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设计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模板8篇)

时间:2023-10-12 12:39:55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设计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模板8篇)

通过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模板,通过参考可以写出更出色的自我介绍。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本节课,我选择了以讲解法、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补课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一)价格竞猜,引入小数

老师今天带了一些礼物要奖给今天表现好的学生,但在那之前要请大家先来猜猜这个奖品的价格是多少?(标价牌上的价格是0.7元)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买东西的经验吧,老师也在超市里收集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看(出示主题图)。

这些价格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区别?

这些价格都是用小数表示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数——小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

(1)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2)你们会读小数吗?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3)学生尝试读,读错的师生进行纠正。(提示小数的读法)

(4)那小数应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5)你们知道这些食品的价格吗?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呢?

(6)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结合实际说一说。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复习旧知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2)课件展示一米长的尺,在尺上找出一分米来。

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1米。(课件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师小结:不足1米,小数点左边是0。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课件展示将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

现在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2)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3)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18厘米呢?

(5)观察发现:百分之几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

4、老师的身高155厘米=()米

(2)老师的身高是155厘米,你能把它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填写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2、教材89页做一做。

3、改写数学日记。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数学日记,你能帮他把日记里的这些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吗?(早晨。我从2米4分米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的牙刷刷牙,迅速洗脸,到早餐店买了一个6角钱的鸡蛋和1元5角钱的包子后,飞奔到学校)

2米4分米=()米2分米=()米6角=()元1元5角=()元

(四)课堂小结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总之我是通过生活情景初步感知小数,再利用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最后运用巩固,不仅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新教材是分成两步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内容,第二步则是在四年级下册比较系统地学习小数,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将小数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来。因此本节课内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上学期所学的分数的知识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思索了之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体会到这点。虽然在四年级下册中,教材上将明确地提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因为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小数留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将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时也为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作下铺垫。

2、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珍视学生原有经验。

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从逻辑起点上来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但从现实起点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起点,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己来认读、写小数,在尝试的过程中,再给予指导。二是,对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说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等。

3、联系生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参上明确指出应注意把握三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的确,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从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小数,学生将更易于接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走进超市,感受商品价格上小数的具体含义到借助一米长的纸条来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同时,由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为此,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接受。

当然,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这堂课上,是否有必要向学生讲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怎样才能使学生联系长度单位更轻松、更扎实地去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有待思考。

小数初步认识的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0.50.550.41.20.7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随机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数的读法

谈话:观察一下,它们跟我们以前学的`2、15、23这样数有什么区别呢?

预设:有个小圆点

谈话:这个点我们叫它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左右两部分,小数点左边

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谈话:这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当学生读到15.37时,追问:他读的对吗?谁有不同意见?

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总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谈话:谁来读一读下面这组信息?(出示课件)

2.小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你能把这组小数写在本子上吗?

学生先写小数,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谈话: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小结:先写小数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点要写在整数位的右下角。

3..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演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几份?(10份))每份是多长?(1分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米)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随机板书:0.4米=4/10米=4分米

谈话:你现在能告诉大家0.5米有多长吗?是5分米(5/10米)。

板书:0.5米=5/10米=5分米

4.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0.1米就表示1/10米,那么,你觉得0.01米有多长呢?

根据回答出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长?(1厘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0米)

0.55米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0.55米=55/100米=55厘米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小动物请客

2.我会填各显神通

3.小小标价员

0.2角0.15元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不仅在长度单位里面应用,在元角分里面照样可以应用

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

谈话: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会读写小数;小数表示的意义;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五、板书设计

小数初步认识的说课稿

人教版教材将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建立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是希望结合生活实际,在本学期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就可以了,也可以说是让学生停留在小数知识最初阶段,不做抽象要求,因此目标定位比较低。根据教材的地位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在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新知,认识小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意识,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单价引入小数和小数点,试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新知的教学找到依托。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量理解小数含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具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则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作为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主线,并辅以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为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我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小数就在身边,学习小数的具体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主要体现在:第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提供引导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体验到成功,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第三、提供“说数学”的机会,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善于倾听的习惯。第四、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渗透情感教育。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通过录像,播放超市各类物品及其价格,要求学生边看边说出各表示多少钱。

这一环节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作准备,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二个环节是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通过渗透猜想意识,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容易猜出,体验成功的喜悦。介绍时,重点引导学生说明小数点的形状及书写位置,为下面的写法扫除障碍。

