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国民间故事镜泊湖读后感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故事读后感(大全6篇)

时间:2023-10-09 18:28:23 作者:ZS文王 中国民间故事镜泊湖读后感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故事读后感(大全6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故事读后感

1

大明万历二十年的一个深夜,一名提着蒙古马刀的刺客入宫行刺皇帝,被锦衣卫诛杀;与此同时,市井之中有十几个百姓也被人暗杀于家中。

更让明神宗惊诧万分的是,在同一个晚上,他所倚重的一品大员宋阁老也被残杀在家中。一时间,朝野上下沸沸扬扬,惊恐不安。

对于宋阁老被杀一案,他的义子史秦还有众多门徒故旧,都把矛头指向了武将刘刚他们。因为几天以来,他们一直在为要不要出兵朝鲜而争得面红耳赤。

前几天,朝廷得到情报,日本倭寇正在备战,似乎有进兵朝鲜的迹象,以刘刚为首的主战派请求万历皇帝尽快发兵援朝。在他们看来,倘若倭寇得手,他们便可乘虚而入,直取辽东,那么大明朝的北大门就会被打开。

案子很棘手,明神宗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魏源,乃是神宗三年的进士,曾在京城做了一任小官,颇有审案断狱的才华,但却性格刚烈,桀骜不驯,把朝中文武大臣几乎得罪了个遍,后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罢了官。

案发现场都被保护得很好,没有被破坏,魏源却依然没有发现凶手的蛛丝马迹,可是,他却从刘刚的身上发现了一些疑点。宋阁老被杀的当天晚上,刘刚并不在家中。他的解释是有友人要离京去泉州,他出城相送,所以不在家中。然而,守城的官兵却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那天晚上曾经见过刘刚出城。

朝野上下恐怖的气氛越来越浓密。很多平民已经有了逃离京城的打算,尽管皇帝已经派出锦衣卫高手保护,可他们还是不放心,于是自己出银子招兵买马,护卫家院。然而,魏源却在他们的这一举动中,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此时,尽管每个主战派都有嫌疑,可他们依然逢朝必谏,让明神宗尽快下旨出兵援朝。而近来皇帝的心思却似乎偏向了主和派,淡然道:“量朝鲜弹丸之地,生死之间与我大明朝能有多大瓜葛?此事以后再议吧。”说罢,打了一个哈欠,由太监扶着下朝了。刘刚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瞟了一眼站在旁边得意洋洋的史秦等人默默离开了大殿,而魏源却一直注目于他。

2

深夜,魏源的书房还亮着烛火,原本平稳的烛火抖动起来。等到魏源疑惑地看向紧闭的门窗的时候,却大吃一惊。只见刘刚一身夜行侠者打扮,手上提着一把钢刀,正站在门前怒视着魏源。“刘,刘大人怎么如此打扮?深夜到此,有何见教啊?”魏源不安地问。

刘刚并不答话,径直走过来,将手中的刀一下子放到了魏源的手上,魏源一阵疑惑。“我知道魏大人一直都在怀疑是我杀了宋阁老他们,不相信我,便可一刀结果了我的性命。”不想,听了此话,魏源却哈哈一笑道:“史秦的话说得很对,你最有嫌疑,可你也最没有嫌疑。我隐约觉得我们的周围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先杀宋阁老他们,然后再让朝廷怀疑你们,然后引起内讧,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着,魏源将刘刚的刀放回了他腰上的刀鞘之中。

“多谢魏大人的信任。”刘刚施了一礼。“可是我尚有一个疑点不知道你肯不肯相告?”“什么疑点?”“我们的皇帝向来多疑,满朝忠臣又何止你一人,为什么他会担保你?宋阁老被杀的当天晚上你到底在哪?还有,那天晚上入皇宫行刺皇上的到底是什么人,这等大事,皇上为什么不发一语?”

