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活动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1-20 19:35:19 作者:笔砚 幼儿园中班比高矮数学活动教案范文(19篇)

幼儿园中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1.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图片。

2.高矮不同的树、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

一、激趣,感知高矮。

二、猜想,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1.让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

出示图片的上半部分(露出两位小朋友的头部),请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再露出图片的下半部分,让幼儿验证自已的猜测。

2.感知、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两人比高矮,能说出谁高谁矮。

(2)三人比高矮。

(3)游戏:比高矮。

三、操作,巩固比较方法。

1.小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进行正确排序。

2.集体评价。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比高矮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比你高,有什么东西比你矮。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一、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二、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五、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1.绳子两组(参见: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页《比比谁的长》、第20页《远和近》的操作材料、记号笔。

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的长短时,应将一头对齐比较。

师:你来试一试。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比长短的时候要把两条绳放放平,然后一头对齐,看看另外一头哪根长?

3.教师出示第二组的两根打结的绳子,引导幼儿比较。

师:这里还有两根绳子,你能分清哪根长,哪根短吗?为什么?

4.教师将打结的绳子松开进行比较,验证幼儿的判断。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幼儿想办法)

师:那我们来把绳子松开看一看,放平、对齐,哪根长?

5.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长短时,还要关注绳子的弯曲程度。

师:所以绳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长就是哪根长?我们还要看一看绳子有没有弯曲着,弯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长。

二、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比比谁的长。

师:图上有谁?比一比,谁的尾巴最长、飘带最长、鼻子最长?请在相应的长短线旁贴上合适的标记。

2.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谁先吃到饼干。

师:三只老鼠偷吃饼干,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近,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远?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标记上画圆圈。

三、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集体验证。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幼儿。

1.数学区可以不同粗细的圆柱积木、不同长短的绳子,让幼儿自己把绳子绕在积木上,比较绕的圈数的多少,从而体验积木的粗细对绕绳子圈数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如比较碗的大小、裤子的长短、椅子的高矮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比高矮》量的比较

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本活动设计从故事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图片的高矮比较到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数学。

 :比高矮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教师边表演边说:"可是,山羊和长颈鹿怎么都不说话呢?它们两个怎么了?闹矛盾了?为什么呢?"(2)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问:"说一说山羊和长颈鹿为什么不开心呢?他们两个这样做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原来山羊和长颈鹿不开心是因为高矮的问题,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2.学习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教师:长颈鹿改掉了矮嘲笑别人的坏习惯,别的长颈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两张长颈鹿的图片)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三个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们来帮它们比一比吧!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大家说说比较高矮的方法。

(4)教师边演示边强调三个长颈鹿比较高矮的方法:让三只长颈鹿脚对齐,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个,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帮它们排好队了。

(5)讨论:还可以怎么来排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从矮到高的排序。)(5)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我们要把物体放在同一起点上,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

3.幼儿三人一组比较高矮,并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1)教师:你们想和长颈鹿一样也来比一比吗?

(2)教师请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排队比高矮,并说一说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能怎么排。

(3)重复游戏,请幼儿换朋友,三人一组重新组合。

4.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打开幼儿用书,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1.区角活动:引导幼儿把图书角的图书按照高矮的顺序排列。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品的高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电话号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几乎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父母的手机号码或是住宅电话号码,但是,孩子们对电话号码的认识只停留在唱数上,因此,利用这一点,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来理解数的实际意思,把电话号码尝试排列出来。另外,也能丰富孩子对于其他号码的经验。

1、点数认读,小朋友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家庭电话号码。

2、和同桌交流,体验交往的乐趣。

3、增进小朋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交流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体验交往的乐趣。

理解数的实际意思,了解电话号码的排列。

一、导入语:

出示唐老鸭图片,唐老鸭好想念它的好朋友米老鼠,于是,它拿起家里的电话听筒就叫,你们猜猜它的电话打得通吗?为什么?(打不通,因为它没有拨通电话号码)师对,它没有拨电话号码,所以打不通。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关于电话号码的知识。

二、电话号码能让我们和朋友聊天,能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所以记住电话号码很重要。

1、出示电话号码,幼儿进行点数认读,猜猜这会是谁的电话?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做小结,纠正孩子们的读法,让孩子知道电话号码分三部分来读,即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电话号码的排列。

2、幼儿学打电话:师问:我们在打电话时怎样才是有礼貌,对方才会喜欢你?

