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优质12篇)

时间:2023-11-27 09:08:58 作者:曼珠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步骤的详细计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心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读图8.38p7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地形。读图8.39p76,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

2、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0世纪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排第六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澳洲大陆面积769万平方公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最小的大陆,南北长约3,700公里,东西宽约4,000公里。

澳洲平均海拔仅330公尺,是平均高度最低的大陆。最高峰科西科山也只有2,228公尺高。地形虽然不高,但澳洲的地形地貌却相当丰富多样。无论是雄伟的乌鲁汝(艾尔斯岩),或东澳鬼斧神工的蜂窝山,都令全世界的观光客趋之若骛。

澳洲地表风光的差异极大,中西部遍布着巨岩、沙漠于高原,往东则是倾斜的台地、平原以及狭窄的海岸地形。澳洲的海岸地形相当丰富,从悉尼以西悬崖峭壁的蓝山,布里斯班以西耸立着火山口岩颈的玻璃屋群山,到阿德莱德西部平坦的南岸大草原,让澳洲的海岸区除了有广阔的沙漠以外,还以多变幻的地表风貌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植物。

毛利与达令河是澳洲境内最长的水系,它所灌溉的毛利达令盆地范围达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与澳洲大陆面积的14%。在澳洲大陆中央的艾尔湖,是个广达9,000余平方公里的大型咸水湖,大部分时间都呈现干涸状态。

澳洲约有1/3的陆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其余地区则延伸至南纬39度。澳洲大约70%的地区都是干燥或半干燥地区,中部地区大多不适合人类居住。澳洲的11个主要沙漠,即已占据澳洲陆地20%的面积。而因为雨量过少,澳洲1/3以上的地区几乎都可以称作沙漠地带。

澳洲的平均降雨量为465公厘,但每年降雨量差异很大,降雨的地点也极不平均。艾尔湖盆地是最干燥的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不到125公厘;塔斯马尼亚东北部与西南部的热带地区,则是雨量最丰沛的地区。

即使如此,澳洲沿岸地区仍有灌溉良好的土地。而这些地方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带。澳洲人在自己的国家内就能体验多种不同的气候,从最北端炎热而潮湿的热带气候,到中部东西海岸的温暖宜人,甚至更凉爽的南部海岸和塔斯马尼亚。澳洲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与相当温和的冬季,在人口密集区也几乎不下雪。澳洲的最高温记录于1889年出现在东北部内陆的科隆古里,为摄氏53度;而最低温为零下23度,于1994年出现在科西科山附近雪原的夏缘蒂隘口。

澳洲共有三个时区:位于东海岸的各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首都特区、塔斯马尼亚州)和中国的时差为2个小时(北京时间+2小时),中心地区(南澳州和北领地)与东部时间时差为30分钟(北京时间+1.5小时),西部地区(西澳洲)与东部时差2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另外,原则上从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到3月份的最前一个星期天为止,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首府特区,塔斯马尼亚州(该州从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开始)实行夏令时(被称为“白天节约”制)。这时候这些州和中国的时差又将增加1个小时,也就是说实行夏令时的悉尼和中国的时差将会是3个小时。但是,夏令时的实行和起始时间各州每年都又规定,需即时确认。

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鸭嘴兽,考拉等。

7、澳大利亚羊的数量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8、澳大利亚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初一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

板书设计。

第六节巴西。

1、位置。

2、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二、亚马孙河。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世界第二。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概况:南美洲经济势力最强的国家。

2、表现:工业体系完整水平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3、资源:铁矿、水能。

四、人口和城市。

文档为doc格式。

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二)第二课时。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2、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还有毛线、皮衣等)。

小结引入: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4、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1)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5、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6、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教师承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引入)。

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铜矿:分布在东北部;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等)。

教师小结补充: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2、教师强调: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工矿业。20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同学们,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教师提示:可以从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板书设计。

古老的动物。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产生原因。

地广人稀。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

七年级《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教案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袋鼠。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吗?

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园”视频资料)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驼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演化年代。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

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比鸵鸟更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飞跑,由“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称号。

师:其实,澳大利亚还有许多世界上特有的植物,例如桉树等。因此,有人把澳大利亚称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下面请同学们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1: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独自占领着南半球的一块大陆,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谈自己的具体体会和感受。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回答、举例等。

师:对,有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请同学们看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生:回答。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尤其是矿石产量高,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

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5.初一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

6.澳大利亚地理知识。

七年级《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教案

1、知识目标。

(1)了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在中东地区及世界中的影响。

(2)通过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

(3)通过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们的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对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世界上热点地区或者热点问题的原因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分析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公正、平等的观念。

(2)学生通过了解巴以冲突的一些事例,形成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初步形成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种族之间的正确态度,逐步养成同情弱小、不畏强权的价值观。

(3)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走入社会,去开拓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关注国家的发展及国际时事政治,成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二、重点难点。

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作为主要矛盾的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略)。

板书:中东。

了解中东:

1、幻灯片: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

教师:解释中东,“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2、幻灯片:中东政治地图(学生指图说出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

教师:“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它是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总称,总面积为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阿拉伯国家。

板书:三洲五海之地。

学生活动:[幻灯片]。

(1)阅读课文,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

(2)读图8.3。中东联系了哪些大洲和大洋。

板书: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3)完成p52活动题第(1)题。

(4)10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通过海运到俄罗斯要经过哪些海洋和海峡?