面对魏源的一连三问,刘刚叹口气道:“时候未到,恕不能相告。”

第二天一大早,明神宗上朝,刘刚又劝谏出兵朝鲜,再次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刘刚忧心忡忡,而魏源却一脸的淡定。

回到府衙,魏源在自己的书房里走来走去,显得有些焦虑。很快,窗外有了黑夜的身影。他叹了一口气,向书房外喊了一声:“进来吧。”一个捕快走了进来:“大人请吩咐。”“今天晚上,我让你去给我盯一个人,走一步跟一步,去过哪个茅厕也要回来告诉我。”“盯谁?”魏源不答,而是在纸上挥毫写下了那个人的名字,捕快吃惊地看着魏源。

3

将近三更天的时候,捕快回来了。魏源将一只笔递到他的手中:“写下他去过的地方。”捕快点了点头,在纸上写下了“九间酒楼”四个字。捕快一走,魏源又把管家唤了进来:“准备一下,我要连夜进宫面见皇上。”“这都三更天了。”“如果我不去,那么大明朝的社稷也就要快到三更天了。”管家一怔。

对于魏源的深夜闯宫,神宗皇帝很恼火,可是当他看完魏源早就写好的一封绝密谏书的时候,脸色变了:“你确信无疑了吗?”“如果臣这次错了,请皇上诛臣九族。”跪在地上的魏源不容置疑地回答。“你想让朕怎么办?”“皇上,臣斗胆问一句,那天晚上入宫行刺皇上的是不是元朝王室的后裔?”

“你,你怎么知道?”神宗的脸色再次一变。“因为我听皇宫里的人说行刺的人用的是一把蒙古马刀,再加上前几年你曾经派刘刚剿灭了一股元朝王室的造反势力,所以,我大胆断定刺客应该就是元朝王室的后裔,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光复前朝。”听了魏源的话,神宗叹了一口气:“没错,刺客就是铁木真的后代。他的目的也的确如你所说。只可惜他们势单力薄,妄想颠覆我大明简直就是做梦。

第二天,不到一天工夫,元王族后裔入宫行刺皇帝,试图颠覆大明,负伤在逃的消息就传遍了朝野。朝野上下再次掀起了震动的波澜。此时,魏源关于宋文等大臣被杀一案的调查有了新的发现。他说,宋文他们被利刃刺破心脏之前都服过毒药。毒药尚未发作之时,他们便惨遭毒手。这意味着要杀他们的有两拨人,史秦等人吃惊不小,赶忙让管家加派人手,护卫家院。

夜深了,史秦仍没有睡意,守在一旁的管家却直打瞌睡。忽然,外面传来轻微的敲门声。管家一怔,赶忙开门,而门开的一刹那,一股白雾吹在他的脸上,管家轰然倒在地上。

4

”你们跟我没仇,可是你们的皇帝跟我有仇。我乃是大元朝王族后裔都塔。你们的刘刚等大人都已经成了我的手下,你只要归顺我,以后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要不然你就只有死路一条。“说着,哗地一声抽出长长的蒙古马刀一下子砍掉了桌子的一角,史秦大吃一惊,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此刻,他似乎已经感觉到毒药正在他的血液里流动了。

史秦一直坐到了天亮,似乎下定了决心,让清醒过来的管家火速备轿,他要去面见皇上。

进宫后,史秦将昨夜发生的一切全都告诉了神宗。史秦的话印证了魏源之前的判断。神宗皇帝勃然大怒,半个时辰后,刘刚等人全被魏源押进了大牢。面对刘刚的斥骂,魏源笑而不答。

数日后,丰臣秀吉带领一队倭寇浪人,乘着船大摇大摆地向朝鲜进发而去。

听了魏源的话,史秦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你,你是怎么知晓这一切的?“”那就让我从你们阴谋进兵朝鲜的事说起吧。“接着魏源便说起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倭寇欲发兵朝鲜,本是醉翁之意,他们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的辽东,然后一举拿下京城。然而他们深深知道大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如果他们在进攻朝鲜的时候,大明派兵来救,他们就会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所以他们要确定大明朝短时间内绝对不会援助朝鲜。

同时,他们还让另一个潜伏者九间酒楼的老板西泽正南派人残杀百姓,制造混乱。在他们看来,朝野之中的水越浑浊,就对他们越有利。

”后来我又在宋文的家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宋文养着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此猫性情凶猛,论起看家护院的本事丝毫不逊于家犬。你每次去找宋文,都会带上它最爱吃的鳜鱼,后来我在宋文管家那里得到一个证实。平时,宋文都只会给它买便宜的鲤鱼,从不买鳜鱼。案发的时候那只猫也死了,身边扔着一条鳜鱼,那只猫吃了没几口就死了。这一点从猫嘴里残留的鱼肉和基本完整的鳜鱼可以证明。仵作也检验过,那条鳜鱼肉中有剧毒。这说明案发的时候你去过宋文府中。

