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游东方明珠 上海游东方明珠的心得体会(模板9篇)

时间:2023-10-16 21:53:02 作者:琴心月 2023年游东方明珠 上海游东方明珠的心得体会(模板9篇)

总结是检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果,找到不足并加以改进。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审题和明确写作目标,围绕主题展开,避免离题和跑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上海游东方明珠的心得体会

在我心中,上海一直是一个充满现代化、繁华和活力的城市。而东方明珠,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独特魅力。近日,我有幸前往上海,并亲身体验了参观东方明珠的宏伟之处。这段美好的经历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上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壮观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乘坐电梯直达观景台,在空中俯瞰整个上海,远处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犹如一幅精美的城市画卷展现在眼前。此时,由于塔身的高度和透明玻璃幕墙的设计,我感受到脚下的城市景观仿佛漂浮在空中,让我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极富视觉冲击力。这种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伟大。

其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附近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地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在攀登东方明珠的过程中,我不时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景色,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尤其是当我爬到塔顶时,迎面而来的微风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在这样一片美丽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上海市民对文明、环保意识的培养和重视,使人心生敬佩。

此外,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内部设施和展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东方明珠的历史和建设过程,还学习到了关于广播电视和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塔内专业的导游配合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设施,使参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我在娱乐中获得了知识。这一齐全、先进的设施与展览,充分体现了上海在科技发展上的领导地位。

最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所传达的时代象征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座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它的独特形象和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上海的美景,更是为了象征中国的崛起和进步。站在塔顶,我被这个浩瀚的城市景象所吸引,也意识到中国正处于如此重要的发展时期。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总之,参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给了我独特的体验,让我对上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它的壮观景象、优美环境、丰富展览和象征意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上海这座城市也将继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我期待着再次有机会去上海,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也期待未来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东方明珠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科学在发展的喜悦。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些新的景物。

二、初读课文,有概括的认识。

1.学生自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可查看课文下生字表里的注音,力求把它读准。

2.看看课文中,上海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3.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书声音要响亮。

4.检查自读情况。

三、生字教学

1.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同学们通过自读学习,是不是都已经认识了吗?老师都把它们写在这块黑板上了。一行是拼音,一行是生字。哪个小朋友上来,用线把生字和它正确的连接起来。

2.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着他(她)连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

3.让学生凭借拼音反复练读几遍。

四、小结

表扬正确书写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第6课,读准字音,读通了课文。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开火车读)接下来,老师再来检查同学们的课文读得怎么样了,不过,这次我想让每位同学都当“小老师”,同桌的两位同学互查,听听他(她)是不是把课文读准,读通了,当他(她)有读错或读得不理想的地方,请你帮助他(她)纠正、改过。

二、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学习第一节

示范读第一小节,小朋友,你们看到上海黄浦江边的美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一座广播电视塔)因为她美又壮观,所以人们帮她起了一个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板书课题:东方明珠

2、学习第二节

这么美丽的“东方明珠”它的样子怎么样?你能说出来吗?

3、学习第三节

广播电视塔这么好看,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看。齐读最后一节课文。

4、电视塔建得这样美,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想教育。

5、练习用“真是”来说一句话。

6、指导读文和背诵。

三、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方明珠》这篇课文,课文写得很生动,大家也学得很认真。我们认识了上海广播电视塔,这么美的建筑物,我们小朋友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能当上一名设计师,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教学后记:学生能用“真是”说一句话。

上海游东方明珠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城市的象征之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东方明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次的体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愉悦和启发。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东方明珠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对未来的启发。以下将为大家分享我的观感和心得。

第二段:建筑的壮美 (约250字)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在浦东陆家嘴的核心地带,一进入塔内,宏伟壮丽的气势便扑面而来。在逐层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不断能感受到建筑的摩登和现代感,每一层楼都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和元素。登上塔顶,俯瞰整个城市的无限美景,让我感到无比震撼。东方明珠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艺术品,它的设计不仅在于功能实用,更在于如何将美与实用完美结合。

第三段:文化的传承 (约250字)

除了壮美的外观,东方明珠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塔内的展览馆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上海历史、文化和科技的展品。这些展品不仅向人们介绍了上海的发展历程,还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展厅中展示的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展览,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对科技发展的追求。

第四段:教育的意义 (约300字)

参观东方明珠不仅仅是欣赏美景和了解文化,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塔内的科普展览和互动体验,使参观者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我参与了科技体验区的无人机模拟飞行和VR技术的体验,这些互动体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科学原理。此外,东方明珠还设有专门的教育区,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学校互动活动,向年轻一代传播知识和科学精神。我深信,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五段:对未来的启发 (约200字)

通过参观东方明珠,我意识到建筑和科技的发展可以与文化和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东方明珠的塔内,我看到了中国先进的科技水平,我也感受到了上海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愿意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尾段:总结(约200字)

参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不仅见证了上海的壮丽风貌,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科技带来的创新力。东方明珠不只是一座建筑,它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我将永远珍藏这次的游览经历,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也会以东方明珠为榜样,努力拼搏,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东方明珠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

1.出示课题:6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 有  这 脚踩大地 巨人 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 ?(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 (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10.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谁来把书上描写塔夜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塔怎样呢?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五.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 指名读、齐读

3. 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七.课外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

高大 像巨人

6. 

