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童趣初中生 初一童趣语文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20:27:06 作者:飞雪 2023年童趣初中生 初一童趣语文教案(优秀8篇)

在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是建立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石。做事情要有底线,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了诚信。以下是一些警示案例,它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

初一童趣语文教案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畅谈童年趣事,童趣教案。

2.学生在初步了解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能读懂文章的内容

3.学生有勤于动笔的意识,随时记录生活中的趣事

1.重点:表达能力的培养,对文言文知识的了解以及对文意的把握

2.难点:

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2

多媒体

第一课时

首先,播放音乐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同学们,听到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关于童年的记忆是不是在你的脑中渐渐苏醒?你们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几个月前,你正度过了最后一个儿童节。现在,你的童年离你逐渐远去,但关于童年的记忆,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吧。你童年的伙伴,你所经历过的趣事等等,这一切全都是那样美好。有没有同学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童年?可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也可以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趣事。(同学发言)

看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那时的你们单纯可爱,在你们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趣而美好的。你们会因为好奇心而做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事情,有时又因为幼稚而做一些傻事,教案《童趣教案》。这些都是属于你们的童年趣事,但是,你们知道古代人在儿童时代都有哪些有趣的事吗?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沈复的《童趣》去了解他童年时代的趣事。(板书《童趣》沈复)

首先,我们来对作者沈复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而《童趣》就选自于《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

《童趣》一文是我们进入中学后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或许有同学会问"什么是文言文呢?"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它被俗称为"之乎者也"。"文言"是书面语言的意思,它是相对于"白话"而言的。白话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话,比如我现在正在说的话就属于白话。"文言文"的第二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整体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现在,请大家看着课文,我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在我读的过程把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上。(老师朗读课文)

同学们,这是你们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希望以你们以自学为主。文中有一部分知识是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遇到过的,但同学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大胆的猜测。首先,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文言文与我们过去所学的白话文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是词与句子的用法?将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四个人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在你们讨论的过程中,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文中叙述的几件儿童趣事复述出来。

(文言文与白话文最大的不同便是语言不似白话文那样直白浅显,有些词的意思与读音也和我们现在有所区别,还有很多特殊的句型,在句子中要么省略了字,要么就是词序有所颠倒。)

沈复

项为之强(wei jiang强:通"僵")鹤唳云端(li)土砾(li)怡然自得(yi)拔山倒树(ba)癞虾蟆(ha虾:通"蛤")

2、余:我。

3、稚:幼小。

4、张目:睁大眼睛。

5、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6、藐:细微的事物。

7、细:仔细。

8、故:因此。

9、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0、之:的。

11、项:脖颈,颈。

12、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3、于:在。

14、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15、徐徐:慢慢地。

16、唳:鸟的鸣叫。

17、以?为=把?当作。

18、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安适、愉快;然:的样子

19、兴:兴致。

20、方:正。

21、盖:原来是。

童趣初一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有趣的……童年的味道是芬芳的,童年的声音是悠扬的,童年的日子是美好的。童年里的趣事像一部永远放不完的电影,时常在我脑海中放映。

一看到天上飘着的白云,我就想起了一件童年趣事——骑山羊。有一次我回舅舅家过暑假,一进院子我就注意到了在羊圈里的白山羊。它有着短短的毛,一身雪白。它四肢长长瘦瘦的,看起来就像个矫健的运动员。它的头部,脑门宽,嘴巴还尖尖的,面部稍微有点凹下去,眼大有神,看起来眉清目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白龙马的样子。我一定要骑着白龙马,仗剑走天涯。

我央求表哥把羊从羊圈里牵出来让我骑,由于没有心理准备,羊一下子就把我甩到了地上,疼得我直流眼泪。我总结了一下:应该在骑上去的一刹那,双手抱住羊的脖子。我定了定神准备用跳山羊的方式跳到羊的背上。哪知羊一下子就闪开了,我扑了个空,来了个狗啃泥。我站起来,把身上的泥土拍了拍,“呸呸”把嘴里的泥吐了出去。这接二连三的失败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就不信骑不上它,我一定要让它成为我的手下败将!这次我学聪明了,我让表哥帮我搂着它的头,我从后面以跳山羊的方式跳到了它的身上,并且瞬间抱住它的脖子,双腿夹紧它的肚子,防止跌落下来。表哥牵着羊,走了一圈。慢慢的,羊也不再抵抗了,我骑着它转了好几圈,很有点侠士的感觉。

妈妈还给我拍照留念了。寒假,我又去了舅舅家,那只羊长的更大了,见到我就躲到了羊圈的深处,它是不是还记得被我当马骑的经历呀?每当看到那张我骑着小羊、它露出无可奈何的眼神的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次有趣的经历。妈妈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笑的前仰后合,想不通我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去骑羊。