之前,刘刚在朝堂之上向皇帝透露出了这些人,可是没过几天他就得到消息,这些人全部被杀。所以,那天晚上刘刚跑到我的家中对我说他怀疑文武之中有倭寇的眼线。所以我合情合理地再次怀疑到了你。于是我与刘大人定下计策,假意透露出倭寇之中有我朝的眼线,你慌了,马上与西泽正南联系,而我却派人盯上了西泽正南,抓获了他派出的送情报的人,经过审问,他是一名日本人,也交代了你的身份和目的。我不露声色,决定跟你演场戏,我先是散播元朝王族后裔的信息,让你相信有这么一股势力存在,然后派人假冒元朝王族后裔与你联络,并让此人诬陷刘大人他们与他合谋造反。你觉得除掉刘大人他们的机会来了,所以将这一切告诉了皇上,我也假意抓捕了刘大人,然后找了一个死刑犯替刘大人掉了脑袋。这样你们就能放心地去进兵朝鲜。”

“而在此之前,皇帝已经下令让刘大人火速前往辽东率兵入朝鲜,出其不意地击溃了丰臣秀吉。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明白了,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圈套,你让我相信你们杀刘刚都是真的,让我送出了一份假情报。”史秦沮丧地说。“可惜你明白得太晚了。”刘刚冷冷一笑。

神宗皇帝下令将史秦五马分尸,魏源却出面求情。在他看来,在不知道真中毒还是假中毒的情况下,史秦为了他的倭寇国,不顾自己生死,还是将刘刚举报,也算是一件义举,恳请皇帝赐毒让他自尽。

魏源破案有功,击溃丰臣秀吉有功,皇帝大行封赏,魏源却再次辞官。几年后,倭寇大举入侵大明朝的东南沿海,魏源追随戚继光出兵抗倭,后来战死沙场。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故事读后感

话说鲁班师傅和娘子云游四海,有一日来到赵州地界,到了洨河渡口。

那洨河渡口是个交通要道,过往商人旅客络绎不绝,可是,洨河水宽浪大,河上没有桥梁,水中只靠一只渡船载客,一渡只能装载几位客人。

那渡船一来一往,一往一来,轮到鲁班师傅和娘子上渡船时,天色已近黄昏了。

鲁班师傅问那艘公师傅:“这洨河渡口人多客旺,为何官府不在水上修筑桥梁?”

艘公师傅回答说:“不是不想修,只是修不成啊!这赵州地界,每有新官上任,都想在洨河修桥,但是,这洨河有条黑蛟,那东西凶恶蛮横——每回桥墩还没砌成,就被那黑蛟发大水冲了去。”

过渡的路人也跟着叹息:“这黑蛟常使渡船翻侧,它是为了吃人吃畜、抢劫财物,才极力阻挡河上修桥啊!”

听这么说,鲁班师傅低声对娘子说:“我不怕黑蛟,今晚无事,我来这河上造座桥玩儿。”

鲁班娘子抿嘴一笑:“夫君旅途辛苦,这桥让我来修吧!”

话说鲁班娘子心思灵敏,手艺精妙并不输给丈夫,她曾经看见亭台,造出雨伞,从此天下女子雨天出门,便都高擎雨花,如芙蓉出水。

不一会,天黑了。那造桥人说造就造,鲁班娘子月儿初出开始动工,没到半夜,一座秀美的石桥就造好了。

娘子见时候还早,就在桥梁杆上雕刻图画,她雕刻牛郎织女鹊桥会,又雕刻丹凤朝阳百花开……图画还没刻完,那黑蛟被刻石的声音惊醒,从水面探出龙头,看到河上造了石桥,勃然大怒,当即卷起千钧巨浪,万钧潮水,直冲鲁班娘子拍打过来。

鲁班师傅听到水响,连忙起身,操起大斧来保护娘子。瞅准黑蛟龙近得前来,鲁班师傅从桥上一跃跳下,这一跳不偏不倚,正好骑到黑蛟背上。

鲁班师傅双脚夹紧蛟龙身体,用斧头扼住龙颈,大声问它:“畜生,你服我不服?”