如,打电话时,要先问好。引导孩子打电话要学会讲礼貌。

3、小朋友间相互模拟打电话,相互问候。

4、给家长打电话,在真实的活动中,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另外,在活动中,体验父爱、母爱,感受亲情。

5、知识延伸:在认识1--10的数字的基础上开展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如出 示"1"师问:小朋友们,看看它像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像筷子、像棍子等等,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想得真好,老师也想了很多,并且编成了顺口溜,大家想学吗?(想)那好,大家跟老师读: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来浮水,3像耳朵靠边站...帮助孩子记住数字的特征,从而让孩子们对数字更加敏感。

三、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知道了自家的电话号码,学会了打电话,知道打电话时要有礼貌,大家才会喜欢自己。大家表现的这么好,老师要送你们每人一颗小星星。大家今天玩的高兴吗?(高兴)今天的活动课就上到这里吧!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的高矮。

2、初步理解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乐于和同伴分享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环境准备:入口处摆放一个小拱门。

2、幼儿准备:画有高矮不同的三棵树的练习纸。

1、活动重点:感知高矮,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活动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用目测、对比的方法比较高矮,初步了解比较高矮是需要参照物的,是相对的。

1、初步感知高矮。

(1)请幼儿入场。(幼儿依次从入口的小拱门下走过)。

(2)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走过的时候要弯腰才能过,有的人走过的时候不需要弯腰呢”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言。

(3)教师总结:小朋友有的高,就要弯腰才能过。有的矮,就不需要弯腰。

2、比高矮,初步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

“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小结:比高矮的正确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比。

3、初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让幼儿理解比较高矮是相对的。

(2)分别请三个小朋友从高到矮排队,并分别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幼儿练习:请幼儿给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涂上不同颜色,并按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老师巡回指导、评价。

(4)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立正,比一比,我是高来还是矮。”游戏反复进行2~3次。

幼儿每次找不一样的朋友,说说比高矮的结果。说出;“我和xx一样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等。

4、延伸活动:

在活动室,鼓励幼儿可以找任何物体或小朋友和自己比高矮。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如:我比画高,画比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等等。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是否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发现高矮的相对性。

回家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点: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的.高矮。

2、初步理解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乐于和同伴分享快乐。

在活动的开始,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我先选择几位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从老师布置的拱形门走过,让幼儿观察,为什么有些幼儿过拱门的时候不用弯腰,而有些幼儿过拱门的时候需要弯腰,通过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

在第二部分中,让幼儿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这时候让小朋友通过眼睛去发现,得到明确的高矮结果。到了幼儿之间比高矮时,我稍微做了一些小的变动,先让两位小朋友在同一水平上比出高矮,然后请刚才比出矮的小朋友站在椅子上,这样一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高的小朋友变成矮的,矮的小朋友变成高的,这时候,有几位小朋友立即说:“这样不算”。本来我就是想让幼儿看看这样比高矮公平吗?没有想到这几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我马上说:“是的,这样不算,那为什么呢?”通过引导小朋友观察,注意到有没有椅子的差别。通过讨论孩子能得出结论:不同平面上进行高、矮比较是不能的,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这节活动是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在整个环节中,流程进行的比较顺利,也有不足之处:让幼儿在不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高楼的高矮时,讨论还不够充分,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在后来的区域活动中将继续针对此问题设计专门的游戏让此概念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体验、领悟。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1.三个高矮明显的小动物,爸爸妈妈和我照片几张。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师:用小客人方式导入,(出示小客人)引起幼儿注意。

1、把三个小动物排在同一个地方,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三个小动物中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2、请两位小朋友和老师进行比较,三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3、请三位小朋友比较高矮,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4、请小朋友站起来和旁边小朋友再次比高矮。

5、出示照片,让幼儿区分高矮。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今天的活动我将活动准备1中请爸爸妈妈来园改为老师、小朋友,另外再准备三个高矮不同的小动物玩具和几张三口之家的照片。之所以这样我主要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贴近日常生活中幼儿喜爱的小动物、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的照片,这些教具取材方面,而且又直观形象。活动开始用小客人的方式吸引了幼儿,让幼儿自己区分三个娃娃中谁最高,谁最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选择了有明显差异的两位小朋友和老师来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再让小朋友站起来,和旁边小朋友比一比,谁高谁矮。最后让幼儿进行操作,完成小动物高矮贴纸练习,整个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了亲自体验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总之,用直观的实物教具比用图片观察的方法幼儿兴趣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教案

1、学习对5个物体进行比较,按照高矮进行排序。

2、愿意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列顺序,体验操作的快乐。

1、经验准备:有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比较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5个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5支长短不同的铅笔、5个高矮不同的饮料瓶。

(2)、幼儿用书第12页。

1、活动重点:能对5个物体进行比较,按照高矮进行排序。

2、活动难点:学习找剩下中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并能讲述出自己排序的依据。

1、分组操作,尝试给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教师:请你将这些玩具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给它们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对。

第一组:5个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

第二组:5支长短不同的铅笔。

第三组:5个高矮不同的饮料瓶。

2.交流排序方法。

教师:“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幼儿自己交流。

总结:先将最高(最矮)的找出来放在最前面,再找剩下的最高(最矮)的排在第二,如此类推。

3、用找剩下中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

让幼儿用找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排序方法进行操作,比较方法不同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教师:请你说说哪种方法更快?