美丽 五光十色

设计意图:

一、 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官,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塔的认识不够。有了塔的多媒体,小朋友就能很快的把握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二、 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而且在每次读书之前老师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  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 ,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 。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三、 注重识字、写字。

上海游东方明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以其繁华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闻名于世。我有幸在上海旅游时,特意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去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一下车,就被那庞大的金属结构和璀璨的灯光所吸引。这是一座高度达到468米的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卓越的设计成为上海的地标之一。我登上观景平台,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发展。

第二段:东方明珠带来的震撼与美景

从上海的摩天大楼饕餮的美食中,我了解到了东方明珠带给我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观景平台上,我目睹了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的道路,这里展现出的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和繁荣景象。从观景平台,我可以看到外滩和黄浦江上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建筑,以及人流如织的游客和市民。这里是现代化与历史的碰撞,是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三段:东方明珠的文化内涵

除了震撼的景色,东方明珠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游览过程中,我了解到,东方明珠是为了庆祝新世纪到来而建造的,其金属结构象征着现代化。而且,东方明珠的观景层上还设有一个博物馆,展示着上海的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特点。通过这些展出,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段:东方明珠旅游的建议

对于想要游览东方明珠的人来说,我有一些建议。首先,提前规划行程,以充分利用时间。东方明珠每天都有上限的游客数量,因此最好提前购买门票,并选择合适的时段,以避免人潮拥堵。其次,穿着舒适合体的衣物和鞋子,因为需要步行以及爬升楼梯。最后,记得带上相机,以记录美景和留下难忘的回忆。

第五段:东方明珠带给我的思考

游览东方明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摩天大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上海这个城市的象征。它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结合,也反映了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仅获得了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这个国家和上海这个城市的深入了解。东方明珠的游览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让我对中国的现代化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结:

游览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它不仅给我带来了震撼的美景,也让我了解到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对于喜欢旅游和探索的人来说,东方明珠绝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文化上,它都能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东方明珠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2.师:你们知道这些城市的别称吗?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并指出有关城市。 (昆明 苏州 济南 广州 香港)

3.师: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2、 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2) 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 (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四、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教学反思

14、东方明珠(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东方之珠》,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东方之珠》。

齐读课题:《东方之珠》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

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2、指导朗读:读出沙滩的美丽迷人,公园的著名,街市的热闹繁华。

3、为什么说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整个国家好比一个家,得有个门,香港在我国的南方,它就好比是我国南边的大门,那里每天有许多船只、飞机通往世界各地。

(生齐读第1节)

三、学习第2-5节

1、(生闭上眼睛)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香港到了!(睁开眼睛)

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美丽的夜景〉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 请你朗读一遍(生说)

第2节: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1)指名读第2节。

(3)师: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让我们大家来读一读第2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师:你正在沙滩上悠闲自在地散步,轻轻的柔柔的海风吹来,多舒服啊!仔细一听还能听到浪淘拍岸的声响。)(指读 齐读)

过渡:欣赏完了迷人的浅水湾,大家一定还想去别处看看吧,那就别停下你的脚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欣赏。

第3节: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1)指名读第3节。

(2)“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把词放进句子中读读。(驰名中外、世界闻名、闻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第4节: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1)指名读第4小节。

(2)重点理解:

a、“摩天大厦”:指的是各种高楼大厦,读出楼房的高来。(指名读)

b、“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小结: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c、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d、从“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小结: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3)让我们感受铜锣湾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齐读)

第5节:美丽的夜景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请你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说)

(板书:灯的海洋)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师引读:……成了——

……像——

……如同——)

(4)港湾里的灯光是静的,马路上的车灯是动的,一静一动,互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给大家。(指名读、齐读)

(5)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四、学习第6节

1、(看板书)师:香港有迷人的沙滩——浅水湾、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铜锣湾,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华、美丽,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谁来赞一赞香港?(指名读)

3、香港,这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曾经被英国侵略军攻占,19世纪,英国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师述说: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来了,中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了,中国人民从此成为香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5、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样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骄傲、自豪、喜爱……)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第6节。(齐读第6节)

6、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未来更美好!)