“不服不服!除非你在我的龙颈七寸钉上钉子,否则我是绝不认输的。”

鲁班师傅听到这话很高兴,因为钉钉子这事他十分在行。

他一眼就算准了黑蛟的七寸,在龙颈七寸之处钉下一颗长钉子。

黑蛟龙龙颈被扼住,法力施展不开,巨大的浪潮慢慢退却。但它仍不认输,一味在水中翻腾跳跃,想要把鲁班师傅甩下。无奈鲁班师傅斧凿功夫了得,力度计算精妙,黑蛟龙用尽力气,还是无计可施。

鲁班师傅驯服了黑蛟龙,驾着它,来到赵州城南,把它横放在洨河上,那黑蛟龙不长不短,正正好做了一道拱桥。

回头说鲁班娘子,她雕好栏杆上的花纹,又欣赏一回,觉得雕琢精美,玲珑秀丽,她十分满意,就沿着河岸寻找丈夫。

来到城南,远望河面已架起拱形大桥,气势雄壮,就像巨龙卧在河面饮水,又像天上彩虹落到凡间。

但鲁班师傅不在桥上,也不在河边,洨河上下莫说人,连个影子都没有。娘子正担心呢,忽然间,远远看到南边太行山下来一群白绵羊,它们身形奇特,窜窜跳跳,正朝洨河走来。那羊群后面跟着一个人,正扬着鞭子,迈着大步走下来,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鲁班师傅。

鲁班师傅把羊群赶到桥上,放下鞭子,挥一挥衣袖,一只只白绵羊立马变回一块块白玉石,仍然像羊一样长着脚,洁白,温润,柔软,在月光里十分好看。鲁班师傅吩咐那长脚的石头:“来,跟着我,你砌这里;你砌那边。”那群白玉石,一块砌这里,一块砌那里,很快把蛟龙桥砌结实了。

鲁班师傅这样子造大桥,娘子还是第一回见到呢,真是大开眼界!鲁班娘子又惊又喜,飞快朝鲁班师傅跑来,她跑得太急,裙裾不小心挂到路边人家的鸡笼上,笼里的公鸡吓着了,“喔喔喔”大叫起来,这一叫不打紧,引得整座赵州城的鸡全都叫唤起来。

这会儿,就只剩下桥头没有砌石,鲁班听见全城鸡叫,心里一慌,忙赶着最后两块大石头往桥头一蹲,石头顷刻之间固定下来,大桥造好了。

这下好了,赵州洨河一夜之间造起两座石桥,一座秀丽非凡,人见人夸,一座雄伟壮丽,天下无双。人间天上,各路神仙听说这事,都纷纷称颂鲁班师傅和鲁班娘子。

但是,也有两位神仙心里不服气,要亲自来看看究竟。

这两位神仙是谁呢?一个是张果老,一个是柴王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果老骑着毛驴,柴王爷推着独轮车来到桥边,鲁班师傅正在桥上忙活,那两神仙高声问道:“这赵州石桥是什么人修的呀?”

鲁班师傅忙得满头大汗,听得有人问,随口回答道:“赵州大石桥,鲁班师傅修!”

张果老指指自己的小毛驴,柴王爷指指自己的小车,又问:“鲁班师傅,你修的桥结实不结实?张果老的毛驴,柴王爷的小车要从桥上过,吃得住吃不住啊?”

鲁班师傅哈哈大笑:“你们这小毛驴,独轮车算什么?就算千军万马,我的桥也扛得住啊!”

柴王爷看不得鲁班师傅得意洋洋的样子,暗中搬来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岳名山,放在金瓦银把的独轮车上。

张果老也觉得鲁班师傅口气太大,顺手牵来一朵乌云,盖住了毛驴顶,然后打开驴背上的褡链,摘来太阳装在左边,捞来月亮装在右边。

他们才刚起步上桥,桥身马上晃悠起来!

张果老笑着说:“哈哈,鲁班师傅,如果你这桥果真能吃得住,我张果老从此倒骑驴!”