小结:始终寻找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比较快。

注:本教案基本参考教师用书

中班数学《比高矮》教案

本学期我园围绕“数学”领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一课多研”、“好课多磨”等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她们对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有了长足的更新和优化。

她们在一次次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一次次组织实施的经验总结中,形成了组织数学活动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较稳定的策略。以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为例,思考数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提出切实的要求、适宜的操作来实现各环节目标的落实,将目标达成情况作比较。

1.感知物体的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2.掌握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发展观察力与比较判断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感受有序操作带来的快乐。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高矮不同的三个动物卡片、高矮不同的小牛卡片分两次投放)

2.教学ppt。

3.音乐《找朋友》。

(欣赏ppt相关内容)师:这是谁啊?猜猜小熊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能帮忙将气球取下来吗?(请高矮不同的两名小朋友)

小结:原来他们两人一个高,一个矮。

小结:原来比高矮应该站在同一水平线高度。

师:小熊也想跟他的朋友比高矮,他找来了猴子和老虎。请小朋友一起帮帮忙,将他们三只小动物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一排。(同时出示从矮到高的标记图)一定要让小动物站在同一高度哦!(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排列的,谁个子最高,谁个子最矮,谁排中间。

师:小牛们听说小动物在比高矮,也被吸引过来了。(ppt出示四头高矮不同的小牛)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头小牛,再跟原来的小熊、猴子、老虎比一比,看看小牛应该排哪个位置合适?(幼儿再次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操作纸。

师:小朋友想不想学小熊来玩一玩比高矮的游戏呢?那我们一边唱找朋友,一边和同伴比一比,并说一说:我和xxx一样高,我比xxx高,我比xxx矮。

《比高矮》中班数学教案

意图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

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三只猴比高矮。

(2)幼儿操作。介绍自己的经验。

(3)幼儿讨论三个物体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

(3)(出示教学课件八)幼儿用讨论出的好方法帮三个玉米宝宝比高矮。

5音乐游戏:三个朋友比高矮。

(1)“刚才我们学会了三个物体间的比高矮,朱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非常棒,那我们这一次要请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比高矮,你们行不行呀?”。

幼儿游戏找朋友,音乐停每三人组成一组比高矮,并大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幼儿操作活动:比较高矮(教学课件十二)“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找到了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呀,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动物宝宝也想比比高矮,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到区域中进行操作)。

区域活动:比较高矮活动的反思“我和朋友比高矮”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活动,两个物体间的比较对于中班幼儿较简单,但三个物体间的比较就比较难。在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有趣而直观的形象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去发现、总结经验。最终找出答案。在活动中我注重小朋友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朋友比高矮引导幼儿去关注自己的同伴,并大胆的用语言表达给对方。

中班数学比高矮教案

1、感知和分辨多个物体的高矮、长短。

2、学习按物体的'高矮、长短排序。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每人5根不同长短的小棍。

2、学习按长短排序。

(1)教师播放ppt课件,呈现不同长短的铅笔,请幼儿数一数有几支,并说一说可以怎样把它们从短到长排成一排,看一看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2)教师将铅笔从短到长排成一排,和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自己手中的小棍也排一个类似的序列,然后相互说说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3、做练习。

发放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做练习。

中班数学活动识别高矮教案

1.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渗透高矮相对性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高矮”一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这一节课,为了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我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一些改动,首先是情境的变化;其次是活动程序的变化。

我校地处郑东新区,学生大部分来自郑州市区,一小部分来自其他地方,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我校各班学生数较少,均为小班教学。因此,真正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就比较现实。我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精良的师资队伍,坚实的导师后盾,因此,在教学中,我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

1、正确掌握比高矮、长短、厚薄的方法。

2、三个物体比较时的方法。

活动一:师生比,生生比。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生:看出来了。

师:你来说。

生:李老师高,xxx矮。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李老师比xxx高。

师:说得真好,也可以怎么说?

生:xxx比李老师矮。

生:不一定。我们长大了也可能比你高,也可能比你矮。

师:说的真好,你们长大了也可能比李老师高,也可能李老师比你们高对吧?

生:对。

生:好。

师:刚才李老师和他比了高矮,现在谁想上来和他比比看?