其次,通过试读――小结读法――读小数表示的价格――读价格并小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等步骤引导学生学读小数。当学生会读小数后,再通过“找找身边的小数”“先与同桌说说,再汇报”等来实现渗透交流意识的目的。

再次,通过结合长度单位,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在这里“学生比划1米与1分米的长”、“结合课件演示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等,实现板书: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1厘米=1/100米=0.01米、3厘米=3/100米=0.03米,18厘米=18/100米=0.18米等达到逐步“物化“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总结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

第三个环节是激趣练习,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更深地体会小数无处不在,同时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此我安排了:

1、猜谜语,听老师的描述,猜猜是哪种动物。动物的身高让学生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其中非洲象身高为3米50厘米,可以有两种写法,不仅巩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又巩固了小数的写法。

2、学生汇报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

3、课件演示雅典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跳水、跨栏、气步枪等项目中夺冠以及他们的成绩。

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在这一环节,我着力引导学生回忆总结,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用了哪些方法学习?”前导词提起学生参与,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l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

(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习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班学生学习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调整价格引出小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小数就在生活中,进而引出小数,引起学生对已有小数表象的回忆,从而形成原始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小数点,会读写小数。这一环节,也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试着读、写小数。进而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加深对小数读写法的认识。由于在四年级还要具体认识小数,所以在这里只是对小数的读写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读小数、写小数。

三、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基于学生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学生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试着填写价格表,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分”。让学生产生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的感受。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认真研究教材后发现这部分知识并无探究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讲解。我首先让学生回顾米、分米;米和厘米的关系,这样学生再用分数表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进而直接告诉学生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右边表示“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

四、习题设计方面

1、我采用离现实生活很近的情景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猜谜语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主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时,还应让学生大面积的说,去理解,去感悟。

小数初步认识的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同学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同学来说是很笼统、难以理解的知识,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一课就是在同学初步认识小数之后进行的一课。相信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枯燥,更是领略了练习课的乏味,至于公开课吗,练习课也是少有人问津的。但是,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欣赏李老师严密的课堂组织,更感叹于李老师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可以说,就凭这一点,这节课就是一节胜利的研讨课,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课。综合组内老师的所见,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练习课自身的特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抓住了同学好胜的心理,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关,以过关的形式开展教学,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有一种成绩感、满足感。使同学发生一种不时挑战自身,逾越自身的激情与激动。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同学时方法灵活多变,有分小组的、有分男女生的。总之,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以丰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其次本节课的题型非常丰富,训练到了填空、选择、找生活中的小数等,题目也有一定的层次性。

二、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局部同学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数学离自身太远,假如在教学中教师能把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学便会兴趣盎然。新课程规范也提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知识生活化”等新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李老师布置了一个“我是小小收藏家”的环节,让同学收集小数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其实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特别是商场里商品的价格。通过这个环节,使同学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同学通过收集,会发现很多,因此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中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从而激发同学学好数学的内动力,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

三、提一点个人的看法

李老师的这节课注重了对知识的梳理,注重了协助同学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注重了课堂中对基本技能的落实,通过布置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提高同学的读数、写数能力。我个人觉得,可不可以从同学在学习这局部知识时的作业中找一些典型的错误加以分析,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同学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数位、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有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读写小数,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起始部分,是今后继续学习小数意义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必备知识。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体现“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课程理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拟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并体验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会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与整数的比较,知道小数的组成,能熟练说出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是多少。了解小数的十分位、百分位。

3、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会熟练说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多媒体播放明明妈妈买水果的录像:电子称上依次显示出:3.25、0.8、2.7这些数,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板书课题。这样引入使学生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环节二、师生交流,认识小数。

这个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借助经验,读写小数

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读写小数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先试读这些小数,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反馈、纠正和同伴互助、讨论汇报得出读写小数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的进行小数的读写。这样教学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比较迁移、认识小数

此环节我采用对比迁移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很自然地引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地教学。并借助整数的数位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所占的位置也有名字,从而告诉学生2在十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这样设计既沟通了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蕴含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模拟购物、理解小数

交流、概括。得出结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环节三、指导看书,培养习惯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填一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因为这节课是起始课,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把教材练习十八的第1题、第3题、第5题作为基本练习题。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使学生熟练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组成。

(2)趣味练习

这个练习借助动画,加上童声配音,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会把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又会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3)拓展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小数。我设计了拓展练习。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这些卡片组成小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环节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数学思想的渗透。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