现在想来,童年的我是多么可笑,童年时的事又是多么有趣啊!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倒装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等于“于素帐中留蚊”。译为:又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等于“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舞”。译为: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等于“使(之)与台齐”。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等于“见二虫斗(于)草间”。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果如鹤唳云端”等于“果如鹤唳(于)云端”。译为:果真像鹤群在青云上翻飞鸣叫。

(4)“驱之别院”等于“驱之(于)别院”。译为: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译为:把------当作。

我的童趣初一

没上幼儿园前,我几乎每天都是在乡下度过的。

这里没有防盗门的机械冰冷。白天,大门敞开着,屋檐下摆放着两条长凳,几把小椅子。从早晨公鸡的第一声打鸣起,迎着狭窄弯曲的小路,时而飞过几个骑单车的身影,衣衫被风吹得鼓起,翩飞于温润的空气中。有时,会有人打几下清脆的车铃,利落地从车座上翻身落地,坐在门前的凳子上,和外公外婆闲聊起来。有时,只是坐一会便走了,有些时候一待就是半天――这是常事。

家里种的蔬菜并不多,只有些豆角,和青菜,还有那一排芦稷。豆角花很漂亮,紫色的,底部微微泛着白,绿色的藤蔓缠络在小竹竿上,旺盛得很。那花我倒是经常摘,但是没过一会儿,泥土里便是一片细碎的紫了。我小时候便会挑青菜了,起初只是寻乐子,但不久就挑出成就感来,后来,便更加卖力投入了。芦稷很细长,虽然与甘蔗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味道终究不如甘蔗一般清甜。有一阵子,不知道外婆从哪里觅得一些蔗苗,也种出一排甘蔗来,厚实的皮不用担心把手指割破,却常把我的牙硌得很疼。

家里还养了几只鸡和两头羊。说实话,我可不喜欢它们,又臭又野。栅栏修建得很高,还挂上一层绿纱,但那鸡却总是爱乱折腾,宣战似的长鸣一声,便发疯般得追逐,拼命扑打着翅膀,想来也是希望自由吧。较比公鸡,那两头羊温顺许多,一天到晚都静静地依偎在一起,半眯着眼睛,似假寐,但一有人靠近,便立刻警觉侧着身子,发出一阵轻微的躁动,待人走了,便又安静下来。

舅妈家是种草莓的,每至草莓成熟的季节,她总是戴着顶草帽,手上挎一个塑料篮子,容积不是很大,底下还垫着一层毛巾。种植草莓的地方是一排很长的大棚,大棚由透明的薄膜和钢管搭建而成,里面比外面要闷热得多。草莓艳红透亮,挨挨挤挤,藤茎碧绿娇嫩,旺盛绵延。舅妈摘草莓很有技巧,几根藤缕挤在一起,一拧,几颗鲜红的草莓便落到手中。我一看,便学着样子,把上面的草莓叶轻轻提起,几根藤茎微微拢在一起,但不知是因为指甲短还是没技巧,怎么也拧不断,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一股脑儿地拔,转眼间,叶子藤茎被我连根拨起,我也因为重心不稳,狠狠地摔地一跤,压坏了一地的草莓。舅妈走过来,看到殷红的“草莓泥”,又好气又好笑,直念叨我是一个“惹祸精”,我不好意思地吐了一下舌头,趁机抓起篮中的草莓朝嘴里送,清清凉凉,酸酸甜甜,那感觉犹如闷热的夏天下了场雷雨,酣畅而又淋漓。一旁发愣的舅妈,恍悟过来忙冲我大喊,丫头,还没洗呢,小心闹肚子。

童年真的很美好。现在回到乡下,菜园里一片青翠,鸡羊早就换了主人或成了囊中之物,有时再与舅妈一起摘草莓,草莓也似更大更红了,不变的是它清甜的'味道,一如记忆中的童年,值得回味念想。

初一童趣语文教案

1、学习常见文言词语,感受语言特点。

2、培养语感,丰富语言仓库。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

1.了解文言常用词。(第一课时)

2.能把言和意融合在一起。(第二课时)

培养语感。

关键点:熟读成诵。

自主,合作,探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习清朝作家沈复所写的《童趣》【1分钟】

二、作者简介:沈复,清朝常州人,工诗画、散文。本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分钟】

三、默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3分钟】

四、生齐读。【2分钟】

五、师范读。【2分钟】

六、生自由朗读【3分钟】

学生们的注意。然后强调句子的停顿。(用个别示例,使学生明白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

同。)

如: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

鹤/观(/表示明显停顿,·表示极短停顿)【6分钟】

八、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10分钟】

措施:1、学生提出有疑问的字词,学生老师共同解决。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关键词

