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反思 质量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16:33:39 作者:GZ才子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反思 质量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质量教学反思

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方面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其测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质量》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原本是用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师示范操作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显得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地学。讲台上放着一台托盘天平,师边操作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见度小且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低。

现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

2、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6、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

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说明书,学生要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所以在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边玩边学,学习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

质量教学反思

在英语课堂教学急需优化的今天,我们仍能见到课堂上学生对每个单元3a的慢吞吞的学习速度,或者是学完它之后仍有些学生难以消化。老师对此忧心忡忡,而学习3a所占用的大量时间也让人心疼。

怎么改善这一现象,首先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没有主动预习。在作业如山似海的学生那里,背完单词写完练习再指望他们预习,确实有些奢求了。他们练习都不一定能做好,何况其他的.作业更多。而不预习,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又是练习做不好。如此循环往复,令人忧心。

我的看法是,在作业上做文章。

给学生的作业一定要有对3a以及一些对话的翻译,让学生上课之前就熟悉课文内容。这样学生课听得明白,老师课也上得轻松。不会再出现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听的困难赶不上的情况。节约下来的时间多做练习,及时巩固课堂效果。而家庭作业中的练习则相应减少,并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学生课堂上学的好了,练习也做的好了。

其实这个方法只是统筹方法的一个应用:本来在课堂上翻译的课文放到课后了,课堂上只做恰当的分析。要不然学生连课文意思都没看明白,怎么讲效果都不好;而本来在课后的练习大部分放到课堂上来了,随讲随练,效果更好,比学生不会做乱填好多了。顺序变了,效果更好。

质量教学反思

在质量的测量中学生经常会发生一些错误,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1、测量前的'调节:将天平放平后,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测量时的调节:左物右码,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是天平平衡。注意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3、如果测量前没有将游码归零,则测量结果要偏大,应将测量结果减去游码没有归零的读数。

4、如果测量时将物体和砝码放反了位置,测测量结果也偏大,应将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读数。

5、如果天平的砝码使用时因为生锈或粘上污迹使砝码偏重,则测量结果偏小。

6、如果天平的砝码使用时因为磨损使质量偏小,才测量结果就要偏大。

质量教学反思

课内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如默写、课内文言文。

课外部分(课外文言文、两个现代文语段)情况就不容乐观。

作文好作文几乎没有。

1、学生课外积累太少,依赖老师课堂讲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第11题,这道题目学生全军覆没。

2、学生筛选文本有用信息能力差。

理不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抓不住中心句。

3、学生概括事件能力差。

交待不清起因、经过、结果。

4、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缺乏方法。

5、部分学生不会写读后感。

6、作文材料陈旧、描写少,多记叙、点题不到位。

1、针对学生概括能力、筛选有用信息能力差这两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让他们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2、加大课外文言文的训练量。

3、抓紧课外现代文的'指导。

采取分考点专项指导的方法,注重平时的语段讲评。

4、给学生印发示范性优秀习作。

分析好在哪里,如何借鉴。

质量教学反思

课内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如默写、课内文言文。

课外部分(课外文言文、两个现代文语段)情况就不容乐观。

作文好作文几乎没有。

1、学生课外积累太少,依赖老师课堂讲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第11题,这道题目学生全军覆没。

2、学生筛选文本有用信息能力差。

理不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抓不住中心句。

3、学生概括事件能力差。

交待不清起因、经过、结果。

4、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缺乏方法。

5、部分学生不会写读后感。

6、作文材料陈旧、描写少,多记叙、点题不到位。

1、针对学生概括能力、筛选有用信息能力差这两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让他们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2、加大课外文言文的训练量。

3、抓紧课外现代文的指导。

采取分考点专项指导的'方法,注重平时的语段讲评。

4、给学生印发示范性优秀习作。

分析好在哪里,如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