鲁班师傅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跑到桥下,举起双手把桥身托住,这才把桥保住了。

桥身桥基经过这一压,不但没有损坏,反倒更加结实牢固,只是南边桥头被压得向西扭了一丈多远。所以,直到现在,赵州大桥上还有七八个驴蹄印呢,那是张果老留的;桥中心有三尺多长的一道车沟,那是柴王爷推车压出来的。桥底下还有鲁班的两个大手印,那是他托桥时印上去的。

赵州桥建成到现在,几千年没有倒,是因为桥身由洨河的黑蛟龙、太行山的白玉石造成,不仅十分柔韧,而且十分坚固。

张果老输了这一局,觉得惭愧,所以他遵守诺言,以后无论到哪里,都是倒骑着毛驴去的。

鲁班除了黑蛟龙,造了大石桥,为赵州人做了两件大好事,赵州人感激他,编了一支叫《小放牛》的歌,那支歌是这么唱的: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故事读后感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片树林,树林里住着个猴子。

一天,猴子下河喝水,见大青石上反转扣着个大鳖鱼,那大鳖鱼四脚朝天,无法着力,怎么也翻不过身来,见到猴子仿佛见到救星,大声喊道:“猴兄猴兄,救命救命!快过来帮我翻翻身子!”

猴子连忙跑过去,帮大鳖鱼翻过身来。

那鳖鱼四脚着地,无限欢喜,连声道谢:“猴兄猴兄,你的救命之恩,鳖鱼我没齿难忘!”

猴子问道:“鳖鱼你在水里过得好端端的,干嘛爬到大石上翻跟斗?”

“这事说来话长,水龙王前些时封我做了丞相,今日便要陪龙太子出游。没想到,那龙太子顽劣异常,把我反转放在大石上,自个儿嘻嘻笑着跑走了——这事说来没意思。咱们说点别的,猴兄你今年贵庚?”

猴子说:“我呀,是壬申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出生的。”

大鳖鱼一听,激动得从石上蹦起来:“太巧了,我也是壬申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出生!真是有缘水陆能相会啊!不如咱俩打个老庚,结拜成兄弟,从此两家做亲戚走动,岂不美哉?”

猴子向来独来独往,听了这话,禁不得心头一热。于是乎,两个趁热打铁,立马在河边插草为香,打了老庚,结拜成兄弟。

从这一天起,猴子与鳖鱼每天在河边相会,谈天说地,很是亲热。

过了些时候,猴子邀请鳖鱼到家里玩,鳖鱼爬到树林,只觉得山林处处新奇,猴子上树摘了一篮桃子,又下地挖来一篮花生,好好招待鳖老庚。

鳖鱼问:“猴子老庚,你能上树摘毛桃,又懂下地挖花生,你这双手真是聪明灵巧啊!”

“手大家都有,没啥了不起。”猴子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胜在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猴心七窍通透,所以生出大聪明——这是从前一个**说的。”

鳖鱼听了很是嫉妒,心里暗暗盘算:“我得想个办法,把他的猴心弄到手。”

鳖鱼在桃树林住了两日,就跟猴子道别:“承蒙猴老庚你盛情款待,我心里很过意不去。现在,我也回家准备一下,回头请你到我家水府作客。”

猴子问:“这事算了吧,你在水底下住,我怎么去得?”

鳖鱼说:“去得去得,我背你去嘛!你跟我一道,水里和岸上是一样的。明天早上,你在河边大青石上等着,我来接你。”

第二天清早,猴子来到河边,在大石上等了一会儿,果然鳖鱼从水里爬出来,把猴子背到水底一个大石洞里。

鳖鱼摆了一桌鱼虾蚌蚬招待猴子,猴子没吃过鱼虾蚌蚬,只觉得样样新鲜。

正吃得高兴,鳖鱼说:“猴老庚,难得你到水府来,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请你一定要答应!”

猴子说:“鳖老庚你有要紧事尽管说,只要能办到,我一定不推辞。”

“那就好,那就好!”鳖鱼说,“昨天晚上,水龙王召见我,他说他得了心痛病,要一颗七窍玲珑的猴子心做药,他知道我和你是老庚,所以托我问你要——猴老庚你一向慷慨,一定会应允的!”