(5)对比图6.4和图8.3,说说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承接:中东除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地区,在这里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

板书:长期的热点地区。

学生活动:[幻灯片]。

(1)阅读课文,了解中东的以前和目前的状况。

(2)列举中东主要战争。

(3)你所了解的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战争?

学生:自由发言。并且由其他同学点评。

学生总结:印象中的中东地区。

全课总结:

巩固练习:

1、填图册。

2、课堂习题。

金宝贝环球教案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

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是我们学习《日本》《印度》《俄罗斯》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独立国家,本节教学内容2课时完成。这节课重点是确定澳大利亚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下一节课学习澳大利亚人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做了调整,把气候作为重点由活动内容放到课堂教学重点。因为气候是影响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教学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很多内容密切相关。而我校教学条件有限,没多媒体设备。想要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让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学生分析:

通过进入初中以来对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特别是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讨的人地关系理论,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因而学生已经初步拥有地理头脑,学习起来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提问,也富于想象,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知道大洋州在七大洲中面积的大小,通过查找地图懂得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澳大利亚特殊的海陆位置。3.在地形图上查找澳大利亚地形并总结其特点。

能力目标:

1.用地理及生物的知识探讨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2.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原因的探讨,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我做起。

教学重点;

1.通过地图册查找并总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位置分析,了解影响澳大利亚气候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查找世界回归线附近气候的类型,补充影响气候的又一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

3.运用影响人类聚居的因素分析澳大利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将作为一个导演,设计教学内容,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有关澳大利亚的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将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运用地理的理论知识思考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解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

(1)澳大利亚的纬度范围及热量带位置(2)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学生看图讨论,师生共同解答:

(1)澳大利亚大概位于南纬10度至南纬40度,南回归线在中部穿过,位于中低纬度范围,位于热量带中的热带、温带。

(2)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面隔海与南极洲遥望,北面与亚洲的马来群岛相临。可以说澳大利亚孤立与南极洲一样孤立的位于海洋中。

完成《学案》p52面自主平台2.3题。

教师: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哪些?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学生:略。

教师:澳大利亚为什么拥有这些动物?

检查课前布置学生复习有关板块构造的情况:略。

(澳大利亚位于独立的大陆,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生态环境较为单一,天敌少,古老的动物得以保存下来)。

教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澳大利亚拥有特有古老动物的其他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领悟:澳大利亚开发较晚,而且人口稀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对环境的破坏较小,生态环境较为稳定,古老的动物得以保存下来。)。

完成《学案》p52面自主平台1题,p53面达标提高2.3题。

教师:同学们查找地图册p44面,澳大利亚地形有何特点?东部、西部、中部各是什么地形?有什么大的河流、山脉、湖泊?学生:查看地图册并且讨论以上问题。(回答略)。

教师:参照教材p76面,从地形和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类型及特点。学生: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总结。

教师:同学们回顾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因素,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学生讨论。

完成《学案》p52面自主平台4题,p53面达标提高1、5、6、7题。

课堂小结:

1.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其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的自然条件?2.澳大利亚人民是如何利用其自然条件的?其主导性经济部门有哪些?下一节课我们将进行了解和分析。

板书;

1.位置。

2.地形。

3.气候:a复杂多样。

b呈环状分布。

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的人地关系理论在本节教学中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继续巩固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能掌握大部分教学重点。但差生在学习过程中表情茫然,如何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体地理水平,还有待探讨和解决。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的六个大

地形:平原、丘陵为主,沙漠广大.