五、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向家人、朋友介绍香港。

六、板书:       14、“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美丽的夜景——灯的海洋 

教学反思

东方明珠

要问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是什么?那当然非“”电视塔莫属了。它在全世界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名声,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上海亲眼目睹一下“”电视塔的“雄姿”,而我却在暑假,亲眼目睹了“”电视塔。所以,我决定写下这篇游记。

首先,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电视塔吧!

“”电视塔的高度是468米,在全亚洲排名第一,全世界排名第三。共有三个360度的主要观光球体。

听了我简单的介绍,你一定眼馋了吧!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电视塔吧!

在90米处有一座太空游乐城。在这里,你可以玩到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冒险游戏。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在259米处有全透明的悬空观光廊。这条悬空观光廊长150米,宽2。15米,高1。9米。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一个全方位视角,鸟瞰黄浦江水在脚下流淌,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真实体验一次都市上漫游云间的奇妙意境。

267米处有一座全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在“”电视塔上解决了你所有的美食欲望,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嘴馋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好去处。

“”电视塔是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上海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上海人民用它们勤劳的双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现在,“”电视塔已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选5a级旅游景点之一。

你现在肯定已经心动了,那就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靠自己的努力去好好欣赏吧!

东方明珠

前不久,我高兴地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照片。张张照片都留下了我和妈妈幸福的笑容,特别是一张以为背景的照片照得最好。看着它,暑假中妈妈带我去上海探亲,游览“大上海”的情景,又呈现在眼前。

我们乘地铁去上海浦东新区,去观看那高468米、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高塔—电视塔。我们来到这里,真让我大开眼界,它以其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11个球体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相邻的国际会议中心的一对巨大球体遥相呼应,让所有慕名前来欣赏它的人都能领略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意境。

我们乘电梯进入电视塔内,在高350米的太空舱内观赏景色,只见黄浦江两岸,高楼林立,大道纵横,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的都市风景。世贸中心、金茂大厦、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一尽收眼底。看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兴奋,更感到自豪。

在前的一块草地上,舅爷爷说:“我给你们照张像吧!”我和妈妈在一块大石头上,脸上挂着甜蜜的微笑,“喀嚓”一声,笑容被收进了照像机。

如今我拿起这张照片欣赏,心情依然非常激动。再看看我们芜湖的变化,不也很大吗?长江大桥、步行街、鸿兹广场,凤凰美食街……家乡和祖国各地一样建筑事业突飞猛进,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更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会好好保存这张照片,记住那幸福美好的一刻。

东方明珠

在上海,在黄浦江旁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电视塔。

乘上观光电梯,我,姐姐,外公和外婆到达了272。5米高的球体。靠着扶手鸟瞰上海,街道上人山人海,公路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几条大船正来来往往运输货物。对面,金茂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塔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真不愧是国际大都市啊!

下了一段楼梯,我们走上了360度的玻璃观光走廊,上海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

参观完球体后,我们来到位于底层的上海蜡像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前的有轨电车和20世纪30——40年代的各种汽车,甚至还有花费整整十年的轿子!走上二楼,便是更古老的茅房,园中,一个小男孩穿着一身破衣服,手里提着破旧的篮子,光着脚丫,走向门口。茅房旁一位男人坐在简陋的灶台前,拿着一堆干草塞进熊熊烈火里面。门外,一个用竹条围成的篱笆里,几只鸡正蹲在窝里打盹。向前走几步,便听见一阵打铁的声音“当——当——!”走近一看,一位伯伯正右手拿着锤子,左手拿着夹子在敲打一块烧红的铁块,右边,另一位叔叔也正在燃烧一条鲜红的铁条。继续向前走,我们还看到古代麦子到米饭的制作过程:磨米,去皮……这时,我才知道以前,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是多么不容易。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中药店,大大的柜子里放着上百种中药药材,店小二正忙着分配中药呢!对面的古玩店里有几位先生在把玩着一些古董。这时,马路上一位中年男子正推着独轮车从我们面前经过,上面还载着位姑娘。

参观过老上海,我们来到了哈哈镜的地方。我走向第一面镜子,竟然发现自己只有一米!我哈哈地笑了!当我站在第二面镜子前时,我很是惊讶:原本蛮高的我顿时一下子变成了一支筷子,好长好长!我忍不住大笑出来!最让我捧腹大笑的是第三面镜子,镜子里的我变成了一个矮胖子,走起来跟武大郎差不多。

我喜欢,因为它既让我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更让我体会到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