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端午美术教案大班 端午节美术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17:18:25 作者:FS文字使者 端午美术教案大班 端午节美术教案(模板8篇)

教案既有基本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也包括了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内容。我们精心整理了一份高二教案范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端午节美术教案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全部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许多,谁能告知大家?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美术教案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人们在划船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播放教学课件,感知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观察龙舟外形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提问:龙舟上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你想用在龙舟上设计什么图案?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4.用幼儿作品布置“热闹的赛龙舟”,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创作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美术教案

1.在喜欢和了解赛龙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赛龙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够自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大胆表现龙舟比赛中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

3.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和家长一起搜集、观看赛龙舟竞赛活动。

物质准备:

赛龙舟视频、ppt课件,各种纸张、笔和水粉颜料。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人们在划船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播放教学课件,感知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观察龙舟外形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

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提问:龙舟上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你想用在龙舟上设计什么图案?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4.用幼儿作品布置“热闹的赛龙舟”,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创作的快乐。

美术课端午节粽子教案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以及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兴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境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1、师动情讲述屈原的故事。

2、板题揭题。

3、说说你对粽子有多少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生字。(问老师、问同学、联系上下文)

3、再读课文,巩固刚刚学会的生字。

4、标出课文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

5、指名评价,纠正读音。

1、小老师带读生字。

2、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猜字游戏。

1、开火车读生字。

2、找朋友游戏巩固识字。

3、学生互相介绍几个难字的记忆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小组比赛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踩地雷游戏。

1、出示“方、工、快”。

(1)、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扩词。

(3)、记字形。指导书写。

2、出示“信、作、伟、住、伴”。

(1)读一读,找规律。

(2)扩词。

(3)指导书写。

3、学生练写。

1、在这课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把这些词

语抄在你的采蜜本上。

1、词语游戏。送鲜花入瓶。

2、跟同学讲一讲吃粽子的来历。互相评一评。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端午美术教案中班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儿童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儿童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教师藉此机会与儿童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儿童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低班儿童能辨别音乐中的速度变化,他们喜欢随着音乐的速度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某些突出的感情色彩。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活动中加入了用肢体动作来为健儿们打气的部分,希望儿童熟识节奏中的变化之外,也能用肢体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

音乐尾段和赛龙舟游戏,是给予机会让儿童扮演打气的观众和参赛健儿,儿童可以藉此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带着自己的想像来一次激烈的龙舟竞赛。

端午美术教案中班

(1)知识竞答,预备10个问题,奖品为沐浴露小瓶装,约10元/瓶,共xxx元。

(2)吃粽子比赛,每组3人,奖品为洗发水小瓶装,约10元/瓶,纪念品为洗衣粉,约4元/袋,即一组18元,按照有30人报名参加,共xxx元。

(3)你来我往游戏,每组4人,赢的一组奖品为沐浴露/洗发水小瓶装,约10元/瓶,参与的另一组奖品为洗衣粉,约4元/袋,4人共xxxx元,按照10组报名,共xxx元。

2、活动道具

(1)庆祝端午节的横幅,作为活动背景,活动进行期间拍照,合影等需要用到,预算5米,约xxxx元。

(2)活动期间的粽子,若30人参加预备35个粽子;活动需要的西瓜预备2个,共预计xxx元。

3、端午节福利

全体员工每人一袋粽子,2只装,约6元/人,目前约90个员工,共xxx元;活动总经费预计:xxx元。

幼儿园端午节美术教案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3.体验与家长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各色花布、吊坠、彩珠等等。

2.幼儿已有用针经验。

3.民间音乐的磁带、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状。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提问: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小结: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脚上挂上穿好的五彩线胸前还要挂着香包驱虫辟邪,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2)了解香包的不同形状,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小结:香包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心形的、圆柱体的、葫芦形的、椎体的等等,色彩鲜艳,装饰美丽,香包主要有吊绳、香包袋、吊坠三部分组成。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知道缝制香包时要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小结:首先要根据自己想制作制作的香包形状裁剪布料进行缝合,然后安装吊绳、制作吊坠,最后在香袋里装上艾草、干花等香料。

(2)亲子讨论制作什么形状的香包,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制作方法。

(3)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和小朋友正确使用剪刀和针线,确保人身安全。

3.在音乐声中,家长指导幼儿缝制香包,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4.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共同分享亲子制作香包的乐趣。

(1)幼儿和家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作品,重点引导讲出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端午美术教案中班

1.暖身活动:请儿童一边念儿歌《过端午》一边打节奏,儿童先围圆圈盘膝坐,左手放在左边膝盖上,右手打出两拍子的节奏,第一拍打在自己的左手上,第二拍打在右边的儿童左手上。

2.基本部分:

2.1老师展示赛龙舟的图片,提问:“他们在做甚么?”(划龙舟)“旁边的人又在做甚么?”(打气)“划龙舟的活动会在那个节日举行?”(端午节)

2.2老师告诉儿童:“端午节快到了,香港会有龙舟比赛,我们一起为这些运动员打气吧。”

2.3请儿童聆听音乐,数数有多少小节,老师在第一拍的位置拍手提示。

2.4老师提问儿童聆听音乐后,会想到以甚么动作为运动员打气。

教师出示的节奏图谱,请儿童用“海海海海海”唱出旋律并以相应的动作表现节奏。在音乐完结时,请儿童一同举高双手摇动为健儿们到达终点欢呼。

2.5老师把全班儿童分成两组,然后指挥一组拍打前两拍,另一组拍打后两拍,根据图谱上的节奏进行练习。

2.6老师展示马铃和摇鼓,介绍名称和正确的手握姿态。教师指导儿童正确使用乐器。

2.7儿童分组进行乐器演奏,教师在间奏处利用大鼓进行敲击,音乐完结时,儿童一同举高乐器摇动欢呼。

2.8邀请做得好的儿童代替老师打大鼓,带领其他儿童合奏。

3.舒松活动:请儿童分成两组,每组排一直线坐在地上,扮演两队划龙舟的健儿。每队的第一位儿童戴上龙头饰,听到老师示意后,所有儿童便要向前移动,看哪一组能最快到达终点。