关键词:细(仔细),察(观察)昂(抬)首(头)项(颈项,脖子)果(果真)驱(赶)

强(同“僵”僵硬。是通假字)

2、出示特殊句式

判断句:(“盖……”表判断)

省略句:(“使”后省略宾语“之”)

被动句:(“为”在这句话中解释为“被”)

九、翻译全文。【10分钟】

措施:几个学生试译全文,有不同意见同学之间可随时提出来,大家一同探讨。最后老师

用投影出示译文。

十、学生再次齐读课文。(目的:加强理解课文)【2分钟】

十一、进行背诵比赛。【5分钟】

十二、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二.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出示投影片)【3分钟】

1.本文选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作者字________,____代的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或词

昂首观之见藐小之物项为之强凹者为壑作青云白鹤观

3.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蹲其身,使与台齐。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三.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齐背课文。【3分钟】

四.问题探究【15分钟】

问题一: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明确:群鹤舞于空中的青云白鹤图)

问题二: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这一部分依次写了三件物外之趣。)

问题三:三件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件

问题四: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三件事在程度上是加深的。)

问题五:作者年幼时的想象合理吗?为什么?(围绕联想与想像来答)

问题六:本文的主旨是怎样的?(写作者童年的物外之趣)

问题七: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语体简约、含义深刻、用词准确。)

(措施: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六.再次请同学们背诵课文。【3分钟】

七.请问同学们,学了此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得到了哪些启示?【7分钟】

九.作业:写自己童年中有趣的事。【1分钟】

初一童趣语文教案

1、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2、把握课文的主旨:物外之趣

3、背诵课文

1、表现了什么样的趣

2、是怎么表现的

3、怎样解释文言词

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主旨显而易见,但由于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虽花的时间也可能要多一些,重点可定在教学目标2和教学悟点3上。

一、导入新课,方法指导

1、可以用课文前的谈话来导入

2、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来导入:

如在有云的时候,让同学们到课外看云,然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再如找一块有斑痕的墙壁,让同学们想象这是什么图像,发生过什么故事

(总之,明确一点,那就是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3、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文言文语体简约,含义隽永,学习它,我们可以继承祖国的灿烂文化,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方法:

a、预习:读三、四遍课文,做好预习笔记(注音、释义)

b、注音: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法。

c、释义:加字法。例: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换字法。例:昂(抬)首(头)观之找通假字。例:项为之强,(注释:强通“僵”)

d、找出文章成语并解释: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e、整体把握大意,重点语句翻译

f、熟读背诵

二、疏通课文,整体把握

1、由学生介绍作者和《浮生六记》

2、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正音

3、以小小学习组为单位,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在笔记本上为不会解释的词释义

4、全班交流,疏通全文(老师提出重点词语解释和重点句子翻译)

重点词语:课文p221、2

重点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果如鹤唳去端,为之怡然称快。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齐声朗读全文,再次把握文章内容

6、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先同座练习,再选学生向全班交流(全班可有四个同学分工复述,然后适当组织评价)

三、自主讨论,研究问题

1、小小学习组讨论:

a、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趣?

b、文章写了充满“物外之趣”的哪几件事?

“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

“余”“怡然称快”的一件事是:

“余”既惊又愤的一件事是:

c、文章哪些语句能表现作者的专注神态?

d、这些“物外之趣”作者是怎样感觉到的?

四、练习巩固,熟读成诵

1、分层反复朗读

2、自背、互背、当堂背诵、默写

五、总结复习,迁移拓展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魏武帝曹操)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

太祖悦,即施行焉。

1、解释加点的词

2、翻译阴影句

《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很有情趣,学生兴趣较浓。两个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的一些感受。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观察极细小的.事物(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因为这,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我的童趣初一

童年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快乐的童年。儿时的傻事,大多都淡忘了。唯有此事,至今还历历在目,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童年的一次“童趣”。

我很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飞机,便总是问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笑而不答,这让我很气愤。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飞机”。

我在外婆家后山上玩,发现一只老母鸡从小山坡上跳下来,竟然毫发无损,我当时大吃一惊。

后来,爸爸妈妈每次提起飞机时我总会说:“不就是‘会飞的鸡’嘛,有什么了不起,下次我也坐一次给你们看看!”我很生气,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我决定过几天就坐一次农田里的“飞机”。

我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鸡笼里挑了一只膀大腰粗的母鸡,把他放在地下,我便坐在鸡上。只见那鸡大声叫后死了我又吃了一惊,我很疑问,我问爸爸妈妈说:“什么‘飞机’呢?”爸爸妈妈又笑了。

我长大了后,知道了飞机是一种交通工具,并不是“会飞的鸡”。

我发现——童年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