(师找和台上的生高矮差不多的一生上台后,一人站一边。下边的学生会有不同意见,师多挑几个孩子说说自己的意见从中发现问题)。

生:xxx踮起脚尖了,不公平,我觉得如果他们两个都站直,不踮脚尖。就能比出来了。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好!你们两个现在都站直,不踮脚尖来比比看。谁看出来了?

生:xxx比xxx高,xxx比xxx矮。

师:说的真好。他们现在这样比你同意吗?

生:同意。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

1、感知物体的高矮、一样高,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关系。

2、尝试2~5个物体的有序排列。

安置有一定高度的垂钓小铃1个、高矮不等的玩具娃娃。

1、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

请两名高矮不等的幼儿从铃下走过,分析讨论一人碰铃、一人不碰铃的原因。

幼儿两两结伴,通过比较,掌握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办法。

2、两人一组比较物体的高矮:

每组一套不等的玩具娃娃,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每次取两个娃娃,找出最高、最矮的娃娃,将娃娃按序排队。”

书面练习,目测比较高矮:

介绍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核对练习的结果,评价练习的情况。

3、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性:

比较后,引导幼儿说说比较的结果。

教师就物体的高矮的相对性问题进行小结。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认识高矮》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中班数学活动识别高矮教案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四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感知6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通过编小书的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联想力,创造力,观察力。

教师制作图片4张,各种图形若干,胶水,白书人手一本,笔,数字卡片

谈话:

——孩子们好,你们都进来了吗?我们和各位老师打个招呼。找个位置坐下来。

还有很多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再来认识。

1、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数一数有几张?

——你最喜欢哪张图片?集体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你认为他像什么?)

——你还喜欢哪张图片?上面有什么?像什么?

——这张图片上有几个什么形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像什么?

——请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一下这张图片。

2、编制空白的图片

——这张图片你想贴几个什么形状?图形数量不能超过六个,请一幼儿操作。

3、订书

——按照什么顺序来订呢?那一张放在最前面好?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1表示一个圆形,右下角的1表示第一页,原来

第几和几个是有区别的,第几表示位置,几个表示数量。

——给书装上封面封底

——给书取个名字

1、幼儿操作

2、请个小朋友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书。说清楚你用几个图形编了什么。

结束:我们的小朋友编的书也相当的精彩,我们回教室互相介绍介绍,还要给书取个名字,回家们的爸爸妈妈帮忙写上。

中班数学活动识别高矮教案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把1-6个物体,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的次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皮筋2根草地屏风三个长颈鹿、马、熊、猴、狗、老鼠。

2、积木搭的高低山洞各一个揶汁瓶50个。

(1)教师带领幼儿跳过高低两根皮筋入场。

“刚才你们跳哪根皮筋容易些,为什么?”

“老师跟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老师比你高,你比老师怎么样?”

请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比高矮。要求用语言正确表达。

如“我和xx一样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

(2)游戏:猜猜谁高谁矮。

小结:比高矮的正确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比。

2、学习把1-6个物体,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的次序排列。

(1)带幼儿钻山洞,要求幼儿按由矮到高的顺序排列。

(2)师生一起听音乐在草地上休息、玩耍,做一些放松动作。

(3)“刚才小动物们打来电话,请你们去帮忙盖房子呢?”

幼儿用椰子瓶一个一个堆起高房子,比一比谁高谁矮。并将他们按照由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小动物们回来了,他们该住哪个房子呢?为什么?”

请幼儿分别将长颈鹿、马、熊、猴、狗、老鼠送回家。

3、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巩固认识各种图形,并能按图形的大小、颜色特征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量。

3、发展幼儿的利用图形拼图的.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人手一张图形。大小、颜色、形状、数字标记。

1、请幼儿自由选择图形,并描述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

例:我拿到的是大的红三角形、我拿到的是小的黄色的正方形等等。

2、找图形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教师出示大小,形状标记,请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

3、游戏:“十个小矮人”

(1)幼儿手拉手围个大圆圈,边唱边走。

(2)唱完歌曲,教师说:“四个小矮人”幼儿自由组合,拿着各种图形进行拼图并学习用语言描述自己拼的是什么。

4、送图形朋友回家。

幼儿按颜色标记送图形回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1、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2、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一、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

(有许多图形宝宝)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1)教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出示盘子)

分成几家?(两家)

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

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

问:有谁和他们分的一样的?

教师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

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

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

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

(请1—2名幼儿说说。)

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

1、教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出示盘子)

请你们用亮晶晶的眼镜仔细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2、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

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

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3、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四个人一个队,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

(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

反复尝试4—5遍。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

(告诉幼儿以后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