气候:中亚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冬冷夏热。

河湖:多为内流河。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中亚深居亚洲内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水文特征。

由于地形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故而河流走向基本为西北走向。水量小,少水能。汛期在春夏气节,原因是冰山融化和夏季降雨。

河流湖泊。

作为自然地理的中亚来说,它的'所有河流都没有通向大洋的出口,河水除了被引走用于灌溉外,或者消失于荒漠,或者注入于内陆湖泊。

气候。

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的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

第一,雨水稀少,极其干燥。

第二,中纬度大陆内部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温度高,蒸发旺盛。

第三,温度变化剧烈。

地形地貌。

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

地理教案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的六个大

俄罗斯地区人口多分布在西部,而东部分布少。因为欧洲部分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并且气候比较温和,广大东部地区多山地高原,平原占比重较小,加上气候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位于俄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俄罗斯简介。

俄罗斯联邦又称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澳大利亚大致位于10°s—42°s之间,位于南半球;113°e—153°e之间,位于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澳大利亚大致位于10°s—42°s之间,113°e—153°e之间。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大陆穿过,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还有部分温带地区。

(3)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大陆,部分地区位于一些岛屿。因此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面和北面是太平洋,西面和南面是印度洋。

(4)相对位置:澳大利亚是一个孤独的国家。它的北面与东南亚距离较近,与非洲、南美洲、南极洲隔洋相望,但距离这些大洲遥远。

澳大利亚的交通和通讯位置比较重要,这里附近海域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还是许多国家前往南极考察重要的物资补给站。

金宝贝环球教案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首都堪培拉,人口2000多万,澳居民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他们大多数信奉基督教。英语为通用语言。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澳大利亚人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话,人们即使互不相识也会打招呼和问候。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也称原住民),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boomerang)是他们独特的狩猎武器。在旅游区,土著居民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是世界各地游客搜罗购买的物品之一,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来源。

一.开场。

活动目的:让家长和宝宝深入的了解澳大利亚,丰富宝宝的生活体验。活动准备: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美食,服装等图片。活动内容:

导游结合图片讲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传统服饰,特色食品,地理环境等,使大家对澳大利亚有个简单的了解。具体解说:

1、教师身穿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服饰,引导家长抱起宝宝跟随音乐的节奏走起来,慢慢的围成一个圆圈,可以抱着宝宝变化各种动作。

2、围圈过后,导游介绍今天的主题,引导家长带着宝宝到主题板前来,结合图片讲解关于澳大利亚的各种文化。

二、汉堡包。

活动目的:让宝宝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品尝异国的美食。

活动准备:面包片,香肠,生菜,沙拉酱,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小盘子。活动内容:

1、导游组织家长带领宝宝来到美食城,美食城的老板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hello,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城,请坐。今天,我们要做的美食是汉堡包。”(这里,教师可介绍清楚,澳大利亚是个多元化的国家,人们都爱吃袋鼠肉和鳄鱼肉。汉堡包也是他们常吃的食物之一)。

2、教师拿出所需材料,让宝宝一一来认知。

3、教师给每个宝宝洗手,分给每个宝宝两片面包,引导家长辅助宝宝,将香肠片放到一片面包上。

4、教师拿出生菜,引导宝宝来撕开,并把撕好的生菜放到香肠上。

5、教师引导家长辅助宝宝将沙拉酱撒到面包上,并将另外一片面包盖在上面。

6、分享美食。

三、欣赏舞蹈。

活动目的:让宝宝欣赏异国舞蹈,感受异国风情。

活动准备:服装,头饰,彩虹条,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插上白色羽毛。活动内容:

1、导游带领家长和宝宝坐到教室的中间,请大家坐下欣赏澳大利亚特色的舞蹈。(之前要介绍清楚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

2、跳舞过后,教师引导家长带领宝宝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寻找白色的羽毛。找到后,教师在每个宝宝脸上奖励彩虹条。(两边的脸都要有)。

四、画羽毛。

活动目的:让宝宝大胆创作,充分的感受异国风情。活动准备:羽毛,可洗颜料,黄托盘。活动内容:

1、导游组织找到羽毛的宝宝来到手工吧,手工吧的老板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hello,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手工吧,请坐。”

2、教师拿出已经画好的彩色羽毛展示给大家:“你们看,我这里有五颜六色的羽毛,非常好看。你们刚刚很辛苦的找到了白色的羽毛。可是,它们没有颜色,一点也不漂亮。这里有好多颜色的颜料,现在,我们就来制作属于自己的彩色羽毛吧。”

3、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宝宝一起来做。

五、音乐游戏。

活动目的:刺激宝宝的前庭觉,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及节奏感。活动准备:土著音乐活动内容:

1、教师引导家长带领宝宝站起来,跟随音乐的节奏,一个家长和一个宝宝手拉手,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跳舞。(可将羽毛扮成头饰)。

2、跳舞过后,教师引导家长围个圆圈坐下来,双腿伸直,将宝宝放在膝盖上,跟随音乐的节奏颤动起来。(教师可跟随音乐碰碰鼻子,要讲解清楚,土著人的习俗是见面碰鼻子)。

六、活动总结。

导游用简短的语言来总结澳大利亚游的所见所闻,讲到每个环节的目的,要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