努力,我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