听到鳖老庚说出这样的话,猴子顿时心里不自在。它低头想了想,皱眉说:“鳖老庚要拿我的猴心敬献龙王,兄弟我怎么能推托?不过,我清早在河边练功夫,翻跟斗的时候,因为怕把心抖坏,就取出来挂在那老桃树的梢头,没带过来……”

不等猴子说完,大鳖鱼变了脸色:“那——要是龙王派人来取东西,我拿不出猴心,到时你也走不脱!”

猴子连忙道:“老庚不必着急,咱们现在就去取,麻烦你把我背到那河边的大桃树下。”

那鳖鱼一心只想得到猴心,马上背起猴子往水岸上爬。它一边爬,一边朝那老桃树张望,果然桃树上有个红色的东西,看上去就是个猴心。很快,鳖鱼来到河岸了,那猴子一个跟头翻上大青石,再纵身一跳,攀上了大桃树。

鳖鱼原以为猴子上树给它取猴心,没想到一抬头,一颗结实的红桃打了过来,正正好,打中它的额头,打得那鳖鱼眼冒金星。再抬头,它看见猴子抱着树枝,高声对他唱歌哩:

黑心王八不可交,明里请客暗磨刀!

猴心长在猴身上,哪有猴心挂树梢?

鳖老庚,从些别过了啊!

你去龙宫招附马,我上山去摘毛桃。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我读了西湖民间故事后,知道了杭州美丽西湖的故事。如《明珠》《金牛湖》《白公堤》《白娘子》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明珠》这篇了。

有一天,金龙和金凤他两一个在天空中飞,一个在天河里游,飞啊,有啊,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仙岛上,它们发现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看石头多好看呀!”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来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金凤点头答应了,他两就动工。玉龙用爪子扒,金凤用嘴琢,一天一天过去了,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两真的把这块亮闪闪的石头琢磨成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了。从此这颗珠子,珠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登。最后明珠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就变成了现在的西湖。玉龙舍不得离开明珠,就变成了玉龙山来守护它。金凤舍不得离开明珠,就变成凤凰山来守护它。从此他们两就静静地伏在西湖旁边,永远的守护它。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看了《明珠》这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美丽的杭州西湖。也让我懂得了玉龙和金凤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明珠不惜一切代价,化作山永远的守护它。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今日,我看完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明白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中国民间故事,也被故事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着。

这本书里记载着许多故事,如《孟姜女》、《嫦娥奔月》、《明珠》、《日月潭》……

让我觉得最感动的就是日月潭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太阳和月亮被两条恶龙吞下去了,一个叫大尖哥和一个叫水社姐的人,看见没了太阳,人们生活得那么艰辛,便想要去杀了恶龙。于是他们挖出了阿里山脚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之后他们一向守着大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化身成了两座大山,设置的大盘也变成了日月潭。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差点哭了出来。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舍小家保大家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让我觉得最好看的就是《鲁班将错就错了》。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鲁班真聪明,一个柱子少了三寸,下头就用一块三寸大石头来顶着。这样的法子,说不定一万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来呢!我真期望自我也能像鲁班这么聪明,这样说不定下次就能考进宁海最好的高中了呢!

这么好看的书,你也来看看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山伯与祝英台》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山伯、祝英台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我认识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人物,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祝英台:16岁少女。生于浙江上虞的世族人家,聪明伶俐,自小喜爱读书,不愿受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在父母的答应下,男扮女装去读书,因而认识了梁山伯,并暗恋着他,后来却因马家的强势及威胁所逼,不得不和梁山伯分离。

梁山伯:17岁少男。生于浙江绍兴的庶民家庭,温文儒雅,谦恭有礼,长相俊俏。在读书时认识了祝英台,后来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两人相爱却因为马家威吓而无法成为亲家,最后抑郁而终。

马文才:18岁少男。不擅读书,身边总是跟着一群狐群狗党,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到处欺负他人,所以和狐群狗党三人行都经常被老师处罚。也因为他发现祝英台是女生,所以造成后来梁祝两人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而我也被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给深深地感染了,我羡慕他们能凭着自己的信念真爱到底,我会永远铭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